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人以何为美,中国人误解了三千年,甲骨文揭开真相

    数千年来,人类科技不断进化,如今已经掌握了毁天灭地的能力,但古今人性却一直没有变化,现代人爱美,古代人也爱美,区别在于时代变化之后审美细节略有差别而已。

    如今,人们对何为美有一套审美标准,那么数千年前的古人以何为美?由于中国文字的特性,古人创造的每一个文字的一笔一画,背后反映的往往是较为普遍的时代认知,因此想要探究这一问题,最直接、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找到初始版的“美”字。

    甲骨文出土之后,学者们根据“美”字字型,发现古代文献中的“羊大为美”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原来中国上古先民的审美观,与世界上很多民族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我们在影视作品上早已见识过。

    01

    对于美字,古籍中观点比较统一,几乎都是认为羊大为美。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甘是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因此被引申为凡好皆谓之美的意思。

    比许慎更早的《周礼》记载:“膳用六牲。始养之曰六畜,将用之曰六牲,马、牛、羊、豕(猪)、犬、鸡也。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此说从羊之意。”从这一段话中还可以看到,中国文字真的非常有趣,膳与善的关系大约是“有肉吃、有饭吃谓之善”,月字旁本为肉的意思,羊与祥的关系大约是“用羊祭祀祖先祈福谓之祥”,祥字左偏旁(示)是祭台之意。

    清朝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羊大则肥美。”这是今天广为人知的“羊大为美”观点的最直接来源。

    直至宋朝时期,中国人还是以吃羊肉为贵,因此羊在古人食谱中的地位很高,加之后世“美”的确由“羊与大”组成,由此自然容易得出“羊大为美”的结论。然而,甲骨文中的“美”字却推翻了这一结论。

    02

    甲骨文中的“美”字,下部是一个大字,上部却不是羊头,而是像羽毛之类的装饰物。甲骨文中的大即是人,因此合二为一就是一个站立的人,头上装饰着高耸弯曲的羽毛或类似的头饰状,古人认为这就是美,所以才据此造字。

    从上图4开始,羽饰由四根变为两根,上部变得与“羊”相似。到了西周时期,上部已经看不出羽饰模样了,反而更像“羊”。

    近代鲁迅曾把美字解释为“戴帽子的老太太”,非常符合甲骨文的本意。鲁迅时代,甲骨文已经出土,不知道鲁迅有没有见过甲骨文中的美字。鲁迅如果见过,作出这一判断不足为奇;如果没有见过,作出这一判断就有些惊世骇俗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凭什么认为美字上部是羽饰之类,而不是“羊”?原因很简单,可以看一看甲骨文中的“姜”与“羊”,姜与美字字形比较相似的一个字,羊是最直接的参照字。

    姜字上部的羊的特征非常明显,下部是一个女字,学者李学勤等将之定义为牧羊的女子。后来,通过甲骨文中的“羌”字等,最终认定姜是女羌人,羌是男羌人。

    羊字的上部与姜字上部非常相似,与美字上部却大相径庭。透过“羊”、“姜”、“美”的上部,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字与羊无关,上部应该是类似羽毛的装饰品。

    通过美字的演变,今人可以推测出,周朝人之所以得出“故美从羊”的结论,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美字已经变形,上部逐渐像“羊”靠拢,于是望字生义的认为“故美从羊”。汉朝之后,就更难看出美字上部的羽饰模样了。简而言之,不是古人曲解美字本意,而是他们没有亲眼看过甲骨文中的“美”字,无从得知初始版的美字写法。

    03

    其实,还有两个原因也能佐证美字初始本意与羊关系无关:

    一是商朝时期,都城是在河南安阳,中国已经进入农耕社会,羊并不算太普及,至少相比于游牧民族,商朝缺少“羊大为美”的造字现实基础。艺术源于生活,文字是应现实表达需要应运而生,汉字的创造更是要符合当时社会较为普遍的认知,基于这一造字逻辑,中国先民不太可能以羊大为审美共识。

    二是自古相传华夏二字来源,即“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章之美说的是穿着打扮,说明中国先民非常重视仪表,令周围诸族羡慕不已,而这一点正与美之本意契合,而与羊是不是肥大无关。

    综上,美字初始本意与羊无关,而是与头戴羽毛装饰有关,这一点与世界上很多民族一样,文明之初大多是头上戴着一堆漂亮的羽毛饰品。可见,人类在文明发展之初,各个民族的审美观大差不多,都喜欢在头上装饰羽毛饰品,但中国先民审美进化得很快,很早就大致摆脱了这种较为低一级的审美观。

    参考资料:《甲文编》等

(0)

相关推荐

  • “美”的本意是什么,甲骨文给出答案,压根不是羊大为美的意思

    西施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人云:"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 华夏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 ...

  • 麓:先民造字之巧思

    近日翻閱<甲骨文編>,偶見上圖右側一字,書中注解曰:「疑即麓之初文.」我們以為此言差矣.簡而言之,此字為「麓」之或體,即「麓」之另一寫法.以下簡述理由. 西元前五千年至一千年期間,我國文化 ...

  • “美”的本意是什么,甲骨文给出答案,推翻了羊大为美的结论

    我们在学生时代,常常会用到词典这类工具书.那么,古代有词典吗?在东汉时期,有一位文学家许慎曾写过一本<说文解字>,里面详细地将汉字的起源和其本义叙述出来.然而,这部字典实际上是以小篆为主要 ...

  • 汉字为什么“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几张趣图一目了然~

    趣读历史明理,闲品文化修身.同好敬请关注,一起度过愉悦有收获的头条时光.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对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居功至伟.其演变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 ...

  • 正义公义有的时候伴随着血腥。甲骨文台历说字——义

    甲骨文台历作者群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字是义,义气的义,仁义礼智信的义,还有正义公义的义.刚才我说的这几个词大家都听说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义的本意是什么意思呢?含义的义也是这个字.如果单 ...

  • 2016年甲骨文学习文章列表

    文耕说字(15) 从国家教育部颁发的1500个常用字中选取部分文字为对象,分别列出该字的四种字体:甲骨文,小篆,隶书和楷书.并介绍该字在经典中的用法,从甲骨文字形探索该字的本意,从历史文献角度理解该字 ...

  • 廖柳先生:汉字起源的刻划符号和陶文符号说

    汉字起源的刻划符号 和陶文符号说 汉字最早是在何时何地出现的,又是如何产生的?这就是人们一直想搞清楚的问题.但是,从先秦至今,这依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按照文字起源研究的一般认识,任何一种自源的文字体系 ...

  • 41年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两人获救,救命恩人是谁?45年后揭开真相

    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叫<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格外引人注目,文章讲述的是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战士,他们在战斗中英勇无畏,悍不畏死,等身边的子弹全打完,手榴弹全扔完,就用石块向蜂拥而上的日军狠狠 ...

  • 商朝人来源于印度哈拉帕文明,源头是苏美尔文明

    实际上,关于中国的文明史,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周人记载的夏朝尚未发现相关遗址,也没有实物证据.那么,只能把商代的开始作为中华文明历史,只有3700年.但是,通过对良渚遗址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良渚不是一个 ...

  • 苏美尔人与苏美尔文明4

    四.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之一."苏美尔"这一名字不是他们自己起的,是后来的阿卡德人的发音.因为苏美尔人最早来自遥远东方的黑发种族,在他们带来的石 ...

  • 苏美尔人与苏美尔文明3

    三.乌尔第三王朝 两河文明的中心新月沃地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摩苏尔至巴格达一带,新月沃地地区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美索不达米亚.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为苏美尔人建立的国家, ...

  • 苏美尔人与苏美尔文明2

    二.苏美尔早王朝 苏美尔早王朝又称古苏美尔时期.是苏美尔地区奴隶制城邦的繁盛时代.约公元前2800年由苏美尔初史时期发展而来,约公元前2371年为阿卡德王国取代.居民为苏美尔人.主要城邦有乌鲁克.拉伽 ...

  • 苏美尔人与苏美尔文明1

    一.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也译作苏默),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已知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 ...

  • 雅利安人摧毁三个文明古国,为何到中国就成了商朝人祭祀的祭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二首>. 战争从来不是人们喜闻乐见一件事,但是战争却从未停止,从古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就在为争夺资源发动战争.雅利安人更是站在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对立面 ...

  • 黄常成,重庆人,中国美,少说话,多做事,实干兴邦。

    黄山黄河都姓黄,长江长城都姓长.这是什么,有一定道理,原因,故事,来历的.黄山黄河,山河都是炎黄子孙的.长江长城,有江有城是江城,江城很美,很好.江城之美,代表了长江和长城之美.我们要爱黄山黄河,长江 ...

  • 致敬奋斗者!这个铁路人当选“最美职工”

    1946年 "毛泽东号"机车诞生于 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 伴随着新中国的革命.建设 和改革发展走过了 75年的奋斗征程 截至2021年4月份,"毛泽东号"以连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