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信之:梦想是如何照进现实的

一、梦想是如何照进现实的

在读《硅谷钢铁侠》时看到一段这样的描述,从SPACEX刚刚成立的第一天开始,那时才有一个办公室,那些新进入公司的员工就被告知,这家公司要成为“太空行业中的西南航空”,SPACEX能够自己制造火箭推进器,然后向供应商采购火箭的其他零件,他的存在,将开启美国火箭开领域的新纪元。

这就是SPACEX创造的历史,马斯克在整个公司运营中近乎严苛的管理风格从来都是源自己其超凡脱俗的企业愿景。当航天领域的其他满足于现状,不断将20世纪60年代的古董般的东西送入太空时,SPACEX在做着完全不同的事情,它研发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可重复使用的宇宙飞船才是属于21世纪的机器。而更大的愿景是,马斯克希望通过降低成本,使人类能够以更加经济实惠的方式无数次向火星运送补给,并在那里定居。

如果这也是你的梦想,可以说,目前而言这家公司是你唯一的去处,也因为如此,SPACEX招聘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不喜欢政府机构的官僚作风,而在这里,SPACEX是一家有远见而且很时髦的企业,这里有股票期权,有快速决策,有扁平化的公司结构,在这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改变世界。

这就是使命的力量,如果可以回到从前,你会发现,在马斯克14岁时,他就已经立下了自己的超逻辑使命宣言: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为人类争取更大的集体启蒙。

而对于一家成立多年的企业来说,可怕的是一旦使命实现,进入守成之年才是最可怕的,这个时候,重新思考企业使命的意义更大。

二、当梦想实现的时候

2014年萨提亚·纳德拉接任史蒂夫·鲍尔默,成为微软历史上第三任CEO。他上任后积极推动公司的文化和业务转型,3年来帮助微软这一全球领先的平台与生产力公司取得了重要突破,微软全面复兴,市值翻了一番,帮助微软历史上第二次超过6000亿美元。

面对全球经济和技术变化的新形势,萨提亚带领微软重新确立企业使命,“刷新”思维,改变战略合作,不断巩固业务,使微软成功转型为一家着眼未来的科技巨头。为了与读者实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思考,2017年9月,萨提亚·纳德拉出版了《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一书。

在书中有这样的一段内容,当谈到刚刚被邀请作为新的CEO时,萨提亚·纳德拉说“我心里清楚,要实现高效领导,就必须搞清楚几个问题,并最终让所有在微软工作的人都搞清楚这些问题。微软为什么存在?我为什么担任这个新的角色?这是任何一个组织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自问的问题。我担心的是,如果不问这些问题,不真实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延续之前的错误,甚至会失去真诚。”

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这其实正是德鲁克所说的那个契机,那个需要重新思考企业的灵魂的契机,重新梳理组织的事业理论。只要人和文化重建、再生了,那么结果就是复兴。

微软错过了搜索、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等重要机会,萨提亚指出,微软不会再错过云和人工智能时代。他调整微软的主要战略,重点转向移动和云,将企业使命重新定义为“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并就此进行了一系列业务调整。

他停止了 Windows Phone业务,收购领英和游戏“我的世界”;放低姿态,与安卓、iOS合作,Office等产品实现跨平台流动,并搬上云端,还将人工智能融入全线产品;联合苹果、谷歌等昔日对手,开发新技术。萨提亚在书中分析了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故事与商业逻辑。

任何成功的变革,都要先从内部开始。萨提亚在转型的过程中,也着重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重塑,积极打破内部层级与官僚习气,推动自上而下也包括自下而上的共识,调动员工的自发性与创造性,赋予新的成长型思维,提升参与感,为微软的业务注入新能量。萨提亚还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了自己对同理心的领悟及其在商业世界中的影响力。

微软在云业务获得了快速增长,包括华为、联想等众多企业成为微软的客户。现在,微软七成以上利润的是云计算和 Office业务,Windows已不再是核心位置。截至 2017年 9月 30日,微软的企业级云业务年收入已超过 200亿美元。

微软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微软,是一家跨平台、跨设备的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

三、对个人的思考

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使命,他不需要多么复杂的陈述却需要面对事实的勇气。

柏拉图曾经说过: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千古艰难唯一死,在死亡面前,我们会想清楚很多人生的大事。我们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寻找人生的使命。

已故哈佛商学院的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曾经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商业智慧,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文章,他在文章的结束语中写道:“我很清楚,一些公司运用我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巨大收益;我知道自己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确实,当我面临疾病时,我发现那些影响对我而言微不足道,这真有趣,我由此得出结论:上帝评价我这一生过得如何的标准并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我能影响多少人的人生”。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如果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我会因为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而后悔呢?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一名做临终关怀的志愿者告诉我,那些老人和他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生命中的那些遗憾,那些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一直想做,然后直到此时也没有去做的事情,已经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你还可以假设正在参加自己的葬礼,出席葬礼的都是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些人,有你的兄弟姐妹,有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客户等等,你希望这些人如何评价你呢?尝试把这些评价一一写下来,然后再做一个整合,从中找到你最想成为的自己的样子。

彭信之
------------
子曰德鲁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让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
长按关注,谢谢转发朋友圈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
让我们抱书取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