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品读 | 干货收藏!书法易误汉字(十三)

书法易误汉字280组——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关联字辨析作者|刘占锋/《中国封面》编者按/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街头巷尾的标牌中,在各种文字材料里,在当代书法大展中,我们屡屡见到文字方面的硬伤。如何正确使用文字,正确使用繁体字、异体字,成了当代书法应用和书法创作中一个不小的问题。轩辕书院副院长刘占锋先生的《书法易误汉字280组——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关联字辨析》,详尽地解决了一般书法应用和创作所遇到的文字问题。刘先生这篇大作与其它同类文章相比较,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以相关联为原则,将古今音义相互关联的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分别组成280组进行分析,相对于分散介绍更利于读者进行比较、鉴别、使用。二是对这些关联字进行辨析时,没有局限于现今音义,而是基本涵盖了这些规范字、繁体字、异体字的绝大部分古今音义。三是这些字的古今音义除了进行简明罗列外,对其主要义项多放在经典名句中进行辨析,使其更直观、更有传统文化内涵。我们的书法作者和广大读者在学习文字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封面》将连续刊载,以飨读者。

121.叩、敂

叩kòu,⑴敲;打:叩门。⑵磕头:扣首;叩头;叩谢。⑶询问;打听:叩问;略叩生平。⑷同“扣”。牵住、拉住、勒住(马缰);套住;器物口朝下放置。⑸诚恳。⑹贴紧。

敂kòu,扣击,后作“扣”。“叩”义项⑴的异体字。

《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宾客敂关,则为之告。”《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唐·韦应物《永定寺喜辟强夜至》:“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清·敦诚《寄怀曹雪芹》:“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前句中的“敂”与后三句中的“叩”皆指叩击,二字可以相通。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奂传》:“凡人之情,冤则呼天,穷则叩心。”宋·苏轼《决壅蔽》:“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二句中的“叩”指叩问,不可以“敂”相通。

122.扣、釦、筘、簆

扣kòu,⑴牵住、拉住、勒住(马缰)。⑵敲击;叩门。⑶攻打。⑷举;发。⑸靠近;迫近。⑹系住;绳结。⑺纽扣。⑻询问:扣问。⑼拉卡(弓)。⑽触碰。⑾强留:扣押;他的身分证被扣了。⑿器物口朝下放置。⒀切合:这文章写得很扣题。⒁强安上:扣帽子。⒂从中减除:打折扣;七折八扣。⒃不使数量超过限额。⒄量词。用于捆扎成束的文书或帐折等物;螺丝的一圈叫一扣。⒅用同“筘(簆)”。即杼,织机上用以确定经纱密度的机件。引申为契合:丝丝入扣。土制棉布也称为“扣(筘)布”。

“釦”是“扣”义项⑵⑺的异体字。另指:用金玉等缘饰器物。

“簆”是“筘”的繁体字,二字都是“扣”义项⒅的异体字。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宋·梅尧臣《田家语》:“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二句中的“扣”指“叩门”,不可以“釦”、“筘”、“簆”相通。《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唐·刘长卿《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唐·韩愈《湘中》:“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唐·李峤《歌》:“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四句中的“扣”都是指“敲击”,二三句中的“扣”指“敲击(牛角)”,第四句中的“扣”指敲击牛角,“扣角”指怀才不遇者,四句中的“扣”可以“釦”相通,不可以“筘”、“簆”相通。

《新唐书·高丽传》:“王服五采,以白罗制冠,革带皆金釦。”句中的“釦”指纽扣,可以“扣”相通,不可以“筘”、“簆”相通。《国语·吴语》:“三军皆譁釦以振旅,其声动天地。”句中的“釦”指敲击金器,可以“扣”相通,而不可以“筘”、“簆”相通。《文选·班固〈西都赋〉》:“玄墀釦砌,玉阶彤庭。”句中的“釦”指以金银缘饰器物,不可以“扣”、“筘”、“簆”相通。

“筘”、“簆”只在用作“杼”时,与“扣”相通,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釦”相通。

123.昆、崑、崐

“昆”为多音字。㈠读kūn,⑴同。⑵哥哥:昆弟;昆仲。⑶子孙;后嗣:后昆。⑷后。与“先”相对。⑸山名用字:昆仑山。⑹群;众。⑺兽名。⑻昆虫。⑼通“焜”。盛明;照耀。⑽姓。

㈡读hún,[昆仑]广大无垠貌。《太玄·中》:“昆仑旁薄,幽。”范望注:“昆,浑也;仑,沦也,天之象也。”犹“混沌”。

㈢读hùn,通“混”。混同。

“崑”、“崐”都是“昆”的异体字,只在用作山名时与“昆”相通。

汉·王充《论衡·定贤篇》:“昆山之下,以玉为石;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豕。”唐·任华《送李审秀才归湖南序》:“恨无昆山片玉以相赠,赠君桂林之一枝。”二句中的“昆”皆为山名,指昆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宋·张元幹《贺新郎》:“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二句中的“昆仑”指上古传说中的昆仑山,四句中的“昆”皆可以“崑”、“崐”相通。但必须注意的是,只能“昆”与“仑”、“崑”与“崙”结合、“崐”与“崘”结合,不可交叉搭配。

《诗·王风·葛藟》:“终远兄弟,谓他人昆。”汉·王符《潜夫论·交际》:“昆弟世疏,朋友世亲。”二句中的“昆”指哥哥;汉·扬雄《羽猎赋》:“羣娭虖其中,噍噍昆鸣。”句中的“昆”表示“同”;《书·仲虺之诰》:“垂裕后昆。”句中的“昆”指“后”;《礼记·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汉书·成帝纪》:“君得道,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二句中的“昆”指“众”,这些“昆”都不可以“崑”、“崐”相通。

用作天象概念时,“昆仑”的“昆”读“hún”,不读“kūn”,且只能写作“昆仑”或“昆侖”,不可写作“崑崙”或“崐崘”。

124.困、睏

困kǔn,⑴陷入无法摆脱的境遇。⑵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围困。⑶艰难;窘迫。⑷疲乏;困乏。⑸想睡觉。⑹隐居。⑺卦名。六十四卦之一。⑻草名。⑼门槛。

“睏”是“困”义项⑷⑸的繁体字。

金·王郁《春日行》:“东风着意寒食时,游丝粘人困无力。”宋·苏轼《宿九仙山》:“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清·李嶟端《仲春漫兴》:“午困常贪睡不醒,残书架上任零星。”三句中的“困”指困乏,可以“睏”相通。

唐·白居易《策林二》:“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宋·韩维《读白乐天传及文集》:“直道危言自古难,忠贤常困佞邪安。”清·申涵光《荆园进语》:“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三句中的“困”指艰难、窘迫,不可以“睏”相通。宋·欧阳修《本论》:“下之共上勤而不困,上之治下简而不劳。”句中的“困”指困顿,亦可以“睏”相通。

125.累、纍

“累”为多音字。㈠读léi,⑴绳索。⑵缠绑;拘系;捆绑。⑶累累:①连接成串:硕果累累。②憔悴颓丧的样子:累累若丧家之犬。⑷累赘:多余;麻烦;也指多余的事物。⑸交配的牡牛。

㈡读lěi,⑴重叠;聚集;聚积;堆积;累积:积年累月;危如累卵。⑵屡次;连续:屡教不改;连篇累牍。⑶牵连:累及;牵累。⑷拖累。⑸增加。⑹合计;总计。⑺同“絫”。古代计量单位。⑻转行貌。⑼通“裸(luǒ)”。袒裸。

㈢读lèi,⑴疲乏;疲劳:他今天累坏了。⑵使疲劳:别累着他了。⑶操劳:累了一天,早点休息吧。⑷负担;包袱。⑸伤害。⑹委托;嘱咐。⑺罪行;过失。⑻缺陷;毛病。⑼忧患;祸害。⑽从;随。⑾恐。⑿旧指妻子与资产。⒀亏欠;亏损。⒁缠绕。

“纍”亦为多音字。㈠读léi,是同音“累”义项⑴-⑷的繁体字。另指:①连缀得其条理。②无罪而被迫致死。③延及。④联络貌。⑤盛甲的器具。⑥公牛。⑦姓。

㈡读lěi,是同音“累”义项⑴-⑷的繁体字。

㈢ lèi,牵连;拖累。

其他情况下二字不可以相通。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南朝·梁·何之元《梁典总论》:“国有累卵之忧,俗有土崩之势,开幸人之志,兆乱臣之心。”二句中的“累”读lěi,指“堆积”;汉·刘向《说苑·谈丛》:“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唐·马总《意林·唐子》:“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二句中的“累”读lěi,指“积累”;宋·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二书》:“小说不足以累正史。”清·申居郧《西岩赘语》:“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二句中的“累”读lěi,指“牵累”,这些句子中的“累”可以“纍”相通。

宋·王安石《答陈柅书》:“不以死生祸福累其心。”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二句中的“累”读lèi,指“使(心)疲劳”,可以“纍”相通。

《南史·陆厥传》:“(沈)约答曰: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唐·韩愈《为人求荐书》:“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虽日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二句中的“累”读léi,指“合计”,不可以“纍”相通。

126.漓、灕

漓lí,⑴水渗入地。⑵水名。⑶浇薄;浅薄。⑷同“醨”。薄酒。⑸用同“离”。背离;丧失。⑹[淋漓] ①沾湿或流滴貌。②长而美好貌。③盛多;充盛。④形容酣畅、畅快。⑺[漓淋]充盛貌。

“灕”是“漓”义项⑴⑵的繁体字。另指:车饰物下垂貌。

宋·邹应龙《卜算子·寿母》:“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明·俞安期《漓江舟行》:“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二句中的“漓江”为水名,可以“灕”相通。

唐·许瑶《题怀素上人草书》:“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纚半无墨。”宋·陆游《哀郢二首》(其二):“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二句中的“漓”形容“酣畅”、“畅快”;元·王冕《劲草行》:“白露洒叶珠漓漓,十月霜风吹不到。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句中的“漓”形容流滴貌,这些“漓”不可以“灕”相通。

元·马致远《青山泪》楔子:“中间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尤以做诗做文,误却政事,若不加谴责,则士风日漓矣。”清·黄宗羲《淇仙毛君墓志铭》:“后之为诗者,写情则偏于赋,咏物则偏于比,玩景则偏于兴,而诗之味亦漓矣。”二句中的“漓”指“浮薄”、“浅薄”,不可以“灕”相通。

127.藜、蔾

藜lí,义项有:⑴藜科。茎直立者,开黄绿色花,嫩叶可食,茎之坚老者可以为杖。⑵[蒺藜]①一年生果皮带刺的草本植物,果实也称蒺藜,可入药。②像蒺藜一样有刺的东西。⑶野菜。⑷姓。

“蔾”是“藜”义项⑵的异体字。另指:姓。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山有猛兽,树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藜藿为之不采。”唐·陈子昂《上薛令文章启》:“太牢斯烹,安可荐羹藜之味。”二句中的“藜”指野菜;唐·杜甫《夜归》:“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句中的“藜”指“藜科”的“藜”而非“蒺藜”,上述句子中的“藜”不可以“蔾”相通。

《易·困》:“困于石,据于蒺蔾。”孔颖达疏:“蒺蔾之草,有刺而不可践也。”句中的“蒺蔾”可以“蒺藜”相通。

“藜”、“蔾”都作姓,但不可以相通。

128.里、裏、裡

里lǐ,⑴家乡;居住的地方:故里;同里。⑵街坊;邻居。⑶古代户籍管理的一级组织。⑷市制长度单位:1里等于500米。⑸通“裏”。与“外”相对,里面;内部:里边;里应外合。⑹一定范围之内:夜里;哪里;这里。⑺衣物的内层,与“表”相对:衣服里子;被里。⑻计算(里程)。⑼语气词。犹“哩”。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别称。⑾通“悝”。忧伤。⑿通“理”。道理;常理。⒀姓。

“裏”是“里”义项⑸-⑺⑼⑿的繁体字。另指:助词,犹“的”。

“裡”是“裏”的异体字。

唐·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宋·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二句中的“里”与“外”相对,指“里面”、“内”,可以“裏”、“裡”相通。

《老子》六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汉·刘安《淮南子·人间》:“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二句中的“里”为长度单位,指“距离”;唐·元结《丐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柏为友;坐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唐·房玄龄《晋书·陶潜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二句中的“里”指古代户籍管理的一级组织;唐·丘为《泛若耶溪》:“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二句中的“里”指街坊邻居;《诗·小雅·十月之交》:“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句中的“里”通“悝”,指“病”、“忧伤”,不可以“裏”、“裡”相通。

“里”作姓时,不可以“裏”、“裡”相通。

129.历、歷、曆、歴、厤

历lì,⑴经过;经历:历时;历程;历经半个世纪;身历其境。⑵统指过去的各个和各次:历年;历代;历次;历届。⑶尽;遍;一个一个地:历览全书;历试诸方,效果均不理想。⑷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寿命;历法:阳历;阴历;公历;农历。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历;天文历。治历法的人。⑸相;察视。⑹越过;跨越。⑺行。⑻干犯;扰乱。⑼列次;依次列出。⑽屡次;多次。⑾遇;遭逢。⑿选择。⒀分明;清晰。⒁稀疏。⒂近;附着。⒃古代一种酷刑。拶指。⒄同“壢”。坑。⒅马厩。后作“櫪”。⒆通“鬲”。釜鬲。⒇姓。

“歷”是“历”的繁体字。

“曆”则是“历”义项⑷的繁体字。另指:①数;数目。②用以录记的簿册。

“歴”、“厤”为“历”的异体字。“歴”只在“历”义项⑴-⑶⑸-⒆时二字相通;“厤”则只在“历”义项⑷时二字相通。

唐·杜甫《赠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清·康有为《秋登越王台》:“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儿历轮回。”明·李梦阳《吹台春日怀古》:“天留李杜诗篇在,地历金元战阵来。”二句中的“历”指“经历”;元·王冕《秋夜雨》:“声声唤起故乡情,历历似与幽人语。”清·嵇曾筠《五台山》:“上方历历见星辰,下界冥冥自风雨。”二句中的“历历”指“清晰”;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二句中的“历”指“尽”、“遍”,上述句中的“历”都可以“歷”、“歴”相通,而不可以“曆”、“厤”相通。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淮南子·本经》:“日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二句中的“历”指“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唐·太上隐者《答人》:“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宋·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之二:“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二句中的“历”指“历法”,上述句子中的“历”可以“曆”、“厤”相通,而不可以“歴”相通。

130.栗、凓、慄、歷

“栗”为多音字。㈠读lì,⑴木名。栗子树,落叶乔木,坚果,可食。⑵栗子树的果实:板栗;栗子。⑶(作物的果实)成熟、饱满。⑷坚实;结实。⑸威严;庄严。⑹以篦梳发。⑺通“慄”。因恐惧或寒冷而发抖:战栗;不寒而栗。⑻通“歷”。越过;跨越。⑼汉代县名。在今河南省夏邑县。⑽姓。

㈡读liè,通“裂”。析;裂开;破裂。

“慄”是“栗”义项⑺的异体字。另指:忧愁;悲伤。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慄”表示“因恐惧或寒冷而发抖”时不再作为“栗”的异体字。

“凓”是“慄”表示“因恐惧或寒冷而发抖”时的异体字,也曾作“栗”的异体字。另指:严肃。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凓”表示寒冷、严肃时不再作为“栗”的异体字。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栗”、“凓”、“慄”三字在相关义项仍可相通,但已无规范字与异体字关系。

“歷”是“历”的繁体字,但表示“越过”、“跨越”时,可以“栗”相通。“歷”的其他义项参见“历、歷、曆、歴、厤”组。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汉·王充《论衡·量知》:“如地种葵韭,山树枣栗。”二句中的“栗”,前者指“板栗”,后者指“栗子树”,都不可以“凓”、“慄”、“歷”相通。

《司马法·严位》:“凡战之道,位愈严,政愈栗。”汉·刘安《淮南子·氾论》:“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二句中的“栗”指“庄严”,亦不可以“凓”、“慄”、“歷”相通。

《庄子·天运》:“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汉·桓宽《盐铁论·周秦》:“侧目重足,不寒而栗。”唐·白居易《策林一》:“修己者,慎于中也,栗然如履春冰。”三句中的“栗”表示“因畏惧而发抖”,可以“凓”、“慄”相通,但不可以“歷”相通。

作者简介:刘占锋,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和出版发行等领域均有一定造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被《人民日报》理论部、河南大学新闻编辑出版研究所聘为特约高级编辑和特邀研究员。历时16年编纂(主编)的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第一套任意字检索大型工具书《中华语汇通检》(《中国成语通检》、《中国名言通检》、《中国名诗句通检》、《中国辞赋词曲名句通检》四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型工具书没有任意字检索的历史,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开发与传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该书被评为河南省2002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成语通检词典》在释义、体例、索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创新,人民日报曾发长篇书评,给予高度评价。

【文章来源:《书法导报》】

△版权声明:《中国封面》在推介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部分文章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的情况。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