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还原甲骨文最本原的含义 | 夕霞夜话——汉字的童年40(1)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每天6:30

喜欢请为我星标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写在前面

///

我们汉民族,为人类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文字——汉字。思想的传播,各种经验的总结和历史的教训,都离不开文字。汉字本身有思想,这是汉字与其它文字最大的区别。我们汉民族常常羡慕其他民族有民族特色,如民族服装,民族小调等,常常黯然叹息,好像汉民族没有有特色的东西,从而没有了自信心。其实,我们汉民族有着最有特色的宝贝——汉字。在浓浓的民族伟大复兴的情节里,在殷殷的寻求国学的氛围里,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汉字的童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童年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个阶段,长大了,成熟了,重温儿童的长成,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何况,有的人,都忘了自己的童年,甚至并不知道自己的童年,所以,快乐就少多了。

本人不是专门搞文字研究的,本着对汉字的喜爱,以己之心,度着先人造字时的场景及心态,写出自己对汉字的理解,与热爱汉字的同仁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汉字的童年(40

汉字的童年40(1)

甲骨文

为一字,这是学者一致认同的。一期多写作为

,五期写作

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说:“

象卜骨呈兆之形,即

字之初文。卜辞以

为祸,五期卜辞又以从犬声之

,但与

之用法有别。”(四川辞书出版社,第27页)

既为一字,为什么字?写法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在用法上到底有什么区别?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

商代仪式(源于网络)

,卜辞中多作“王

曰”、“

”徐中舒先生认为“王

曰”“非视兆而问,乃是殷王视兆以断吉凶。”(《甲骨文字典》第27页)在该字的释义里,徐先生是这样解释的:“视卜兆以断吉凶,或作预言,卜辞中用于占辞之前。”(同上)可是,《甲骨文字典》本身,对于这个字的解释,却是不一致的,主要有三种解释:

一、如果

单独出现时,就释作“祸”。如“

”就译为“旬无祸”。

二、如果“

”,与下文之意矛盾时,就不释。比如第315页引《乙》八三六八版“

”这句里的“

”就不能译作“祸”,如果译为“祸”,那么就成了“王祸说:吉,祐朕”了,显然不通,因此,《字典》也就不解释这个字了。

三、只取一意。如果该字同时出现在同一卜辞里,据笔者对《甲骨文字典》以及《甲骨文合集》中含有“

”、“

”、“

”字的完全统计,其句式大多为“某某(时间)卜,某(人)贞

……”,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方式,一是只取一义,如取“祸”意时,“王

曰”就不译;二是将该字解释为两个意思,一是“祸”,二是“占”或“乩”。这种解释方式也是学者在引用卜辞时常用的解释方法,如常玉芝先生《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一书中,将

释为“祸”,而对“王

曰”释为“王乩曰”;王宇信先生主编的《中国甲骨学一百年》中,所有引有“

”、“

”例的,单独出现时释为“祸”,而“王

曰”则释为“王占曰”。

甲骨(源于网络)

笔者就《甲骨文字典》里凡引用有“

”的字条进行了完全统计,共有三四五条(可能有遗漏),采取的基本上是两种译文方式:如果该字单独出现,就释为“祸”;如果该字在“王曰”中间,就不译。

自甲骨文问世以后,学者比较重视对该字的隶定,因为,“王

曰”在甲骨文卜辞中一是出现比较多,二是“王”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在祭祀或占卜中,王的参与与否,关系重大。因此,学者对该字的写法、解释也比较多。

一、对

写法的隶定

对于

的“现代”写法,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证》(2008年7月第1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将该字写作“

”,如“丁卯,王卜贞,今

,巫九

。甲编,二四一六。”(第12页)“壬申卜贞,弜其

?不其

。林、二、三一三。”(第30页)“乙酉卜,尹贞,王

卜丙,肜夕,亡

。十二月。粹、一八零。”(第49页)

2.

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证》中,也将该字写作“

”,如“告于兹大邑商,亡

,在

。甲编,二四一六。”(第12页)“癸巳卜贞,在

,天邑商公宫,衣,兹月亡

,宁。菁十一。”(第13页)

3.

丁山先生在其同一书中,也将该字写作“

”,如“王

曰,弘吉,遘太丁,翌。甲编,二四一六。”(第12页)“亡

。王

曰,大吉。通篡、一七六。”(第58页)

4.

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中,将“王

曰”中的“

”都写作“

”,该字独立出现时,释为“祸”。

甲骨(源于网络)

5.

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证》中将该字写也作“

”,如“癸亥卜,黄贞,王旬亡

。在九月。征夷方。在雇。前、二、六、六。”(第21页)

6.

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证》中将该字也写作“

”,如“五今夕亡

。前、二、二五、一五。”(第35页)“癸亥卜贞,王旬亡

。在五月,甲子,肜日,小甲。前、一、七、七。”(第54页)“旬亡

。(第156页)

7.

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一书中,将该字写作“

”并释为“祸”(第174,175,187,205页)。

丁山先生《商周史料考证》将该字也写作“

”,如“已其

。徵、遊田、三一。”(第69页)

白于蓝先生在《殷墟甲骨刻辞摹释縂集校订》(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一书中,将“王

曰”皆写作“

”。

曹定云先生在《殷墟妇好墓铭文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一书中,将“王

曰”皆写作“

”。

8.

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证》将该字也写作

,如“贞:旬亡

,在四月,王乩曰:大吉。”(第156页)

常玉芝先生在其《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一书中,将“旬无

”中的“

”都写作“

”。

甲骨(源于网络)

9.

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证》将该字也写作“

”,如“癸亥卜,王,贞:旬亡

?乙丑翌日于大乙,在五月。”(第13页)

王辉先生《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3月第1版第11页)一书,将该字写作“

”,如“癸巳卜,

贞:旬亡

(咎)?王

曰:

(有)

(祟),其

(艰)。”

白于蓝先生《殷墟甲骨刻辞摹释縂集校订》(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中,将“

”皆写为“

”。

于省吾先生在《释

》一文中说:“甲骨文

字作

等形,晚期作

字不见于说文,其造字本义待考。旧释

为祸为

为骨为卜为戾为凶,均臆测无据”。(于省吾《甲骨文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6月第1版第231页《释

》)

10.

郭沫若先生《青铜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09页)一书中,将该字写作“

”,如“癸巳卜黄贞:王旬亡

。在十月又二。正尸方,在

。”“告于大邑商,亡它在

。王乩曰吉。在九月遘上甲。隹王十祀。”

11.

日本学者岛邦男在其《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一书中,该字单独出现时,写作

,把“王

曰”写作“王

曰”。

从以上写法上看,造成该字的多种写法,主要是对该字右边的“

”的理解上,认为该字主要从“犬”,从“尤”,经过学者多年的“应用”过程中,“占”、“乩”成为该字的主要写法,并得到学界的认可。

该字的写法有了一定的统一认识后,也就直接影响了对该字意义的解释。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张吉霞,女,黑龙江人。1987年毕业于原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现安徽淮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在北京煤炭工业学校任教学工作。1988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1990年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至今,在中宣部办公厅、研究室、出版局、学习出版社工作。2016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医学专业,大专学历。2019年考入北京中医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医专业,本科学历。2018年,拜北京中医药大学彭建中教授为师。

一、策划主编图书
1.中国古代小史丛书,已出版22种;
2.中国当代小品文丛,已出版9本;
3.中国原创动漫丛书,出版49本;
4.豆棚闲话系列丛书,已出版8本;
二、个人作品
1.《青泥莲花》(包括一个长篇,四个中篇),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2.《铁针度新人——编辑手记》(钟叔河序),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3.《江湖奇闻——杜骗新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4.《世纪老人的话——张中行卷》,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5.《世纪老人的话——方成卷》,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6.《私家相册——方成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7.《甲骨文道德经译评》,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8.《甲骨文道德经》抄本,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9.《猫咪团团学经典》(五本)(儿童教育系列丛书,钟叔河序),黑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
10.故事新编(小说)
《精卫填海》《李陵》《刘屈髦》
11.在《读书》《中国图书评论》《中国图书商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及书评等约十几篇,其中《日本卡通为何技高一筹》比较受业界重视。
三、已完成未出版
1.《易经小字典》
2.《论语小字典》
3.《我的贡比拉河》(小说)

THE   END

扫描二维码购买

新书上架:高立山针灸4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