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批注”之我见

做批注的原理源自“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的一句话.

这学期老师布置了作业,每天读书需要做批注,收到这个任务的第一天,我就准备好跟孩子把批注的相关事项聊一聊,结果我准备的长篇大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人家非常自信地说她知道怎么批注.

于是,我就放任自流了.

只见她的批注通常长这个样子:

“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也喜欢青蛙的叫声.”

……

诸如此类的“批注语”.

再到现在,发现她没有批注了,但是经常忍不住要把她读的东西分享给我,我被迫听了很多她声情并茂的朗读.

我不知道她的没有批注的书籍是怎么通过老师检查的,反正批注这件事情,如果从白纸黑字的形式感来说,我们几乎是没有做这项作业.

直到最近,同学的妈妈跟我讨论如何激励孩子做批注的问题,她说她买各种形式的荧光笔,各种奖励品,可孩子就是不买账.

后来,我把她的问题思考了一下,得出一点自己关于阅读批注的一点想法。

我把批注分为三个阶段:

1、事前:

一般是书的扉页,写上自己买书的机缘、读书的时间、地点、个人生活境遇背景.

这样的一本书就开始变成一件私人物品了.

2、事中:

A、好词句收集(摘抄本)

B、画重点,为读后感做准备

C、书写赞同/不同意见

D、联想(与其他书其他观点的关联性阐述、个人经历的结合)

E、纠正错误(这个一般人做不到)

3、事后:

读后感、书评,甚至一本新书诞生。

其中,2可以理解为3的前期准备工作.

所以,如果从整个阅读过程的完成性来看,3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才是一本书或者一项阅读材料是否内化于你的最终体现.

这里面又出来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的落点是通过阅读形成自我,那么形成自我是否只有动笔墨这样唯一一个途径呢?

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形式有很多:

复述内容、给文章配图、改编、续写、或者纯粹欣赏,如此种种.

孩子不愿意做批注,首先可能是读完没有什么感觉,内心没有生发的内容,其次,就是有内容,但是笔头表达能力有限,前者需要深度阅读的训练,后者是写作的训练,应该说,前者的训练更为重要,也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培养。

基于以上内容,我脑子里出现了关于批注的一些小思路:

1、批注应该不影响阅读的连贯性.

批注不是被要求做,而是读到一定程度,你忍不住想动笔,忍不住想写点什么,但是又苦于作者不在身边,朋友不在身边,所以你不得不借笔墨抒怀.

所以,我认为批注的最佳状态是“拍案叫绝,提笔一挥”。

2、“文眼”批注法:

批注起到提取信息,突出重点的作用,把握文眼很重要.

文眼就像一个人的眼睛,文章有眼睛,段落有眼睛,所以关注开头结尾,对很多书都是有效的。

3、亲子“互批法”

之前听过一个老师分享她跟孩子阅读的“互批法”,这个互批不是互相批判,而是共读一本书,妈妈做批注,然后把带着批注的书传递给孩子,孩子一方面可以被妈妈的批注引导,同时就自然会开始思考,力图产生自己的批注,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互动.

这里又涉及到亲子阅读的问题,我更愿意把亲子阅读替换为辅助阅读,很多人把亲子阅读理解为大人读小孩子听,大人就跟个音频播放器一样,久了就容易没电了,而且一但孩子识字获得了字面解码能力以后,家长很想甩锅.

而辅助阅读,其核心是家长先内化,再传递,以兴趣为内核,将学习这根隐性的线(分析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掌握在手里,带领孩子快乐高效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