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 运城舜帝陵
舜帝陵位于运城市北15公里,鸣条岗西端。陵外围建了舜帝公园,国庆假期办戏曲美食节,长长的的各地小吃铺子眼花缭乱。我到的早,好多还没开,离开的时候,游人多了,非常嘈杂,感觉与陵墓的配置有些违和。陵外还有个盐湖区博物馆。
据说古琴就是舜帝发明的,《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辩乐》载其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意是:南风徐徐,可以解除我子民的温热;南风吹得正合时宜,可以赋给我子民财富。
山门名重华门,匾上为“有虞帝舜陵”,是陵前石碑题刻的复制,门墙上有两个大字“德圣”“孝祖”。这是一个二层仿清式重檐歇山顶,两侧为左右对称的盘龙砖雕廊壁,前后花板上雕刻花草缠枝、三星高照、富贵平安的晋南民间流行的吉祥图案。登楼可北望孤山,南览鹺海景观。
享殿,也叫享厅,匾额“陟方之所”,不知何意,查资料,有种说法是:《尚书·舜典》“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所说的“陟方”,乃是“登坛祭祀土地之神”。因为舜帝退位后十七年间,仍是部落联盟或方国的祭司长老,仍旧勤谨参加各种神职活动,为民众的祈福祭祷而劳碌。柱上楹联:“环宇寻根鸣条得幸,有虞棲处鹺海殊荣”。
享殿后是方形墓冢,陵墓大约建于禹时。陵冢外砌方形砖花墙,高3.3米,周围50米。冢上古柏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五个主枝形似虬龙,民间称为“五子登科柏”
陵前有明万历年间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
下方“帝舜陵”碑为元代所刻
陵冢上的“五子登科柏”
绕陵北行约30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志云:舜始封虞,暮思归邑,禹乃营鸣条牧宫以安之。皇城城墙重建于清,东西宽49米,南北长112米,城墙高6.9米。正面砌有三个砖券门洞,进拱形门,从南向北,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构造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山顶,斗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
在陵冢东侧建有关公祠。关羽是运城人,相传关公生前多次骑马来此祭拜舜帝,后人为纪念关公,在当年拴马的古树旁建起关公祠,祠对面还有个戏台。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二月二、九月十三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关公拜舜帝活动。正殿、戏台均为清代建筑,正殿留有清康熙年间(1717年)重修梁记板,目前所见为2003年落架重修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