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糊弄”一下
糊弄学成为近段时间除凡尔赛文学、打工人后的第三大网红语言,指以看起来不敷衍的方式,能糊弄就糊弄、能将就就将就地去应对工作、生活中难以推脱之事。你是否用过糊弄学去处理事情呢?
糊弄学起源于一个运营画风独特的官方微博,这个官方微博每天都会发各种“咯咯哒”,于是被他们的董事长评论,怀疑它在糊弄工作。然后一个网友得到启发,在某社交平台上创建了“糊弄学”小组,本意是想让人生更有趣好玩,没想到竟然吸引了十来万人的加入,共同分享自己的案例和经验,共同钻研学习。
小组成员“糊糊子”“弄弄子”都认为,糊弄学的学习,其实是针对那些生活中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巧妙的心思糊弄过去。
他们甚至研究出了一套万能回答公式——感叹词+评价事情+感受
举例来说,当同学来向你吐槽遇到的部门奇葩时,你可以说:
我的天(感叹词)
这叫啥事儿啊(评价事情)
我无语了(感受)
不过像这样的糊弄手法,会被对方发现你的糊弄,落下一个不走心的骂名。
于是,糊糊子和弄弄子又发现了一个高级一点的方法,在聊天过程可以适当重复一些词汇,让你的情感更饱满,比如“可以”改成“可以可以”,“好呀”改成“好呀好呀”,这样的重复让对方会更感觉你的真诚,聊天会更容易继续。
想更进阶一点的,还可以利用搜狗输入法,其中有一个“帮你聊”的功能,被称作全自动糊弄。
这些被称作是糊弄学的理论基础,在生活、学习等场景上也广泛应用,因为它的适应性强,可塑性高,用户评价也好。
糊弄学的精英都有这样的“规划”套路:
“小学糊弄作业,用黑笔抄答案,再故意写错几个,用红笔改掉;
大学糊弄考试,听力听到什么单词选什么,作文反复套用一个模板;
工作糊弄读书笔记,复制粘贴原文的简介,再从前言和目录里摘几句穿插进去。”
不过想要做到自如地糊弄别人,而被别人真心对待,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真诚地去和朋友相处,友谊才会长久。
当糊弄的精神深入骨髓之后,有人就会不满足于糊弄别人,还会尝试去糊弄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如:早上起不来床,糊弄自己再看会儿手机吧,我可以一边看手机一边顺便起个床。
但是利用好“糊弄学”是可以有正面的作用的。在“糊弄学”的小组里,有一个糊弄自己对抗拖延症的经历是值得借鉴的。
“比如我看着电视剧,但是到了要学习的时间了,我的内心会非常挣扎和痛苦。这时我对自己说我可以边看电视剧边学习,然后眼睛瞟着iPad,手里打开电脑文档。接着开始看两眼文档内容,等到感觉状态有点从电视剧那里剥离,就赶紧把iPad关掉,阻断声音和视频的接入,把iPad扔到看不到的地方。”就这样,这位“弄弄子”在自己的糊弄下成功地去学习了。
使用“糊弄学”需恰到好处,可以给生活稍作减负,给生命稍加自由,是一件何乐而不为的事。不过也应当注意方式方法,这里的“糊弄学”并非是偷懒耍滑、玩世不恭,只是对于同样糊弄的对方以相同的反馈,切不可偷换概念,乱用一气。
现在大家对于事事较真的态度,会觉得很累,反而拥有一种佛系的心态,更是社会人新的快乐密码。
来源:中青校媒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