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还记得“老4路”吗?

它,是天津解放后于1949年1月18日第一批开通运营的公共汽车线路;它,保持着途经天津市中心最长公交线路记录近50年;它,也曾是在和平路上行驶的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并连接市区南北两端的公交线路;它便是天津人熟悉的“4路”!今天,跟随“公交迷”翟莹先生的讲述,让我们共同回忆从辉煌到消失的“4路”。

最近,“劝业场地区最新规划公示”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也引出不少该地区的人和事儿。借此话题,我从公共交通爱好者的角度出发,聊一聊曾经行驶在和平路、劝业场地区的4路公交车。

4路于1949年1月18日开通,是天津解放后第一批开通的公共汽车线路,路线从河北区的小王庄至河西区的西南楼,全长12公里。我这有一张1956年1月的《天津公共汽车路线图》,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4路的“红色路线”占据了线网的核心位置,直到90年代中期,4路一直以来也是途经市中心最长的线路,这样的格局直到1996年才被通恒公交公司开通的901、902路打破。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天津的公共电、汽车线路绝大部分都是从市中心向外放射状的,极少有像4路这样的穿城大线。因此也奠定了4路在天津公交线路重要的地位,当时4路也是在和平路上行驶的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并连接市区南北两端的线路。

4路在50、60年代,线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直到70年代初发生变化了,首先是由原来在东马路、和平路行驶调整到了张自忠路,走河边了,这也是我最早记忆里4路的走向。
随后到了70年代中期,线路从公交三厂转到公交二厂运营,也就是4路和24路对调运营单位。线路配车也由三厂独有的“伊卡露斯620型”更换成原来24路大修的“贝利埃”,也就是之前节目里提到的“大红头”。
从70年代中后期,4路也陆续更换了新款的TJ661型铰接车,也就是俗称的“二代解放”。这种车型与之前节目里讲到的TJ660“一代解放”从外观上的区别是取消了前风挡上面的椭圆型线号窗,前后风挡的玻璃也改为两块曲面玻璃,同时车的后车厢中、后门之间由三个车窗改为两个车窗,中门与铰接棚之间又加了一个小的窗户,因此车身长度也比“一代解放”短了一点,这种车型在4路服役了20多年,直到2000年才全部报废停驶。
在80、90年代,4路的车型没有什么变化。到了1985年结合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建成,4路终点站随后也从西南楼延长到这里,这也是4路开通30多年以来首次延长。记得小时候坐4路去活动中心,尤其是到了“六一”儿童节那天,有几辆车还能免费乘车,不用买票了。
但是到了90年代,4路的运营线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变化,首先是配合和平区单行路网的设立,4路在赤峰道、营口道、河北路、新华路上下行交替行驶,同时也不过南京路、长沙路站了。后来在1996年金钢桥改建,从3月到10月底,4路缩短到东北角与34路并站。1997年广东路拓宽,自3月10日至6月28日,线路临时绕行马场道、围堤道。随后到1998年3月19日,黄纬路、小王庄大街拓宽改造,4路又缩线到东北角,同年道路建成后11月25日就延长到白庙了,原来小王庄终点站也先后有863、659路停靠过,也就是现在地铁6号线天泰路地铁站的位置。
在1997年的8月8日,4路时隔25年又重返和平路,在公交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下,此时途经和平路、劝业场的公交线路由3条增加到20多条,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同时这时也是4路最后的辉煌时期了。
然而进入新世纪,4路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2000年由于和平路改造步行街,4路又走河边了。运营车辆也改为13路替换下来的金马铰接车。
但是由于绕行和平路需要经过吉林路等狭窄道路,铰接车通行困难,4路又换成有人售票版的金马单机车型。由于前面提到的新开通线路已经完全覆盖4路的走向,客流逐年下降,从这时到2016年2月8日线路停运,4路就再也没用过好车了。
4路线路有个特点就是线路长,拥堵地段多,急转弯多。小王庄大街、大沽北路、广东路都是路窄车多。
特别是4路在经过广东路过墙子河时,西楼桥是个上、下行分离的两座小桥,去活动中心方向上西楼一号桥,下了桥正对着的是赵家台小马路,所以司机就得先向左猛打轮,再向右拐才能回到广东路上,这种路况行驶14米5的铰接车也是对驾驶员车技的一种考验。
我本人在河北区中山路长大,也是乘坐4路30多年的一个老乘客了,记得小时候坐4路经过张自忠路遮天蔽日的林荫道,透过车窗看着海河带状公园精美的雕塑和喷泉,还有海河对岸中心广场检阅台和“大火箭”,也算是我童年的一个美好的回忆了。
声   明
本文图片严禁商业用途转载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