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谋:借他人之力要借得不露痕迹;

  表面风光是虚文,控制局面是目的

  凡事都要运用谋略。在对手的实力很强时,要从其意想不到的地方进攻。真正的智者会躲开对方的锋芒,巧于“借力”。事情仅凭蛮力无法解决,巧妙利用一下计谋,往往不争即胜,不战而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运用好谋略,就可以控制局面,无往而不胜。

  鬼谷子智谋:借他人之力要借得不露痕迹

  荀子曾说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是故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今社会上的一些成功人士对“善假于物”的借力之道理解得最透彻,运用得极绝妙。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借”。

  《鬼谷子·谋篇》中有这样一句话:“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如果想要立于不败,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直接战斗挑衅,而要用曲折的计谋战胜对手。弱者善用权术、善借人力就可以变成强者,这就是计谋权术的运用。

  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不需消耗自己的实力,更不会担负任何罪名,这种间接杀人的计谋,就叫“借刀杀人”。借刀杀人之计属阴谋而非阳谋。平常之时,不可不防;非常之时,不可不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谓把“借”字文章做得老练精妙。

  正当诸葛亮忙于出师南征之际,雍凯、高定兵分两路偷袭蜀营,被蜀军杀得大败,许多雍、高将士被蜀军生擒活捉,诸葛亮在这些战俘身上打开了主意。

  他把雍、高部下的将士分别囚禁,然后暗地叫本部军将撒谎传谣说:“高定的人免死,雍凯的人尽杀。”于是,雍凯方面的战俘都谎称自己是高定的部下,诸葛亮也就佯装糊涂,将其全部放归。这些人跑回雍凯部队后,都说高定暗中背叛了雍凯,投靠了诸葛亮。

  紧接着,诸葛亮又把捕获的高定派遣的密探,故意错认为是雍凯的部下,并让他给雍凯带回去一封书信,信中密令雍凯“早早下手,休得误事”。

  “密探”回去把信交给高定后,他信以为真,拍案而起,大骂雍凯是忘义之徒,决心先下手为强,率领精兵连夜偷袭雍凯营寨,割了雍凯的脑袋,向诸葛亮献上其首级,讨好诸葛亮。当高定提着雍凯的头去见诸葛亮时,诸葛亮明知道他是真心诚意来投诚的,却谎称高定是诈降而来,喝令左右推出斩首。这时,急得高定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誓擒朱褒来见丞相。”诸葛亮佯装给他立功赎罪以表真心投诚的机会,准予前去。果然,高定乘朱褒不备,偷袭了朱的营寨,杀了朱褒,带领全部叛军投降了蜀营。

  到此,诸葛亮的一连串的挑拨离间,挑起了敌军内部的矛盾,诱骗敌人自相残杀,从而实现了“坐享其利”的目的。

  借刀杀人的计谋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即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借刀”为聪明人的谋胜之术。“借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借人力、借财物、借条件、借谋略、借媒介、借势力几种。如果一个人能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够把握彼此之间进退的尺度,在必要的时候借力发挥,利用一下各方面的力量,自然会更利于事情的进展。

  “借力”,关键在于怎样“借”得巧妙。借力既有明借和暗借之分,又有诱借和强借之别。无论哪种借法,都要讲究“借”的方法和艺术,不能露出任何蛛丝马迹。鬼谷子说:“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即,智慧是用在众人所不知道的地方,谋略用在众人所看不见的地方。

  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如果能隐秘地运用好“借”的谋略,因时、因地、因情制宜,那么,你就能巧妙地借助外力,迅速壮大自己的能量,让自己由弱变强,步步高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