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广西怀集知县李联芳宦迹小考
明末广西怀集知县李联芳宦迹小考
李联芳(1589-1657),字侗初,又字参宇,明崇祯九年丙子科(1636)举人,四川威远县人。在《四川通志》崇祯举人名录中,威远人李联芳被错记为李芳联。清乾隆《威远县志》(卷七)在人物志仕宦条目下记载:“李联芳,崇祯丙子举人,初任广西怀集县知县,升柳州府知府,又升贵州都清道【1】。本朝定鼎,以本省任官调回,任叙南道。”。在威远金花垱民国己未(1919)增修《李氏族谱》卷六艺文志中,收录有由其裔孙李士进于乾隆末年撰写的《侗初祖传》一文,传文中说:“特授中宪大夫李公讳联芳,字侗初,又字参宇,进之四世祖也,明崇祯丙子举人,戊寅(1638)拣任广西怀集知县,业在礼部尚书何公讳吾驺膺荐序中。数年,由柳州守,历升贵州都清道、云南按察使司副使,治绩载在县志。”
清同治广西《梧州府志》(卷之十二职官)在怀集县知县条目下记载:“李联芳,四川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任。有传。”。《梧州府志》(卷之十五)在宦迹条目下记载:“李联芳,崇祯十五年(1642)知怀集县时,贺寇【2】蹂躏后,哀鸿甫集。联芳至,立清奸蠧,民赖以安。一切供应皆自办保长,里甲终岁无追呼,折狱三年无冤民。方离任,民建生祠尸祝。”。李联芳大器晚成,崇祯十五年李公五十四岁,以一“老成之吏”在怀集县知县的三年任上,捐饷赈灾,捐赀修城,仓庾实新,秉公断案,勤政爱民,而深受怀集邑民爱戴。由于李公政绩突出,颇有政声,明礼部尚书何吾驺【3】特撰《李联芳令怀集膺荐序》一文举荐之,此文收录入乾隆《威远县志》(卷八)艺文志中。
崇祯十七年李联芳离任怀集知县后,其宦迹在乾隆《柳州府志》、《贵州通志》中均无载。但《柳州府志》在秩官条目下记载了“清朝柳州知府名录在顺治八年前无考”,据此,可以推知柳州府地在顺治八年前尚属偏安一隅的《南明皇朝》管辖。在《南明史》列传第三十九中,有李联芳“历柳州知府、都清副使”的文字记载。至于李公降清,回省任叙南道,其宦迹尚待考。
陈廷德
二〇二一年七月
注:
【1】贵州都清道:据《明史》记载:“都清道,兼兵备,驻都匀。”。明代巡道,为地方监察机构官员,由三司派出。分守道,属布政使司(财政、民政);分巡道,属按察使司(司法),道员由副使或佥事兼任;兵备道,属都指挥使司(军事)。都清道应为司法、军事监察职责合一的机构官员。
【2】贺寇:泛指明末广西贺州流寇。明初以前,怀集县曾隶属于贺州。
【3】何吾驺(1581-1651):字龙友,号象冈,初字瑞虎,晚号闲足道人。香山(今广东中山)小榄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庶吉士。崇祯元年((1628),升左春坊,充经筵讲官。纂修《神宗实录》,历任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詹事。崇祯五年((1632),擢礼部右侍郎。崇祯六年(1633),擢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隆武元年(1645),绍宗召其任内阁首辅;二年(1646),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永历三年(1649)辞职回乡,剃发易服降清。著有《元气堂诗集》三卷、《元气堂文集》三十卷、《云芨轩稿》二卷、《经筵日讲拜稽集》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中麓阁集》及石刻楷书四种等。兼善书法。(本注文录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