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齐家文化玉器
齐家文化 联璜玉璧。直径7.3、孔径3.4、孔上径0.36、孔下径0.19、厚0.36厘米。深绿色,夹杂深褐色,不透亮。由三片玉璜连成一块整璧。三片玉璜长短不一,由一块整玉分别切割磨制拼对。每片玉璜两端各有一孔以便相联。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联璜玉璧。直径9.45、孔径4.5、孔上径0.43、孔下径0.19、厚0.22厘米。深绿色,夹杂深褐色,不透亮。由三片玉璜连成一块整璧。三片玉璜长短不一,每片玉璜两端各有一孔以便相联。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锛 长6.38、宽3.05-3.4、厚0.44厘米。深绿色,夹杂褐色,局部受沁呈灰白雪花状。长条形,顶端略收较窄,有自然破裂断角。单面斜刃,刃部有破裂。器背带弧度。整器加工规整,棱角分明。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7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璧 直径9.6、孔上径4.6、孔下径4.14、厚0.3-0.86厘米。白色,夹杂淡红色。周边磨制不规整,并有自然断裂面。孔为单孔钻,较规整。素面磨光,璧身中间厚边缘薄且不平整。单孔钻旋转痕迹较明显,并断裂痕迹。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4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璧。长径8.3、短径7.4、孔上径4.6、孔下径4.14、厚0.5-0.86厘米。绿色,局部受沁呈白色。不规则扁圆形,素面。内孔较规整,圆形,单孔钻,位置偏移。整体中间厚边缘薄,两端磨制痕迹较明显。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4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璧。长径8.44、短径8.04、厚0.65-0.8厘米。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绿色,颜色局部为深褐色,部分位置受沁呈灰白色。椭圆形,孔亦呈椭圆形。素面抛光,不透亮。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璧。直径7.6、孔上径3.28、孔下径3、厚0.3厘米。浅绿色,大部分面积受沁成白色。周边加工较规整,孔为单孔钻。素而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4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璧。直径11.3、孔上径4.7、孔下径4.2、厚0.7厘米。深绿色,夹杂黑色和黄褐色斑纹,局部有褐色水锈。边缘不甚规整,有自然的破裂面。为单钻孔。此璧当时断裂,断裂处对应钻四孔,一组单钻,一组对钻,孔以便相连。钻孔旋转痕迹清晰。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9号灰坑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璧。直径13.5、孔径5.7、厚0.84厘米。淡绿色,局部受沁成白色,圆形,素面,平整光洁。孔为单面孔钻,经磨制上下径较为一致,孔内有磨制痕迹。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铲。残长5、宽3.5、厚0.4厘米。青黄色。扁平长方形,肩部残断,素面通体磨光。青海省西宁沈那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铲。长5.3、宽1.5-3.5、厚0.6厘米。青黄色。扁平长方形,圆肩,直刃,素面,通体磨光。青海省西宁沈那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斧 长7.6、宽5.1、厚1,3厘米。孔上径1.02孔下径0.83厘米。深绿色,夹杂褐色,长条形,上窄下宽。斜顶,两面磨制起脊。器身侧面棱角磨圆。两面斜刃,刃钝。上端单钻一孔,孔内旋转痕迹清晰。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7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齐家文化 玉环 直径10.5、孔上径5.3、孔下径4.97、厚0.42-0.63厘米。浅绿色,夹杂深褐色,局部受沁成白色。圆形,素面抛光。周边加工不规整,又自然的破裂面。璧面起伏不平整,厚薄不一。孔为单孔钻,旋转痕迹明显,并有断裂痕迹,断裂处略经打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角形玉片 齐家文化 长4.5、高2.63-0.36厘米。深绿色,局部受沁呈白色。两面均为切割面,光洁平整,切割线宽0.7毫米。正面上有未完成的切割线四条,组成三角形。底边切割并有断裂。其余侧面为自然断裂面。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8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条形玉器 齐家文化 长6.8、宽1.4、厚1.24厘米。白色,通体透亮。长条形,两端为自然斜面磨制,器身四面棱角分明。两端磨制痕迹较明显。表面磨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铲 齐家文化 长9.3、宽4.8、厚0.7厘米。青海民和县中川乡清泉旱台遗址出土。浅青绿色,鸡骨白沁色。呈长方形,素面,通体磨光。现藏于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斧 齐家文化 长10.5、宽3.4、厚1.5厘米。青绿色,有鸡骨白沁色。长条形,素面,通体磨光。双面磨成弧形刃,刃宽1厘米,带柄。青海小乐都县白崖子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斧 齐家文化 长11.3、下宽4.8、上宽3.5、厚1.3厘米。碧绿色,有鸡骨白沁色。梯形,单孔,双刃,素面,通体磨光。双面磨成弧形刃,刃宽1厘米,带柄。青海小乐都县白崖子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5.15、孔上径3.5、孔下径3.3、厚0.47-0.62厘米。淡绿色,玉质透亮。圆形,素面,边缘略不规整。内孔偏于一侧,呈不规侧圆形。一面厚一面薄。用单孔钻余料制成,外周边缘有旋转切割痕迹,最薄处外缘有断裂面。内孔单钻与外周方向相反,钻壁不规整,壁上钻切痕迹明显。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7.1、孔径4、厚0.7厘米。青黄色。圆形,素面。通体磨光。青海省西宁市沈那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7.8、孔径3.5、厚0.4厘米。灰青色。圆形,素面。加工精细,通体磨光。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清泉旱台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10.1、孔上径5.24、孔下径4.8、厚0.44-0.65厘米。绿色,夹杂褐色,轻微受沁。圆形素面。璧面不平整,略有起伏,外缘加工周整。孔为单孔钻,断裂处已磨平。璧面除了自然造成的坑洼磨平,还有多次切割平面残留的断线。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环 齐家文化 直径10.4、孔上径5.43、孔下径5.06、厚0.6厘米。青灰色,受沁严重成白色,局部已风化。圆形,素面。周边加工规整,孔为单孔钻,旋转痕明显,边缘有入切槽痕。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料 齐家文化 长7.5、宽4.8、厚2.3厘米。绿色,夹白色杂质。不规则形。正面切割平面光滑,断裂处切割线呈弧形。侧面切割亦平整,与正面成直角。其他面全部为自然破裂面。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料 齐家文化 长9、宽8、厚0.7厘米。青灰色,边缘鸡骨白沁色。不规则扁平方形,素面,双面抛光,应为待加工玉器半成品。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清泉旱台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料 齐家文化 长10.6、宽7.7、厚4.4厘米。深褐色,含有白色、灰色杂质,包裹褐色水锈。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4号房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料 齐家文化 长13.9、宽6.7、厚3.3厘米。绿色,夹杂深褐色,部分受沁吴白色,不规则形。相邻两个面切割,成直角,侧边玉面上有横向切槽,宽0.8毫米。其余各面为自然面。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1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凿 齐家文化 长8.84、宽2.02、厚1.4厘米。绿色,局部受沁呈浅褐色。长条形,器身中部略鼓,两关渐收。顶端在自然破裂面上稍做磨平,棱角成八棱。刃部略成斜刃。周身有细微的磨制痕迹。素面抛光。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现藏于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
玉凿 齐家文化 长14.2、宽1.74、厚1.53厘米。白色,通体透亮,无杂色。长条形,顶端为自然破裂面,器身略带有弯曲,平刃。素面抛光。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17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圆形玉片 齐家文化 直径6.1、厚0.23-0.36厘米。线绿色,夹杂条纹关褐色杂质,部分受沁呈白色。圆形,边缘不甚规整。正反两面均为切割面,平整光滑。一边厚一边薄。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8号墓出土,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