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五绝简析
王维五绝赏析
根据我们的读书计划,《唐诗三百首》先从五绝读起,因为字数少,一首诗才20个字,简单易记,容易上手。
而五绝的前五首都是王维的。
集中学习也方便。
要想更好地理解诗意,了解作者生平是必要的。这本书的特点是作者首次出现就加以介绍,以后就不介绍了。也算节省了版面。
所以,大家翻到201页的时候不必惊讶:“哎,作者介绍哪去了?”因为王维首次出现是在11页。
我摘抄如下:
“王维(701-761) 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到尚书右丞。他性本好佛,厌倦官场,却又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长期半官半隐,优游于山水田园之间。他的诗作,也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的最有特色。他通禅好静,又精于音乐和绘画,所以能敏锐地领略自然界动与静、形与神的一切美,并以恬静而鲜明的笔调将之摄为诗篇。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数百年来人所公认的评价。”
上段有几个要点:①王维的字(摩诘)来自佛教,是维摩诘(梵语vimalakīrti)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尘”。《维摩经》中说维摩诘是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善于应机化导。②“累官到尚书右丞”,所以王维又称“王右丞”。③“半官半隐”,所以叫“优游”。无官而隐,生活没有着落,只好像陶渊明一样,躬耕自织,“带月荷锄归”。④苏轼对王维诗的评价要记住。
言归正传。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不见人”,一“空”字写出山的高大苍茫,杳无人烟,只有自己在踽踽独行。“不见人”是指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多么的孤独!诗句明白如话,真如“清水出芙蓉”一般。
“但闻人语响”,本句中的“响”字是一个难点。理解成“发出响声”便无甚趣味,上文已经说了没有别人,此处再说“人语响”就有点匪夷所思。理解成“回响”则行得通,“人语响”的“人”是指自己,自己在独行过程中,或者长啸,或者自语,都会在山谷中形成回声,自己听自己的回声,这样更显得山谷清幽。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算是细节描写。上两句说的是人事,突出“鹿柴”幽静;这两句描写自然的微妙,突出幽深。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前两句是表现自己无可排遣的孤独:先是远离人群,继之弹琴、长啸。有“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之感。
后两句则翻出了新意:别人不了解我、不拿我当知心朋友,但明月会呀!我一孤独,明月就来陪伴我来了。多么知心!从这个思路出发,之后李白也曾吟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年年绿”,觉得更好。
春草是诗中一个代表离愁的意象。像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还有范仲淹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学习本诗重点要领会古人的含蓄之美。本来是要表达思念对方的情感,却不明说。开头两句先兜一个大圈子,好像关心人家农业生产似的。第三句表达了浅层的希望,依然是兜圈子。最后一句实在憋不住了,点出了“相思”二字,然而还是含蓄,不说是人相思,而说是物相思——当你看到这红艳艳的相思豆时,你能明白我对你的感情吗?典型的寄情于物的写法。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有评论说,作者只关心“寒梅”不关心其它,是用一物来代表全部。我不大相信这一点。我又不是天王老子,需要事事都管,我只关心一件事不行吗?比如粮食涨价了没有。
关心“寒梅”是高雅。
关心“粮食”就是下里巴人了吗?
请记住,王维是半官半隐,是公费旅游,所以他的修禅,他的别墅,他的山水田园诗就会显得脱俗一些。如果去掉他的经济基础,让他自食其力,估计他也只能像陶渊明一样,“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洒脱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