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不愧影

俗话道,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句话说明做人若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就可“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东汉时期,有位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时很赏识王密,就推举他做了县令。后来王密为答谢杨震的举荐之恩,便趁夜黑无人之时,怀揣十锭黄金去拜见他。
杨震对王密的举动很是生气,毅然拒绝。
王密看看四周说:“此时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又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在地上,弄得王密羞愧而返。
杨震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能够不降低内心的道德准则,守住良好德行,正是对“独行不愧影”的有力诠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慎独。
  作为儒家的一个重要理念,慎独最早见于《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独处时也应恪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哪怕是极微小的事情,也绝不逾越原则半步,即《辞海》对“慎独”的解释:“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慎独讲求道德水准,看重品行操守,历来备受推崇。
如宋代学人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明朝王守仁以“省察于莫见莫显”为立身做人的根本,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块醒目的横额,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等等。
根植于历史的传统文化,不仅意味着既往的静态性存在,更意味着后人对此的深刻记忆、重新解读和积极弘扬。
慎独,以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和道德内涵,成为自我完善的必修课,道德品质的“试金石”,社会生活的“净化器”,让人自觉在道德上坚守清白,在精神上追求高尚,在行为上坦坦荡荡。
  一个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尚且几经波折,更何况精神境界层面的慎独。慎独是清苦的,苦涩的,要耗费大量心血,需终身进行自我修养和持续历练,主要靠慎欲与自律。
  慎欲,即须把握住欲望的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讲,世事皆有度,失度必失误。同样,对欲望也应当适度。
人一旦欲望过度膨胀,就会不择手段,干出自以为聪明而实际上愚蠢危险的事情,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轻者出丑蒙羞,重者毁誉亡身。
春秋时子思在卫国做官,有个卫人在黄河钓鱼,钓到一条大鳏鱼。子思问那人:“鳏鱼难得,你是怎样钓到的?”那人说:“我开始只垂下一条小鲂鱼作诱饵,鳏鱼从这里游过,看都不看一眼。后来我换上一头小猪,它就吞钩了。”看来,鳏鱼虽难得,只要诱饵足够肥,它们就会前仆后继。
历史上,类似的官员贪食的案例不胜枚举,正如《醒世恒言》那位录事薛某,高烧昏迷中梦见自己化为鲤鱼跃入湖中,遇到渔夫垂钓,明知钩上有饵,终因忍不住饵香的诱惑而被钓去,正所谓“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是也,这种现象直到今天尚未绝迹。
当个人欲望萌生时,一定要多想一想它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淡化、抑制非分的欲望,多一些事业心,多一些平常心,不断压缩邪欲恶念生长的空间,以淡泊而致慎独,以慎独而养节操。
  当然,长久的慎独,考验人的内在定力,需要长期坚持严格的自律,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到外地巡视绝口不提此好,以防有人投其所爱。有一次,有位下属偷偷献给他一本宋拓碑帖,冯原封不动退回去。
有人劝他反正没有看到,他找看看也无妨。冯说,这种古物是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恐怕就舍不得还回去了。不打开,还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占有的欲望自然打消了。
这方面,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堪称典范。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反之,一旦缺少了自律精神,人就会降低道德水准。放眼观察,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一些干部人前遵纪守法,言必称党性修养,背后却是纸醉金迷、收受贿赂、烧香拜佛……慎独慎微,是永远的人生课题。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要让慎独的智慧之光照亮内心、照亮征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