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乌兹别克斯坦,划龙舟

撒马尔罕大使厅

撒马尔罕,是现在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一座重要城市,它建成的历史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了,直到现在还是有50多万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

撒马尔罕

撒马尔汗这座城市和中国的渊源很深,虽然现在很多人对这座城市感到陌生,但是在1000多年前的大唐,这座粟特人居住的城市,几乎可以被称作世界的中心。

唐代的影响力曾经深入中亚,但是随着怛罗斯之战和安史之乱后唐代中央王朝的势力退出西域地区,唐代在这一地区留下了什么,就成了一个疑问。

随着中亚地区考古学事业的发展,通过被深埋地下的那些古代文化遗产的认识,我们可以了解到尘封千年的历史。

大使厅位置

1965年,前苏联的考古学家们在撒马尔罕城内,发掘出了唐代时期属于居住在此处的粟特国王拂呼缦的的房间,在这座被称作“大使厅”的房间的壁画上,竟然有武则天划龙舟的场景。

武则天和唐高宗的“中亚之旅”

从这幅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左边是武则天带着宫内的女性,泛舟在水波之上,随从的女性梳着的双环望仙髻,乐姬们用的云和琴都是典型的唐代中原地区的东西,这都是中亚地区没有的。水中的荷花、游鱼栩栩如生,尤其是龙舟左下方的游鱼,还组成了一个'卍'字形。

大使厅北壁武则天泛舟

划龙舟与盛唐气象

武则天时的大唐,无疑是唐代近乎鼎盛的时期,为什么远在千里之外的中亚粟特人,会选择武则天乘坐龙舟的景象,来象征唐代的繁华呢?

根据著名学者葛乐耐教授的观点,认为龙舟和荷塘的出现,是因为处于沙漠包围中的绿洲民族十分热爱水,所以就把强盛的大唐所拥有的奢华生活想象成和水有关。

画面中的中亚因素

除此之外画面中还出现了水中的神兽,还有怪鸟,这些都是和中亚地区流行的拜火教信仰的图像题材有关,不是从大唐本土流行来的。

最引人注目的是,武则天乘坐的龙舟上面的龙头,其实并不是中原地区流行的'龙'的头,而是中亚地区流行的'格里芬'的样式。

格里芬是一种鹰嘴狮身的神兽,在很多古代文明中都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龙舟上的“格里芬”

当地的粟特人,画家们似乎是并没有见过中原地区楼阁式的龙舟,或者也没有见过中原市的龙的形象,所以就把龙舟想成了是格里芬的样子。

所以总的来说,武则天划龙舟这幅图,可以说是中亚当地的画工们,融合了来自唐代的艺术元素和当地的艺术图像,综合起来创造出来的。

大使厅北壁唐高宗猎豹图

而在武则天泛舟的右侧,是一幅狩猎豹子的图像,中间高大威猛的形象被视作是唐高宗。

为什么是武则天?

为什么就这么确定这幅画面中的内容就是武则天和唐高宗呢?这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书籍中有详细的记载。

唐代杜佑在《通典》的《何国》一章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子,西壁则画波斯、拂菻诸国王,东壁则画突厥、婆罗门诸国王”,以及《新唐书》的《西域下》一章所记载的:“北绘中华古帝,东突厥、婆罗门,西波斯、拂菻等诸王”的内容高度一致。

而大使厅四壁的壁画,也恰好是按这样的规律分布的,其内容根据学者研究:

南墙为粟特王波斯新年诺鲁孜节出行图,

北墙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

西墙为突厥武士和各国使臣宴饮图,

东墙为印度摩诃婆罗多史诗场景图。

大使厅四壁题材分布图

另外,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图像出现在这座被称作大使厅的建筑的北面墙壁上,似乎还反映着来自中国的天子要面南背北的想法,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这也可以足够说明在至少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时期,大唐还是中亚秩序的主导者。

为什么又说武则天是在端午节划龙舟呢?

在2004年一次学术会议上,有学者提出,武则天的龙舟上的侍女似乎是在向水中给鱼投食,推测投下的东西可能是粽子,因为在中国有这样来纪念屈原的传统。

之所以这样推测,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端午节和粟特人的新年(Nawruz)几乎在同一时期。

大使厅南壁庆祝新年的粟特人

《唐书·西域传》提到过“西域以五月为岁”,正好和汉地五月份的端午节时间相吻合,也和壁画上南壁粟特人的新年庆祝场景相吻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