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上浮各症的临床举例

​举火神派医家有关真气上浮各症的临床经验和若干案例,领略其理法方药特色。应当指出,本节所论病症均系按阴阳辨诀判为真气上浮即虚阳上越所引起者,实热或阴虚阳浮引起者不在此例,读者自当明察。

1.齿牙肿痛

吴佩衡治案:孙某,男,38岁。受寒感冒,服辛凉解表银翘散一剂,旋即牙痛发作,痛引头额,夜不安寐,其势难忍。牙龈肿痛,齿根松动,不能咬合,以致水米不进,时时呻吟。舌尖红,苔薄白而润,脉虚数无力。辨为表寒误服辛凉,寒邪凝滞经络,里阳受损,虚火上浮。治宜宣散经络凝寒,引火归元,纳阳归肾,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附片45g,炙龟板9g,肉桂9g(研末,泡水兑人),砂仁9g,细辛5g,黄柏9g,白芷9g,露蜂房6g,生姜12g,甘草9g。煎服一次,牙痛减轻,夜能安寐,再服则疼痛渐止。2剂服毕,牙龈肿痛痊愈(《吴佩衡医案》)。

此属虚火上浮所致牙痛,极易误为实火。论其牙龈肿痛,舌尖赤红,似属外感火热。然从病史看,受寒感冒,服辛凉之剂,旋即牙痛,显然不符。舌尖虽红,但苔薄白而润,脉虚数无力,综合判断,属于“里阳受损,虚火上浮”,说到底是阴火。潜阳封髓丹正为此类证候而设,故而效如桴鼓,其方由潜阳丹、封髓丹二方合成。

2.齿衄

吴佩衡治案:王某,男,32岁。患龈缝出血已久,牙床破烂,龈肉萎缩,齿摇松动,且痛而痒,屡服滋阴降火之品罔效。余诊之,脉息沉弱无力,舌质淡,苔白滑,不思水饮。此系脾肾气虚,无力统摄血液以归其经。齿为骨之余,属肾,肾气虚则齿枯而动摇。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脾气虚而不能生养肌肉,则龈肉破烂而萎缩。气者,阳也。血者,阴也。阳气虚则阴不能潜藏而上浮,阴血失守而妄行于血脉之外。法当扶阳以镇阴,固气以摄血,俾阴阳调和则血自归经而不外溢矣。拟方潜阳封髓丹加黑姜、肉桂治之:附片60g,西砂仁20g(研),炮黑姜26g,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兑人),焦黄柏6g,炙甘草10g,龟板13g(酥,打碎)。服一剂稍效,三剂血全止,四剂后痛痒若失。连服十剂,牙肉已长丰满,诸症全瘳。

吴氏原按:附子、肉桂温补下焦命门真火,扶少火而生气,砂仁纳气归肾,龟板、黄柏敛阴以潜阳,黑姜、炙草温中益脾,伏火互根,并能引血归经,故此方能治之而愈。余遇此等病症,屡治屡效,如见脉数饮冷,阴虚有热者,又须禁服也。

李可治案:患者45岁,舌中有5分币大之光红无苔区,尿热而频,令服知柏八味丸5日不效,无苔区反扩大,且干裂出血,又见齿衄,诊脉沉细,不渴,膝以下冰冷,询知近年异常发胖,又见面色发暗,断为上假热,下真寒,予四逆汤1剂,附子用30g,干姜改姜炭,煎成冷服(因上有假热,故用热药冷服,偷渡上焦之法),于子时顿服,次日诸症均退,舌上生出薄白苔(《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对于阳虚格阳于上,上有假热的病人,李可提倡热药冷服。因为附子性大热,下焦寒极非此不能愈。但假热在上,热药热服则两热相争,格拒不纳。今把热药冷透,披上“冷\"的伪装,入口凉爽,“骗’’过咽喉一关,入胃则热性缓缓发挥,引浮游之假热归下而病愈,是极巧妙的治法。古人形象地比喻为“偷渡上焦\",此亦《内经》治则中的反佐法之一。

3.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口糜)

唐步祺经验:治一口糜病人,先用炮姜甘草汤加桔梗2剂,继以附子理中汤4剂,最后用潜阳丹4剂而愈,“以后即用此方治愈这类患者数十人\"。

吴生元经验:吴生元,1 9 3 7年生,乃吴佩衡先生嫡子,云南中医学院附院主任医师。他用郑氏荐赏的潜阳封髓丹二方加减,“能清上温下,引火归元,纳气归肾,对于下元不藏,虚火上浮引起之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有显著疗效。’’曾报道用治复发性口疮、虚火牙痛、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四案。常用方:黄柏20g,砂仁、补骨脂、骨髓补、肉桂各1 5 g,蜂房、细辛各8g,龟板、山豆根、板蓝根、桔梗、甘草各1 Og。阳虚不甚,去附子,而用肉桂、补骨脂、骨髓补、细辛,多加山豆根、板蓝根、蜂房(驱风攻毒)。四案基本方大致如是(《四川中医》2000年3期)。

4.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乳蛾)

范中林治案:李某,男,3 6岁。1 9 7 1年5月起,咽部有异物感,吞咽不利,并伴有项强、胸满、肩酸、背痛等症。某医院诊为“慢性咽炎”,服用炎得平、六神丸、四环素类,外用冰硼散治疗,病势不减。后服清咽利膈、泄热解毒中药半年,咽喉疾患益重,并现恶寒身痛,胸憋气短,胃腹胀痛,完谷不化等症,自疑“癌\"变,思想负担沉重。于1 9 7 2年2月来求范中林先生诊治。初诊:咽痛,吞咽如有阻塞,胸满,纳呆,便溏,头痛,咳痰,四肢清冷。舌质偏淡,苔微黄滑,脉弱无力。此病乃过服凉药,以致阳气虚微,复因旅途劳累,受风寒侵袭。本少阴喉痹,又兼太阳外邪。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加细辛、生姜,扶阳解表,通达内外。处方:麻黄1 O g,制附片60g(久煎),甘草20g,细辛3 g,生姜30g。四剂后,头痛、胸满、咳痰俱减,余症无明显变化,原方再服四剂。身疼减,饮食增,便溏止,咽痛痹阻稍有好转。因肾阳虚衰,阴气上腾,痰湿上干清道,日久凝聚较深,致喉痹难愈。以大剂四逆汤壮阳驱阴,加上肉桂温营血,助气化,益火消阴,散寒止痛。处方:制附片1 2 O g(久煎),干姜6 0 g,炙甘草3 0 g,上肉桂1 2 g(冲服)。三剂。四诊:咽痛痹阻之证基本消失,精神大振。久病气血皆亏,应培补脾肾,以理中丸加阴阳平补之品,嘱其缓服。处方:党参3 O g,白术3 O g,干姜3 0 g,制附片6 O g,上肉桂1 5 g,紫河车3 0 g,冬虫夏草3 O g,菟丝子3 O g,炙甘草2 O g,三剂。共研细末,水打丸。日服三次,每次1 O g。月余病愈上班(《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喉痹之证,须分阴阳。本例喉痹,曾服大量清凉退热之品,病势不减反增。参之舌、脉诸证,显然与风热、燥热等邪实上犯之喉痛有原则区别。由于少阴经脉循于咽喉,故咽喉疼痛属痹阻少阴者屡见不鲜。范中林先生曾经说:“口中少实火\",确实是阅历有得之谈。比如此例,客寒咽痛,喉痹日久,邪聚益甚,且少阴寒化之证突出;初诊时,太阳伤寒之表证比较明显,故首以太阳少阴两经同治,寓解表于温阳。再峻投四逆汤加味,以补命门,散寒滞,最后培补脾肾以收全功,处处顾护阳气,实属火神派风格。

李可治案:患者,王海清,男,4 5岁。患咽干痛,口舌生疮,用清火、滋阴诸法60余剂无效。渐至食少便溏,神倦,缠绵3月不愈。其症日轻夜重,不渴尿多,四末不温,双膝冷痛,舌淡润,脉沉细。判为肾宫寒极,逼火上浮,“则成上假热,下真寒格局\",处以四逆汤加桔梗、益智仁:炙甘草6 0g,附子30g,干姜30g,桔梗、益智仁各1 0g,水煎冷服2剂,诸症已减七八,续进2剂而愈(《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刘力红治案:曾治一咽喉肿痛患者,病已月余,抗生素、牛黄解毒片类已服半月,咽痛丝毫未减。诊见扁桃体肿大,满布脓点。口甚苦,舌淡,边齿印,脉沉细弱。察舌按脉,一派阴寒之象。视为龙火沸腾(即郑氏所谓真气上浮)所致,理应温潜。但顾及口甚苦一症,乃以小柴胡汤合潜阳丹,自以为必效无疑。5剂后仍无点滴之效。再诊舌脉仍是一派虚寒,毅然剔除小柴胡汤,纯用温热之剂,以郑氏潜阳丹加味治之:附子、砂仁、龟板、炙甘草、桔梗、熟地。其中附子6 0g,炙甘草24:g。5剂后,咽痛消失,脓点不见,扁桃体亦明显缩小

(《思考中医》)。@此例咽痛,刘教授已从舌脉判为阳虚真气上浮,显出见识。只因“顾及口甚苦一症”,参以小柴胡汤,结果影响药效。后认准证情,“毅然剔除小柴胡汤,纯用温热之剂’’,扶阳收纳,终获良效。其实,以笔者看法,此例口苦之症,亦是真气上浮表现。刘教授在此案后,颇有感慨,写下一段话令人心动:“诸位要是信得过,且听我一句话,那就是抱定这个阴阳,朝于斯,夕于斯,流离于斯,颠沛于斯。果能如此,不出数年,包管大家在中医上有一个境界,也包管大家能够真正列入仲景门墙。”

支气管哮喘:刘某,男,49岁。十余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后发展为哮喘,经常发作,每冬必重。医院确诊为“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久治未愈。1978年7月来诊。刻诊:气紧,心累,乏力,偶有咳嗽,痰少,清稀色白。体稍胖,两颧赤暗,唇乌,舌淡白,苔灰白厚腻。时值伏天,哮喘虽未大作,病根犹存。证属少阴,法宜扶先天之元阳,镇纳浊阴之气,以四逆加味主之:制附片60g(久煎),干姜片6 Og,炙甘草1 8g,上肉桂1 5 g,生白术30g。二诊:上方加减服20余剂,诸症皆减。活动后仍觉气紧、心累。舌质仍淡,苔腻稍退,守原法再进。又服20余剂,气紧、心累明显减轻。双颧暗赤色稍退,舌质微现淡红,苔厚腻减。为巩固疗效,拟四逆、理中合方加味,配成丸药,坚持服用两月,处方:制附片15Og,干姜片15Og,炙甘草60g,红参30g,炒白术120g,上肉桂60g,宁枸杞120g,菟丝子120g,紫河车120g。共研细末,加红糖为丸,如枣大,每日2次,每次2丸。经服药后,该年冬季与往年截然不同,在严寒之晨,可在室外打太极拳和跑步约1小时,坚持工作己一年多,咳喘未再发作(《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多年哮喘,宿根缠绵,逢寒则重,难以根治,已是该病通例。范氏着眼于少阴肾阳亏损,从“扶先天之元阳\"入手,又是大剂姜、附,未用降气平喘化痰之类套方套药,而能愈此顽症,再次显示了扶阳理论的临床价值。

(0)

相关推荐

  • 口腔溃疡伴便秘医案

    攻下一班 陈蓉蓉老师 患者信息 患者,女,35岁 初诊:2020年12月,牙龈发炎,化脓,两颧发红,睡不着,难入睡,大便硬,2-3天一次,平素大便成羊屎颗粒,白带黄,怕冷,很累,纳差,起夜2次,月经不 ...

  • 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咽炎咽痛医案案例

    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咽炎咽痛医案案例

  • 封髓丹法治疗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乳蛾)

    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乳蛾) 范中林治案:李某,男,3 6岁.1 9 7 1年5月起,咽部有异物感,吞咽不利,并伴有项强.胸满.肩酸.背痛等症.某医院诊为"慢性咽炎",服用炎得 ...

  •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虚阳外浮医案

    导读    今从网络上撷录此博文,由衷感谢原作者. 1.栾某,女,56岁.2010年10月14日初诊:膀胱癌术后42天.烘热汗出,颈部以上尤多,着急上火则加重,尿亦发热,便秘20年,大便先硬后溏,足凉 ...

  • 潜阳丹漫谈及真气上浮各症

    ​跳转到内容经方派传承经典中医潜阳丹漫谈及真气上浮各症分类:时方集粹标签:潜阳丹潜阳丹: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郑氏解曰:&quo ...

  • 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睡眠及焦虑量表评定患者后,将符合条件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百乐眠胶囊,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再次行 ...

  • 失眠一症属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临床治疗失...

    失眠一症属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临床治疗失眠我常用两个方: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用于有肝郁并易惊醒的病人:2.防己地黄汤(重用生地)合温胆汤,适用于昼夜烦躁不得眠,整宿无法入睡的病人.@育儿小当家zy ...

  • 论文下载:天麻素辅助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观察(药物与临床)

    第1页 参见附件(1316KB,2页). [关键词] 天麻素;焦虑性神经症;辅助治疗 焦虑性神经症是目前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天麻素辅助治疗焦虑性神经症50 ...

  • 胰腺癌患者肌肉减少症及其临床结局

    聂小栋,于康,李卓 付极,王方,李春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患病率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和考科蓝数 ...

  • 大黄蛰虫丸治疗老年性瘀血阻滞症的临床体会

    [摘要]老年人瘀血阻滞症日趋常见,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难题,笔者以大黄蛰虫丸为主方进行加减,选取28例老年瘀血阻滞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以求在老年瘀血阻滞症的`治疗上窥斑见豹. [关键词]大黄 ...

  • 北京华科中西医结合医院谢别录: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九个种类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病理状态的红细胞增多,可以因生理适应代偿性增加或非代偿性红细胞生成的刺激作用而发生.一般临床上分为好几类,这种疾病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原因所引起的. 红细胞增多症临床按 ...

  • 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诊治策略及要点

    一 定义 腰椎滑脱症是指相邻两椎体发生向前或向后的相对滑移. 二 流行病学 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因种族.地区而异,在欧洲为4~6%,在我国约占人口总数的4.7~5%.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约占15%,退行性腰 ...

  •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六经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