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侯 | 横渡长江在枞阳 1 (红色枞阳叙事)
横渡长江在枞阳
1949年,是中华民族开创历史新纪元的一年。时间如长风,岁月如流水,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回顾1949年4月21日我军横渡长江战斗的情景,记忆犹新。
1949年4月20日,蒋介石拒绝国共和谈的和平协定条款,妄图凭借长江天险,依仗其主子美帝国主义的“援助”顽抗到底。21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于当日,在西起九江东北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五百余里的战线上,横渡大江。毛主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伟诗句,就是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时写的。这段不寻常的历史,人们从报刊文字,以及电影和电视故事中较为熟悉。然而,对我军在横渡长江前水上练兵等战前准备工作,渡江场景则知之甚少。本文乃笔者对当时所在部队战前练兵和渡江场景的回顾。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我所在部队是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三师。三月初部队奉命南下,从皖北阜阳开赴长江北边缘安庆地区枞阳镇一带集结。枞阳镇长河出口处不远的沙洲,由铜板洲、铁板洲、玉板洲三部分组成,其中有三个江岔,形如三个小(半)岛,北面上游为安庆市,下游是桐城县,南岸是贵池县(现池州市),沿江多个据点,工事重叠,重兵镇守。我们进驻枞阳时,正值党中央、毛主席提出和平谈判八项条件,国共和谈已有三个多月,部队遵照中央军委部署,做好一切渡江准备工作,向京沪杭三角洲大片地区进军。
我们在枞阳镇休整,水上练兵一个多月,渡江准备工作内容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练兵,了解国内国际时势形势,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消除了装备劣势,水上作战危险性大,特别是北方同志不懂水性等疑虑。同时宣传发动当地群众,积极支援部队渡江。当时部队斗志昂扬,人人请战表决心杀敌立功。“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喊得十分响亮,当地人民群众也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军民深情,如同鱼水。二是学习政策,除重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外,主要学透“入城政策”,如何开展经济工作,保护民族工商业等。三是军事练兵(即水上练兵),每天学游泳、划船,研究、讨论木船被打漏、打坏、打沉了,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如何泅渡等等简易方法。
(网络配图)
在练习游泳时,还用裤子作救生袋(那时部队穿的是不开裆的中式便裤),即先用绳子分别扎紧两裤脚,用小木条做成一个十字以撑在裤腰内,下水时先将裤子扣在水面上,打湿的两支裤脚鼓起空气,形成两个气囊,人卧在裤裆上可以将人浮起,起到短时救生作用。这些土法救生架(袋)在渡江时每一个人有一套备用。另外为防止渡江时木船中弹,打成窟窿(大小孔洞),江水渗入船舶舱,每个连队都用木柴树枝截成五六寸长,削成大小不同直径楔子,每人带上一串,以备应急当作堵住弹孔之用。总之,战前准备工作,考虑十分周全。(未完待续)
《金鸽子文艺》常年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