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香味
与友人相聚的间隙,为消磨时光,大家嗑起了瓜子,其中一人突发感叹:“这瓜子啊,可没有小时候吃的瓜子那么香了。”旁边马上有人接话:“还记得那些年看露天电影的时候,一角钱一包的葵瓜子,被报纸包成一个蛋筒的形状,吃起来,那真叫一个香,现在哪还能吃到那么香的瓜子呀。”从他的语气里,仿佛可以感觉到口水汹涌的馋态。甚至还有人附和:“是哦,是哦,那时,为了在看电影时吃上一包瓜子,小伙伴们要几分钱几分钱地凑,然后再论粒数,将瓜子分均匀。”众人听之,捧腹大笑。
其实,瓜子还是小时候一模一样的瓜子,只是,香味却无缘无故地消失了。类似的感觉真是不一而足,还记得小时候,母亲赶集归来时,总会从集市上称回一小块猪肉,那是大约半个巴掌大的精细瘦肉,回家后,母亲将肉切成小块,放入烧红的油锅里爆炒,随着猪肉入锅瞬间的那一声“哧喇”脆响,肉香味就迅疾地弥漫开来。那真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香,它先是悠悠地钻进鼻子,唤醒味蕾,让人不由自主地不停吞咽口水,然后,直达五脏六腑,在里面逗留徘徊,将腹内的饥饿感彻底地逗引了出来。就着一碗辣椒炒肉,我和弟弟将肚子撑得滚圆滚圆的,等母亲上桌吃饭时,盛肉的菜碗都已经被我们用米饭蹭得干干净净。
小时候,村子里有一个叫做“尝新”的习俗,就是春耕夏收的时节,也就是阳历七月。熬过了青黄不接的日子,地里的蔬菜蓬勃丰盛,第一季的稻谷收割进屋,新米下锅,家家户户都要郑重其事地“尝新”。村里会特意挑一个日子,从大屋场的公塘里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捕捞。由于是公塘,平时也没有饲养草鱼、青鱼等较为正统的鱼种,也没有人去管理,所以捕捞上来的不过是一些廉价的,且在今天看来难以上桌和入口的鲢鱼、刁子鱼罢了,按人头,每家每户分得几条用于“尝新”。您无法想象,整整一个七月,那浓烈而诱人的鱼香,氤氲在村庄里的氛围有多么美好,再加上浓浓的新米饭香、清新的新蔬菜香,缭绕在艰辛劳累的七月,驻留在唇齿之间,便将农家日子里的苦涩与酸楚驱散得无影无踪。那些画面,那种香味,在回忆里依然那么清晰,令人回味不止。
而如今,无论吃到多么鲜美的鱼肉,哪还能那么直接而清晰地觉出一些香味来,当我们穿行在城市的大排档、小吃摊、杂食铺、豪华的酒楼,除了果腹之需,哪还会有什么特别的情愫。有人说,在贫瘠的岁月里,人对美好的事物会保持特别敏锐的感觉,当美好充斥了我们的生活,那种敏锐自然就渐渐钝化了。换句话说,我们在生活中领略到愈发纷繁庞杂的美好,便也就会失去越来越多的简单的快乐,内心的麻木也就越积越厚,终有一天,我们在光怪陆离的现实面前,举目四望,身心俨然被巨大的虚空和孤寂所笼罩。
细想一下,还有很多香味残留在记忆里。春分过后,风过田垄,新莳的稻苗散发出一阵阵绿叶的清香,沁人心脾。秋收时节,傍晚时分,晒谷坪里被曝晒得金黄的谷堆,浓浓的谷香将夕阳都熏染得有了几分香气。还有,经过一段漫长的晴天过后,一场大雨从村庄的落下来,空气中便弥漫起一股若隐若现的泥香,让人迷恋。那曲曲折折的田埂上,擦肩而过的老农,身上那刺鼻呛人的烟味;暮色四起时,那从屋瓦上缓缓腾起又四散开去的炊烟的香味,代替着母亲的呼唤,让到处疯玩的我和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跑回了家……
那些消失的香味里,藏着一段难忘的时光,以及我们最真切的怀念,只是,它们像是被穿过岁月的一场风吹走了,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