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感五十一 ——再见,丘吉尔

有的人说我的电影观感有些孩子气的风格,那么什么样的叫没有孩子气?我不是抬杠,只是写一个开头。我不会炖心灵鸡汤,也不是专业影视评论人士,我只是想说点自己想说的话。

这次看一部英国传记电影《丘吉尔的秘密》,大概会比较枯燥沉闷,但是很符合我现在的心情,还能装得很有文化。李亚鹏曾经说自己写得每一篇博客都是真话,但不会把所有的真话都说出来。如今,我只能有节制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对生活“小修小补”的方式,并不能起太大作用。

1953年的夏天,晚年丘吉尔遭受了一次危及生命的中风。党中觊觎首相之位的人蠢蠢欲动,他的家人也望其退位安享晚年。而丘吉尔本人,仍然希望自己以首相身份参加国际会议,为世界和平作出最后一次努力。连我都怀疑他是贪恋权力还是为了世界和平,我就是这么想的,大概我太狭隘了,一个人都快死了,还能做什么贡献。

在人们眼中能做大事的人都不是“人”,丘吉尔的私人医生在其去世以后出版了一本关于丘吉尔晚年生病的书,透露了大量个人隐私,受到医学界和舆论的广泛谴责。普通民众对伟人的私密八卦都有强烈的猎奇心理,人们都很好奇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除了正常人的吃喝拉撒睡其余的时间都在干什么。

没有一个人不会死,说到这里,不管有多大的事情好像都平衡了,但通常活人计较活着的事情,对死之后的事情就鞭长莫及了。普通人的“生”是秘密,普通人的“死”也是秘密,旁人似乎对跌下神坛的名人们抱以格外狭隘的围观心态,因为丘吉尔这样的人从生到死都不是秘密,极大地满足很多人。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好像“胡言乱语”后面不应该加宾语了。

一个人为别人,包括所有除了个体需要以外的存在,做出一些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有大有小,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会得到很多赞颂,会被很多人铭记,也不太会有人在意他的个人价值是否得到实现,因为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个人价值是服从社会价值的。当一个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制造“悲剧”的好机会了,人们有机会创造除了生死以外的悲剧。

随着首相再一次中风倒下,所有的人都紧张起来,封锁消息,工作人员甚至开始筹备丘吉尔的葬礼,这就是有的人为什么会选择急流勇退,人之将死的可怜样子就不要给别人看了,别人会笑话的。

丘吉尔的妻子认为不应该让一个瘫痪的人一直工作到死,而别人的人认为站在崇高国家利益的高度上以“希望他康复”为名义让他继续工作,谁都看得出来那是一副惺惺作态,那又怎么样呢?万丈荣光都要你享受到了,各种流言蜚语恶语中伤不都是家常便饭吗?

当丘吉尔垂垂老矣,他的家人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切,甚至比丘吉尔周围的工作人员更加直接,在饭桌上谈笑风生,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他死了所有人会活的更轻松。每个人有自己认为对的立场,这个立场首先是有利于自己的,我看到饭桌上丘吉尔的儿子不停地抽烟,令人作呕的烟雾几乎喷出屏幕。被丘吉尔左右人生的儿女们终于迎来一个清算自己父亲的绝好机会,如果丘吉尔死了,那么他们身上的痛苦就会减轻。

这只是葬礼的预演,有什么好奇怪的?

葬礼是一个人的哀鸣,不需要他人的眼泪。

弹幕上有人说丘吉尔在政治和写作上都是大师,可惜我只知道他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孤陋寡闻了。我没有把片中的人物关系搞得太清楚,我只看见了我能看见的东西——一代英雄正接近人生的尾声。看到最后,我不那么怀疑丘吉尔重病之后还想回到首相职位的初衷了,也许他就是想世界和平。我怀疑的是一个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能起到力挽狂澜拯救世界的作用,人们常常说这个地球离了谁都转,人们也会说这件事只有谁才能做。

到了要死的时候,人难得的是一份清醒,虽然有的人自始至终都不具有,像片中丘吉尔的妻子,到老都保持着优雅与清醒,尤其是女人,实在是太难了。

人们为什么要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中呢?每个人戴着一个玻璃罩把自己与世界隔开,将自身释放的各种情绪灌满瓶子,人们就会自溺而死。

尽管我度过了一个观影的瓶颈期,但是过于流畅的表达让我怀疑自己有没有看到电影中的深层次的含义,以前写一篇文看好几遍电影,现在看一遍写一篇,我觉得我是熟练了,没有敷衍,是学会克制地表达,打开窗户通通风,看看窗外的事情,把电影看成窗外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电影《Coco》(寻梦环游记)与《Darkest Hour》(至暗时刻)| 观后

    电影海报来自谷歌图片搜索,用Keynote模版制作. 星期六早晨终于和外婆视频成功,她和阿姨在老家(宜兴,也称陶都),妈妈在上海(又称魔都),而我在伦敦(一称雾都*).她一直感慨现在的技术真是不得了, ...

  • 她在葬礼上悲痛欲绝,却不是为了“赚钱”

    底层民众在哪里?你去电视剧里找,他们是尖酸刻薄吸血的原生家庭,你去电影里找,他们是精明狡猾,时刻准备落井下石的围观群众.你上大街上找,找不到,因为视线范围内全部是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那你应该去哪里找? ...

  • 畏惧的边界

    电影<至暗时刻>,讲述了二战时期,英国特殊时期.临危受命的新任首相丘吉尔,面临来自内部的偏见与外部的法西斯战争的压力,他带领英国人民奋起反抗,赢得敦刻尔克战役的胜利,度过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 ...

  • 记者:虽然马拉多纳不在这里,但整个那不勒斯都在向他告别

    点击加载图片 马拉多纳去世后,全阿根廷的球迷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然而在11000公里以外的那不勒斯--这座马拉多纳曾铸造巨大辉煌的城市,那里的人们感觉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身边,意大利记者洛伦佐-贝托 ...

  • 电影观感五十——圈子

    写在打开电影之前,今天是2017年4月18日,在一个心境持续低落又被埋得更深的日子里,晚上看过了<歌手>总决赛上李健和岳云鹏的表演<唐僧在女儿国抒怀并看着女儿国王的眼睛>. 这 ...

  • 电影观感五十二——程蝶衣终究是个凡人

    有人不止一个人给我推荐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在很多人心中,这是他们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那种喜欢是什么样的喜欢呢?像我喜欢<肖申克的救赎>一样,像老舍想念北平一样, ...

  • 电影观感五十三——始于控制,终于控制

    写在前面: 有的人一直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当现在的人生状态不满意的时候,人就会想念过去美好的时光,也有的人一直沉浸在过去痛苦的回忆中,在他眼中,过去和现在都一样,都是一个人生悲剧的延续. 十一年,过去 ...

  • 电影观感五十四——戴着镣铐跳舞的小丑

    每当我周末洗完澡以后,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即将被送往屠宰场的羔羊,我经常不自觉地在周末时间看手表,看手机时间,看天色,看电子表,看路人的走向,我像是一个被上了发条,随时准备爆炸的闹钟,叫醒的不是别人,而是 ...

  • 电影观感五十五——迷雾中的“纯粹”

    <神女峰的迷雾>,此片是大名鼎鼎的郭宝昌导演的早期电影作品,刚刚看到郭宝昌的名字,一时没想起来是谁,只觉得很熟悉,忽然想起来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他的作品,决定要看一看. 这是一 ...

  • 电影观感五十六——狙击“人性”

    豆瓣评分9.0,被称作"如果你还相信世界是美好的,那就不要看了"的电影,和韩国电影<熔炉>(我还没看)一样摧毁三观的作品--<狩猎>. 颠簸的镜头语言,儿童 ...

  • 电影观感五十七——人性的“迷雾”

    接连看了几部"让人绝望"的电影,今天再来一部名头很大的恐怖片<迷雾>.该片的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拍过我超级爱的<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自行 ...

  • 电影观感五十八——眺望诗和远方

    世界上除了少数人以外,其余的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也有自己对未来的设想,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越来越平庸,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简单地说,为什么每个喊着要当科学家的孩子只有极个别的梦想成真.因为这个世界上难以预 ...

  • 电影观感五十九——庐山之恋

    昨天晚上忽然想到一句话,八十年代是个艳丽的年代,是一个活跃的年代.尽管我是89年生人,说这种话似乎没什么说服力,但是每当我观看八十年代的影视作品时,都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人们真诚的微笑,淳朴的性格,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