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河南师范大学张贵生课题组Green Chem.:Pd(II)催化邻氨基苯甲酸,CO和胺的[4+1+1]环加成反应

导读:

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出发,通过一种温和且高效的策略从而直接合成N3-取代和N1,N3-双取代的喹唑啉-2,4-(1H,3H)-二酮化合物一直存在着挑战。近日,河南师范大学张贵生教授课题组通过Pd(II)催化实现邻烷氨基苯甲酸、CO和胺的一锅串联[4+1+1]环加成反应,从而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化学选择性及通用性,可合成N3-取代和N1,N3-二取代的产物,这是大多数传统方法所不能实现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Green Chem.上(DOI: 10.1039/D0GC03254A),河南师范大学张贵生张晓鹏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片来源:Green Chem.

正文:

N3-取代和N1,N3-双取代的喹唑啉-2,4-(1H,3H)-二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物学活性,如抗高血压、抗精神病、抗癌、抗肿瘤、抗糖尿病等,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些分子已成为商业药物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典型代表(Fig. 1)。

(图片来源:Green Chem.

由于这类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其已被大量地合成。其中,邻烷氨基苯甲酸或其衍生物是合成此类骨架的通用结构单元(Scheme 1)。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以往的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起始原料复杂昂贵且难以获得、需使用特殊或剧毒试剂(如芳基异氰酸酯、光气等)、反应条件苛刻(如需要较高的CO或CO2压力或反应温度,以及无水无氧条件等)、需进行多步合成(收率低、原子经济性低等)。因此,仍需开发一种更高效、便捷且实用的策略,来直接合成N-取代的喹唑啉-2,4-(1H,3H)-二酮衍生物。

(图片来源:Green Chem.

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是合成含羰基杂环骨架的有效工具,同时,串联反应可实现由简单易得的原料快速合成复杂分子。因此,作者设想,是否可以使用简单易得的邻烷氨基苯甲酸、CO和胺作为底物,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Pd催化的[4+1+1]串联环加成反应直接合成N-取代的喹唑啉-2,4-(1H,3H)-二酮化合物(Scheme 2)?该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操作简便、绿色高效、高原子经济性等。然而,该策略还存在一定的挑战:1)需探索一种合适的催化体系来有效地活化CO,以促进大气压下邻氨基苯甲酰胺的环羰基化;2)化学选择性的控制,需避免一些副反应的发生。

(图片来源:Green Chem.

首先,作者以邻甲氨基苯甲酸(1b)、正丁胺(2a)与CO作为模型底物,对温度、添加剂、氧化剂、溶剂等进行了大量的筛选(Table 1)。筛选结果表明,当使用5 mol%的Pd(OAc)2为催化剂、Cu(OAc)2为氧化剂、KI作为添加剂,底物在乙腈中60 ℃反应,以85%的收率获得目标产物3-1b

(图片来源:Green Chem.

在获得最佳反应条件之后,作者首先对邻氨基苯甲酸底物进行了扩展(Table 2)。当N-取代基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时,反应均可顺利进行,获得相应的产物3-1a-3-1d。然而,当N-取代基为苯基时,则不能进行反应。其次,在苯环上含有给电子或弱吸电子取代基时,同样可获得较高收率的目标产物3-1f-3-1l。然而,当苯环上具有强吸电子取代基(如-CF3,-Ac、-CN、-NO2)时,反应结果很差,甚至不反应。

(图片来源:Green Chem.

随后,作者对胺的底物范围进行了扩展(Table 3)。当以脂肪胺为底物时,如甲胺、乙胺、丙胺、异丙基胺、环己胺,均可顺利进行反应,获得相应的产物3-2b-3-2f。同样,苄胺也与体系兼容,获得产物3-2g。其次,对于甲基、Cl和Br取代的芳胺,反应也可顺利进行,获得相应的产物3-2h-3-2o。值得注意的是,AcOH的引入可促进芳胺对靛红酸酐的胺化,以确保随后的环羰基化反应的顺利进行。然而,1,6-二甲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仅以极低的收率获得目标产物3-2p3-2q,这说明反应受位阻和电子效应影响。此外,1-萘胺也与体系兼容(3-2r,收率73%)。然而,对于其它的杂环芳胺(如苯并噻唑-2-胺,噻唑-2-胺和吡啶-2-胺),反应活性都很低,即使反应延长至30小时,目标产物(3-2s-3-2u)的收率仍不能令人满意。

(图片来源:Green Chem.

为了进一步证明反应的实用性,作者对降压药Pelanserin进行了合成(Scheme 3)。以邻氨基苯甲酸(1a)和3-(4-苯基哌嗪-1-基)丙基-1-胺(2v)为底物,其在标准条件下反应17 h,即可一步合成Pelanserin,收率为47%。

(图片来源:Green Chem.

为了进一步研究反应的机理,作者进行了相关的对照实验(Scheme 4)。首先,将邻甲氨基苯甲酸底物置于标准反应条件下与CO进行环缩合,以83%的收率获得N-甲基靛红酸酐。随后,该中间体与丁胺于60 °C的乙腈中进行氨解,从而获得N-丁基-邻甲氨基苯甲酰胺,收率为97%。最后,将N-丁基-邻甲氨基苯甲酰胺置于标准条件下反应10 h,即可实现环羰基化反应,获得所需的3-丁基-1-甲基喹唑啉-2,4-(1H,3H)-二酮,收率为90%。上述结果表明,该反应涉及环缩合、氨解和环羰基化的过程

(图片来源:Green Chem.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以及文献报道,作者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催化机理(Scheme 4)。首先,在过量的KI存在下,Pd(OAc)2转化为PdI2Ln。随后,邻烷氨基苯甲酸1和PdI2Ln经复分解生成中间体I。该中间体I进行CO配位并插入,得到中间体IIII再经还原消除,形成中间体靛红酸酐III和Pd0Ln。随后,Pd0Ln与Cu(OAc)2和KI反应生成PdI2Ln催化剂;同时,胺2对中间体靛红酸酐III进行氨解反应,形成邻烷氨基苯甲酰胺IV。最后,酰胺中间体IV和PdI2Ln再经复分解反应形成中间体V,其经CO插入以及氨基的亲核进攻获得目标产物3。此外,生成的Pd0Ln需与Cu(OAc)2和KI反应,从而再生PdI2Ln催化剂,以完成催化循环的过程。

(图片来源:Green Chem.

总结:

河南师范大学张贵生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以邻烷氨基苯甲酸、CO和胺为底物的一锅串联[4+1+1]环加成反应,从而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底物简单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性高等特点。此外,该反应涉及环缩合、氨解和环羰基化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