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失误医案四则,教训深刻!

中医书友会第1807期

I导读:这篇文章读后,反思颇多,临床诊治,确需认真细心,全面考虑,详细告知。作者坦诚记录,令人钦敬。

诊余谈失误

作者/连建伟

每个医生临床既久,有经验,也必定有教训。经验应该总结,教训也应吸取,这样对于医疗技术才能逐渐有所提高。尝读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深受启发。病有误于医家者,有误于病家者,有误于旁人者,有误于药中者,有误于煎药者,不可不知。今将亲身经历教训四则披露于下,或许对医界同道有所裨益。

一、妊娠恶阻用香砂六君子,顿服3剂致堕胎

一九七一年五月,有汤姓少妇,二十二岁,因婚后停经月余,恶心呕吐,前来诊治。患者呕吐频繁,纳食少进,倦怠乏力。诊其脉缓,稍带滑象,舌苔薄白,断其为妊娠恶阻,投香砂六君子汤三剂。

时值五月,江南农村收割正忙,患者配药回家,唯恐耽误农活,欲将三剂药一起煎服以求速效。其公公住在隔壁,劝其不可如此。少妇不听,擅自将三剂药同煎,温顿服之。服药不久,其胎即堕,悔之莫及。

按:半夏为治妊娠恶阻之要药,仲景《金匮要略》即有“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的记载,但《别录》又有半夏“堕胎”之说。临床实践证明,少用半夏无损胎元,多用则难免伤胎,因其辛热故也。余处方香砂六君子汤每剂用半夏9克,一般不致伤胎,但三剂药中共有半夏27克之多,一次顿服,安能不伤胎元耶?!

二、老太误服给猪治白痢的硝黄,而泄泻至死

车姓老太,七十八岁,素患痰饮宿疾,每至冬季则发作更剧,咳喘不已。一九七二年冬季某日延余出诊,见老太形瘦体弱,卧床不起,气喘咳嗽,痰多清稀,脉缓弱,苔白腻。《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高年阳气虚弱,痰饮内生,治当温阳化饮,投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老太服药二剂,咳喘大见好转,甚是高兴。

当时,其家饲养小猪数只,正患白痢,兽医开大黄、朴硝等攻下药数剂,家人将猪药配来,与老太之药挂在一起。次日,其女为老太煎药,误将猪药入煎,汤成与服,老太觉药味不对,问道:“前二天之药味与今日之药味大不相同,何故?答曰:“无错”。老太相信女儿,未再细问,将汤药喝下,服药后泄泻不止,终因阳衰阴盛,阴阳离决,一命呜呼。

按: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例》云:“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并注曰:“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患者高年阳衰,饮邪如阴霾弥漫,此时温阳化饮犹恐不及,家人反误煎硝、黄苦寒攻下药与服,遂致枉死,诚可叹也。

三、风热头痛,偏信细辛偏方致头痛加剧

一九七四年春,一农村男子,三十五岁,来治头痛病,自述病起一周,头痛不已,略有畏寒发热,咳嗽,诊得脉浮略数,舌苔薄黄,断其为风热头痛,拟桑菊饮加味治之。患者服药四剂,寒热咳嗽均除,头痛亦有好转,但未痊愈。

此时有亲戚告诉其用细辛一味煎服能治头痛,患者即去药店购细辛15克,回家取10克煎服。服后自觉气闷欲绝,言语困难,半日许方才慢慢缓解,但头痛反增剧。

遂请二人扶持又来求治。患者头痛甚剧,心烦懊憹,脉舌如前。余思前方用辛凉轻剂,尚属对证,为何证反加剧,不得其解。细加盘问,方知其听信人言误服细辛。岂不知风热得此,犹如火上加油,头为诸阳之会,阳热升腾于上,安能不痛耶?余仍守桑菊饮加芦、茅根,患者服药三剂,头痛遂愈。

按:细辛形细而味辛,其性善散,最易耗气伤人。李中梓《医宗必读》记载:“单服末至一钱,令人闷绝,辛药不可多用也”。细辛虽能治头痛,但只能用治风寒头痛,若风热头痛而用此,则痛更剧。可见民间单方也应辨证运用,不得妄投。《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有云:“旁人误,代惊惶,不知理路乱忙忙,用药之时偏作主,平时可是学岐黄”?说明病有误于旁人者不少,不可不以此为戒。

四、热痹而用温针,至气阴耗竭而卒

一九七一年秋,有潘姓老妪,五十八岁,久患痹证,周身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延一医诊治,不辨阴阳寒热,但见其关节疼痛,就用温针,共计灸七、八次,未见好转,反至关节疼痛难忍,日夜号叫,彻夜不眠,痛苦万状,其子改延余治。

余出诊至其家,见老妪骨瘦如柴,大肉尽脱,脉来细数,舌质光绛无苔。此本为热痹伤阴,误用温针,焦骨伤筋,而成坏证。思《伤寒论》有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据其脉舌,并见大肉尽脱,断其三月内必死,知其气阴耗竭故也。勉拟增液汤加味以养阴增液,果然不出所料,越二月而卒。

按:为医者不可不博览群书,精勤不倦。吴鞠通《温病条辨·自序》云:“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否则庸医害人,杀人而不见血,无异于凶手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当调以甘药也”,此例患者热痹日久耗伤气阴,当用甘药调治,不宜温针,而医者不读经典,草率行事,误人不浅。

(0)

相关推荐

  • 马老师治疗妊娠被迫害妄想症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高楚楚 初诊:2015年7月10日.何某某,24岁.因"停经47天,胸闷1天"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6月3日.现停经47天,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不适,恶心或呕 ...

  • 李今庸九十二、妊娠恶阻用方

    九十二.妊娠恶阻用方 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寒饮妊娠恶阻组方:干姜10克 生姜汁6克 党参10克 法半夏10克 治疗:素有寒饮,冲气上逆,症见妊娠呕恶,呕吐痰涎清稀,口淡不渴,头晕心悸,四肢不温,舌苔白滑, ...

  • 头痛医案

    外感,通俗点说就是感冒.一个感冒病程多久?一般一周,会不会一年不好?甚至几十年不好呢? 感冒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痛,某次感冒没治好,头一直痛,痛了几十年,还是感冒吗?还是,还是那次感冒没好,治疗只要按感 ...

  • 生姜泻心汤——咯血,膈肌痉挛,妊娠呕吐,经行呕吐

    41咯血 王某,男,22岁.近因努力伤络,咳血反复发作,色鲜红,量较多,伴有口渴,心烦,便燥,舌苔薄黄,脉细数,拟方标本兼顾,先冀血止.旋复花9克,代赭石15克,甘草3克,参三七4.5克,生军末3克( ...

  • 吸取中医诊治失误医案的教训,提高中医水平

    诊余谈失误(连建伟) 每个医生临床既久,有经验,也必定有教训.经验应该总结,教训也应吸取,这样对于医疗技术才能逐渐有所提高.尝读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深受启发.病有误于医家者 ...

  • 失误医案教训深刻 --- 热痹而用温针,至气阴耗竭而卒

    热痹而用温针,至气阴耗竭而卒 一九七一年秋,有潘姓老妪,五十八岁,久患痹证,周身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延一医诊治,不辨阴阳寒热,但见其关节疼痛,就用温针,共计灸七.八次,未见好转,反至关节疼痛难忍,日夜 ...

  • 失误医案教训深刻 --- 风热头痛,偏信细辛偏方致头痛加剧

    风热头痛,偏信细辛偏方致头痛加剧 一九七四年春,一农村男子,三十五岁,来治头痛病,自述病起一周,头痛不已,略有畏寒发热,咳嗽,诊得脉浮略数,舌苔薄黄,断其为风热头痛,拟桑菊饮加味治之.患者服药四剂,寒 ...

  • 失误医案教训深刻 --- 老太误服给猪治白痢的硝黄,而泄泻至死

    老太误服给猪治白痢的硝黄,而泄泻至死 车姓老太,七十八岁,素患痰饮宿疾,每至冬季则发作更剧,咳喘不已.一九七二年冬季某日延余出诊,见老太形瘦体弱,卧床不起,气喘咳嗽,痰多清稀,脉缓弱,苔白腻.< ...

  • 失误医案教训深刻 --- 娠恶阻用香砂六君子,顿服3剂致堕胎

    妊娠恶阻用香砂六君子,顿服3剂致堕胎 一九七一年五月,有汤姓少妇,二十二岁,因婚后停经月余,恶心呕吐,前来诊治.患者呕吐频繁,纳食少进,倦怠乏力.诊其脉缓,稍带滑象,舌苔薄白,断其为妊娠恶阻,投香砂六 ...

  • 电厂运行人必看的典型事故,教训深刻!!

    某发电厂"4·19"真空低跳闸及3号主变压器损坏 事件关键字:真空  跳闸  主变损坏  仿真机  真空破坏门 按发生类型分类:汽轮机 按事件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 按事故程度分类: ...

  • 咳嗽--名家针灸治疗咳嗽医案四则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1 - 名家针灸治疗咳嗽医案四则 1.田从豁:肺脾气虚型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赵某,男,69岁,干部,1997年4月10日初诊. ...

  • 治疗溢饮、睑废、鼻伤风、暑泄,任继学医案四则

    本文阐释任继学教授治疗溢饮.睑废.鼻伤风.暑泄医案4则,从中探析其辨治规律.其中溢饮的病机关键在于脾气亏虚,故采取补气健脾.温阳利水法治疗:睑废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虚气陷,故采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鼻伤风 ...

  • 29年前一桩惨案教训深刻,146人死伤,记住:遇上稀奇之物别捡!

    29年前一桩惨案教训深刻,146人死伤,记住:遇上稀奇之物别捡! 小时候,就被老年人谆谆告诫,路上如果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千万不能捡,如果捡了,会给自己带来厄运!由于小时候一直也没见身边人遇上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