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辉:我的导师赵明强先生和她的浙大岁月

赵明强先生和她丈夫,在湄潭时与竺可桢夫妇的合影的
(左二是赵明强先生,左三是赵先生丈夫朱祖祥,右二是竺可桢校长)
2021年1月18日,朱荫湄老师通过微信,给我转发了她母亲赵明强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浙大西迁贵州湄潭时期发表的题为“湄潭农村经济之分析”的文章。这是一篇共计10页,繁体竖向、自左至右排版、详实反映当时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极具史料价值的农村调查研究报告。几天后,在我的进一步沟通交流下,朱荫湄老师又给我发来了不少赵先生当年的研究手迹、文章和她在那个年代的一些珍贵照片。
1942年时浙大农经系师生在湄潭合影
(赵明强先生在第二排右二)
尽管我去过湄潭多次,看过在湄潭文庙的浙大西迁成列馆,也知道些赵先生的那段经历,但如今看到了这些如此珍贵的历史记载,再次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老一辈的农经学者在当时那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和战乱纷争的环境中,能依然执着于教学与科研,并且产出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这种精神和意志,是我们当今的许多后辈,尤其是许多年轻代所不及的,是他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8级浙大农经系师生在江西泰和合影

(中间排左一为赵明強先生)
赵明强先生生于1915年,1934 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经系,1938年6月在浙江大学西迁途中毕业于江西泰和并留校任教。

1937年浙江全省农产运销调查途中(在崇德)

1946年赵明强先生出国深造,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48年受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的邀请,与其丈夫朱祖祥先生(中国土壤学泰斗、中科院院士,曾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一同从美国回国,此后一直在母校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944年时浙大颁给赵明强先生的教员聘书
我1983年从江苏农学院考入浙江农业大学,师从赵明强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当时我已31岁,在那一届硕士研究生中属年龄最大的,而赵先生当年已68岁,还一直管我叫“老黄”,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
    1992年9月12日赵明强先生与她的研究生合影
(右起布瓦洛、黄祖辉,赵明强、莫里)
赵明强先生为人非常谦和、热心,既开明又开朗,从不炫耀自己的“海归”经历,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和学者。她对教学工作极其认真负责,讲授农业统计学的教案都是自己亲笔写,字句总要斟酌再三,行文整洁工整,体现了她对教学工作的一丝不苟态度。

赵明强先生1980年代授课场景

赵明强先生指导研究生从不居高临下,也不预设框框,总是以开放、平和的方式与学生讨论问题、沟通思想,并且放手让学生自己想题目和独立开展调研。她始终认为,培养学生主要不是教学生会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做事做人。
1985时朱祖祥先生和赵明强先生与他们的研究生合影(左二为作者黄祖辉)
赵明强先生的“名”以及我们都称呼她为“先生”,使得许多不熟悉她的人都以为她是位男性。确实,现在人们称呼老师为先生的已经不多了,在过去,“先生”通常是对学术造诣很高和德高望重的老师的一种尊称。赵先生就属于这样的老师,同时,赵先生也确实人如其名,她身体素质很好,年轻时的她,既是个大家闺秀,又是个文艺青年,虽然个子不是很高,但在湄潭时却是个排球队员,文艺方面也是个积极分子,在80多岁高龄时,还能不需人搀扶,轻轻松松地走5层楼的农经办公楼楼梯。按照现在的说法,赵先生的一生真称得上是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英才。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
附件:赵明强先生在湄潭期间所写论文《湄潭农村经济之分析》

来源:黄祖辉教授赐稿。图片和部分史料由赵明强先生的女儿朱荫湄老师提供。

(0)

相关推荐

  • 苏步青长女重返遵义回忆浙大西迁岁月 ,双胞胎自行推车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办学的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最的七年,是浙大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在湄潭工作和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45位,其中,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等世界著名科 ...

  • 湄潭茶赋【张秀东】

    (以"茶瀹文史,流韵今古"为韵次用1) 民生七俗2,关涉千家.加餐3而既裹其腹,涤虑而唯赖乎茶.何况湄潭4,枕带山泉5之流韵:自从平播,卜苦竹坝6而成衙.更激扬滩坝,缭绕清嘉.乃有 ...

  • 浙大西迁,烽火岁月的“文人长征”

    X 浙大西迁,烽火岁月的"文军长征" 洛钊 救亡路上,红军长征与高校长征堪称并蒂莲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松沪抗战'失利,民国政府西迁陪都重庆,日军侵略 ...

  • 铭记西迁历史,传承求是精神 ——外语学院2020年第一次“先锋学子”全员培训

    时值校庆123周年之际,外语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和春夏学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陈天来老师"我的湄潭情"主题党课,陈老师为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西迁历史和求是精神. 陈天来老师是原浙江大学旅游 ...

  • 浙大校友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 尊敬的湄潭父老乡亲 各位学长: 非常感谢母校和湄潭县政府邀请我们海内外各地浙大校友会的代表来到我们魂牵梦绕的"东方剑桥"成名地湄潭,参加纪念浙江大学西迁遵.湄七十周 ...

  • 重走西迁路,寻根求是魂 | 浙大人的初心

    编者按: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9月,抗战烽火中的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率领下被迫举校西迁办学,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 ...

  • 浙大西迁文化

    浙大西迁文化 时间:责任编辑:陈娟  日期:2018-07-26 来源:本站  (1330点击) 1940初,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浙江大学师生秉承科教救国和求是创新精神,随竺可桢校长辗转西迁,四易 ...

  • 湄江:湄潭弦歌 | 一个县城与一所大学

    湄潭县得名于湄江,它是乌江的一条支流.<湄潭县志>说 :"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 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

  • 文军长征——浙大西迁简述

    红军长征历来被众多人所称道,可曾想过历史上还有文军长征这一说法,而且和浙江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是浙大西迁.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 ...

  • 文军西征砺求是,遵湄故土续深情 ―浙大西迁旧址寻访记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杭州告急,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踏上西迁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从1937年9月至1940年2月,浙大一迁浙江西天目.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 ...

  • 【直播回放】天目新闻走进贵州遵义 重温浙大西迁历史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躲避日寇的炮火,当年11月11日,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被迫开始了西迁.1939年6月,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涉水跋山.苦渡难关,最终迁校至湄潭县. ...

  • 李大奎:校地情——浙大西迁湄潭散记|纪实

    王辉明:口罩|随笔 文/李大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谱写了竺可桢校长在战乱岁月带领浙大师 ...

  • 寻迹 | 西迁振兴地,访故在湄潭

    位于浙大广场的西迁历史陈列馆 湄江畔这座宁静的小县城,虽不起眼,却承载着浙大人的西迁记忆,丰富了浙大的求是精神.77年前,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湄潭,在这里获得了极其珍贵的七载光阴.如今,湄潭存留的办学遗迹 ...

  • 抗战西迁贵州的浙江大学 老校长竺可桢领军 英才辈出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战火迅速蔓延到江南富庶之地浙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被迫走上了西迁办学之路,历经两年多时间,最后落脚在贵州遵义湄潭.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 ...

  • 两枚抗战时期实寄封见证浙江大学四次西迁之艰辛历史

    X 如图所示,为1939年由广西宜山寄重庆北碚复旦大学方毓兰先生的国立浙江大学中式红框公函信封,背面贴伦敦版孙中山像单圈5分3枚.烈士1分2枚,销宜山廿八年七月廿七(1939年7月27日)中英文三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