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夏圭二十三幅精品绘画赏析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南宋绘画别具自己的特色。山水画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变成了用笔简括、章法谨严、高度剪裁的边角特写。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而千姿百态的西湖画更显示了南宋画的特色。此时的文人士夫画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亦有较大的贡献。夏圭、马远、李唐和刘鹤年并称南宋四大画家。这里介绍四大画家之一夏圭绘画赏析,他的主要作品有《溪山清远图》《临流赋琴图》《雪堂客话图》《烟岫林居图》《西湖柳艇图》《洞庭秋月图》《梧竹溪堂图》《山水十二景图》《雪溪放牧图页》《风雨行舟图》《山腰楼观图页》《泽畔疾风图》《钱塘秋潮图》《松溪泛月图》《寒林对雪图》《山市晴岚图》《松崖客话图》《遥岑烟霭图》《灞桥风雪图》《观瀑图》《坐看云起图》《长江万里图》《捕鱼图团扇》等。

夏圭《溪山清远图》赏析

《溪山清远图》,宋代,夏圭,国画长卷,纸本水墨,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圭,南宋画家。字禹玉,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其艺术活动时间约与马远同时而稍晚,主要在南宋宁宗(1195~1224)、理宗(1225~1264)年间。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

夏圭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画方面。据记载,他亦擅长人物画,但他的人物画作品一幅也没有流传下来。而他所作的山水画,数量却十分可观,或画长江沿岸,或取西湖一角,或作江潮、溪雨、渔村、农舍、烟峦、云树等,平常景物,在他的笔下,变成了一幅幅美妙而充满感情的画面。

《溪山清远图》局部,宋代,夏圭

《溪山清远图》描绘晴日江南江湖两岸山色空蒙、水光潋滟的清远秀丽景色。画面从雾景开始,近处的巨崖大石清晰可见。一片茂盛的松林在阳光下生机勃发,密林深处的楼阁院落若隐若现,院前有小桥流水和往来行人。作者非常重视墨色的浓淡对比,近景用墨较浓重,远景墨色清淡。从局部看,画树点叶用墨较浓,而山石用墨相对较淡较干,石上苔点用墨较重,这样在黑白对比中,显示出山石的明洁、清润。后人称夏圭为“夏半边”,而《溪山清远图》显然是全景,原图无款印,也许受了“半边”概念的制约,如此浩渺的江湖山色,竟被后人题称“溪山”。

南宋时期夏圭《临流赋琴图》赏析

《临流赋琴图》纸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是宋代画家夏圭创作的一幅纸本山水画。表现的是溪旁古树下一士人扶琴吟诵之状,笔法劲健,墨色淋漓,观之如闻铮铮然流水弹琴之声。

南宋时期夏圭《雪堂客话图》赏析

宋夏圭《雪堂客话图》,绢本,设色,纵28.2厘米,横2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的是江南雪景。构图采用“一角”的形式,笔法苍劲浑厚,画山石用小斧劈皴和短线条秃笔直皴,从而使得画面方硬奇峭、水墨苍润的效果。由此可见,其画风与马远风格有相同之处,故能并称“马夏”。作者在用笔时刚劲而趋于含蓄,这一特点在此幅作品中表现的比较明显。

此画设色画江南雪景, 笔法苍劲浑厚,山石多用小斧劈皴和线条丢笔直皴,从而取得了方硬奇峭、水墨苍润的艺术效果。

夏圭在画树干、树叶时多用笔随意点画, 笔法生动活泼, 人物、楼阁已不像马远那样工整细密,而是信手勾画。可见夏圭用笔刚劲而趋于含蓄,这一特点在此幅作品中表现得较明显。

全图设色淡雅,构图迂曲曲折, 疏密远近布置得当,为夏圭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南宋时期夏圭《烟岫林居图》赏析

《烟岫林居图》,宋,夏圭绘,绢本,水墨,纵25厘米,横26.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夏圭作画善于用概括的笔墨大胆的剪裁,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水墨酣畅的艺术风格。此作圆形,原为纨扇,左上方画烟蔼远山,迷蒙深幽,下为林木坡石,后有茅屋两间,山涧溪水上架一木桥,一人弯腰策杖而行。

此画山石用笔劲峭,林木简练淋漓,构图独特,将所画物象集中于画面的左下方,这也是“夏半边”的体现。

南宋时期夏圭《西湖柳艇图》赏析

宋 夏圭 西湖柳艇图,立轴,绢本,浅设色,纵107.2厘米,横59.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柳堤回环, 可以看到三层。但其疏密、远近、直曲和穿插、点景的木桥、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得丰富、生动而有变化。天空用淡墨染出浮动的白云, 与烟雾迷朦中的远方树林相接,加强了气候特征。画柳枝的笔法劲健, 密而不乱,节奏感甚强,颇得真实之美。岸边有游船停泊,水上小舟来往,近处柳梢上露出酒旗,都表现了这南都湖上春光的佳胜。、

南宋时期夏圭《洞庭秋月图》赏析

夏圭《洞庭秋月图》189.6×108.9厘米。费利尔美术馆藏。

洞庭秋月。橘香浦浦青黄出,维舟日暮柴荆侧,涌波好月如佳人,争夸似弄婵娟色。夜深河汉正无云,风高掠水白纷纷,五更何处吹画角,披衣起看低金盆。

南宋时期夏圭《梧竹溪堂图》赏析

《梧竹溪堂图》宋 夏圭 绢本设色 纵23厘米 横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描绘山居景色。远山青翠如屏,山溪江流处水势平缓,水际丛竹新篁,清润可爱,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在极其逼仄的尺幅间,画家运用的构图的繁简对比和表现手法的虚实映衬,反映了极为丰富的物象与艺术内涵。此图以空蒙的山林为背景,并将溪堂及人物拉近,刻画至精至细,在笔墨上,多用重笔,转折方硬,富于力度感,墨色浑厚古朴,耐人寻味。其设色以淡石绿、花青为主调,充分显示了画家在控制浓墨与淡色的技巧上有高超的艺术造诣。

南宋时期夏圭《山水十二景图》赏析

《山水十二景图四》宋 夏圭 绢本设色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藏

《山水十二景图》为夏氏山水十二景中残存四景中的一部分,从画面右起分别署有“渔笛清幽”、“烟堤晚泊”二题。图卷从右端出现的是平溪汀渚、湖水荡漾,渔舟出没。然后是浅滩湖岸、巨石峭壁,绿树成荫。此画山石用斧劈皴,先用水笔皴擦,然后落墨,具有水墨交融、淋漓酣畅的效果。

南宋时期夏圭《雪溪放牧图页》赏析

南宋 夏圭 雪溪放牧图页 绢本设色 25.7x26.6 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晴空草坡,雪地溪流。水石清瑟,大树数株,傍立溪边。一戴笠童子,牵一水牛,上岸前行。这是南宋传世名画《雪溪放牧图》所描绘的田园风景,宁静而安详。作者用勾勒填彩法画树干,双钩或攒笔画树叶,用笔虽简,但树叶疏密、层次却表现得恰到好处用淡墨染天空和溪水,以烘托大地的皑皑白雪。

南宋时期夏珪《风雨行舟图》赏析

南宋 夏珪 风雨行舟图 绢本设色 23.9x25.1cm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作又名《雨江舟行图》、《风雨山水图》,南宋夏珪作。

有学者曾怀疑此画右下角“夏圭”的署名为后来所添补,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研究实验室对款字及其周边曾作详尽测验,证明署名的墨调和画中的墨调是一致的。通过高倍放大镜显示,画面和署名处墨和绢面的粘合方式也明显一致。这一证据至少证明了此画创作与落款应在同一时期完成,排除了后天之说。

南宋时期夏圭《山腰楼观图页》赏析

宋 夏圭 山腰楼观图页 对页题跋

在《山腰楼观图》中,画面左侧奇峰矗立,一处楼阁隐没在林莽之中,右侧以大片的留白表现天空。作品表现的是远眺山林那浩大空蒙的感觉,图中奇峰之下雾霭沉沉,与右侧天空相连,使奇峰山巅仿佛悬于天上,极为抓人眼球,画家构图功底扎实,整个画面全无头重脚轻之感。从远及近,空间层层递进,让我们从不同侧面感受了南国林莽那深沉厚重的气氛。同时也让我们领教了画家夏圭那娴熟的构图技巧,与精妙的绘画技艺。夏圭的画法深受禅宗思想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山腰楼观图》笔简意远,遗貌取神,是这种观念的生动体现。

南宋时期夏圭《泽畔疾风图》赏析

南宋夏圭《泽畔疾风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一般认为,夏珪山水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早期风格以藏于台北的团扇《观瀑图》为代表,多得力于李唐。中年的成熟画风,以藏于台北的《溪山清远图》为代表,笔墨布局脱胎李唐,已成自家面目。晚年创作的减笔山水画,以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所藏的《山水十二景》残卷为代表。从画风及笔墨分析,此作应系夏珪中年作品。

此作曾经黔宁王沭昕、阮元、完颜景贤递藏。左下方钤“朴孙心赏”,右上方钤“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右上方画面边缘处有一朱文印的边角,内容不变。

南宋时期夏圭《钱塘秋潮图》赏析

南宋 夏圭 钱塘秋潮图 团扇 绢本设色,5.2x25.6cm 苏州市博物馆藏

《钱塘秋潮图》描绘的是钱塘江秋潮初至时翻滚奔腾的景象。用色方面整幅画面用色都非常鲜丽。远处峰岫,黛青隐隐,近景崖石,杂树交织,中间则白浪滔滔,气势磅礴。图中的树、石、浪潮全用中锋勾勒,跳跃有力,且富节奏感,是马夏画派的典型代表。

夏圭是善于在绘画中“用虚”的大师,在这幅画中,他利用了留字来表现江山湖泊的辽阔深远,虽未着一笔,却能“无画处皆成妙境”,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画中的人物也很有特点,没有过多地描绘细节,而是注重表现身体的动势,笔简而神全。抚琴者似在弹奏,让人不禁联想到琴声的悠扬。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为血脉”、“山得水一活”,水是山的眼睛,关乎画面的神采,最难画活。

南宋时期夏圭《松溪泛月图》赏析

宋 夏圭 松溪泛月图 纨扇 绢本设色 24.7×25.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夏圭《松溪泛月图》是《宋元集萃册》中之一开,纨扇式小品画。图中绘清朗的月夜,数人乘一叶扁舟畅游湖上,微风徐拂,月明如镜,水天一色,在一派澄净中,只有溪流与松风的和奏飘荡在水面上。简洁的用笔,渲染出深远的意境,四位点景人物以寥寥数笔绘出,亦觉生动形象。边角剪裁的构图,空灵巧妙,情景交融,富有浓浓诗意,显示出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作者以极为简括的构图和痩劲的线条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追求心灵自由、亲近自然山水的诉求,艺术风格朴素清逸,可称是夏圭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南宋时期夏圭《寒林对雪图》赏析

宋 夏圭 寒林对雪图 绢本 纵154厘米横70厘米

夏圭《寒林对雪图》有元代重要的鉴藏家袁桷题跋为:满林寒色冻云垂,正是雪深三尺时。两翁相对浑无事,门外风烟知不知。

《寒林对雪图》以空蒙的山林为背景,在笔法上,多用浓笔,转折方硬,富于力度感。山石用大斧劈皴,画笔峭拔刚劲,充分表现了夏圭独特的风格,墨色浑厚古朴,耐人寻味。左边的两棵树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之后,坚毅挺拔,山下悬壁劲树横枝,与远近重叠的峰峦相互辉映;山头茅屋、围栅信手挥就,线条富有变化和张力。树叶与点苔用赭色和墨色交替点缀,树干瘦硬如铁,多呈横斜曲折之态,与右边探头而望的小树枝遥相呼应,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山林中的茅庐里,两位长者促膝畅谈,浑然不知窗外的寒冷早已凝固。整幅画面宁静安详,神韵精致,气脉贯通,格局新颖。夏圭有意留出右上角的空白,整个画面中心靠左半边,进一步把北宋重峦叠嶂式的繁复构图改变为局部突出的描绘。画面留较多空白,“计白当墨”,虚中有实,使境界显得很开阔。他善于大胆地概括和剪裁,用精练的笔墨把观者引入诗一般的境界、开创了以少胜多、空灵深邃的格局。《寒林对雪图》体现了夏圭特有的风格,也是最富有特色的“夏半边”构图方式。寥寥数笔,表现出一个异常广阔、旷远的空间。作品个性鲜明,粗看意境深邃,细品回味无穷。

南宋时期夏圭《山市晴岚图》赏析

山市晴岚是指潇湘八景之一的昭山风景。“山”是指昭山,“市”是指易家湾集市,“晴岚”是指雨后初晴,水汽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在山间弥漫流动的自然景观,而山市晴岚则是雨后天晴的昭山及易家湾集市的美妙景色,它包括昭山主峰及山脉、易家湾集镇、昭阳寺、昭山范围内的湘江与湿地。《山市晴岚图》对此作了传神的描绘,在历代均有不同作者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当时昭山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状况。

南宋时期夏圭《松崖客话图》赏析

《松崖客话图》,宋代,夏圭,绢本水墨,规格不详,收藏者不详。

本幅《松崖客话图》是夏圭典型的取景一角创作的水墨山水画。夏圭,工山水人物,尤善山水,取法李唐,用秃笔带水作大劈斧皴、称为“拖泥带水皴”,简劲苍老而墨气明润,树叶有夹笔,阁后不用界尺,随手为之。景中人物点缀而成,多作“半边”、“一角”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夏半边”之称。

南宋时期夏圭《遥岑烟霭图》赏析

《遥岑烟霭图》(国画)夏圭(南宋)作

暮色四围,烟岚沉沉,远方数峰飘渺,近处水石萦回,在空茫的背景中衬出树木的剪影一般的身姿。画家夏圭着意渲染出黄昏时分那微茫昏沉的感觉和诗意,犹如醉酒的微醺,令人着迷。

南宋时期夏圭《灞桥风雪图》赏析

南宋夏圭所画《灞桥风雪图》尺寸63.7×32.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画中所描绘古时的“灞桥”雪景,也就是陕西东郊灞水之上的南北二桥。画雪景山水,夏往往构图只取画的半边,人称“夏半边”。马则取画一角,故称“马一角”。虽画家构图取势不是绝对的,但说法流传至今,确有一定道理。夏圭由于多用秃笔画山水,这可能就是他画近景山水的感觉。画家所画近景笔墨用得非常清晰,“浓淡干湿枯”的墨韵皴擦,将置于冰河的山石画得“阴阳向背,虚实相间”;高低参差的凌寒枯树,迎风依旧顽强(风吹一边,好像正在欢迎我们远到的客人);高士携琴访友,已上灞桥,书僮在前,说桥上结冰湿滑,让主人骑驴慢些。隐逸咫尺半露的茅舍,主人早已生好了取暖的碳炉,正等着远方到来的贵客,一同畅叙幽情呢?中、远景的高山坚壁,辄以淡墨勾染,阴阳虚实的大块留白,似如“计白当黑”。笔墨深邃的画意,让画面“远中近”之景遥相呼应。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仿似人间仙境。画家近景内涵丰富,中远简约,意境幽奥,皴法多变。笔简静幽,遗貌取神,追求“平淡天真”之境,极具文人风范。

南宋时期夏圭《观瀑图》赏析

宋夏圭《观瀑图》册页,绢本,设色画,尺幅:24.7 x 25.7公分,中国古画 、扇面画,宋代,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观瀑图》用笔较为沉稳,对自然实景细节的描述也较多,虽不属夏圭典型的风格,但一般认为,这应是他早期受南宋初院画大师李唐影响下的佳作。河岸边二松挺立,一在前而直,根茎外露,立于石坡,高枝上垂挂藤蔓,其下有夹叶矮树傍石而生,一条弯曲的草径,通到跨溪而建的瓦亭,亭子四面透空,界画脊柱栏干。二人偃坐,一伸臂指远处细如弦丝的瀑布,并回首与旁一人言语,又左一人稍小,或是侍从。亭左后方,斜出一松,枝干曲折,与前一松互为掩映。岸边停一舟,远处低平的水渚逐渐隐没。亭后有大片丛竹,与背山之间似有广阔的空间。背山笼罩在云烟中,只见陵脊起伏,点缀零星的远树,再顺着山势,衬以高高低低的远山,让人在画中不断品味、遐想。

南宋时期夏圭山水画作品《坐看云起图》赏析

《坐看云起图》是宋代画家夏圭的一幅山水画小品,在构图方面,夏圭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对长卷画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外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创造。

南宋时期夏圭《长江万里图》赏析

《长江万里图》夏圭 (旧传)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夏圭的山水善用长卷形式表现。仅《长江万里图》,他就先后画了四种不同的长卷。今天我们先欣赏其中的两种长卷。

画面水墨交融,淋漓尽致,充满活泼的生趣,江面、远山辽阔淡雅,晕染得宜,山石、树木苍劲挺秀,气韵生动。

夏圭《长江万里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幅26.8x1115.3公分;隔水一 11.3公分;引首 26.8x75.7公分;隔水二 13.7公分;隔水三 11.3公分;拖尾 26.9x241公分。

画卷的前半段,以接近平视的角度近景特写岩块、林木,以及江行的舟船,表现长江三峡险峻和波涛汹涌的景观;后半段则是以俯视和远观的角度描绘江面上的活动,以及沿途所见秀丽的景色。

从逼近观者的景物,转换到辽阔空旷的视野,这种构图的方式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在画卷最后,有元代鉴藏家柯九思的题字,鉴定这幅画作者是南宋夏珪。据专家考证说此乃明代摹本。

南宋时期夏圭(传)《捕鱼图团扇》赏析

南宋 夏圭(传) 捕鱼图团扇 夜 绢本水墨 23.2×24.1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按《捕鱼图》团扇页题签,此画传为南宋画家夏圭所作。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明代画家的作品。夏珪腕力刚劲,运笔迅速,与此画文静秀逸的笔法不同;《捕鱼图》人物温雅的面容,简洁而细腻的衣纹,也不是夏珪的风格,反而与马远的画风一致。尽管《捕鱼图》可能不是宋代作品,但画得依然很出色,能妙笔入神,情景交融,表现出雅静虚和的韵味

《图绘宝鉴》评夏圭:“院中人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明代王履赞曰:“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昏暗蒙尘之鄙格。”董其昌对“北宗”山水,多怀偏见,却对夏圭十分折服: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如塑工之所谓减塑者。夏圭一类画法多少有佛教禅宗的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趋向笔简意远,遗貌取神。

(0)

相关推荐

  • 青山吟—中国山水画治

    前言 中国山水画自南北朝萌始,经过隋代出现的"唐画之祖"展子虔至唐代,是山水画从工艺美术范围和作为人物发展至独立山水画的时期.在这段期间,山水画从萌始阶段的"群峰之势,若 ...

  • 五代南唐北宋时期画家巨然十一幅山水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五代南唐时期绘画中出 ...

  • 南宋时期李唐二十一幅精品绘画赏析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 ...

  • 南宋时期刘松年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待诏画院,历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3-1224)为御前画师,宁宗时因进献<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擅画人物.山水,师从宋英宗女祁国长公主驸 ...

  • 清朝“后尚左手”画家高凤翰二十三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听月工作室2021-03-27 08:04:56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 ...

  • 清朝晚期海派代表人物吴昌硕二十七幅精品绘画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南宋时期马远二十五幅精品绘画赏析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 ...

  •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 ...

  • 明代末期山水绘画大师张宏二十六幅精品绘画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二十七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