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愈心理:哭穷式教育,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

01

清华教授彭凯平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如果告诉孩子家里'缺',我们没有别人好,其实是一种贫穷感的灌输,它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匮乏感。”

直接告诉孩子,我们不如别人,这种方式,既粗暴,又会让孩子心理产生变化。

一个网友,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她是独生女,从小家庭条件就可以,两套房一辆车。

可在她的教育上,父母一直灌输“我家穷,比不了别人家”的观念。

幼儿园时,班里流行芭比娃娃,她一直以为自己家比别人家差很多,不敢让妈妈买。

当时她想摸摸一个小朋友带的芭比,却被小朋友一句“让你妈妈给你买啊”,一下子刺伤自尊心。

网友说,那是她第一次感觉自卑的情绪在心里蔓延。

到了小学三年级,班里女生兴起了买杂志,妈妈依然以“我们比别人家差,要节约”的理由,没给她买。

她因为一次也不买,总看别人的,感觉抬不起头。

初中入学,明明家庭条件允许,别人都背着精致的新书包入学,她却只有粗糙的麻布料书包。

后来慢慢长大,妈妈也总是以“我们不如别人”的理由,给她买接近正版价格的高仿衣服。

长期这样的教育,让她从小就自卑、敏感,心理渐渐匮乏起来:

从小爱画画的她,从不敢跟父母提,想去学这类班,因为怕“费钱”。

高中时,她上过短暂的数学补习班,效果不错,可她却因为从小把钱看太重,遇到学习低谷时,觉得回报付出不成正比,叫停了。

甚至高考填志愿,看到学费比较高,都宁愿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

网友坦言,日复一日的物质矛盾,让她的视野、心胸变得狭窄,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算计,又怕别人看出来,性格既脆弱,又虚荣,总觉得“心里没力量”。

02

其实大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本意是想教育孩子,学会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但是这些话对于孩子们来说像是一根刺,深深的刺痛孩子的内心。

孩子们为了做一名“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喜欢的东西也不敢说出来,更害怕给父母带来经济负担。

渐渐的内心变得越来越自卑:“我不配拥有这些美好的东西,我很没用,我没有资格。”

其实教育孩子们勤俭节约,不攀比炫富当然是没有错的。

但是总是以这种“哭穷式”的方法,甚至还带有威胁强迫的感觉,却让教育变了味道,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记得几年前看《人民的名义》,第一集老戏骨侯勇饰演的赵德汉从容地吃着炸酱面,无辜的表情,一本正经地讲道理。

到最后证据确凿后的嚎啕大哭,崩溃下跪,真的是把贪的嘴脸演绎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那句“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直击我灵魂深处。

“我一分钱都没花,全在这儿,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我一分钱都没敢花。”

赵德汉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受贿的金额——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

实际上他已是处长级别,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非常出色,但他仍然说“穷怕了”。

表面看来,贪污巨款是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艰苦留下来的后遗症,但其实根本原因是:年幼时期没有受到家长在金钱观上良好的教育与指引。

孩童阶段因为贫穷而产生的匮乏感,一旦形成,就很难摆脱。

父母不断向他灌输:“家里穷,东西太贵了,我们买不起!”之类的观点,而导致他们因贫穷而惴惴不安,觉得抬不起头来;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安感使他们对金钱有着极度的渴望,甚至有些人像赵德汉那样,对金钱有着变态的狂热与执拗。

03

很多家长觉得和孩子谈钱是肮脏的、功利的,所以基本不跟孩子谈钱的事情。

但是,如果孩子从小对钱没有概念,没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当孩子步入社会之后,他该如何面对这个方方面面都与金钱挂钩的世界呢?

我发现,很多孩子对金钱的获得并没有什么概念,因为现在科技的发达,我们随便一刷手机,就完成了支付功能,会让孩子觉得,钱就是从手机里来的。

为了让孩子了解钱是怎么来的,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暑假工之类,体验一下挣钱的辛苦。

关于“钱”的看法,父母讲道理,的确很难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金钱观,这时选一本好的理财启蒙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和孩子一边读书,一边讨论对“金钱”的看法,并引导孩子记账,定期看看零花钱的去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也渐渐地学会怎样和钱打交道了。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黑人克里斯,即使在投资失败,带着儿子流浪街头睡公厕这般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从未和儿子哭过穷。

因为他坚信:“如果你有梦想,你就要去捍卫它。”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觉得自己穷而束缚自己,不敢追求自己心中所想、不敢相信快乐就是那么容易到手,认为自己配不上幸福。

所以,哭穷教育毁掉的不仅是孩子的金钱观,更是孩子的人生观!

知愈心理咨询专注您的心理健康,为所有的情绪提供一个温暖安放处,让您从心遇见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