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日记(六):备考过程中家长的合理参与
今天大家都很高兴,终于可以休息调整了。
一大早,就有家长的车停在学校附近。家长的心,恐怕在接到通知的那时起,就已经飞到学校里来了。这么多天没有见到孩子,又是牵挂,又是担心,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高考临近,正是复习备考最紧张的时候,又有疫情的影响,今年多出了诸多的事项,好在最艰难的时候过去了。
备考,从来都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为高考而奋战的人还有家长。可以说,家里有个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全家人都跟着紧张,家里的所有安排都以孩子的需要为第一位。平日里,不但饮食上费尽心思,百般调理,就连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惹孩子不高兴,影响了学习情绪。家里的气氛也一天比一天紧张。
应该说,在备考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能让孩子保持正常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合理的饮食搭配,也能让孩子得到足够的营养,保证精力的充沛。家庭就是孩子的助力站,让孩子安心,给孩子信心和力量。
但是,有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反而起到不好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保持生活正常状态,不要刻意去做什么。
家里的一切保持原来的状态就好,不要有太大的改变,该做的事还要做,该说的话还要说。有的家长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连工作也不做了;有的家长每说一句话都要看孩子脸色,在孩子面前不敢说半个“不”字;有的家长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吃的,各类营养品也都加上了,等等。
这样做,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会觉得有一种逼迫感,如果考不好,心里就会有愧疚。这种无形的压力,会成为沉甸甸的包袱,压在孩子的心上。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陷孩子于艰难之地。
不要过多过问平时成绩,更不要为成绩责怪孩子。
高考前的这段时间,拉练考试会比较多,每次考完,不要总是比较成绩,一旦孩子成绩有所下降,就急切地询问怎么考得那么少,是不是不努力等。家长的这种急切,会让孩子烦躁,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以后的复习失去信心。
可以合理地和孩子作出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提高的一些方法,让孩子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如果每次能很好地解决发现的问题,那孩子后期的进步就会是巨大的。
正确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
基于压力,孩子可能会产生一些情绪,考好了沾沾自喜,考不好垂头丧气,情绪大起大落。作为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作出引导。
如果孩子因为一时成绩不好,表现出苦闷情绪,就应该好好和他谈谈,少说教,多倾听,让孩子把心里的苦恼都说出来,也许,说出来就没什么事了。如果孩子还是放不下,就和他一起分析分析原因,如果是知识方面的,就要告诉他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如果是心理方面,就要对他多加鼓励,让他明白不必太在意一次的得失,要看长远,眼下最要紧的是把问题解决掉,下一次就不会有同样的错误出现了。
高考,确实不是孩子一个人在努力,作为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既在生活上保证,更要在精神上支持,让孩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考出理想的成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