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民磕头简史
“听说你们北方人拜年都是互相磕头的?”
“不不不,少数村儿里才这样。”
山东集体磕头名场面
我小时候在一个机关大院里长大,各家的男主人,都是不大不小的“政治家”,每年最要小心的一件事,就是拜年。
其实单位组织了一个团拜,大家八点钟到楼下,互相祝福一下,从今天的角度看也就够了,但是一定会有人把行情抬上去,礼数最周全、最繁琐的人,就会占据道理情义的最高点。
比如八点大家在楼下拜年,你倘若七点就开始扫楼,挨个敲门拜年,大家就会觉得你对人际关系极度看重,对同事(也是邻居)特别在意,是个懂得礼数的人。
而且机关里的楼是有规矩的,那会儿都是多层住宅,没有电梯,住在顶楼的,一定是资浅的人,住在二三楼的,那就是领导。
同一层楼,住东边三室两厅的一定是处级,住西边小三居的,那就是科级了。
当你煮好了饺子,正准备吃的时候,突然发现楼上你同级或者比你略低的同事出现来敲你的门,你只好叹一口气,换上一张喜气洋洋的脸,把饺子扣起来,和他们一起去领导家敲门拜年,领导如果亲民,可以跟大家一起出门往下走,领导如果有点小架子,那等着一会儿直接下去参加团拜也就可以了。
年轻同志们就从楼上呼啸而下,挨个敲领导的门拜年,1990年代的北中国最富有生命力的一天。
这一天就是一个要点,你要起得早,越早开始扫楼,你就越主动。
但是有一类人豁免,就是本年度有丧事的人,你可以去探望他,但他不出门,当然他要事先跟大家解释,说身上有热孝,不好串门什么的。
这些人都是机关干部,也就是拱手作揖,注意,拜年不能去跟领导握手,除非领导主动跟你握,进门去握人家的手,除非领导退下来,变成了老同志,你变成了领导,才能这么主动握。
个别老同志还接受裸绞
大家一致都守着这个规矩,直到有一年张叔升级了礼节。
他开始磕头了。
张叔读书不多,但是特别热心肠,谁家有事,他一准冲在最前面,自己考了个厨师证,手艺特别好。
他爱喝酒,喝了酒还爱摔跤。有时候在钱上犯糊涂,到老了投资赔了好多钱,卖了房子还债,去年因为肿瘤走了,因为那时候在闹疫情,虽然他人缘极好,但谁也没法去送他。
这样性格可爱但是晚年不幸福的好人,人生中一定会遇到几个,说起来挺让人叹息的。
那年张叔好像是回了一趟老家,回家之后,就开始磕头拜年,这下大家极其尴尬,全都被动了,大过年的,他一进门就给你磕头,你怎么办?
“出手要快,在他跪下之前搀起来,如果没搀住只好跪下,和他对着磕了。”我爸皱着眉头说。
“这规矩真土啊。”我嗤嗤嗤地笑着。
“据说是村里的规矩升级了,过去是给长辈磕头,突然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平辈也磕了,而且还要磕响头。”我爸说。
那天大家心惊胆战地进了领导家,张叔又要拜下去,你说你和他一起去,要不要一起也磕?
万幸后来被领导拉住了,领导发了话:“都是同志,不要行这样的旧式礼节了。”
大家如蒙大赦,赶紧一股脑下楼到院子里去参加团拜会了。
时隔多年回忆起来,应该和那年电视在热播《水浒传》有关系。
兄弟情谊 赵季平 - 水浒传
李逵给宋江磕头,宋江给李逵磕头,武松给武大磕头,武松给宋江磕头,兄弟之间各磕四个,就是八拜之交,给皇上磕头,反而是三个,但是这个头有区别,一会儿我们说。
《水浒传》里,“磕”字,当磕头讲的,有11次,不过“拜”这个字,出现了718次,此外还有“剪拂”,出现了10次。
平辈磕头,至少在明朝,是中国北方江湖上的常见礼节,但是普通的市民、村民见面,就算过年一般是拱手作揖。
所以你看见有人拍短视频,说山东街头有人对着磕头,那其实不是什么传统,就是小时候看《水浒传》的人长大了。
这三位亦有贡献
其实拜把子这件事,有三个人就够了
再多了就像是黑社会了
对了,磕头有这么四种常用磕法:
第一种就是稽(念起)首。
磕下头去,头停留住,这是君臣大礼;
第二种是顿首。
头点一下就起来,这是同僚、朋友之间的礼,古人书信里“顿首再拜”说的就是这个;
第三种是拜佛的头。
你看文艺青年小姐姐,跑到拉萨、香格里拉或者雍和宫,寺庙前面一跪,俩手心朝上,这是要请法取经的意思;
《天下无贼》里的李冰冰
还有一种,就是特别快的速度,连着磕,地下通道和天桥居多,前面放一个饭盒或者帽子,里面放点儿零钱,放一个微信二维码,这是一门生意了。
此外,下面这个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这个是“土下座”,姿势和中国的稽首、顿首都不一样,它是一种表示谢罪认错的意思。
此外,不是所有的北方人都喜欢磕头。
比如回族就不对活人磕头,也不受头的,这是教义的缘故,不能拜偶像和活人。
总结个规律吧:
越是商业发达的地方,不确定性大,对人礼节越简单,但是对神佛的渴望增加,比如广东福建,南方求神祭祖就很认真;
越是农业社会,对活人的礼节就越繁琐,没有科学种田的岁月,老年人被当做智慧储备,兵荒马乱的年月,同辈人之间要互相守护,提防土匪(战争年代还有鬼子和伪军)大家都穷,互相送不起礼,那就对着磕磕头,维护一下关系。
所以别笑话。
《乡村爱情》里的村长长贵说得好: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好多看起来离奇的风俗,其实都是曾经匮乏留下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