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教授中药遗篇(一):中药学概论

12年前,我跟随陈老门诊学习的时候,先生正在编写《中医治法与方剂》的第五版。闲暇之余,还在撰写中药相关内容,试图让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最后一步,落在实处。并计划发行第六版的时候,增补此篇,且将本章节定为第七章。


第七章  中药择要释理

概  论

中药,是中医用以防病、治病、养生的重要武器,对于中华民族健康、繁衍起着重要作用。中药论述必须与其中医生理病理理论融为一体,才能成为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形成完整中医理论体系。中药药理,包涵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毒性、用量、禁忌等内容。

四气:是将药品分为寒、热、温、凉、平五类药性,如此区分,是因中医治病,必须辨别患者病性寒、热、虚、实据以施治。寒证用热药,微寒用温药,热证用寒药,微热用凉药,不偏寒热,则用药性平和之品,才与所辨病性符合,属于药品定性概念

五味、归经:中医辨证,必须辨别病位在于何经,据以施治。五味、归经,是将中药分为辛、苦、甘、酸、咸五类,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酸入肝、咸入肾。如此分类,才与病理相符,属于定位概念。所谓归经指此言也

升降浮沉:中医辨证,要查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状态,进行归纳病机,药分升降浮沉,意在便于选药组方,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气机下陷之疾,当选升阳药物助其阳气上升;气机升多于降,当选降气利水、重镇潜阳之品,助其津气下降,中药药理标明升降浮沉,是为气血津液失常设也

药物功效:是据所治病变机理标明功效。其中涉及消除病因者,有之;缓解筋脉挛急者,有之;促进经隧蠕动者,有之;疏泄气血津液精者,有之;补益气血津液精者,有之;固涩气血津液精者,有之。药功效涉及消除致病因素,调理脏腑功能,通调气血津精,升其下陷气血津液,降其上逆气血水津,发散内郁津气,固涩外泄气血津精,从而展示各药不同功效。

毒性:是据中药有无毒性而定,便于临证选择,决定用量,大毒之药,用量宜少,唯有某些疾病非用此药不能治愈,才可用之。无毒之药,可以放心使用。

用量:每药用量当据病情与其药物而定,外感温邪,热毒侵体,清轻无毒之药,用量宜重,轻则鞭长莫及,不能达到消除病因目的;矿物、介类药物,质重无毒之品,用量宜重,有毒之药,用量宜轻。

禁忌:寒证禁用寒药,热证禁用热药;但亦不尽如此,如果寒邪侵体,气郁化热,或气郁化热、津凝成湿之证,则需寒温共用。阴虚津血亏损,忌用温燥、利湿之药;阳虚水津凝结,忌用寒凉、滋腻之品;气机升多于降,慎用升阳药物,气机下陷之证,慎用降泻之品,均属常规,但亦不尽如此,阴虚夹湿者,有之,当滋阴与除湿同用;气机升多于降,津随气升,头胸汗出之证有之,当用利水之药导湿下行,只有知常达变,才能应用自如。综上所述,中药药理包含上述内容,确有其理在焉。除此以外,相反、相畏、相恶之品,尤须禁用慎用。

在此必须指出:其中归经一项,并不限于五脏,其实遍及十二脏腑,本书将其扩充,意在使其定位更为具体,绝非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还要指出,中药药理必须联系中医基础理论论述,因为中医诊病,必须根据阴阳盛衰,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盈虚通滞,脏腑经脉弛张证象,进行哲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分析归纳致病机理,作出病机结论,才能据理立法,依法选药组方。由于必须通过立法组方两个环节,才能上联病理,下联中药,组合成方,成为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因此,中药药理必须包涵上述中医学理中的病因、病位、病性各个方面,才能如丝入扣,衔接缜密,投之即效。

整理|李培

(0)

相关推荐

  • 中医《气血与经络》第六节:气与津液——缺津少气是大事

    中医《气血与经络》第六节:气与津液——缺津少气是大事

  • 陈潮祖教授中药遗篇:薄荷

    薄荷(<新修本草>) [药品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以叶多,色深绿,味清凉,香气浓者为佳.切段,生用. [所治病位]  辛.凉.归肺.肝.少阳三焦经. [所治病性]  辛.凉 ...

  • 陈潮祖教授中药遗篇(二):解表药

    第一节  解表药 以能发散表邪,开宣肺卫毛窍,使其津气出表为其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之品,称为解表药.根据药性.功效.主治不同,一般分为发散风寒与发散风热两类. 解表之品,辛散能行少阳三焦津气,从其毛 ...

  • 陈潮祖教授解小柴胡汤方义

    小柴胡汤原方剂量为:柴胡八两,黄芩.人参.生姜.炙甘草各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方歌"柴胡八两少阳平,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柴胡用八两之多,为主药, ...

  • 陈潮祖教授临床经验方选读(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陈潮祖(1929--),男,四川省宜宾人.因母亲宿疾久困,常延医诊冶,长期耳濡目染,渐至心有所感,情有独钟,遂矢志岐黄,以济世活人.18岁时,从同里名师孙芳庭习医,学成,悬壶桑梓,医誉 ...

  • 业师陈潮祖教授经验介绍

    发表者:赵东奇 业师陈潮祖教授,是首批选定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治病,善于把握病机,依法处方,用药看似平常,却每能获良效,有独到之处.临证尤擅运用经方 ...

  • 陈潮祖教授医案拾遗(十二)

    (一)头痛案 庞某,女,30岁,1993年初诊. 刻诊:头皮.太阳穴疼痛,痰多, 涕稠,左脚疼痛. 舌红,苔黄燥,脉沉细. 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制附片  茯苓  白芍  白术  干姜 白芥子   ...

  • 陈潮祖教授论著提要

    陈潮祖教授论著提要 一.引言 陈公潮祖翁,1962年开始撰写方剂学讲义,于1975年出版,即<中医治法与方剂>.多易其稿,分别于1980年.1995年.2003年.2009年第二至五次再版 ...

  • 陈潮祖教授论心包与少阳三焦实质

    经络有十二正经,而与之相合却为五脏六腑?少阳三焦是否具有形质?这两大问题一直是中医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陈潮祖教授数十年潜心研究心包及少阳三焦问题,从理论沿革.功能.病变规律.治法规律等方面阐释心包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