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子5味药,专治从头到脚的麻木

一个方子5味药,专治从头到脚的麻木

有个成语叫做“麻木不仁”,跟大家解释一下。麻是啥感觉?相信大家都有体验过,尤其是喜欢打坐的人。打坐初学的人,把腿盘起来,不出5分钟,腿就麻了。麻是啥感觉?它不是痒也不是痛,就好比有千万只蚂蚁爬过一样,这就是麻。

“木”是啥感觉?打坐初学的人,把腿盘起来,大概15分钟,腿就木了,木就是没有知觉了,严重点的,你用手掐下自己的大腿,都感觉不到痛,这就是木。

“不仁”是啥意思呢?来看这个“仁”字,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为什么是“二”不是“三”呢? 这个二,代表的一阴一阳,也代表“天”和“地”。一个人能够和天地产生连接,遵循天道和大地母亲的规律,这个人就是“仁者”。孔子老先生说:仁者寿。一句话三个字就把长寿秘诀全部说完了,这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说出的话。

不仁,就是没有连接天地,没有把阴阳接通。麻木不仁四个字连在一起,指的是身体没有知觉,心里面也没有感觉,没有跟天地接通,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的人。突然想到,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其实都是“不仁”。

为什么“麻”?为什么“木”呢?中医认为:气过不来了,就会麻;血过不来了,就会木。你打坐的时候,两个腿这么挤压着,这个气就不太容易过来,所以就会麻。这时候,你如果起来活动活动,很快就会恢复了。如果你继续坐,气不通之后接着就会血不通,血不通就会“木”。

咱们还是别把问题搞复杂了,身体出现麻木,咱们认为是气血不通便是了,不要再去分它是气不通,还是血不通,气血是不分家的,是不能完全分开的。

气血不通该怎么办?那就得去疏通气血了。疏通气血的方子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个方子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经方,是专门用来治肢体麻木的方子,不管是头皮麻,还是胳膊麻,还是手麻,脚麻都是管用的。这个方子便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黄芪五物汤:黄芪12g,桂枝9g,白芍9g,生姜12g,大枣4枚。

这个方子是不是似曾相识?这是桂枝汤去掉了甘草,然后加了一味黄芪。没错,张仲景的方子就是这样的,很多方子就是这么几个药来回变化。

肢体麻木是因为气血不通,这个方子是怎么通气血的呢?我在介绍桂枝汤那篇时跟大家提到,桂枝汤是万方之祖,往大了说可以调阴阳,往小了说可以调气血,既可以化生气血,同时又可以疏通气血。

为什么要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去掉炙甘草呢? 甘缓嘛,它走得慢。就好比行军打战的部队,甘草是走在最后的那个物资供给部队。在这个方子里,要去疏通气血,是希望气血走的快一些还是慢一些呢? 当然是快一些,所以把炙甘草去掉,不要让甘草拖累气血运行的速度。

那为什么要加黄芪呢?黄芪是一个补气的。为什么要用黄芪补气?气血不通还只是一个结果,气血为什么不通?往往是气血的源头不足了,没有足够能量来推动气血,从而导致气血不通。所以,要疏通气血必须先补足气血。黄芪不但可以补气,还有膨胀之力,补足了气推着气血往前走,就能把原来不通的地方打通啦。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肢体麻木的经典方子,只要不是很严重的麻木,这个方子都是有效的,短则三五天,长则10来天,肢体麻木的问题都可以搞定。

为了提高方子更好的疗效,个人的一些加减经验给大家做个参考。

如果是手麻,建议在方子里加桑枝10g。桑枝可以祛风,还可以祛湿,走人体上肢,可以疏通上肢的气血。

如果是颈椎麻木或者是颈椎病,建议在方子里加葛根30g。葛根是治颈椎病的专属药,葛根可以药性带到颈椎处,把气血能量带过来,冲破颈椎处的气血淤堵,从而治疗颈椎部位的毛病。

如果是腿麻,建议在方子里加川牛膝10g。牛膝可以引气血下行,同时可以活血化瘀,帮助疏通下肢的气血运行。

如果是全身麻木非常严重,建议在方子里加入鸡血藤20g。鸡血藤,从名字上就知道,它走血分,还带藤字,说明它很擅长疏通。鸡血藤不但可以通血,还可以补血呢,因为它本身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心主血。黄芪桂枝五物汤有补气的黄芪了,如果再配上通血的鸡血藤,效果立马就提升了。

好啦,专治肢体麻木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分享给大家,希望你的气血永远畅通无阻!

觉得有用的话,帮忙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见,不胜感激。

冬吃萝卜夏吃姜,喝碗姜汤,感觉好爽。

有人还是不理解,夏天都已经这么热了,还喝姜汤不是更热吗?

不知道大家打过井水没有,夏天打出来的井水是凉的,地球表面热地底下却是凉的,一阴一阳谓之道。

人体也是这样的,我们在夏天时内脏的温度是最低的,所以,你看人在夏天时食欲减退,容易拉肚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内脏温度低啊。

所以,夏天要喝姜汤,提升内脏的阳气温度,尤其是脏腑虚寒的人,更要多喝。

有人问,喝姜汤不会更热吗?喝喝你就知道了,不要想当然啊。我太太昨天还在根我探讨一个问题,她说以前小时候根本不怕热,那时没有空调甚至连风扇都没有,夏天也没觉得多热,为什么现在的人这么怕热呢?到底是人变娇贵了,还是天气真的变热了?

城里的气温确实比之前高些,但也不至于热的要死要活的地步,人是最大变量。我们现在的人,长期吹着空调在冰凉的环境里,皮肤毛孔都是紧闭的,所以你看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出汗了。因为不出汗,体内的热出不去啊,所以他到稍微热点的地方,身体里面就受不了,所以他只能待在空调房里靠空调续命。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原理。

喝完姜汤,再在院子里晒着背,还一边做着艾灸,想不出汗都难。汗出来了,把身体的寒湿排一排。

关于晒背,很多朋友在问,应该怎么晒哦?

我在群里根大家开玩笑说,大家都没当过农民,农民伯伯都会晒背哦,要不让农民伯伯来教大家晒背哦。

答案很简单:别晒伤了就行了嘛。像我,带个帽子别晒成非洲人了,不然连老妈都不认识了。

很多人说真不会晒,看别人文章说的要点挺多的,希望我写一篇怎么到底应该怎么晒?

现在的人,吃饭需要别人教,喝水也需要别人教,睡觉也需要别人教,晒太阳也需要别人教,再过几年,估计连拉屎放屁都需要别人教方法,不然都不会拉了。。。。

半句玩笑半句真!我们小时候谁没晒过太阳,怎么小时候都会的事情,上了这么多学,学了这么多知识,连晒个太阳反而不会了呢?

一句话总结:晒得舒服就多晒会,晒得不舒服就少晒会!晒太阳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让身体舒服些吗?这么简单的道理,非要加上各种条条框框,非要搞个标准的SOP出来,非要那样才能显得高大上,对吗?

最后要说明一下,我跟大家分享喝姜茶、晒背、艾灸,不是让大家学我一样。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保养身体应该根据身体需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像阴虚火旺体质,身体太虚汗太多的人,都不适合这套方法的。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病验案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其功效为通阳行痹、调和营卫,治疗营卫俱虚的血痹证,症见肢体麻痹、肌肉关节酸痛,或中风后遗症等。笔者临床辨证加味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也取得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

1 荨麻疹

案例1:患者,女,28岁,2009年6月23日初诊。患者2年来全身皮疹、瘙痒,反复发作,曾服用扑尔敏、强的松、维生素C等,药后皮疹一度消退,间有复发。3 d前出汗后吹海风而复发。服扑尔敏和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效果欠佳。诊见:全身皮疹,高出皮肤,部分融合成片,瘙痒难忍,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证属营卫不和、卫虚不固,治宜调和营卫、补气固卫;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20 g,生姜15 g,大枣15 g。3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后皮疹消退,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余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者为营卫不和、卫气虚不能固表所致,卫外不固无以抵御外邪,风邪每因出汗之机乘虚而入,“在外者,风先受之”。故见全身皮疹、瘙痒难忍等症,治以调和营卫、补气固卫。方中黄芪补气固表;桂枝解肌祛表、散外感风寒,与白芍相配调和营卫;生姜发表散风寒;大枣益气补中健脾。诸药合用,以补气固表、祛风散寒,切中病机,故痒止而疹自愈。

2 胃脘痛

案例2:患者,男,52岁,2010年1月4日初诊。患者上腹部剑突下隐痛不适4年余。痛时服温食则痛减,遇天气变冷则加剧,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恶寒,舌淡,苔白腻,脉弱无力。X线钡餐透视显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证属脾胃虚寒。治宜温中散寒、益气健脾,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黄芪45 g,桂枝、生姜各15 g,白芍20 g,大枣15 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自觉疼痛明显减轻,精神胃纳好转,白腻苔消退,脉大致如前。续以上方加海螵蛸15 g、乌药10 g、白及6 g,续服15剂,诸症消失,舌脉恢复正常。复查钡餐透视: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愈合。

按:本案例属中焦脾胃虚寒证,一般多用理中丸治疗。笔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同样获效。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健脾;桂枝温补脾胃;白芍、大枣养阴和营、缓急止痛;生姜暖胃止呕;酌加海螵蛸、白及收敛、消肿、生肌;乌药行气止痛。诸药合用,使中焦虚寒祛除,疾病向愈。

3 心悸

案例3:患者,女,46岁,2011年5月8日初诊。患者心悸、气短、乏力1年余,加重1周。每因劳累或阴雨天而加重,且伴头晕、神疲、肢冷,面白无华,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结代。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早搏。拟投炙甘草汤5剂,未见明显改善。改益气通阳复脉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处方:黄芪60 g,桂枝、白芍各20 g,生姜15 g,大枣2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诸症明显减轻;续服7剂,自觉恢复正常,复查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按:本案患者乃心阳不振、气血两虚所致。心阳不振,鼓动无力,气血不足,无以温养周身,故出现心悸、头晕、神疲、肢冷、脉结代等;每遇阴雨天则阳虚不能外达而复发,劳则伤气,遇劳易发。故治以温通心阳复脉,补益气血。方中重用黄芪补气生血;桂枝温通心阳复脉;白芍敛阴和营;生姜、大枣温中散寒。方药对证,故疗效显着。

4 头痛

案例4:患者,女,45岁,2011年1月15日初诊。反复头痛、头晕5年余,加重3 d。患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每因劳累诱发头痛,以体位改变时加重,上午痛甚,头痛绵绵、物裹则舒,伴失眠、神疲、纳差、畏寒,时自汗出,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曾在某医院行CT检查示:颅脑未见实质占位性病变;脑血流图、脑电图检查示:脑血管紧张度增加,正常脑电图。曾用脑活素、维脑路通、谷维素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舌脉,可辨证为气血两虚、营卫不和。治宜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黄芪45 g,桂枝10 g,白芍15 g,生姜15 g,大枣20 g,当归15 g,川芎10 g,白术20 g,防风5 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 自觉头痛明显减轻,精神胃纳好转,自汗止。守原方续服20剂,诸症消失,舌脉恢复正常。随访1年余未复发。

按:本案患者乃属气血两虚,不能上养脑窍,致清窍失养,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出现头痛诸症;劳则气耗,或每因体位改变则加重;营卫不和故见表虚自汗。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方中黄芪补气生血;桂枝、白芍和营敛阴;生姜、大枣温中和血通脉;加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白术健脾,防风升发阳气。诸药合用,使气血充盈,营卫调和,头痛自愈。

5 不宁腿综合征

案例5:患者,女,43岁,2011年4月21日来诊。双小腿酸胀麻木不适感2年,加重3月。2年前劳累后出现双小腿深部不适,酸胀麻木,休息或按摩后可缓解。后每因劳累或受凉则发作,经多家医院检查均未见阳性表现,多方治疗疗效欠佳。近3月来病情加重,双小腿酸胀麻木,终日坐卧不宁,夜间较甚,伴有心烦、乏力,睡眠差,月经期量少,色紫黯、有血块;舌淡红、边有瘀点,脉弦细涩。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证属阳气不足、脉络瘀滞、营卫不和;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调和营卫;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黄芪50 g,鸡血藤30 g,白芍20 g,桂枝、牛膝、桑寄生各15 g,桃仁12 g,红花8 g,生姜15 g,大枣15 g。每日1剂,水煎服。服7剂后,腿部症状明显减轻,睡眠好转。守方去桃仁、红花,继服15剂,症状全消,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案患者为阳气不足,脉络瘀滞,营卫不调,气血不畅,致双小腿酸胀麻木不适。故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方中黄芪益气温阳,桂枝温通经脉,白芍、鸡血藤养血柔筋,且桂枝、白芍相伍能调和营卫,牛膝、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牛膝亦可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调和营卫之功,切中病机,故腿复安宁。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病验案分享2

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中医辨证为血痹证之顽麻,疗效确切,且在加入皂角刺后可以提高疗效。

【关键词】 周围神经炎;颈椎病;腕管综合征;骨科顽麻症;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皂角刺;血痹

血痹是以身体局部麻木不仁为特征,因气虚血弱,外受风邪,导致血行瘀滞而成的一种疾病[1]。顽麻即顽固性麻木,是血痹的主要表现之一。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血痹证之要方,临床广泛运用于治疗多发性神经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笔者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基础上加味治疗顽麻症,现举隅如下。

1 典型病例

1.1 周围神经炎 患者,女,36岁,2002年11月

12日初诊。主诉:双下肢远端麻木4个月余。曾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周围神经炎,治疗3个月疗效不佳。现诉:四肢无力,遇劳累后麻木症状加重。既往体健,否认有长期服用药物史及接触毒物史。查:腰椎叩击痛阴性,左右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膝跳反射轻度降低,双下肢感觉障碍。腰椎X线片、血常规、血糖均正常。舌质淡边有少许瘀点,苔薄白,脉浮涩。诊断为周围神经炎(气虚血瘀型)。治宜补气养血,活血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处方: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大枣12 g、生姜3片、当归12 g、鸡血藤30 g。服用2剂,每剂药分2次煎煮后合为1处,分3次服用,每日3次。二诊:症状缓解。在上方基础上加入皂角刺10 g,服用3剂。三诊:症状明显缓解。守上方续服用6剂后,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在使用该方治疗此病时,一定要积极查找病因,对症治疗,不应盲目单独使用该方。对于单纯性的周围神经炎使用该方,疗效确切。

1.2 颈椎病 患者,男,58岁,2002年1月24日

初诊。主诉:头昏、眩晕4年。颈肩疼痛伴左上肢发麻半年余。曾在外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头昏、眩晕、颈肩疼痛缓解,但左上肢麻木缓解不明显。现诉:头昏、眩晕、颈肩疼痛较轻,左上肢麻木甚。查体示颈部活动受限,C4-5棘突及棘突旁压痛明显。压顶试验阳性,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摄片示:C4-5骨质增生,C4-5椎间孔狭窄。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颈椎病(气虚痰瘀交阻型)。治宜补气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处方: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30 g、大枣12 g、生姜3片、半夏12 g、白术15 g、天麻10 g、皂角刺10 g、

鸡血藤30 g、粉葛根30 g、全蝎10 g、桑枝15 g、姜黄10 g、川芎15 g、甘草10 g,服用3剂,煎服方法同上。二诊:头昏、眩晕、颈肩疼痛缓解,左上肢麻木轻度缓解,守上方再服用6剂。三诊:头昏、眩晕基本消失,颈肩疼痛明显缓解,左上肢偶尔出现轻度麻木,上方去除半夏、天麻,将白芍改为12 g、甘草改为6 g、全蝎10 g改为6 g,增加茯苓15 g、当归12 g、香附12 g共研为末,3剂,每次6 g,每日2次姜汤送服。3剂后临床症状消失。2年后因劳累复发,但症状轻微。继服上方3剂,症状消失。

按:颈椎病通常采用牵引、针灸、理疗、推拿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往往较单一疗法疗效好。但笔者认为,颈椎病中医辨证为血痹证,表现为上肢麻木者,单独使用此方疗效确切。在治疗此病时还应告诉患者低枕卧位,减少伏案,防止过劳,进行颈部功能锻炼等。

1.3 腕管综合征 患者,女,16岁,2004年5月26日初诊。主诉:右手指麻木1个月余,未经治疗症状逐渐加重,劳累后尤为明显,月经量少有瘀血块。查体示:正中神经区感觉减弱,拇外展及对掌减弱。腕部叩击试验阳性,屈腕试验阳性。腕部X线片示骨与关节无异常。舌质淡,边尖少许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诊断为右腕管综合征(气滞血瘀型)。治宜补气养血,行气活血化瘀。患者要求西药治疗,处方:双氯芬酸钠每次25 mg、维生素B1每次10 mg、丹参片每次3片,上述药物每日3次口服;舒活灵外洗。二诊:麻木缓解不明显,且前晚出现手指疼痛、肿胀,伴乏力。继续口服上药及局部外固定制动治疗。三诊:麻木、疼痛轻度缓解,手指肿胀明显加重。建议患者在外固定同时接受中药治疗,方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处方:黄芪20 g、桂枝10 g、白芍15 g、赤芍12 g、大枣12 g、

生姜3片、皂角刺10 g、鸡血藤20 g、桑枝12 g、香附10 g、红泽兰12 g、薏苡仁20 g、全蝎5 g、甘草6 g。2剂,煎服方法同上。四诊:麻木、疼痛明显缓解,乏力、手指肿胀缓解,守上方继续服用3剂。五诊:服完上药共5剂,自行停药1周后,麻木、疼痛、肿胀、乏力症状消失,此次月经量、色、质正常。查体示腕部叩击试验阴性,屈腕试验阴性,拇外展及对掌可,继续服用上药3剂,以巩固疗效。

按:对于腕管综合征症状轻者,一般采用腕部制动、药物治疗既可达到较好疗效,但此病例通过以上治疗后疗效较差,经口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疗效满意。益气化瘀法,可广泛运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症状轻者。然而对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难以缓解者,应及早采取封闭或手术治疗[2]。

2 讨 论

顽麻即顽固性麻木,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应该比较恰当。但根据中医“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的理论,笔者发现在临床工作中单独使用此方,存在养血活血、祛风通络作用不强的弊端,对顽麻疗效不是很好。笔者在此方基础上加味治疗,每每收到良好疗效。通常配伍鸡血藤、当归以加强养血活血疗效;配伍桑枝、全蝎以加强祛风通络疗效;配伍香附,以加强行气疗效且防止黄芪致气滞的作用;配伍芍药甘草汤,起柔甘缓急的作用。在使用引经药时,上肢麻木者,加桑枝、姜黄;下肢麻木者,加川牛膝;颈椎病导致麻木者,加葛根;腰椎退行性疾病导致麻木者,加狗脊。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的基础上加用皂角刺治疗顽麻,疗效更加确切。

皂角刺性味辛温,功用搜风拔毒、消肿排脓,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疬风、癣疮、胎衣不下。笔者根据萧正安所编《五言药性歌诀》中皂角刺能治疗顽麻症[3],并受已故绵阳名老中医马北平老先生使用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启发,在临床工作中,笔者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顽麻,发现加用皂角刺后往往可以提高疗效。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并非对所有顽麻都适用,首先应明确其西医诊断,且应中医辨证为血痹证,这样才能提高疗效。

医圣张仲景,一个神奇的配方,可以搞定从头到脚的麻木

麻木这种情况,多数人都遇到过。比如,好多人长时间坐着或者坐姿不好时,腿脚就会觉得麻,再是木,最后就是麻木。这是因为没有运动疏通气血。这种麻木一般很快就会消失,并无大碍。

不过,如果你长期手脚麻木,就要另当别论了。比如,有的人天气一变冷或者劳累过度,就会感到手脚麻木;还有的人身体麻木到使劲拍打都没有知觉。

首先说,在中医的认知里,麻和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麻的感觉是什么呢?既不是痛也不是痒,而是感觉有万千蚂蚁在皮肤上爬来爬去,停不下来,越挠越厉害。木是没有感觉,皮肉掐它不疼,挠它不痒,好像长在别人身上一样。通常来讲,很难将麻和木完全区分开来,往往麻木并存。

但凡世间百病,都要分虚实,麻木也一样。

虚是由于气血不足。中医认为,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当气不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发麻,当血不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发木,当一个人气血都不足的时候,人体会自然地将气血优先供给到重要脏器,得不到气血濡养的部位就会通过麻木的方式提出抗议,好像肚子饿了会咕咕叫一样。

第二种是由于有实邪,什么是实邪?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都属于实邪。

有一位老爷子,七十多岁,自己光着手去清理家中冰柜里面的冰,徒手拿着冰拿了几次,在清理过冰之后,出现了手指麻木的情况。

这种麻木就是实邪导致的,是因为受了寒,寒气阻塞了气血经络,好像河道里有一些落石,会把各种垃圾拦在那里,如果不及时清理,越堵越多,最后就会彻底堵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麻木的人容易中风,容易颈腰椎疼痛,容易有心脑血管疾病。因为经络堵塞,严重影响了气血运行,麻木其实就是身体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血脉堵塞了,有垃圾了,需要有一些精兵强将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它打通开来。

所以调理麻木,一来要把气血补足,二来要把血脉打通,把气血引到麻木的部位。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金匮要略》里就有一个专门治疗肢体麻木的方子,叫黄芪桂枝五物汤。

这个方子有多厉害呢?从头到脚的麻木它都可以调理。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

白芍补血,白芍能收能补,它能把血收起来,能把血补足。

黄芪补气,气能行血,我们身体里的血属阴,天性好静,它之所以在上上下下地循环流动,全是依赖气的推动。黄芪通过益气来通络,来活血。

把气补足了,把血补足了,还要再补补脾胃,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啊。好比那旷野中的大树,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为什么好多人的麻木反反复复,始终没有根除?因为大本营处的气血没有很好地长出来。

生姜、大枣专入脾胃,帮助恢复脾胃功能,让脾胃这个轮子转动起来,源源不断地制造气血,运到四肢上去。这两味药虽然都是平淡之物,但是在张仲景的很多方子中都有它们两个的身影。如果再加上人参和炙甘草,就是中医上常用的“脾四药”。

桂枝是肉桂树枝头最上面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所以阳气很足。桂枝可以温通经络,尤其擅长把人体的肢肢节节打通,还能强心阳,心阳强大了,心主血脉的能力就强大了,周身的血脉都会通畅。

如果你的麻木比较严重,可以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之上再加10克鸡血藤进去。

鸡血藤既能通又能补,补而不滞,通而不伤,很难找到比这味药更好的。

第一,它通经络,可以把血脉中的瘀滞打通,让气血在身体内顺畅流动。

第二,它补血,一个劲儿地补血,身体吸收不了也不行啊,鸡血藤不光能补血,它还可以让补进去的血流动起来,是补血药中难得的带有活血作用的药物。

鸡血藤通经络是建立在补气血的基础上,反过来,它把从头到脚的经络打通过后,再把新的气血补进来,一通一补,任何酸麻胀痛都容易消除,而且它本身非常平和,基本上放在任何方中,都有一个很好的协助作用。

推动全身气血,这个方子让四肢变灵活,手脚麻木的人有救了!

有位老爷子,手指麻木已经有五六年之久了,起初一直不为所动,最近一段时间越发觉得这手指像木头一样厚重,又好似有万千蚂蚁游行其上,拿筷子筷子会掉落,拿杯子杯子会掉落。不得已在家人的陪同下敲开了老中医的门。
老中医把完脉,问,四肢麻木怎么治?
小药工一边抄方子,一边说,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是张仲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思路。
老中医摇摇头,你只说对了一半,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寻常麻木可以,治疗起陈年老病必须要用到十味药,你且记下来,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桂枝、白芍、乌梢蛇、鸡血藤、甘草。
这就是中医界鼎鼎有名的血痹汤。
中医认为,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通常来讲,很难将麻和木完全区分开来,往往麻木并存,所以四肢麻木,其实就是气血不足,当一个人气虚血虚的时候,人体会自然地将气血优先供给到重要脏器,肢体末端在得不到气血濡养的前提下,出现麻木、发凉感觉就在所难免了。
为什么气血不足?因为脾胃虚弱,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啊。
血痹汤: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桂枝,白芍,乌梢蛇,鸡血藤,甘草
第一梯队用的是当归和白芍,这两味药是补血的。
第二梯队用的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这四味药是补气的,气行则血行,我们身体里的血属阴,天性好静,它之所以在上上下下地循环流动,全是依赖气的推动。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气的同时还能健脾。
第三梯队用的是鸡血藤、乌梢蛇和川芎,这三味药是通经络的,为什么酸麻疼痛要通经络,这就好比一个地方爆发了泥石流,想要把物资送达,必须得先恢复交通。也就是说除了补的思路要用上,还要想办法让它流通起来。
鸡血藤属于藤本植物,藤类药最善于向四周攀爬,攻城略地,迅猛无比,所以它有通经络的作用,而且它疏通血脉之中还带补血。总之一句话,鸡血藤能通能补,很难找到比这个药还好的。
乌梢蛇,凡蛇虫类,上蹿下达,无所不能,普通的草木它只长在表皮,蛇虫呢,可以钻到土壤里去,钻到草丛里去,钻到石头缝里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这样的气势,什么样的阻滞破不开?
川芎,李时珍说它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也就是说它既走血分,又走气分。
三味药通力合作,把气血流通的道路打开来,让气血畅通无阻。
第四梯队用的是桂枝,桂枝是桂树枝头最上面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是植物枝条上最具有生命力的地方,就像人的四肢,向外舒展。桂枝相当于引药,把气血引到四肢来。

血痹汤是中医祛除麻木的“杀手锏”,当然,如果你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建议先试试黄芪桂枝五物汤,养其真,顺其性,身体自会慢慢协调起来。

通补三药治痹证

老师这个膏方里,前面三味药很重要,黄芪、当归、鸡血藤,这三味药叫“通补三药”,专治疗各类风湿痹证,经脉不通,气血又不足的,这时除了补的思路要用上,还要让它流通起来。所以老师用黄芪、当归这补血汤的思路,直接补益虚弱的气血,再用鸡血藤这藤类药,善于通血脉止痹痛,疏通痹阻的经络血脉。

这种组合,正符合《黄帝内经》治痹痛的宗旨,《黄帝内经》认为,凡痛症都逃不出两大原因,一是不通则痛,一是不荣则痛。

不通的你要去疏通,好比把沟渠通开,这样堵住的水才能奔流不息,压力通开后,局部便轻松了。局部一轻松,拘紧的痛感就会消失。

不荣的,你要去滋养它,就好比源头上要有水,整个泉流才不会干涸。河道上游没有水,下游就自然闭塞。人体经络血脉也是这样,它必须要有充足的气血做后盾,才能够循环不息。

通畅的血脉加上充足的气血,如同通畅的河道加上充足的水源,水流无所阻滞,人体血脉流通不止,这样身心就很舒适。它们两者之间,任何一方面有问题,都容易发生疼痛。所以治疗起来,通常是通补兼施,双管齐下。以黄芪、当归补源头,滋荣万物,鸡血藤通脉络,畅达管道,一个是养其真,一个是顺其性,一个治其不足,一个疏其有余。凡是痹证日久,大都是虚实夹杂,不能够相互对流,用这个思路,让周身气血循环,使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身体自会慢慢协调起来。这通补三药的创立,便符合《黄帝内经》宗旨。

当我们用这《黄帝内经》的思路再去看《伤寒论》张仲景治疗虚劳血痹的方子“黄芪桂枝五物”时,我们的思路很快就理顺了。黄芪桂枝五物汤也是通补兼施的方子,它以黄芪、白芍、甘草、大枣养其真,补其气血,治疗虚劳的一面,也就是不荣则痛。同时它又用一味桂枝以通其经脉,治疗痹痛的一面,也就是不通则痛。桂枝能够温通经脉,它是顺其性的。这样黄芪桂枝五物汤虽然只有五味药,却是顺其性和养其真兼顾,补其不足,和泄其有余同调,使虚实对流,痹证自愈。这个方子在临床上检验过,效果相当不错。我们观其方,更要看到它方子背后的理法,这理法便是通补的思路。

这立法比立方重要多了,因为你懂得里面的大法后,它就能够贯通好多古方,就像抓住了葡萄藤,满架的葡萄尽在其中。又像抓住了主干,满树的叶子全收手掌。所以我们读仲景书,要看到方背后的法,读《黄帝内经》要看到道里头昭示的法。这样学医就越学越简易。如果越学越费劲,那不是学医的真正大路。古人说:“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那些传世的古方,真正的思路都是大道至简的,一旦让我们领悟到了,像对着痹证的思考,理解透了,遣方用药,治起病来便容易得心应手。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0)

相关推荐

  • 经常手脚发麻、怕风?张仲景一个方子,只有5味药,轻松“养四肢”

      今天来说说手脚麻木的那些事儿.   说起这个症状,咱们很多粉丝都有感受,尤其是年龄大一些的人,或者是大病初愈的人,就会经常出现这种问题,主要的症状是四肢发麻,发凉,比较怕冷,手脚也不如以前灵敏. ...

  • 治疗颈椎病效验经方一则

    导读: 颈椎病是困扰很多人的老毛病,除了颈痛,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一般在治疗颈椎病时,贴敷.按摩.针灸是比较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其实内服的中药汤剂对于改善颈椎病症状也能快速起效. ...

  •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四肢麻木此方当, 编个口诀记得全, 分清虚实效果良: 气虚则麻血虚木, 久坐久立易现出, 风寒暑湿燥火邪, 易致麻木气脉堵: 调理麻木并不难, 补足气血是关键, 再把血脉来打通, 几 ...

  • 手麻、脚麻、腿麻,介绍一剂经典名方

    我们当地有位老中医,行医数十载,大半辈子都在为乡亲们解除病痛. 有位老爷子,手指麻木已经有五六年之久了,起初一直不为所动,最近一段时间越发觉得这手指像木头一样厚重,又好似有万千蚂蚁在上面爬来爬去,拿筷 ...

  • 一个方子5味药,专治从头到脚的麻木。

    有个成语叫做"麻木不仁",跟大家解释一下.麻是啥感觉?相信大家都有体验过,尤其是喜欢打坐的人.打坐初学的人,把腿盘起来,不出5分钟,腿就麻了.麻是啥感觉?它不是痒也不是痛,就好比有 ...

  • 一个方子2味药,治小儿抽动症,腿脚抽筋,磨牙,手抖,性格急躁等8种毛病。

    中医方子里面有很多奇方,比如说,医圣张仲景的桂枝汤,是万方之祖,绝大多数的毛病都可以治.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奇方,它是芍药甘草汤,它只有区区2味药,却能解决小儿抽动症,腿脚抽筋,睡觉磨牙,手抖舌颤,性 ...

  • 一个方子9味药,治“肝郁型肩周炎”

    肩周炎你真的了解吗?很多人说肩周炎,不就是受风了,着凉了,或者是气血不通造成的吗?但今天不管你信不信,我就要说,肩周炎很多其实是被气的.换句话说,这个病,源于肝郁. 肩周炎以肝郁论治,这在临床上屡见不 ...

  • 一个方子两味药治感冒,四时外感均可用,管它是风寒、风热、夹暑湿,还是夹秋燥

    一个方子两味药治感冒,四时外感均可用,管它是风寒.风热.夹暑湿,还是夹秋燥 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小方--荆防散,就是由两味中药构成的:荆芥和防风.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夏天在空调房里待久了,会感觉头疼 ...

  • 中老年人要想越来越聪明,只需一个方子两味药

    四川广元旺苍县普济镇的张维敏老人四世同堂生活幸福,就在老人刚过完68岁生日不久,家人就总感觉到老人家经常拿东忘西,自言自语,早晨吃的什么饭,不到中午就忘了. 老人的一个孙子从中央电视台看到一个述说老年 ...

  • 民间偏方治大病!一个方子1味药,泡脚一个月,半身不遂彻底治愈

    中风留下的半身不遂后遗症,重的卧床不起,轻的可以自己拄着拐杖慢慢行走. 动则生阳,阳气是推动气血流通的原动力.只要坚持锻炼,血脉就不会凝滞,偏废的肢体就有可能逐渐恢复.但是,如果本身气血虚.经络不畅, ...

  • 一个方子两味药,从古传到今代代传

    一个方子只用两味药,从古传到今 高良姜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茯神木合乳香,名神香散,治筋挛疼痛. 党参合花粉,名参花散,治久嗽气喘. 黄芪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贫血及产后无乳. 皂角合菖蒲,名皂 ...

  • 一个方子两味药,从古传到今,效果不证自明(1)

    一般我们常见的中药方,一般经方君臣佐使几味药,而时方动辄十几.几十味药,看起来就让人头痛,但中医处方里也有简单的两味药组成的药方,效果也是非常好,有很多已经做成了中成药,受到大众的认可. 高良姜合香附 ...

  • 一个方子3味药,把痰湿彻底根除神清气爽

    很多朋友问道,在中医上所讲的痰湿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可不单单是我们咳嗽咳出来的痰哦!在中医上把痰主要分为2种,1种是有形之痰,1种是无形之痰,我们可以咳嗽出来,并且自己能真真实实的感觉到的这种叫做有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