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本质和情感障碍的悲剧
这几年陪伴孩子治病,我才得以进入精神世界的迷宫,并开始认识到,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情感类心理疾病,最初的起源大多来源于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终却走到痛不欲生甚至失去生命动力的地步,充满黑色幽默以及悲剧的意义。
这使我几年来不停思考,情感的本质是什么?
“百度百科”从心理学角度对“情感”的定义是: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②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③的生理评价和体验①。
情感的外在表现:情绪
何为与情感有关的生理评价和体验①?
它包括语言、表情、肢体动作、行为等一系列外在表现,情绪是我们最熟悉的情感引起的外在反应。
当然,有的与情感有关的情绪表现是微妙的,隐忍的。
人通过情绪等外在表现来主动表达情感的能力是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的。
新生儿的喜怒哀乐只源于对生理刺激的本能反应。这种瞬时的、被动的、来去匆匆的本能反应,我们称之为“简单情绪”,基本属于条件反射,不含情感的成分。
人成长中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学习,逐步积累起一种经验,自己可以稳定地对外表达内在感受,去达到自己趋利避害的目的。于是,情感便产生并发挥作用,调动自己的情绪和其他行为去主动创造机会,达成目标。
这时的情绪,便不再只是被动的生理反应,而更多是内在动机掀起的波澜,对外显现出来。
这种包含了内在动机和主管愿望而引起的情绪,便是人的“复杂情绪”。复杂情绪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诉求。
一个人在对另外一个人的欢笑和拥抱,是在表达欢迎、欣赏对方,以及和对方发展友好关系的意愿。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抗拒,包括怒骂、痛斥、甚至诉诸武力,是在表现对另一个人的厌恶或者痛恨,逼迫对方要么改变,要么远离。
还有一些行为和情绪包含着更为复杂的情感,笑中带泪,欲拒还迎。
小时候,引起一个人情绪和行为的大多是本能的冲动。
长大后,引起一个人情绪和行为的更多是情感的选择。
情感的内在动力:欲望
情感是内向感受、意向②引起的态度。
这种推动情感、形于言行的内在动力,就是人的欲望。
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探索欲望和情绪、情感的关系,并产生了“七情六欲”这一词汇。
关于七情。
《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关于六欲。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
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后人将六欲概括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
前五欲,是我们熟知的满足感官刺激的欲望。而第六欲“意欲”,则特指我们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浩瀚世界。
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长期从事临床精神科治疗,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提出,行为的动机源于强大的内在驱力和冲动。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的内在驱动力和冲动表述为需求,并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里的需求,就是人的欲望。
东、西方对于欲望和情感的思考,形成的结论大体是一致的。生理上的欲望、精神上的追求,造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情感的磨合和稳定
情感是内在感受和外在表现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是复杂而稳定的③。
复杂性在于,人的欲望(需求)包含了两种自相矛盾的成分。但人却不得不随时驾驭这两种矛盾的成分。
一种是人性中“利己”和“及时行乐”的内在冲动,这种冲动来源于人的生理本能和基因,弗洛伊德称之为“本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里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也与之有基本的对应。
一种是人性中“约束自我”、“利他”和“着眼长远”的理性思考,这更多是由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形成,用以管束和压抑 “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超我”。这也与马斯洛的自尊、尊重他人、自我实现三种需求相对应。
“本我”召唤满足生理需要,自我优先,以及及时行乐,这体现人的动物性。
“超我”要求适当克制自己满足他人,以及为了长远利益牺牲短期利益,这体现了人团队合作的社会性和着眼长远的智慧。
绝大多数人都会在人生中在“本我”和“超我”、“利己”和“利他”、“当下”和“未来”的对立之间找到自己适应的方式,个人的情感形成三种稳定的形态:
1、一种人在情感态度上选择放飞“本我”,无视“超我”,在受到外界的批评、教育、冲突、对抗、惩罚后依然不愿收敛,我行我素。这种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坏人”,或者批评其具有“反社会人格”,对其施以制裁、惩罚。
2、一种人在情感态度上选择压抑“本我”,成全“超我”,即使内心受到极大消耗也不放弃。我们通常崇敬地称这种人为“圣人”、“英雄”、“道德楷模”,赞美其身上具有的理想主义光芒。
3、对于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与他人交流、融合、碰撞,最终摸索到了自己忍耐的底线和社会容忍的底线,学会以自己习惯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处于“坏人”和“圣人”的中间地带。这是我们熟悉的绝大多数。
个人受“本我”、“超我”影响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自我”。
“自我”稳定的人都情感稳定,即使他的内在动机是利己还是利他,向善还是向恶。个人的情感机制使得他的动机和行为有一种明显的规律,容易被他人预测,其他人也能根据其表现采取相应的对策。
于是,一个个情感稳定的人在社会上共处,整个社会像一台磨合完成的机器,良好、流畅地运转,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情感障碍”的悲剧
人的情感经磨合后达到稳定,便会向世界进行有规律的输出表现,从而利于社会的组织化。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偏好和别人的情感诉求,趋利避害,有的亲君子远小人,有的由情趣相投相交相识,有的不打不相识,大家各得其所,社会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
同时,由于个人的行为由于其情感偏好具有可预测性,别人也可以采取相应的适应方式,包括亲近、逃离、避免刺激,以免相互伤害。
所有社会对每个人的情感稳定有一种最基本的需求。这种基本需求既关系到个人安全感的最低要求,也来自社会和谐的最高要求。
哪怕就是情感稳定的坏人,大家都可以一定程度地接受。家人或旁人可以心安理得地选择逃避他或者放弃他,社会可以自然而然地对他进行惩罚和制裁。
但这世界上还有一类人,他们的情感在长期的内耗和动荡中依然没有稳定下来。向善和向恶的念头不时交替,情感的风暴没有理由的爆发,将自己和家人折腾得伤痕累累。这就是情感障碍患者。
在这几年里,通过自己和同路者的亲历,我越来越感受到了一些情感障碍患者的存在,以及他们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
1、他们在历经劫难后依然在心中保留向善的火种,但越来越难,于是火花越来越弱,纵欲、反社会的反理性冲动越来越难以压抑。
2、患者在追求情感稳定而不得的时候,这种痛苦不断延伸而放大。于是,有人选择了自我放弃:
2.1 有一种放弃,包括放弃自我的生命。情感障碍患者自杀的比例很高。
2.2 还有一种放弃,是放弃向善的努力,将被“超我”平衡和压抑的“本我”冲动合理化,形成纵欲、反社会人格等。这给家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怜悯和痛苦,有时甚至是无尽的恐慌。
我见过或听说过,很多情感障碍患者分享日本作家太宰治的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或有类似的心理冲动。
既然我想做一个好人而不得,那么我不如做一个彻底坏人?
但是我做坏人就会解脱吗?也不见得。
电影《无间道》里,刘德华扮演的卧底说:“我想做个好人”!
这是情感障碍患者的悲剧。这种情感障碍造成的痛苦甚于患者彻底的堕落或者作恶。对于个人心甘情愿的作恶,至少自己和家人都会减少痛苦,没有心理上的负罪感。
但这也是情感障碍患者传递给我们的意义。因为他们在多年的痛苦挣扎后,依然还在选择相信,相信生命的意义,相信善良的价值,并在极度虚弱的时候,还在努力地压抑本能这头怪兽!
基于这种发现,我在过去几年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
既然他们在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依然对未来有所期盼,我们就应该去殚精竭虑去寻找一切线索,呵护他们心中的火种,帮助他们返回人生的正途。
当然,我们更应该让自己和后来者少坠入这种可怕的噩梦。
过去,依然不可避免。
未来,存在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