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经验方:痛风三合汤

痛风经验方:痛风三合汤

作者/王彦权

治疗痛风,用中医中药,花费少,疗效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我治痛风的经验方:痛风三合汤

方药组成:麻黄8g,附子10g(先煎),细辛3g,白芍30g,甘草10g,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0g,薏苡仁30g,大枣5枚。

主治:痛风及滑膜炎,局部红、肿、热、疼,伴怕冷,怕风等,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沉紧或弦紧

方解:痛风及滑膜炎常表现为脚、膝关节、髋关节疼、红、热、肿,从中医角度辨证,局部肿常为水湿停聚;局部发热、发红,为湿郁化热;怕冷、怕风为阳虚风寒外袭。本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芍药甘草汤、四妙散三方合方组成,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通络,对应怕风、怕冷、疼痛主证;四妙散清热除湿,主治关节红、肿、局部发热等湿热蕴结之证;芍药甘草汤酸甘养阴,濡润关节,缓急止疼,另外此方可以很好制约麻黄附子细辛汤辛燥伤津、四妙散苦燥耗液之弊。

加减:临证如怕风、怕冷较重,加重麻黄、附子用量;如兼见自汗出,麻黄量可减少至3g 或去掉不用;如关节局部肿胀严重,薏苡仁量可适当增加,另加独活8g 左右;如疼痛剧烈,舌苔不特别厚腻,大便略干或不利者,白芍可加量应用;如伴舌质紫暗,面暗唇青等瘀血表现者,加当归、丹参、鸡血藤。

典型案例:

梁某,男,58岁,内蒙古人,患痛风多年,自述因骑自行车汗出受风再次发病,近十天加重,在他医处服中药七剂,效不显,于2020年6月21日来诊,症见:右脚红肿,疼痛剧烈,摸之右足背温度明显高于左足背,但又怕冷,走路跛行,舌红,苔黄腻,脉弦紧。

如图:

-----------------------------------------------------------------------------------------------------------------------------------------------------------

处方:麻黄8g,附子10g(先煎),细辛3g,白芍30g,甘草12g,苍术12g,黄柏10g,牛膝10g,薏苡仁30g,大枣5枚。

疗效:服上方七剂即大效,服药十四剂,病人于7月9日复诊,病已好八九成。

如图:

--------------------------------------------------------------------------------------------------------------------------------------------------

按语:此病局部现红、肿、疼、热,湿热证明显,可又见怕冷,阳虚寒凝也不可忽视,大方向此病属寒热错杂之证,此方虽集寒热药于一炉,但各走其道,协同配合,临证试验,确有显效。

转自中医书友会

(0)

相关推荐

  • 召唤阳气的方子!改善腿凉腿疼、夜间加重,荡平人间湿与寒,与君共赏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与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阳和汤.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 ...

  • 经方治疗痹证方剂总结

    痹症,大体分为寒热两大类 ,怕冷恶风 关节冷痛多属于寒症,偏于用温药  关节红肿热痛的属于热痹  偏于用凉药  因为疾病发生大部分都是寒热错杂的,所以经方大部分也是寒热错杂,同一个方可以加减方里的寒热 ...

  •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一)痉湿喝病方→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麻杏苡甘汤,解表祛湿意深长: 善治风湿全身痛,风寒喘鸣一同挡. 组成:麻黄.杏仁.炙甘草.薏苡仁. 功效:解表祛湿. 主治:风湿热痹证.症见一身尽疼痛,发热,甚于日晡,四肢沉重,或头昏,或疼痛游走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68

    68.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病家使用了发汗的疗法,但是 ...

  •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头痛经验方,三合头痛汤!非常珍贵收了吧

    这些年来,经过反复验证,我总结了一个头痛经验方,因此方由<伤寒论>的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夏度衡老前辈的四味芍药汤,三个经典方合方加减而来,故命名为三合头痛汤. 三合头痛汤的组成: ...

  • 头痛经验方:三合头痛汤

    这些年来,经过反复验证,我总结了一个头痛经验方,因此方由<伤寒论>的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夏度衡老前辈的四味芍药汤,三个经典方合方加减而来,故命名为三合头痛汤. 三合头痛汤的组成: ...

  • 【焦树德:三合汤-治胃病经验方】

    焦树德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者,北京十大名医之一.笔者在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期间,有幸跟焦老在东方医院坐诊,学习了焦老治疗胃病的经验 ...

  • 【中医】头痛经验方:三合头痛汤

    这些年来,经过反复验证,我总结了一个头痛经验方,因此方由<伤寒论>的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夏度衡老前辈的四味芍药汤,三个经典方合方加减而来,故命名为三合头痛汤. 三合头痛汤的组成: ...

  • 治寒聚背部,背心处疼痛——三合汤。三合汤...

    治寒聚背部,背心处疼痛--三合汤. 三合汤源自于清·沈金鳌所撰<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麻黄 陈皮 乌药 川芎 僵蚕 白芷 桔梗 枳壳 甘草 干姜 茯苓 半夏 香附 苏叶 苍术. 水煎服.即 ...

  • 三合汤的原方与变通方

    一.三合汤的原方由著名中医专家焦树德先生所创,由丹参饮.良附丸.百合汤三个药方所组成. (1)丹参饮:丹参15~30克,檀香10~15克,砂仁5~10克 (2)百合汤:百合30克,乌药10克 (3)良 ...

  • 【焦树德:三合汤-长期难愈的胃脘痛】

    三合汤组成:高良姜6-10克.制香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9克(后下).砂仁3-5克. 功能:温中和胃,散郁化滞,调气养血. 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 ...

  • 三合汤治疗老胃痛(焦树德)

    导读:焦树德(1922-2008),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专家室副主任.博士学位审授委员会委员.本文摘录其著作. (焦树德) 焦树德,三合汤治疗老胃痛 三合汤 高良姜10克, ...

  • 刘茜檬整理:焦树德三合汤四合汤-治顽固性胃痛

    胃在上腹部偏左位置,上腹部右侧为肝胆. 位于膈bai下,位置大约位于人du体的左上腹,肋zhi骨以下,上接食道,dao下zhuan接十二指肠.胃的上口shu为贲门,下口为幽门. 刘茜檬导读: 焦树德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