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古希腊无历法,欧洲绘不出《坤舆万国图》,中国是世界天文学祖师爷

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昨天古代西方有史书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简单的。历史,历史,先有“历”后有“史”,有了“历”才能有“史”;没有历法,莫谈历史。有史书的前提,除了拥有统一的文字,还必须做到:写史书的人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即有国家统一的历法。有些人总在说古埃及史如何久远,有这文献那文物为证。但是,事实证明:古埃及没有历法。为了保证文章的严肃性,本文中的引文,全部取自专家们的近年的论文(古文献除外)。引用部分,只加引号,不注明作者和出处,请读者谅解----你懂的。一、古埃及历法的诞生据说,古埃及人是这样发现一年为365.25天的:“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每次泛滥的时间刻在竹竿上,然后加以比较,从中发现两次泛滥之间总是相隔365 1/4 天。”看到这个,我们不妨稍稍开动脑筋,启动常识,琢磨一下:1、尼罗河水,真的是每年固定在某一天泛滥、从未出现误差吗?中国大江大河众多,每次抗洪防汛,都是固定在某一天吗?2、即便是天降神奇,尼罗河水真的是:每年固定在某一天的某一固定时刻泛滥,并且,规模适度的河水在固定时刻流到埃及人面前,那么,古埃及人又是如何发现这个1/4天的呢?难道尼罗河果真是一条神河,每年准时泛滥,时间精确到小时级?二、古埃及的天文学理论据说,古埃及的宇宙模型是这样的:“在长期观测天象的过程中,古埃及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宇宙观。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宇宙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盒底就是大地,南北长度较大,底面略呈凹形,埃及就处在这凹形盒底的中央;盒顶就是天,是一块很大的平顶或隆起的天花板,四方各有一根天柱(即山峰)支撑着,星星是用链条连接的悬挂在天上的灯。这个长方形盒子边沿环绕着一条大河,尼罗河只是这条大河的一条支流。河上有一条大船载着太阳往返于东方和西方,使大地形成黑夜和白昼。”“古代埃及人认为, 宇宙好像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 稍呈凹形的大地是盒子的底, 天是盒子的顶, 天由大地四周隆起的四座大山撑着。天的形状也是平的, 或者稍有些拱起。星星是用缆绳悬挂在天上的灯。环绕大地周围的是宇宙之河, 尼罗河是宇宙之河从南方分出来的一个支流, 流过大地的中央。太阳神每天乘着太阳船在宇宙河中行驶, 从天空越过, 因而产生昼夜。太阳船和大地时远时近, 尼罗河泛滥时, 船同大地的距离比冬天近。”如果“天的形状也是平的”, “太阳神每天乘着太阳船在宇宙河中行驶”,那么,太阳必然是相对于平坦的大地的平行移动; “用链条连接的悬挂在天上的”星星,应该是固定不动的,如果星星也是移动的,则必然与太阳一样,是相对平坦的大地的平行移动。

这样一个模型,很简单,初中数学及格的人,都明白。但是,基于这样的模型,古埃及人竟然得出了不少成果:“埃及新王国时期, 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前1290--前1224年) 在第一瀑布以南的尼罗河畔阿布辛贝勒兴建了一座神庙。令人称奇的是, 威严端坐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石像安放在深180英尺的一个内殿里, 太阳光每年只有两次可以照到石像, 即他的出生日(2月23 日) 和他的加冕日(10月23 日) 。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能计算得如此精确, 没有足够的天文知识是难以做到的。在古埃及人心中, 最神圣的星是天狼星, 埃及人称之为索特基斯星。古埃及人发现, 只要天狼星在早晨出现于东方, 尼罗河就要泛滥。因此, 古埃及人非常重视观测、研究天狼星偕同日出的周期。……为了更精确地判断季节, 古埃及人还进一步创立了旬星法。这是古埃及人的重要创造。他们将黄道带的恒星, 大致等分成36 组。每过10 天, 在日出前的东方地平线上, 就有一组新的旬星出现。某一组旬星的出现, 就预示着某个旬日的到来。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旬星文物是属于第三王朝的。”      如果初中、高中数学及格的话,不妨琢磨一下,根据上面的那个模型,能否计算出什么东西来。毫无疑问,基于这样的宇宙模型,神仙也弄不出个历法来。古埃及人是如何计算地球与恒星的关系,并且推算出历法来的?古埃及人的宇宙模型云云,显然是中学数学不及格的人胡编的伪史。只有古代中国的宇宙模型,才是有意义的。古代中国的宇宙模型是这样的:天如鸡蛋,地如蛋黄

《晋书·天文志》:“《浑天仪注》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诸论天者虽多,然精于阴阳者少。张平子、陆公纪之徒,咸以为推步七曜之道,以度历象昏明之证候,校以四八之气,考以漏刻之分,占晷景之往来,求形验于事情,莫密于浑象者也。张平子既作铜浑天仪,于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伺之者闭户而唱之。”因为是这样的宇宙模型,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台才有实际价值,天文观测才有实际意义,才可能推算出靠谱的历法,并且在地理学、地图学上取得辉煌成就。三、荒唐的儒略历诞生史现行西方史说:“公元前59 年,儒略·恺撒( 前101--前44年) 当选为罗马执政官, 亦即罗马最高统治者。公元前46 年,恺撒鉴于当时罗马历法的极度混乱,便聘请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天文学家索西尼斯,以埃及太阳历为蓝本,修改罗马历法,古埃及的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遂传入欧洲。……改革后的新历称为‘儒略历’,从公元前45年元旦起开始在罗马使用。”关于儒略历的伪史,在“罗马帝国”有很多故事,而且是涉及罗马皇帝、元老院的一个个故事:“因恺撒出生在7月,为了纪念这次改历成功, 树立恺撤的权威,罗马元老院决定把7 月改称为恺撤的姓氏儒略( Julius ) 这一蛮横做法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恺撒甥孙屋大维统治时,效法先祖,也把历法当成他自己的私有物品而随意加以改动。他因出生在8月,于是从2月抽出1天加在8月上, 使之也成为大月, 并将这一月份改成他自己的称号‘奥古斯都’ (‘Augustus’ , 拉丁文意为‘神圣的’、 ‘至尊的’ , 这是公元前2 7年罗马元老院赠予屋大维的称号, 后世即以此称屋大维为奥古斯都), 以显示他的地位并不低于恺撤......和我们今天所通用的公历几乎一样。”遗憾的是,关于儒略历的这些故事,全是假的。下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算。儒略历,一年365.25天,每4年闰1天。今日公历,一年365.242198天,我们取365.2422计算。那么,实行儒略历,1、每年会透支0.0078天:0. 2422 – 0.25﹦ -0.0078天2、每128.205年,会透支1天:1÷0.0078=128.205年3、所谓的俄历,就是儒略历。著名的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这就是说,误差累计至13天。透支13天历时:128.205×13 ﹦ 1666.67年4、以1917年计算,那么,儒略历的元年应该是:1917年-1666.67年﹦ 250年左右可见,所谓的儒略历,应该是诞生在中国三国末的 250年前后,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那个时期。显然,儒略历比凯撒大帝、屋大维,晚出生近300年。据说,286年,戴克里先将罗马帝国分为两部分,于是诞生了东罗马、西罗马。也就是说,直到罗马帝国散伙前不久,才诞生儒略历。据说,儒略历源于古埃及的天文学成果。“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 古埃及人就十分注意观察尼罗河涨落与天象的关系。……这就是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泛滥所制定的太阳历, 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太阳历。古埃及人创造的这种历法简明实用, 对后来世界上通用公历的定型有着直接影响...... 这在当时已相当准确。……公元前238 年,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 前246 --前222 年) 曾颁布诏书, 下令每4年增加1天, 以纠正这种不精确的误差。然而, 这一规定并未能被埃及人所接受。公元前l 世纪中叶, 埃及的太阳历传入罗马。在此之前, 罗马人虽然早已有自己的历法,但却十分混乱。相比之下, 远不如埃及的太阳历准确。”显然,有关儒略历的故事,全是谎言。四、子虚乌有的“亚历山大里亚”据西方伪史,在希腊化时代,古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即亚历山大城是西方世界的天文学中心。亚历山大城是尼罗河三角洲的一个海滨城市。而尼罗河三角洲是冲积平原。事实上,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成果,2000多年前,当今尼罗河三角洲的滨海地区,包括亚历山大城、罗塞塔等等,统统还是茫茫大海。如果真的存在天文学家托勒密、数学家欧几里得、优秀学生阿基米德的话,那么,这些人一定是地中海里的美人鱼。也就是说,古埃及的天文学中心、天文台、图书馆等等,全是不着边际的谎言。详情请阅读:《“古埃及”毫无存在基础,是虚构出来的伪史》五、古埃及的天文学家和天文台据说,古埃及早在近五千年前,就有了专职的天文学家、国立天文台:“太阳落山后,夜幕缓缓降临尼罗河畔,星斗满天,万籁俱寂。在尼罗河东岸的底比斯卡尔纳克神庙(The Temple at Karnak)里,一群默默无声的祭司爬到神庙的平屋顶上,按着严格规定好的次序,面对面地坐了下来,开始观察星辰。这是古埃及人进行天文观测的场景。……从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686~ 前2613 年)起,在维西尔(Vizier)的管理之下,专有一批祭司负责观察夜空,注意星辰位置的变化。这批专职祭司实际上就是古埃及的天文学者队伍,那时的天文台实际上就是神庙。”这一帮专职的天文学家,仰望星空几千年,结果竟然是:“天的形状也是平的”,“太阳神每天乘着太阳船在宇宙河中行驶”,“星星是用链条连接的悬挂在天上的灯”。古埃及养这么一群天文学家,岂不是浪费粮食!其实,2000年前的古埃及,完全不可能存在专职的天文学家和天文台。2000年前古埃及托勒密王国,最乐观地估算,至多拥有10万人口,即2万名成年男子(点击阅读《如果真有“古埃及”托勒密王国,它至多10万人口》)。按照总人口的10%计算非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业(含法老、官员、仆佣、士兵、僧侣、工匠、商人等)的成年男子2000人。如果古埃及拥有天文台的话,必须有多少名专职人员呢?中国古代的天文台是这样的:据《后汉书》,东汉时的国家天文台里,仅官员就有81人,这不包括一般工作人员;据《唐六典》,唐代国家天文台的全部人员,为1057人。这还不包括在国子监算学的老师和学生人数。为啥要这么多人?每天仰望星空的人,必须三班倒;每天负责观测记录的,必须三班倒;每天看守钟表的人,也必须三班倒。三个三班倒合在一起,才能组建一个仰望星空的班组。因为必须同时仰望东南西北,因此,必须有四个班组。仰望星空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又要有大批负责数据整理、计算的人,计算工作队伍那就庞大无比了。仅按照唐代天文台规模的三分之一,就得300人以上的规模,否则,天文台没法正常运转。古埃及能够有300人以上的天文人员?古埃及能拥有天文台?六、神奇的古埃及天文学成就在西方伪史中,古埃及诞生了许多令人咋舌的天文学成果。比如,古埃及的历法,不仅一年也是12个月,而且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历史》说:“埃及人在全人类第一个想出了用太阳年来计时的办法,并且把一年的形成时期分成十二部分。根据他们的说法,他们是根据星辰而得到这种知识的。……埃及人把一年分成各有三十天的十二个月,每年之外再加上五天,这样一来,季节的循环就与历法相吻合了。”“为什么尼罗河从夏至起便开始上涨并一直上涨一百天……”。“我便来着手解释一下:为什么尼罗河的河水在夏天的时候会上涨。在冬季的时候,……那里一年四季的气候都是一样的……”。很遗憾,位于地中海南岸的沙漠北非,根本就不存在春、夏、秋、冬四季。如果古埃及真的出现过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历法,那么,唯一的可能性是:古埃及时代,一定有许多人曾经到中国留学过。遗憾的是,他们学艺不精,把中国历法照抄照搬到了埃及。又如,神奇无比的金字塔。“金字塔的建筑, 早期太阳历的编订, 可能都在这一时期。古埃及人的天文知识首先在建造金字塔、神庙等建筑上得到充分体现。最著名的是屹立在开罗西南吉萨区的胡福大金字塔。它高146.5米, 塔底每边长约230 米, 塔身约用230万块2.5 吨重的巨石砌成, 斜面长180 米。《悲壮的衰落) 一书说, 当代专家用现代仪器测量发现, 东南角和西北角相差仅半寸。塔高乘以10 亿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通过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大陆和海洋平分成相等的两半。”如此说来,古埃及人的天文学知识,真的十分了得:知道了太阳至地球的距离。如前所述,古埃及人的“宇宙好像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天的形状也是平的”。 古埃及人是如何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太阳至地球的距离?太阳至地球的距离到底是一个什么距离?顺带问一声:如果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就知道勾股定理了,那么,毕达哥拉斯该往何处摆放?七、古埃及的天文仪器,与古代中国的一模一样从欧亚大陆到北非大地,只有中国存在显著的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也就是说,只有中国才可能诞生一年四季的历法。奇怪的是,古埃及的历法和中国历法一样,也拥有一年四季。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古埃及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史籍中出现的天文仪器,尽管根据古埃及的宇宙模型根本用不上这些仪器,也不可能诞生这样的仪器。比如,圭表与日晷,是基于同一原理,用于测影的仪器。在国内,日晷的实物是比较常见的。从山西陶寺遗址可知,至少在5000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科学利用圭表,开展天文研究,编制历法了。《周髀算经》:“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髀者,股也;正晷者,句也。”这就是说,圭表之类的东西,是与数学、天文学,包括勾股定理之类,紧密联系在一起。日晷圭表应用原理奇怪的是,中国有圭表与日晷,古埃及也有。“白天的计时方法各种各样,最常用的计时测定仪器是‘钟影’,中国古代称‘日晷’。日晷是一块末端弯曲的木板。木板的水平面上刻有划分时间的6 个标记,将木板分成6 个部分,每个部分代表1 个小时。测定时刻是以观察太阳的高度进行的,根据弯曲末端的影子投映在木板刻度上的位置,就知道是什么钟点。上午测定时刻时,须将木板弯曲的一端朝东放,到中午时则扭转方向朝西放,这样就可以从日影投射在日晷上的位置把时间读出来,测得白天的全部12个小时。瑞士巴塞尔大学考古学家近年在帝王谷发掘出一尊距今3300 余年的日晷,那是目前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时计。”又比如,刻漏,即古代的时钟。拥有刻漏,是进行天文观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古埃及即便是安排千万人仰望星空、观察尼罗河泛滥时间也毫无意义。《初学记·漏刻》:“梁《漏刻经》云: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周官》曰:挈壶氏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郑玄注曰:冬水冻,故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谓沃漏也。)……元嘉《起居注》曰:以日出入定昼夜。冬至昼四十刻;夏至夜亦宜四十刻,夏至昼六十刻,冬至夜亦宜六十刻。春秋分,昼夜各五十刻。今减夜限,日出前,日入后,昏明际,各二刻半以益昼。夏至昼六十五刻,冬至昼四十五刻,二分昼五十五刻而已。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曰:以铜为器,再叠差置,实以清水,下各开孔,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大意是,最晚在夏、商时期,中国就广泛使用漏刻计时了。一昼夜时间为100刻,以太阳出入的时间,确定昼夜,又按季节不同,调整昼夜的时间,比如,冬至日,夜长昼短,便确定夜晚为60刻,白天为40刻。在唐朝时,对昼夜时间又有所调整。漏刻的基本原理,见下图。这就是说,中国古代的漏刻计时、昼夜计时调整,是基于历法,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换句话说,是基于天文学成果。西汉青铜漏壶漏壶基本原理古埃及人也和古代中国一样,按照季节不同,调整昼夜的时间。荒唐的是,古埃及人的漏刻计时,昼夜时间的调整,是基于“河水泛滥时节、“收庄稼时节”:“日晷只能用于白天计时,为解决夜间计时的需要,古埃及人发明了水钟,放在神庙里供夜间观察星辰的祭司专用,因为他们在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到星座图上时必须知道准确的时间。水钟的发明人,据说是埃及十八王朝的阿明叶姆海脱,一份保留下来的纸草文献记载了他发明水钟的情况:‘我发觉河水泛滥时节的夜长达14小时,可是收庄稼时节的夜只有12 小时⋯⋯我发觉夜的长度逐月增长,而又逐月缩减⋯⋯我便做了一个计算一年的“梅尔希脱”(即测定仪器)。上下埃及之王、声威远及的阿蒙霍特普一世喜爱梅尔希脱超过了所有别的东西。这个仪器对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正确的。在以前从来就没有做出过这样的东西⋯⋯每点钟都按时来临。水从一个孔里流出来。’看来,早在新王国时期(包括十八至二十王朝,约公元前1567 ~ 前1085年),埃及的天文学家就已经注意到昼夜长短的季节性变化。水钟是一个圆锥形的石制容器,上大下小,尖端朝下,底部有小孔;容器的内壁上刻有12 条垂直线,每一条垂直线与一年中的一个月相应,每条垂直线上还标有12 个点的刻度,与不同月份的小时相当。使用时,将容器灌水至特定的标记处,水滴则以固定的频率从底部小孔慢慢滴出,水平面每降到某一刻度,即表示夜间的某一时刻......到托勒密王朝时期(公元前305~前30 年),埃及工匠对水钟进行了改进……”八、1610年欧洲天文学按照现行西方史,1610年,西欧早已完成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复兴”,并大大超越了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水平,向“启蒙运动”迈进了。现在,我们继续根据明末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爱儒略撰写的《职方外纪》,来考察1610年代欧洲的“科学技术”水平。据有关专家说,明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传授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并且指导了中国的历法更新,这成为了西学东渐的标志。爱儒略是意大利人,生于1582年,1609年受耶稣会派遣至远东。1610年抵达澳门,1613年到北京。之后在中国各地“游历”,与明末重臣李之藻等人交往密切。天启三年即1623年,与明朝官员杨廷筠合作完成《职方外纪》。因此,我们假定《职方外纪》所述的欧洲信息截止时间为1610年之前。爱儒略出生于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启用格里历的这一年。显然,爱儒略应该掌握了欧洲最新最先进的天文学知识,比利玛窦强许多。事实似乎确实如此,《职方外纪》说:“欧逻巴西北有四大国,曰大泥亚,曰诺而勿惹亚,曰雪际亚,曰鄂底亚。与亚勒马尼亚相隔一海套,道阻难通,西史称为别一天下。南北经度自五十六至七十三,其南夏至日长六十九刻,其中长八十二刻,其北夏至日轮横行地面半年为一昼夜。地多山林,产兽及海鱼极大,异于他方。其大泥亚国,沿海产菽麦,牛羊最多,牛输往他国者岁常五万。海中鱼蔽水面,舟为鱼涌,輒不能行。捕鱼不籍网罟,随手取之不尽也。近二十年内,一国主名地谷白刺格,酷嗜玛得玛第加之学,尝建一台于髙山绝顶,以穷天象;究心三十余年,累黍不爽;其所制窥天之器,穷极要渺。后有大国王延之国中以传其学,今为西土历法之宗。”大意是:1. 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大泥亚国,那里盛产粮食、牛羊,海中的鱼多到了阻塞船舶航行的程度,在那里捕鱼无须渔网,随手抓就行了。2. 在近20年内,大泥亚国有一个名叫地谷白刺格的诸侯国君,酷爱数学,曾经在一座高山山顶建了一座天文台,用于观测天象。3. 地谷白刺格专心致志于天文学,已经30多年了。4.地谷白刺格制作的天文观测仪器,十分精妙。5. 后来,一个大国的国王聘请他去传授天文学,如今,他成为了欧洲的天文历算的宗师。也就是说,欧洲的天文历算知识,都来自地谷白刺格。地谷白刺格,即第谷·布拉赫。值得注意的是,第谷,是《职方外纪》介绍的当时欧洲唯一的天文学家,并他是当时欧洲的天文学宗师:“西土历法之宗”。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欧洲的天文学发展史。据西方传统的说法,大致路径是这样的。欧洲天文学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直接起源是亚历山大里亚的托勒密(约90年-168年),据天文学专业教科书《普通天文学教程》:“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在他的著作“天学大成”一中有尽的描述。宇宙是有限的,具有圆球的形狀,绕着位于它的中心的球形的地球作均匀的旋转。绕着地球旋转的有月球、太阳和行星,按照次序排列(从地球算起)如下: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托勒密所构筑的“宇宙体系”,就是以地球为中心,给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颗星排列了次序。基于1300年前的托勒密所构筑的“宇宙体系”,欧洲诞生了哥白尼(1473-1543年)。哥白尼的水平大大超越了托勒密,哥白尼说(引自英国W.C.丹皮尔教授《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在运动着的天体中,第一是土星,30年绕日一周。其次是木星,12年一周。再其次是火星,2年一周。第四是每年一周的轨道,我们说过其中包含地球,加上本轮式的月球轨道。第五是金星,9个月一周。水星占第六位,80天一周。处在这些行星中间的是太阳。”同样是围绕地球与日、月、金、木、水、火、土之间的关系,哥白尼建立了新的“宇宙体系”,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和其它六星围绕太阳运转。

哥白尼的“宇宙体系”令人吃惊的是,哥白尼时代,欧洲没有天文台,那么,“土星30年绕日一周”之类的知识,哥白尼是如何获得的?尽管每天仰望星空,但是,哥白尼一辈子没有见到过水星,那么,他是如何知道水星围着地球转动且“80天一周”?哥白尼之后,轮到第谷登场了。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说:“哥白尼的学说在天文学上引起了一场革命......不过哥白尼主要是数学家,对于自然知识没有增加好多新的事实。把行星运动的详细情况更精确地记录下来的第一位天文学家,要算是哥本哈根的第谷·布拉埃(Tycho Brahe,1546~1601) 。他并没有采取哥白尼的全部体系,而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运行,而行星则围绕太阳运行。他经过几次迁徙,终于定居在布拉格,并得着约翰·开普勒(John Kepler,1571~1630)参加他的工作,后来就把他的极其珍贵的资料遗留给开普勒。人们常认为开普勒的成绩在于归纳出和证明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命题或“定律”,这三个定律以后成了牛顿天文学的基础。”欧洲历史上,第谷是“把行星运动的详细情况更精确地记录下来的第一位天文学家”。话句话说,在第谷之前,欧洲根本就没有靠谱的行星运动的记录。哥白尼的那些数据,不仅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说明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基本是拍脑袋的结果。利玛窦离开欧洲时,欧洲的天文学处于“两无”阶段:一无天文台,二无天文观测数据。那么,问题来了:第一,号称满腹经纶的利玛窦,他的天文历算知识,来自何方呢?第二,罗马教廷组织编制格里历,其人才和技术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不知道谁能回答?按照丹皮尔的说法,第谷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观测天象,并建立了自己的第谷宇宙体系;他把观测数据传给了开普勒,开普勒创造了三个定律;就此,欧洲进入了牛顿天文学时代。按照科学史家的叙述,第谷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在西方天文学家的笔下,是这样叙述第谷的,《普通天文学教程》:“1580—1600年中,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在特别建造的装备完善的天文台里有系统地观测了天体。算然他的全部观测都是用肉眼进行的(当时望远镜还没有发明),但他所测定的行星位置以高度精确闻名。熟知哥白尼体系的第谷,也认为所有我们看得见的行星都在绕太阳旋转。但是他没有决心承认地球的运动,却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所有的行星在绕着太阳旋转而太阳又绕着地球旋转。虽然对教会已作了这样的让步,但第谷仍然招致了一系列的非难,其中的一个说他和恶势力来往;维持天文台的经费被停止了,他不得不离开丹麦。他开始在布拉格创立新天文台,但不久他就去世了(1601年)。他的观测纪录留给他的助手克普勒使用。”在约20年(1580—1600年,其中还有颠沛流离、扯皮拉筋)的时间里,第谷建立了天文台,系统地观测天体,并建立了“第谷体系”:太阳绕着地球转,金木水火土星绕着太阳转。天文台的所有观测设备,都是第谷设计建造的。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实际观测时间至多15年,尽管全部观测都是用肉眼完成的,第谷竟然观测记录了约1000颗星,并且建立了“第谷星表”,而且“他所测定的行星位置以高度精确闻名”!令人担忧的是,在15年时间里,实现1000颗星体的观察、测量、计算、记录,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即便是每天天气晴好,也必须平均每5至6天完成一颗。事实上,丹麦的气候条件是这样的:更令人奇怪的是,有些星体,无论是在丹麦,还是在布拉格,都是无法观测到的。但是,竟然也进入了“第谷体系”。水星,是“托勒密体系”、“哥白尼体系”、“第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枚星体。据说,哥白尼一辈子都没能见到,第谷是如何完成观察、测量、计算、记录的呢?直到天文学高度发达的1950年代初,在当时航天科技最先进的苏联的大学的天文学教科书中,依然承认并不十分了解水星。据《普通天文学教程》:“水星离太阳最近而且是“大”行星中最小的一个;它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0.4倍……恒星周期只有88日。因为它和太阳的大距不超过28°,这个行星几乎经常被黎明或黄昏的微光所淹没,在苏联的纬度很少有机会看到它。因此关于它的性质,苏联人知道得很少……水星的观测十分困难。” 因为水星离太阳太近,为阳光所淹没,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观测已颇为不易,越往北水星高度越低,就越难以看到。以丹麦所处的纬度,根本就看不到水星。这个所谓的丹麦的“第谷天文台”,真的存在过?谁爱信谁信。哥白尼和第谷,二人都没有见到过水星,他们又是凭什么建立“哥白尼体系”、“第谷体系”的呢?据说,正是基于这些个“体系”,开普勒在演绎出了三个定律,进而诞生了牛顿天文学。这问题,只能留给专家去解释了。在中国,早在尧舜时期,便将日、月、金、木、水、火、土合称为“七政”,并建立“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有趣的是,《职方外纪》也如此称呼,还用玻璃建了一个“浑天仪”:“意大里亚……更有天文师,名亚而几墨得者……又造一自动浑天仪,十二重,层层相间,七政各有本动,凡日月五星列宿,运行之迟疾,一一与天无二,其仪以玻璃为之,重重可透视,真希世珍也。”围绕着七颗星体,欧洲天文学史费劲了心思,甚至弄出了上述三个宇宙体系。不知道爱儒略所说的这个欧洲浑天仪,是采用的哪一个体系?另外,不知道爱儒略是否了解过:用玻璃做成的齿轮,在相互咬合运转时,是一个什么状态?可能会发生什么?更大的更关键的事实是:1667年,巴黎天文台成立,这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也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1675年,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没有天文台的地方,就不可能诞生天文学,也不可能诞生历法。这是常识,无需多说。说《坤舆万国全图》是欧洲人绘制后带来中国,等同于说沙漠上起了高楼,海面上竖起了石碑。这是因为:没有天文学作支撑,也不可能诞生经度、纬度概念;没有强大的天文学理论与实践作支撑,不可能拥有测量经度、纬度的技术和能力。这也是常识。九、20个英文单词,透露出西方天文学的真实源头世界天文学的祖师爷在哪?也许,得出结论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解开崇洋、恐洋的心结。1.一年四季在学习英语不久,我们便都熟知了这四个单词:1.  Spring :n. 春季,春天。2.  Summer :n. 夏季,夏天。3.  Autumn :n. 秋季,秋天。4.Winter :n. 冬季,冬天。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欧洲人“春天如何如何”、“秋天如何如何”之类文章,而且,甚至会发现,在中国明朝末年的时候,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还写出了《仲夏夜之梦》的“名作”。但是,事实上,整个欧洲、北非、西亚地区,根本就不存在春、夏、秋、冬,不存在一年四季的气候。先说古“巴比伦”的气候:再看古“埃及”的气候:再看古“印度”的气候:

事实证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统统毫无关系。下面说西方文明典型而权威代表地区的气候。先看古希腊的气候:

再看古罗马的气候:事实证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也毫无关系。再看西班牙的气候:再看巴黎的气候:

英国的气候是这样的:

事实证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与西班牙文明、法兰西文明、英吉利文明同样是毫无关系。那么,英国的一年四季的概念从何而来?2.二十四节气英文词汇中,还出现了中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最典型的是这四个:5.  春分:vernal equinox ; spring equinox;6.  夏至:summer solstice;7.  秋分:autumnal equinox ; fall equinox ; autumn equinox;8.  冬至:Winter Solstice 。这四个单词,内涵十分丰富,因为,它们属于现代天文学中最基本的词汇,也是中国古代编制历法的核心内容。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最早诞生于何时?答案是:已不可考。在现存文献中,尧舜时期,便建立了天文台和专职的天文工作队伍,基于广阔地域长期的天文观测而编制了较成熟的历法,有了一年四季,《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帝曰:‘咨!汝羲曁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百工,庶绩咸熙。’”西周初期,已经有了对二十四节气的详细介绍,《逸周书·周月解》:“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曰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此前,我们说过,中国传统的历法,博大精深,既包含有太阳(日)历、太阴(月)历,也包含有五行历(金木水火土)。期中的“二十四节气”,便是用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太阳历。编制太阳历的主要基准,便是要准确把握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这四个时间点:冬至日,就是太阳行至南回归线的那一天,从上一个冬至到这一个冬至的时间就是一年;而夏至日则是相反,就是太阳行至北回归线的那一天。春分日,就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往北越过赤道的那一天,当然,从上一个春分到这一个春分的时间也是一年;反之,就是秋分日。中国古人结合中国大地的实际,将一年的气候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根据天文观测,以“二分二至”为基础,编制了二十四节气,并且给“二分二至”取了符合中国气候实际的名字。所谓“二分二至”,就是太阳运行的黄道与赤道之间的关系。理清这一关系,观测、记录、计算并掌握“二分二至”的时间,是把握太阳运行规律、编制太阳历的前提。古天文台遗址,河南登封告成镇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只适合于中国大地。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河南嵩山地区作为天文观测的“地中”,其临近的郑州的气候是这样的: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英语词汇中,“二分二至”,如此关键的四个“天文学”名词,竟然完整地使用了中国独有的春Spring、夏Summer、秋Autumn、冬Winter概念。还有其它一些有趣的词汇。如clock,即时钟。读起来,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刻漏”,中国古代的计时器。3.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人看来,天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天地运转与人类生长的规律是一样的,也是不可分割的。《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大致内容如下:万物都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对应:东方,五行之木,人体的肝;夏季,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前半部分时间,对应:南方,五行之火,人体的心;夏季,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后半部分时间,对应:中土,五行之土,人体的脾;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对应:西方,五行之金,人体的心肺;冬季,是万物藏伏的季节,对应:北方,五行之水,人体的肾。有趣的是,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也发现了这一点:Spring :n. 活力; vi. 生长;涌出;跃出。Summer :n. 全盛时期。Autumn :n. 成熟期;渐衰期,凋落期 。Winter :n. 萧条期 ;vi. 过冬 ;adj. 越冬的。英语诞生于没有四季的国度,但是,其与四季相关的词汇的内涵,竟然与中文含义高度一致。更加奇怪的是,英语中的五脏六腑的词汇,也与中医理论高度契合。9.  Liver :肝脏;生活者(live:v. 生活;生长)。10.  Heart :n. 心脏;感情;勇气。11.  Spleen:n. 脾脏;坏脾气;怒气。12.  Kidney :n. 肾脏;腰子;个性;元气。在英文中,肝脏,与春季的生长相关;心脏,与感情、勇气相关;英国人的怒火,也与脾脏相关(发脾气);英国人的“元气”、“个性”也在于肾脏。四、神仙体系古人认为,地上的一切均为天上的意志的表现,因此,天上的与地上的是一一对应。天上的星体,被称为“天官”, 《史记·天官书》正义道:“张衡云:‘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古代中国敬天法地,慎终追远。如果以当今西化的思维来看,中国自有史以来,便建立了一整套官方的“神仙体系”,《周礼》:“(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这一套体系,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一直传承至清朝末年。

日月金木水火土,中国称之为“七政”。《晋书·天文志》这样描述它们:“日为太阳之精,主生恩德,人君之象也……月为太阴之精,以之配日,女主之象……岁星曰东方春木……人主之象也,色欲明,光色润泽,德合同。……荧惑曰南方夏火……荧惑法使行无常,出则有兵,入则兵散……填星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心也……太白曰西方秋金,义也,言也……辰星曰北方冬水,智也,听也。”早在西周时期,便基于这一理论来设置中央政府的机构,以天官冢宰“掌建邦之六典”,地官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以春官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夏官司马“掌建邦国之九法”,以秋官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冬官司空掌国家的之建设。隋唐以来基于《周礼》所立六部官制,有助于我们较简易地理解上述内容:吏部(天官)、户部(地官、土)、礼部(春官、木)、兵部(夏官、火)、刑部(秋官、金)、工部(冬官、水)。有趣的是,在英文相关词汇中,我们也能找到似曾相识的一个个“西方神仙”。13.  日:sun,Apollo太阳神;14.  月:Moon,月神(Luna)是太阳神的妻子, Diana  黛安娜(女性守护神);15.  木星: Jupiter,jove朱庇特(主神);16.  火星:Mars ,战神;17.水星:mercury 墨丘利神,即智慧之神,同近义词:energy , spirit , soul , mind , genius;18.  土星: Saturn 农业之神。略微复杂的是金星。19. 金星:Venus ,维纳斯(爱与美的女神)。 不过,如果我们稍稍了解一下中国“西王母”的故事,也就释然了。有趣的是,在英文中,金星又被称作Hesperus,即所谓“黄昏星”。事实上,金星既是“黄昏星”,同时也是启明星。英国人不会连这个也看不到吧?英国人强行称之为“黄昏星”,大约是因为中国将金星定义为“金方即西方之星”了吧。顺带说一下,无论是在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中,还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意义上,北斗星都是十分重要的。北斗,中国又称之为:勺子星。在《史记·天官书》便说北斗七星“杓携龙角”云云。毫不奇怪的是,在英文中,北斗七星也是:一把大的长柄杓。20.  北斗:Big Dipper 。dipper :长柄勺。5.天文学基础词汇发展天文学,编制历法,首先得有天文台。1667年,巴黎天文台成立;1675年,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既然是建设了前所未有的天文台,应该取一个前所未有的名字吧?21.  observatory  :天文台;气象台;瞭望台。英语中的天文台,是从法语借用过来的。以前,这里只有瞭望台。在英国人看来,天文台、气象台,与瞭望台没啥区别。建立天文台的目的,是为了观测天体运行,绘制星图。那么,就应该给星图取一个天文学专业名字吧。22.  map :地图;天体图。天上的图,地上的图,都是图,便共用map一个名。无论是绘制天图,还是地图,都必须依赖几何学。在英语中,几何学到底是啥意思?23.  geometry :几何学。geo—metry,即地理测量。测量之后,最大的工作量是计算。24.  arithmetic  :算法,算术。arith—metic,即外来的数学。十、中国是不是世界天文学的祖师爷?世界天文学到底起源于哪里?下面只提供一些基本素材,供读者参考。大家自己下结论。1.现代天文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这里,我从一部大学天文学专业教科书《普通天文学教程》,摘录以下文字:(1)天圆(天球)的假设“无论在地球表面什么地方,我们都可以看見天空好象是一个巨大的天穹,太阳、月亮、恒星都分布在天穹的内表面。……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星球的距离彼此相差很大,并且事实上也沒有什么固体的圆球;虽然如此,科学上仍然保留这个假想的圆球作为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在球面上作些假想的点和线,利用它们来确定星球的视位置。”(2)天极、地球中心的假设“由观测可以知道,夜天的形象随时在改变:西方的星座逐渐下落,有的完全落到地平线下;相反地,东方的星座逐渐上升,新的、不久以前还看不見的星座不断地出现。但是星座的形狀并不改变。恒星好象是固定在天的一定位置上,而天穹象一个整个的固体圆球,均匀地在转动着。天穹每天旋转一次,因此这运动叫做周日旋转。假想的天穹的旋转轴线叫做天轴。它通过天球心,也就是通过观测者的眼睛,和天球交于正相对的两点―天极。天极在天空的位置很容易由观测决定:如果有一个恒星正好位于天极上,这个恒星便固定不动。事实上并沒有这样的星,但是在小熊座里有一个相当亮的恒星非常靠近两个天极的一个(北极)。用肉眼看来,它的位置似乎永不改变,这个星叫做北极星,由它可以定出天球北极的大概位置。与北极相对,便是天球的南极,在地球的北半球看不見它。恒星由于周日运动画出大小不同的圆圈;离天极较近的恒星所画出的周日圈较小。所有天体的周日圈互相平行,因此被叫做周日平行圈。离天极较近的恒星所画出的圆圈完全在地平线上,这些恒星永不下落。对于北半球的观测者,北极附近恒星的旋转是按反时针方向。”(3)“地方”的假设“竖直线或铅直线就是所在地重力作用的方向,决定了一个基本的方向。铅直线向上延長和天球相交的点做天顶。向下延長得到的交点叫做天底。穿过观测者的眼睛(即天球中心)而且垂直于铅直线的平面叫做地平面。地平面在天球上截出了一个大圆,叫做数学地平或真地平。”(“天圆地方”,不是愚昧无知,而是科学假设,否则,如何建立东南西北?)

(4)经纬线的假设“第二个基本点是北天极。经过天极和天顶作大圆,便得到天子午圈:它和地平圈交于北点和南点。子午面和地平面垂直;它们的交线叫做正午线。南北两点在正午线上。在地平面上通过球心而且垂直于正午线的面线和地平圈交于东点和西点。每个天体每天通过子午圈两次:(1)在天极的南方,这时天体走到最高位置(这叫做上中天)。(2)在天极的北方,这时天体走到最低的位置(这呼做下中天)。和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叫做天赤道。天赤道面和天轴垂直。赤道与地平圈交于东点和西点;它把天球分为南北两半球。恒星的周日平行圈显然和天赤道平行。”(5)天轴的假设“天球的旋转是一种表观的现象,实际上并不是整个天穹由东向西转,而是地球由西向东转的結果。所谓“天轴”和地球的自转轴平行,而天球赤道面和地球赤道面平行。”(6)纬度的设定“在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天极离地面的高度等于该点的地理纬度。”(7)黄道的假设、黄赤交角的设定“太阳除了参加其他天体的周日视运动以外,本身还有周年运动……太阳在它向东的周年运动中,有时向北偏,有时向南偏……古时候已经测定了太阳在恒星间移动的路徑,那是在天球上的一个大圆,称为黄道,它和赤道的交角約23.5°。黃道和赤道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黃道两旁的恒星在古代就已经被归入12个星座内了。这些星座所处的天空称为黄道带(“动物圈”)。在黄道带的每一个星座里太阳都要逗留约一个月之久……为了准确地决定黃道对赤道的傾角,必须测量一年之中太阳中心正午时的高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或者它的最大和最小的天顶距……很早以前,就已经用这种方法求出黃赤交角来。这个数值的最古的一次测定是公元前1100年左右由中国天文家周公所做的。黄赤交角随着时间在改变着,但变得很慢。”(8)时间的假设“古代的人们已经采用了昼夜交替的周期来量度时间间隔,以后也采用四季的循环。我们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反映。地球自转最能满足时间量度的要求(旋转周期稳定,应用方便),因此一昼夜成了时间的基本单位,而时间的量度也成为天文学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我们可以根据天穹的视运动来判断地球的自转。我们根据春分点或者太阳的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天穹旋转来得出时间的基本参考系,定出了恒星时和太阳时。”(9)二分二至的设定“黃道和赤道的交点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在黄道上春分点和秋分点间的中点称为夏至点和冬至点。冬至点或夏至点和赤道的角距离,就等于黄赤交角。”(10)历法的编制“较长的时间间隔的参考系統叫做历法。远古的人们就已经用回归年作为长的时间间隔的参考基础,它是季节循环的周期,等于365.2422个平太阳日。但回归年同平太阳日以及平均长度为29.531平太阳日的另一种时间单位—月(月貌的循环周期) —沒有简单的关系。此外,这些单位是彼此无关的,因为每一种都决定于一种和地球或月球的运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的长短。回归年所含的日数不是整数。但我们的生活所根据的年是包含整数(365或366)的平太阳日的历年。含有366日的年叫做闰年,闰年的建立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于回归年的长度,使季节的开始能够在历年中保持不变的位置。”(11)补充材料(1)“希腊化”时代的埃及托勒密天文台,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存在,因为,在1500年以前,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所在地,还是茫茫大海。(2)1667年,巴黎天文台成立,这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也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3)1675年,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4)牛顿: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664年被选为三一学院研究生;1665-1666年间为躲避瘟疫回到农村老家研究行星问题而成就斐然;1693年患神经病。2、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理论唐初大天文学家李淳风撰写的《晋书·天文志》:“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暨汉太初,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等造员仪以考历度。后至和帝时,贾选逵系作,又加黄道。至顺帝时,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蓂荚于阶下,随月虚盈,依历开落。其后陆绩亦造浑象。至吴时,中常侍庐江王蕃善数术,传刘洪《乾象历》,依其法而制浑仪,立论考度曰:前儒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果黄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谓之南极、北极。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绕北极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谓之上规。绕南极七十二度,常隐不见,谓之下规。赤道带天之纮,去两极各九十一度少强。黄道,日之所行也,半在赤道外,半在赤道内,与赤道东交于角五少弱,西交于奎十四少强。其出赤道外极远者,去赤道二十四度,斗二十一度是也。其入赤道内极远者,亦二十四度,井二十五度是也。日南至在斗二十一度,去极百一十五度少强。是也日最南,去极最远,故景最长。黄道斗二十一度,出辰入申,故日亦出辰入申。日昼行地上百四十六度强,故日短;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夜长。自南至之后,日去极稍近,故景稍短。日昼行地上度稍多,故日稍长;夜行地下度稍少,故夜稍短。日所在度稍北,故日稍北,以至于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极六十七度少强,是日最北,去极最近,景最短。黄道井二十五度,出寅入戌,故日亦出寅入戌。日昼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日长;夜行地下百四十六度强,故夜短。自夏至之后,日去极稍远,故景稍长。日昼行地上度稍少,故日稍短;夜行地下度稍多,故夜稍长。日所在度稍南,故日出入稍南,以至于南至而复初焉。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应四十八度。春分日在奎十四少强,秋分日在角五少弱,此黄赤二道之交中也。去极俱九十一度少强。南北处斗二十一,井二十五之中,故景居二至长短之中。奎十四,角五,出卯入酉,故日亦出卯入酉。日昼行地上,夜行地下,俱百八十二度半强,故日见之漏五十刻,不见之漏五十刻,谓之昼夜同。夫天之昼夜以日出没为分,人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二刻半而明,日入二刻半而昏,故损夜五刻以益昼,是以春秋分漏昼五十五刻。三光之行,不必有常,术家以算求之,各有同异,故诸家历法参差不齐……分黄赤二道,相兴交错,其间相去二十四度。……张衡云:‘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攸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神。其以神差,有五列焉,是为三十五名。一居中央,谓之北斗。四布于方各七,为二十八舍。日月运行,历示吉凶,五纬躔次,用告祸福。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微星之数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引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 很早以前,中国的天文学有三大流派:盖天学派、宣夜学派、浑天学派。浑天学派由于其卓越的现实成就,成为近两千多年的天文学界的主导者。(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必须且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2. 张衡制作浑天仪,上面有内规外规、南极北极、黄道赤道、二十八宿、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上面还列有二十四节气。浑天仪以水力驱动运转,各星体运行与实际观测的天体运行完全一致。(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际观测、科学实验。)3. 以张衡为代表的历代天文学家,深知宇无极、宙无穷,但是,为了便于工作,他们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虚拟了一个宇宙模型。三国时期吴国官员王蕃根据刘洪《乾象历》制造浑仪,并撰写了说明书如下。(通过观测、实验而推导建立的宇宙模型)4.“譬如卵白,白绕黄也”。如同鸡蛋一样,天包裹着地,天如同蛋壳蛋白,地如同蛋黄。(天是球体,地也是球体)5. “斗极,天之中也”,“南极北极,天轴所在,转运所由”。始终高高在上、相对不动的北斗被确定为天的中心,由此,假设一根南北向穿过地心的天轴、地轴,北为北极,南端则为南极。假设地球静止不动,由日月星辰构成的天,围绕这根轴而运转。(地球中心说。地球中心说与太阳中心说的区别,不过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宇宙罢了。)6.  经过测定,太阳东西向运行一个周天,形成365.2462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于是,确定球体的经度,均为365.2462度。(太阳历;经度的来历)7. 太阳白天从上面过,晚上从下面过(“天如车轮而转,日月旦从上过,夜从下过”),所以,对地球“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于是,地球被分为上半球、下半球。(据太阳光投射,将地球分为两个半球;现在分为东、西半球)8. 南北两极相距182.5度多一点(周天经度的一半;今为180度)。以其中线为赤道,等分为南半球、北半球,各自的纬度为91度多一点。中国古人测量纬度,就是“夜视北极出地高度”,如,据《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十二年甲子(公元724年)……壬子,命太史监南宫说等于河南、北平地测日晷及极星,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同时候之。阳城晷长一尺四寸八分弱,夜视北极出地高三十四度十分度之四……”阳城即当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唐代测出的是北纬34.4°;按卫星地图该地在北纬34.47°。(赤道、南北半球、纬度)9. 太阳运行,并不是正东西向的,而是与赤道交叉的一条轨迹,这就是黄道。经过测定,黄道越过赤道南北最远处达二十四度,便往回返,这就是南、北回归线。(黄道,及其与赤道的关系)10. 太阳自南往北越过赤道时便是春分日,反之便是秋分日,这就是黄赤二道相交处。太阳行至最北处便是夏至,反之便是冬至。(二分二至)3.中国传统历法的编制有了上述基础,开始进入历法编制。中国的传统的历法,是一个大系统,而不是简单的太阳历,其编制工作十分复杂。据《后汉书·律历下》:“天之动也,一昼一夜而运过周,星从天而西,日违天而东。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极建其中,道营于外,琁衡追日,以察发敛,光道生焉。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下漏数刻,以考中星,昏明生焉。日有光道,月有九行,九行出入而交生焉。……历数之生也,乃立仪、表,以校日景。景长则日远,天度之端也。日发其端,周而为岁,然其景不复,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复初,是则日行之终。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四分度之一,为岁之日数。日日行一度,亦为天度。察日月俱发度端,日行十九周,月行二百五十四周,复会于端,是则月行之终也。以日周除月周,得一岁周天之数。以日一周减之,余十二十九分之七,则月行过周及日行之数也,为一岁之月。以除一岁日,为一月之数。月之余分积满其法,得一月,月成则其岁大。月四时推移,故置十二中以定月位。有朔而无中者为闰月。中之始曰节,与中为二十四气。以除一岁日,为一气之日数也。其分积而成日为没,并岁气之分,如法为一岁没。没分于终中,中终于冬至,冬至之分积如其法得一日,四岁而终。月分成闰,闰七而尽,其岁十九,名之曰章。章首分尽,四之俱终,名之曰蔀。以一岁日乘之,为蔀之日数也。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复其初,是以二十蔀为纪。纪岁青龙未终,三终岁后复青龙为元。”引文的大意是:1. 有了天文台和基本的设备,就需要大批人员日夜不断地进行天文观测,不断地校准时间,并实时记录日月星辰的运行状态,包括在全国各地立仪、表,以校日景。2. 确定某一天某一时(比如春分日中午十二点整)为太阳运行的起点,太阳要运行4周天,即1461天,才会准确回到这个起点。这,便是阳历四年一闰的原因。3. 同样方法观测,太阳要运行19周天,月亮要运行254周天,才会回到起点。这称之为章。4. 由于太阳19周天(非4的倍数)的时间,不够均衡年历,因此,取日月公约数,则太阳运行76周天即76年,月亮运行1016周天,才能实现日月同时回到最初的起点。这称之为蔀。5. 以月周天作为年内二级计量单位,每年12个月;以24节气记录太阳日历;以数字(如初一、十五)记录太阴日历,从而建立起完整的阴阳合历。(为什么西历也是一年12个月?)6. 以天干地支纪年。天干地支是由5个(金木水火土)12生肖(即一个岁星轮回)构成,一个甲子是60年,确保了甲子纪日的轮回。如此,20蔀即1520年,才能完成一个循环。这称之为纪。7. 历法起始时间为甲子朔旦冬至。要实现其完整循环即五行相代,回到甲子朔旦冬至,则需要3纪即4560年。这称之为元。这,就是我国历法的“纪元”,在2000年多前的历法规则。它包含着这个宇宙运行规律的大系统。其中,既有四季分明、利于农事的二十四节气,也有易记易察、预告潮汐的月历;既有通俗的甲子纪年,也有高深的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运行规律。4.地图与地球仪的基本规则今天,在全世界,我们看地图、地球仪,统统是:(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东西为经、南北为纬,(3)中分南北者为赤道,(4)地球仪的北轴对准北极星。如此等等全球统一的规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基本规则完全一致。为什么会这样?其核心在于:北为上,北为尊。这既是我国的天文学规则,也是传统的礼法规则。引用一句简单而权威的话,《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因此,古代朝堂、衙门一律坐北朝南,皇帝上朝必是“面南背北”。华夷图,宋朝绍兴六年(1136年)刻。这就决定了古人在绘制地图时,必然是上北下南。这一文化传统,也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用语中,如:北上天津、南下广州。关于地球仪的来源,《隋书·天文上》说:“故王蕃云:浑天仪者,羲、和之旧器,积代相传,谓之玑衡。其为用也,以察三光,以分宿度者也。又有浑天象者,以著天体,以布星辰。而浑象之法,地当在天中,其势不便,故反观其形,地为外匡,于已解者,无异在内。”“浑天象者,其制有机而无衡,梁末秘府有,以木为之。其圆如丸,其大数围。南北两头有轴。遍体布二十八宿、三家星、黄赤二道及天汉等。别为横规环,以匡其外。高下管之,以象地。南轴头入地,注于南植,以象南极。北轴头出于地上,注于北植,以象北极。正东西运转。昏明中星,既其应度,分至气节,亦验,在不差而已。不如浑仪,别有衡管,测揆日月,分步星度者也。”大意是:三国时吴国天文学家王蕃说,自古以来,天文学家就制作了浑天仪用于天文学研究。后来又制作了浑天象,用来描述天体与地球的关系。为了简便,便做了一个地球,将日月星辰直接标定在上面,将天地合为一体。南北朝时南朝的秘书监就有用木头做的浑天象,那是一个很大的圆球,球面标定有二十八宿、三家星、黄道、赤道、天汉,和石氏、甘氏、巫咸三家星图。其南北两端有一个轴,北在上,南在下,可以东西向旋转。在其外装有一个标定节气等数据的横规环。转动时,也基本与实际相符,其功能当然不如浑仪了。世界地图,无论怎么变,统统是:上北、下南,中分南北者为赤道。

地球仪,无论怎么变,统统是:上北、下南,中分南北者为赤道,北轴对准北极星。相关文章:难道不敢证明西方伪史才是文化自信?有必要在埃及深入考古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三星堆是穿越者的墓葬?看了这些文物我也无话可说了……三星堆是穿越者的墓葬?看了这些文物我也无话可说了……...时史文化不喜欢确定黄爱梅:先秦文献研究的新发现与新问题黄爱梅:先秦文献研究的新发现与新问题...古籍不喜欢确定二里头的尴尬不要成为文明探索的尴尬二里头的尴尬不要成为文明探索的尴尬...爱塔传奇不喜欢确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