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的认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不是不想入,而是不敢入?

​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呢,我们上篇文章做了详细论述。夏朝仅仅存在于后世的文献中,如《史记》、《竹书记年》,至今也没有当代考古资料的发现。因此,对于夏朝,我们了解的并不多,最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具体的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来说说,真实的大禹不入家门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大禹兢兢业业治水,没有时间回家吗?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这就要从失败的英雄说起了。鲧被舜以治水失败的理由流放致死,鲧其实是个失败的英雄,而且是个非常有群众基础的英雄。他的“失败”其实并不在于治水的失败,严格地说起来,鲧的治水根本说不上是失败。那样的大洪水,谁规定必须九年要治理好?大禹不是在鲧已经治理的基础上又用了十三年吗?为什么没有人在大禹治水的第九年说他治水已经失败了呢?所以,鲧被舜以治水失败的理由流放致死,其中的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在治水中的威望和影响,已经威胁到了作为接班人的舜的地位。说治水失败,只是为处理他找个理由,他实际上应该是政治权力斗争的失败者。从史籍记载来看,不仅善于治水,还善于建城。《吕氏春秋》《淮南子》都有“鲧作城”的记载,《吴越春秋》更具体地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看来,是中国城郭的创始人。在古代,之所以“城”,应该是起源于古人防治洪水的活动。相传在尧、舜、禹的时代,黄河流域连续出现特大洪水,古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千方百计与洪水抗争。而最初的办法就是“堙高坠庳,壅防百川”,即用泥土石块将氏族成员居住的地方筑起一道道堤埂式的土围子,以拦阻洪水,让氏族成员的居所和耕地、财产不受洪水的侵袭。这种用以防水的土围子就是“城”的雏形。正因为如此,史书上才有“作八仞之城”和“洪水” 的记载。在传统的历史评价中,说治水只“陻”不“导”,就是说他只会堵不会疏。说鲧治水只“陻”不“导”是不客观的。

治水就只能“疏”而不能“堵”吗?必须要看具体情况。历史上的治水,堵与疏都是必要的,黄河、长江,以及大大小小的河流,不是都有“堤”吗。所谓“修堤”,就是堵水;年年“修堤”,造成有的河流都成了“悬河”,这不正说明“堵”的必须吗?所以,是因为政治斗争原因被舜流放死的,而氏族也都明白鲧是怎么失势的。但死了,洪水还得继续治,而在鲧之后,除了禹,似乎也没有更合适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舜不得不“举子禹,而使续鲧之业”。大禹不是不想入家门,而是不敢《史记》对这一点的描述非常精当:“禹伤先人父鲧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迁的描述非常细致:大禹之所以悲痛,因为“父之不成受诛”,而不是“父鲧之不成”,这里的重点是“受诛”。禹为什么“过家门不敢入”,而不是过家门不入?一个“敢”字,包含了多少意思。因为,禹如果治水不成,的下场就在那里等着他。《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大禹深知父亲的死因,对于政治的搏斗也清楚,所以他谨小慎微不敢出错,事事以舜为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治水的禹,已经没有了回家的心思。另一个原因是大禹懂得利用威望,塑造自己勤勉、兢兢业业为氏族奉献自己的形象,来获得氏族的认可与尊敬。禹接任了的职位后,联合众多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他不再是“堵”,而是“堵”“疏”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减少洪水对平原的灾害。大禹治水的成功,可以说一半的功劳归于。首先,因为从当时的人们公推、禹治水,在鲧“受诛”后仍然如此,可知治水是家世代相传的绝活,是的父亲教会了鲧治水这一“家技”。其次,通过九年的艰难努力,已经在水利工程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是初见成效,禹是在鲧创造的基础上,最终完成治水大业的。而大禹治水成功并懂得利用威望,也是吸取了父亲的教训,避免自己重蹈父亲的覆辙。舜帝在临死前禅位给了禹,可以说是政治博弈下的结果。在大禹成为天下的“共主”,尤其是南征三苗、制定刑法,涂山会盟后,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就建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