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读(7)精神力量从哪里来?
论语(7)精神力量从哪里来?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精神力量都是从小事里产生的,一个人有所爱,爱得越深,力量就越大,而这些东西一般人都不相信,很多人认为我只要有这个位子一定能干大事,所以我们会发现当这样的人一旦据了高位,蠢事就会接连不断。
晋惠帝蠢到说何食肉糜,这是个极端,大多数蠢人是轻信,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孙权死了之后,有个叫刁玄的人在一本谶言书里添加谶文说:“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
时任吴国皇帝孙皓深信不疑。竟然带着后宫太后等几千人就准备去攻占晋国了。这些后宫跟着去打仗,他们有打仗的思想准备吗,他们当成是郊游去了,所以一辆车要100人拉,这几个后宫吃住行所耗费的人力就把吴军给拖跨了。
翻一下历史多少皇帝上位时都认为自己会超过汉武帝,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做大事的人才,都想有所作为。
明朝的英宗认为自己必须要亲征北伐才能比得上永乐大帝,但第一次出征就被蒙古大军给活捉了。
所以历史其实记载的大多数是蠢人,真正厉害没有几个,最厉害的皇帝都是干小事的,在位期间国泰民安,为什么会国泰民安,因为他们把小事做好,使民以时,稳了经济。
这节就是讲文化了。
这些小事,肯定不能记载进历史,这些小事却是文化传承的大问题,孙权为什么一死,后代就一代不如一代?说到底还是传承的问题,为什么晋朝会有八王之乱,说白了还是这个传承的大问题。
周公就能先辅佐武王,再辅佐成王,让周国大治,居高位从不贪位?周家传承厉害,一代代把小事做好了。
中国历史就像是一个搏奕,你把重任交给宗亲,他们一举旗,你就危险,你交给外人,那杀起来比你还狠。魏晋南北朝,城头变换大王旗。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孔子早就说清了这事,就是家族传承的问题就是天下传承的问题,天下稳定的前提和核心是家族稳定。
学而时习,习的是什么?
习的就是仪式,习的就是“入則孝,出則悌”。
弟子这个词出来自这节,我们看武侠小说,里面都有个首席大弟子,这个人非常重要,相当于派里的日常事务分配都是他去做的,做这些事很多时候全是义务,而且还要求公平,这相当难。
为人弟则尊兄长,为人子则孝父母,这是“行”的一部分。周公的时代就认为光劝说人要孝悌是没有用的,要通过训练加强人的孝悌,周公制定了详细的行为训练的方式,称之为礼仪。
当过兵的或者参加过军训的人都知道,部队必须令行禁止,这样才能保证打仗的时候有战斗力。平时通过什么来保证大家做到令行禁止呢?光讲道理没有用的,训练才是真正的保证。
古人怎么让人要孝敬父母,从小生下来,就必须知道要对父母行礼,什么时间怎么问候都有规矩的,在行的过程中慢慢去体会孝悌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孔子提倡复礼,复的就是这些行为训练。
就是人的行为细节,人和人相处本身就是复杂的情绪纠结,喜欢的时候能为之生,为之死,不喜欢的时候恨不得要打对方。
上一节讲过,精神胜利法里的情绪,人其实对自己的情绪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常会在一怒之下犯大错,汉武帝搞独尊儒术多年,其太子还会被江恩逼得举兵攻城。
小孩子不成熟,那么其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什么来控制,不就是严格的行为训练吗?当过兵的人,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训练出来的都非常感恩那段过程,因为经历过别人无法经历过的感受,对自己的情绪的掌控能力会更强,所以美国历史上很多总统名人都是军旅出身的。
我们在社会上时间长了都会明白,父母原来说的很多话都是有道理,只是自己年轻不懂。为什么要经过很多事才能理解呢?
我们在社会上遇到同事,觉得这个谦虚有礼,就会喜欢,反而会讨厌那些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呢?
公司招人,对那些好学上进,能自律的人就特别喜欢呢?
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个有着严格家教的家庭里培养才会有的理性。其实谁都喜欢任性发脾气,但是经过长期行为训练过的人会把自己的脾气改正。
谨而信,泛爱众。
这是行为的结果,也是一个标准,这个孩子能不能培养出来,能不能让他担大任?皇帝选太子要选什么样的人?
就看通过长期的训练,这个孩子有没有谨言慎行,这就是理性。
理性占优的人做决策相对会考虑得全面,而这些人自然也会心胸宽大,不会局限于小的圈子里。
出众的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显露出来的。
一个孩子在30岁前没有具备这些特征,这个小孩基本一生就碌碌无为了,长大想要训练他是非常难的,因为本性养成了,想改需要的时间就更长。
多少皇帝在位的时候,即使知道底下的人说得有道理,就是改不了。为什么历史记载的大多数是蠢人的事件,因为蠢人喜欢做大事,不喜欢做小事,反而是小事让人克制,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事做多,人自然就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自然会理解大事的意义,泛爱众,而亲仁。
小事达仁,严格要求达仁,这就是非常厉害了。
德是日进月累的,不是一下子就成了,所以弟子规里“亲仁”段这样说的: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是历史上对其误解最大的,很多人认为孔子说的是提倡学文。
其实这段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前面有巧言令色,则不仁的说法,就是学习的目的不能偏,这个地方同样在说学习的态度问题。
行与习是根本,这段讲的行,有余力则要学文,是和前面学习态度相联系的,不能把学习言辞精美当成目的,而是要先把自己的行为给端正了,再去学习你就知道是为自己学的,而不是为了表演用的。
朱熹曾记录了一个件事,说谢良佐天性聪慧,有次他去见明道先生(程颢)明道先生说你读过什么书?谢良佐说自己读过一些书的名字,明道先生就让他背,谢良佐非常熟练,倒背如流。结果明道先生斥他说:玩物丧志。让谢良佐惊得一身汗,背都湿了。
明道(程颢)见谢子(良佐)记闻甚博,曰:‘贤记却得许多,可谓玩物丧志。’谢子被他所难,身汗面赤。
章炳麟《与吴君遂书》:“在学社久,无可为知己道,私自寻理,乃知读书为玩物丧志,程氏之言,诚卓绝已。”
民国时期,我们国家的文人整体上沦落,因为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实在太大,读书人都成为西方文化的信徒,认为中国文化没落朽败。一种人读书就是为了展现自己有西方留学背景,开口闭口讲几句英文,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了。学习就是为装逼!这类人几乎就是所谓民间的主流人物,胡适、徐志摩皆是这一类。换句话就是玩物丧志的一类。
另一类就是批评中国为乐,问他有什么解决方案也没有,这比玩特丧志这类还要恶劣。造成中国文化自信彻底丧失,经过近百年才慢慢修复。
行有余力,基础打牢了才能学,否则不能教,教就是教出小人,小人学了东西危害性更大。
而那些学了知识为了回国建铁路,修钢厂,造卫星的才是真正的学,真正的英雄。
知道要建设家乡,你所学的东西自然就是对家乡有用的技术,知识要报效国家,学的自然也就是国家所缺的学科。
学习是一种枯燥的事,大多数普通人是学不进,学不了的,其根本原因不是天资的问题,而是他们没有动力。学习也是一种舍生忘死的事,是日日精进,从不间断的用功,而这个不是靠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就能解决的,更不是每日沉迷于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
孔子说,学习需要前提,前提就是孝悌中省悟人生的价值之所在,知道泛爱众而亲仁的原理是什么?这个时候再读书,再精进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