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十九天:管理的博雅艺术

阅读
管理因而成为传统所说的一门博雅艺术,称其“博雅”是因为管理涉及知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的基本原则;称其“艺术”是因为管理涉及实践和应用。管理者要利用所有的知识及其对人生和社会深刻的理解,这包括心理学和哲学,包括经济学和历史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伦理学。然而,就像治愈病人、教育学生,建设桥梁、设计和销售“用户友好”的软件一样,管理者必须聚焦在运用这些知识创造出成效和成果上。
(彼得.德鲁克,《管理新现实》,1989年,第15章“管理的社会功能”)
解读
关于博雅管理,德鲁克在其著作中有一些精彩的论述,北京德鲁克管理学院黄健东教授在此有颇多研究,在此引用一二:
管理是一门学科(discipline),而不是一门科学(science)(至少不是为当今所认为那样的科学)。医学是一门学科,是一种实务,需要从一大批科学中吸取养分。管理也是一种实务,因此管理也需要从一大批科学中吸取养分。就像医学需要从生物、化学、物理以及其他一批自然科学中吸取养分一样,管理也需要从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哲学等一批科学中吸取养分。同时,管理本身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的假设、目标、工具、绩效衡量方式等。因此,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德语中称为‘社会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尽管‘道德科学’可能是这个不大容易懂的术语的一种更为贴切的翻译。实际上,较为老式的术语‘博雅’倒可能是最好的一个术语。”[1]
管理利用人类在各个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并从各种研究成果中吸取养分,但是管理的本质并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因此,管理更是一种实务,管理关心的是行动和应用,而成果就是对管理的检验。
但是,管理也关心人、人的价值、人的成长与发展;同时,管理对社会结构和社区的关注和影响,使管理深深触及一些精神层面上的问题——像人性本善或性本恶。[2]
管理是一种过去传统上称为的博雅艺术——之所以称其为“博雅”,是因为它涉及知识的基本原理,涉及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之所以称其为“艺术”,是因为管理涉及实践和应用。管理者会运用所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真知灼见——包括心理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自然科学和伦理学。但是他们必须把这些知识聚焦于有效性和成果上——聚焦于如何治愈病人、教导学生、建造桥梁、设计和销售“方便用户”的软件上。[3]
在谈到自己的贡献时,德鲁克明确地说,他创建了管理这门独立的学科,并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把管理这个学科聚焦到“博雅管理”之上。[4]
把“人的因素”(human dimension) 以及“价值观”(values)引入现代管理是德鲁克为什么说管理是“博雅管理”的重要原因,也是德鲁克对现代管理学的巨大贡献之一。
因为管理是关于人的,所以,管理应该从一切关于“人”的研究成果,从历史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一大批科学和学科中吸取养分,以形成自己独立的一门学科。这要求管理者把管理作为一门涉及知识面很广、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这就是管理的“博”。
因为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所以要求管理者在应用管理的基本原则的时候,不断地利用管理所特有的各种假设、目标、工具、绩效衡量方式等,把管理的知识聚焦于知识的有效性和成果上。这就意味着,管理是要产生绩效的,是要聚焦于“结果”的。这就是管理的“雅”。
[1]《现代管理宗师德鲁克文选》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第103-104页
[2]德鲁克,《管理新现实》(1989年),2009年,第15章
[3]德鲁克,《管理新现实》(1989年),2009年,第15章
[4]I focused this discipline on Peopleand Power; on Values, Structure and Constitution; AND ABOVE ALL ONRESPONSIBILITIES -- that is focused the Discipline of Management on Managementas a truly LIBERAL ART. 1999.1.18 这是德鲁克打在私人信笺上“What do Iconsider my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的一部分。原件存德鲁克档案馆。
解读部分来自公众号:德鲁克博雅管理(DrckerLab)
思考
考虑制定一套计划,学习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拓展你的视野,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你的行业、组织、职位面临的问题。
彭信之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DA)资深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德鲁克创新工坊联合创始人、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
十五年企业管理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0)

相关推荐

  • 德鲁克:自由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

    自由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 文:德鲁克  编:木叶 阅读不是攫取信息,而是与作者对话,得到触动,甚至激发改变.德鲁克希望我们这样阅读他的著作:慢慢读.最好是每读一段,都能停下来,思考. 读完之后,首先问: ...

  • UC头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锦集

    点击加载图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由[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69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 ...

  • 彼得德鲁克,管理大师中的大师!精选他的2...

    彼得德鲁克,管理大师中的大师!精选他的22条管理思想,你细细品读,你真懂了几条?全懂,你吹牛! 10条以上,算你优秀,不足5条,可能是大多数,懂得越多,你会越有收获!推荐你细读: 1. 管理者,就必须 ...

  • 彼得.德鲁克揭示了管理的本质-提出管理者努力的5个方向

    在一个由多元组织构成的社会中,拿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机构这类组织相互比较,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因为受到市场.公众和政府的制约,它们的管理者不可能像政府那样走上极权主义统治,这是它们在德鲁克看来,比政府更重要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天:组织的灵魂

    阅读 当我与教会.企业或大学的人见面时,我总是问同样三个问题,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无论是在教会.商业机构还是大学,没有差别.第一个问题是:你的业务是什么?你想实现什么?什么使你与众不同?第二个问题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十九天:阅读者VS倾听者

    阅读 要了解我们的做事方式,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善于阅读还是善于倾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这两种人存在.更多的人更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人.就像左撇子很少能熟练使用右手一样,善于倾听的人也很少能通过外力或通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十六天:跨部门合作的要决

    阅读 到如今,我们已经认识到除了知识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外,没有人能够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但是,能努力决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的管理人员屈指可数,而决定如何整理这些信息的管理人员就更少了.他们往往依靠数据的制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十五天:从成功到有意义的人生

    阅读 在生命的历程中,很多成功人士不得不在60岁左右时改变他们的方向,也有极少数依靠目标驱动的人士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专注点而不改变方向.我无法告诉你,你将成为哪一种人.但是这个决定迟早会到来."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十四天:人生下半场的选择

    阅读 能够经理好自己"人生下半场"的人可能只占少数.大多数人会继续做他们正在做的事,尽管他们对工作感到厌倦.每天重复例行公事.度日如年,但他们也会继续做下去,直至退休.但是,正是这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八十九天:颠覆式创新

    阅读 市场和产业结构相当脆弱.一个小小的冲击,就会使它们瓦解,而且速度往往很快.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产业内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采取应对措施.沿袭以前的做事方式注定会给公司带来灾难,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公司的灭亡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八十六天:创新七扇窗

    阅读 变化为新颖且与众不同的事物的产生提供了机会.因此,系统的创新存在于有目的.有组织地寻找变化中,存在于对这些变化本身可能提供的经济或社会的机遇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中--具体而方,系统化的创新就是指关注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八十五天:试点

    阅读 研究.市场调研或计算机模拟都不能取代在现实中的试验.因此,任何改进的事物或新事物首先都需要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即试点--如果试点取得成功,并且通过试点,组织发现了任何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发现了任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八十四天:创新的职能

    阅读 企业只能在不断成长的经济中生存,或者至少得生存在视变化为自然.愿意承受变化的经济中.而企业就是让经济成长.扩张及变化的特定组织. 因此,企业的第二个功能是创新--为不同的经济满足做准备.一个企业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八十天:塑造未来

    阅读 管理者的时间通常已经全部花在今天的工作上,可是工作成效却仍然不彰.对自己处理当前工作成果感到相当满意的经理人并不多.相反地,许多经理人自觉陷入劳碌奔波之中,被桌上一堆堆送进来的待办公文困住.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