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岐黄针运用体会—— 进针之“顺”与“不顺”

在使用岐黄针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后,发现对岐黄针的运用会更佳得心应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个问题是进针“顺”与“不顺”的问题。

岐黄针的直径为0.5mm,因为直径较普通毫针粗,且针尖圆利,所以一开始使用岐黄针的时候,进针的手感不是那么“顺畅”。而即便在逐渐操作熟练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某些时候某个穴位的进针感不够“顺畅”,针下的阻滞感会比较明显,这种情况下患者也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不适感,也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临床疗效。

疗法介绍

岐黄针疗法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陈振虎教授,在2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

岐黄针是利用現代材料和工艺水平,整合多种针具的优点形成的,运用《内经》“五剌法”里面的“输刺”和“合谷刺”做为临床操作技法,取穴极其精简,每次治疗仅取2-3穴,无须留针,得气即止,真正体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治疗效果,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易推广等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进针“顺”与“不顺”?

从我的运用体会来看,我认为这个问题这源于“取穴定位”。

岐黄针进针需要掌握两个要点,第一点:基本功——指力。第二点:取穴定位。指力除了练习,没什么好说的。第二点,取穴定位,却是想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岐黄针选穴是陈振虎教授的经验用穴,因此大家使用的穴位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而如果你在选取某个穴位进针时,手感“不顺”,那么希望下面三点看法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1 跳脱穴位的刻板定位

大家都知道腧穴是根据骨度分寸定位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根据这个骨度分寸定位取穴进针。然而即便是精确根据骨度分寸度量出来的位置就一定是这个穴位所在之处吗?

我的理解是,腧穴骨度分寸法给出的是腧穴位置的一个参考范围。然而这个参考范围内有很多个点,哪一个才是进针点?哪一个点才是腧穴真正位置所在?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是患者自身同身寸就可以解决的吗?不是!

这需要回到对腧穴定义的理解。腧穴定义为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穴”有通道、空隙、缝隙、甚至窟窿的意思。那么当找到这个气血出入的真正“门户”时,手下进针的感觉应该是“顺畅”的,而没有明显阻滞感的。之前在陈振虎教授门诊临床跟诊中,就有这个疑问,有些定位好似某个穴位,又不完全在那个穴位的定位上,而揣摩了腧穴的定义后,恍然大悟。所以对于腧穴的定位需要跳脱对穴位骨度分寸的刻板认识。

2  腧穴的特殊性

那么,跳脱腧穴的刻板定位以后,怎样定位就是接下来思考的问题了。骨度分寸给出了腧穴的一个参考范围,在这个参考范围中,怎样寻找腧穴的真正位置呢?关于这一点比较推崇《标幽赋》里“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部郄腘之间,动脉相应”。

人体可分阴阳,腹为阴,背为阳。而阴阳之中又可以细分,简单理解在肌肉筋骨隆起的部位,在肢体外侧部位多为阳,在阳部的腧穴,取“陷下”之处,也就是凹陷,缝隙之处。而肌肉关节的凹陷处,在肢体内侧的部位为阴部,在阴部的腧穴,位于血脉旁边。在陈教授门诊跟诊遇到最多的是颈肩腰腿痛患者,在这些部位多为阳部,而陈教授也总是强调在肌肉的边缘和缝隙处进针。我想,这就是根据腧穴的特殊性来定位的。

3  押手的运用

当对穴位有了上述认识后,在患者身体上定位就是最后也最关键的一步了。这就需要运用押手了。《难经》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这句话如此深刻的体现了押手对寻找穴位的重要性,以前竟没能认真体会。
通过押手去寻找腧穴,用指腹去感觉具有凹陷感,缝隙感,或者患者有明显酸胀感的特定部位,这个位置才是腧穴的定位。通过押手探寻到的这个特殊的点,才是最终的进针点,最后右手持针进针。陈教授喜欢用指甲边缘掐一个指甲印,然后进针。《针灸大成》中有云“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
在运用岐黄针的过程中,看到了陈教授进针的一些细节问题,经历了这个思考过程后,进针顺畅了许多,而岐黄针的临床疗效也得到了提高。希望对大家使用岐黄针有所帮助。
— THE  END —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广州市东升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医师 杨娟,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中涉及所有处方及操作为学习参考之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使用,QH岐黄网不对任何人进行模仿学习/使用时引发任何不良后果负责。
(0)

相关推荐

  • 鼻针治疗

    [操作方法] 1.针具选择一般选用28~30号.0.5~1寸长的不锈钢毫针. 2.针刺方法因鼻部部位局限,且腧穴密集,选准腧穴后用针柄端压痕作为进针点,局部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组织的厚 ...

  • 从标本根结理论出发,探讨岐黄针疗法的起效机理

    教科书<经络腧穴学>花了大量篇幅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经络的起止.循行.穴位的定位以及穴位的主治作用,这其中,最为我们反复念叨的当属经络的特殊循行规律--首尾相接.如环无端.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 ...

  • 岐黄针运用体会——疗效差异

    接触岐黄针,了解岐黄针疗法,将岐黄针疗法运用于临床已经一年多了.岐黄针操作的可重复性,疗效的可复制性,一直以来都让针灸医生叹为观止,而岐黄针也让越来越多的针灸医生爱不释手. 但是,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

  • 简中医基础57:经络学说—奇经八脉之督脉、任脉

    奇经相当于正经而言,共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实际上就是机体的前中后左右等各组成部分的代表. 前腹为阴,任脉总 ...

  • 从王居易教授的医案中,寻找针灸治病的客观依据

    每次翻阅王居易教授的医案都感慨良多,不仅被他精湛的针灸技术所折服,更被他严谨的学术风格所感动.经络诊察是其针灸医案的特色,而这恰恰是现在很多针灸医生所缺乏和忽略的部分.凭临床经验治病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

  • 腕踝针疗法的进针点及其适应症

    按分区查明病症所在区,即在腕躁部选取相应同一区的进针点.腕与躁部各有6个点,分别代表上下6个区.下面将各点位置以及适应症介绍如次. 1.腕部 进针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 (内关.外关)一圈处.从 ...

  • 听程教授讲悬钟穴的入针角度、进针深度、刺激部位、手法强度

    听程教授讲悬钟穴的入针角度、进针深度、刺激部位、手法强度

  • 转摘:腕踝针疗法,腕踝针疗法的进针点及其适应症

    腕踝针疗法,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腕关节或踝关节上方特定刺激点(腕部.踝部各有六个刺激点)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各钟急性疼痛,如肾绞痛.手术后疼痛.急性扭伤引起的疼痛等,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如失眠.焦虑等 ...

  • 胰岛素皮下注射,30°-40°进针or垂直进针?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在手臂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垂直进针还是30°-40°进针? 案例过程 某日晚班时,带着实习同学去给一糖尿病患者打睡前胰岛素,由于患者拒绝在腹部注射,于是选择 ...

  • 针刺肢体三针治疗半身不遂作者/杨承岐笔者...

    针刺肢体三针治疗半身不遂 作者/杨承岐 笔者在读书期间,河北中医学院的一位老师曾教我用肢体三针治疗半身不遂.此法简便,取穴少,针刺方法简单,疗效可靠.但刺激量大,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不过对于备受偏 ...

  • 贺君:浅淡岐黄针疗法治疗腰椎不稳症(腰痛反复发作)

    # 疗法介绍 岐黄针疗法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陈振虎教授,在2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quo ...

  • 岐黄针疗法治疗病例分享

    岐黄针发明人陈振虎谈经与穴的关系 原创 陈振虎 QH岐黄网 2020-11-20 经常有人发信息问,患者有什么病,该取哪些穴位治疗?也有很多医案文集,分享和记录了很多医家治疗诊治疾病的腧穴处方,其中有 ...

  • 常用治疗慢性肾脏病经方及临床应用体会——岐黄学者李平

    2019年8月10日至11日,中医名家诊治肾病学术经验暨聂惠民教授经方应用传承研修班在北京胜利饭店隆重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聂惠民名医传承工作站.中国中药协会主办,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