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穷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么原因?无论贫富都应该看看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
我们在年少的时候,都曾有过走南闯北的雄心,可后来却因为现实所迫,不得不过上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
过去有很多商人为了谋生,不得不走南闯北为五斗米折腰。有的人因为经商有道,或者说运气好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不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且也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老祖宗俗语“穷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么原因?背后有何历史渊源?无论贫富都应该看看。
第一、穷不走南
这句始于清朝的俗语已经流传了几百年,话说当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将山海关的大门打开放清军入关,至此存在了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
当时的皇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曾是明朝的国都,而且也是满清王朝的都城。
满族人入关之后侵占了北京,并且将北京城内的汉人赶出内城,于是北京的内城被八旗子弟占据。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无论是生活方法还是发展理念,几乎都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按照当时的居住格局来看,北京城的东西南北,分布着不同阶级的满人。北京城西面居住着满清王朝的达官贵人,所以被老百姓生动地比喻为“西贵”。
普通的满族人和汉人不能随便出入,而北京城东面则盘踞着大批生意人。由于当时的富商巨贾都住在东市,这些人可以称得上富甲天下。在这些商人的贸易活动中,也带动了北京城东面的经济发展,所以人们都形象地称其为“东富”。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可以发现原来“穷不走南”中的“南”,绝非是南方的意思,可以称其为北京城的南面。既然北京城的东、西,居住着达官显贵和富裕的商人,那么平民和穷人住在哪里呢?当然是北京城的南、北地区了。
在封建社会中等级之分十分明显,不仅体现在地位和待遇上,而且还体现在居住地区上。当时,北京城的平民或贫民,只能蜗居在北京城的南、北两地,并且靠种田或做苦力为生。穷人要想翻身就必须去北京城的东面发展,如果去南面就一点前途都没有了。
所以“穷不走南”不仅道出了现实,而且也说出了当时老百姓的现状。一个穷人本来经济条件就差,如果从北面前往南面,等于是刚脱离苦海又掉入贼窝,所以当时的老百姓,要想让日子好过就必须去东面经商。
按照这种说法穷人不愿意去南面,因为那里不是发财的地方。如果想要闯一番事业,就必须去东面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第二、富不走北
这四个字的寓意也十分深刻,按照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北京城南、北两地都是穷人住的地方,一个住在西面或东面的富人,如果去了北面就等于失去了发展的机会,除非是吃饱了撑的才会想不开去京城北面。
清朝时期北京城内富有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去北面的想法,因为他们也不想和那些穷人打交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北面的犯罪率很高,富人根本不可能和有罪的人打交道,除了贵贱有别之外还特别害怕被他们纠缠。
富不走北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每个人都希望有好的发展,就像现代社会中大家都愿意去南方一样,因为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可以获得更多的经商或工作机会。
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比以前发达了,但是要想有更好的发展,还是多往南方地区走才行。如果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俗语“穷不去南,富不去北”,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句话从古至今,商人们一直都深信不疑,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有迷信色彩,可是按照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有的时候风水宝地之说还是要信的,毕竟宁可信其有总比赚不到钱强。
结 语
现代社会中的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无论是东西南北都有很好的发展,很多外地去北京发展的“北漂”,都希望能够在北京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这也正说明了北京的独到之处。
当然,如果放在清朝时期恐怕就要有地域差异性了,毕竟满族人统治时期等级制度太过于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