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义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思路与经验

引用本文

0
雒明池, 师帅. 张洪义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思路与经验[J]. 天津中医药, 2016, 33(4): 193-196.

LUO Ming-chi, SHI Shuai. Therapeutic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of chronic diarrhea by Professor ZHANG Hong-yi[J].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 33(4): 193-196.

张洪义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思路与经验
雒明池1, 师帅1, 2

    

1. 天津市河东区中医医院张洪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天津 300160;
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收稿日期: 2016-01-20;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张洪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作者简介: 雒明池(1963-),男,硕士,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
通讯作者: 师帅,E-mail:shawshw@126.com
摘要: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天津市名中医张洪义教授临床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慢性泄泻作为内科常见疾病,病机繁多复杂。从张教授的辨治思路入手,对其常用的5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1)苦寒健胃,清热燥湿;2)补泻并用,调理肝脾;3)通利小水,以实大便;4)收敛固摄,涩肠止泻;5)温中行气,健脾升阳。同时介绍张教授部分经验用药和验案举例。
关键词: 慢性泄泻    治疗经验    张洪义    

一般说来,慢性泄泻为难治性疾病,长期持续的腹泻状态易导致营养不良[1],现代医学多责之于菌群易位、短链脂肪酸生成障碍、食物过敏、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寄生虫、基因调控[2, 3, 4, 5]等,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中医药在治疗该类疾病中具有优势[6]。张洪义教授临床曾成功治疗许多经久不愈的慢性泄泻患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 辨治思路1.1 论泻尤重整体,重视个体化治疗

张洪义教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和诊断治疗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全身各个脏腑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一观点在慢性泄泻的治疗过程中能得到全面的体现。泄泻之所以呈现出反复发作、时发时愈或持久不愈的病变规律,与各脏器之间的功能变化和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7]。在泄泻的发展过程中,起源于局部的病理损害往往累及整体。譬如久泄之后,中气受损,脾失健运,则不能充养周身,转生他病,又易感染湿邪,产生新的病理状态。同时,全身状况的下降又会对局部病变的改善产生制约,影响着整体疗效。所以,张教授临证遵循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思想,在对患者病情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化治疗。

1.2 治泻强调动静结合,反对呆补

张教授强调慢性泄泻的治疗应动静结合,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嘱咐患者一定要保持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的体育运动。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随着社会逐步向老龄化趋势发展,老年退行性病变不断增加。由于年龄老化所致的脏器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伴随发生的代谢调节障碍,使人体出现各种生理功能的渐进性减退。因此张教授认为活动对中老年人的意义尤为重大。每天规律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状况、增强脾胃功能,进一步促进水谷的化纳,对药物治疗慢性泄泻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所谓“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长期坚持体育运动,会使体内正气充足,疾病自然向痊愈的方向发展。

1.3 临证诸法并用,标本兼治

传统的中医治疗常将慢性泄泻从“虚”论治,而张教授认为,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及生活规律的紊乱,结合气候和患者的体质变化,病性属纯虚者少,虚实夹杂者多,实者多由湿邪挟寒或挟热而留恋,虚者多因久泄而出现气阴不足。病情多较复杂,单一环节的治疗无法解决长期病程中由于各种病因产生的诸多病理因素。故而治疗的方法也应重视整体,综合治疗。具体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张教授治疗慢性泄泻非常重视脏腑之间的促进、抑制和协同作用,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提出“脾胃肠疾患重在调肝”的学术观点。认为肝气如果得到了疏泄,有利于脾胃气机通畅和功能改善,能够加快慢性泄泻痊愈的速度,也能避免脾土因肝木的抑制而导致泄泻加重。再者肝主疏泄,为魂之所居,调肝使得情志舒畅,有利于全身各脏腑的整体恢复。

在针对慢性泄泻采用的具体治则方面,张教授认为在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应当诸法并用、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如慢性泄泻经年不愈者,虽未见明显短气、胖大齿痕舌、脏器下垂等中气下陷的症状,但久泄之余,定无完气,此时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酌加补气升提之品,往往能收出其不意之效,并起沉疴于未然。

张教授对于整体观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治法和药物上。从慢性泄泻紊乱的病因病机出发,他认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在饮食、生活、情志等诸多方面都进行相应调整[8],进行综合治疗。对慢性泄泻的患者,张教授常于接诊行将结束时嘱咐:“三餐应按时定量,以素菜和粮食为主,忌生冷、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生活要规律,情绪要稳定。”

1.4 重视辨病与辨证结合,中西医互补

从中医“病”、“证”的概念来讲,“病”是具有特定演变规律的完整过程;而“证”是疾病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概括。对此,张教授提出对于慢性泄泻,应当辨病施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兼顾矛盾的主要方面。许多古籍文献中对泄泻的治疗皆为“单病单方”,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发现某些药物、方剂对慢性泄泻具有“广谱”的疗效,并不局限于证型。如果过分强调单纯的辨证论治,摒弃辨病论治,则会丢掉前人的宝贵经验,也会限制许多在临床卓有成效的治疗药物的应用。所以,将辨病施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既发扬了传统的中医学特色,也满足了临床治疗的客观需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就是对“病”、“证”结合的最好阐释。

张教授在临床治疗慢性泄泻的观点上,强调中西医互补。今天的中医人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基础上,需要与时俱进,衷中参西。现代医学虽然与中医学的思维体系不同,但其病理阐述明确,仪器检查先进,可以为中医的治疗提供参考。对于慢性泄泻的诊断和治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参考现代仪器的检查结果,排查一些传统中医四诊容易忽略的疾病。中西合参,不拘成法,重视患者的疾苦和治疗效果。

2 常用治法2.1 苦寒健胃,清热燥湿

张教授认为,久泻久痢,多由饮食失于“节、洁”两字所起,故湿热搏结于胃肠,水谷不分,溏薄而下。治疗当从清热燥湿入手。祛除湿热是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环节,苦可化湿,寒能清热,湿去热清,则中焦之困得解,脾胃之病得愈,胃土也随之得健[9]。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胃宜降则和”,苦寒亦能助胃气之和降。张教授针对慢性泄泻有湿热者,常用杨士瀛《兵部手集方》所载“香连丸”。原方用治赤白痢疾,脓血相杂,里急厚重。张教授因“泄痢皆兼于湿”之说,取黄连直折降下,木香温和而行,诚如汪昂“开发郁结,流湿润燥”之谓。

2.2 补泻并用,调理肝脾

脾胃与肝的关系相当密切,肝性喜条达,肝气得到疏泄,则脾胃气机通畅,升降相宜,水谷能得脾之运化。若肝气郁滞或肝火上炎,木旺克土,脾胃功能则会受到抑制,水谷不化而成泄。故《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张教授治疗泄泻重视调肝为先,常化裁刘草窗痛泻要方,去防风、陈皮,取白芍、炒白术。健脾柔肝,抑木扶土。白术味甘苦性温,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芍药味酸善收敛,李中梓谓:“酸之一味,能助收肃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两药合用,泻肝实脾,能得张仲景深意。药味虽简,临证运用得当却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2.3 通利小水,以实大便

小肠不能分清去浊,谷物不纳,津液流失,水液与糟粕夹杂而下,故大便溏薄,而成慢性泄泻。《丹溪心法·泄泻》谓:“殊不知多因于湿,惟分利小水最为上策。”针对此类泄泻,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中提到:“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但条文除下利外,尚兼有呕渴、心烦不寐诸症,张仲景用猪苓汤治疗少阴热化证阴虚水热之有水停[10],利水兼滋阴,非独为泄泻而设。张教授化裁经方,临证加减,去猪苓汤中清热养阴之滑石、阿胶,取猪苓、茯苓、泽泻,利小水而实大便,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泄泻》所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2.4 收敛固摄,涩肠止泻

久泄之后,正气不足,肠道滑利,辨证虽除根本,但泄泻症状仍不能完全恢复,或恢复后极易复发。此时当投固涩之品,收敛肠道,配合余药标本同治,才能使魄门开阖有度,正常地排出糟粕。如李士材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到:“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张教授临床遵循古法,针对泄泻之长久者,方师李东垣《兰室秘藏》诃子皮散,选用其君药诃子肉、罂粟壳,另选芡实、五味子作为配伍,纯走收涩,以涩去其脱而除其滑是也。

2.5 温中行气,健脾升阳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体脾胃虚寒,阳气鼓动无力,不能运化水谷,则成泄泻;亦有正气不足、寒气入里者,如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内伤泄泻》谈到:“或大病后,过服寒冷,……皆成脾虚泄泻之症。”或脾胃升降失宜,清阳不能升于上则衰于下,不能推动脾胃气机运化,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是也。故而治疗当以温运脾阳为主,张教授临床常用肉豆蔻、干姜、荜拨,3药温中行气燥湿,能治虚寒泄泻。清阳不升者,张教授惯用炙黄芪、升麻、葛根、柴胡4药,健脾补气,升提清阳。使阴平阳秘,升降相因,泄泻自除。

3 经验用药3.1 清热燥湿——黄连、马齿苋、秦皮

黄连善去脾胃大肠湿热,《本草正义》谓其:“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为治泻痢要药。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为治痢疾的常用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示其水煎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发肠道泄泻的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张教授临床用于配伍黄连、秦皮治疗慢性泄泻,别出心裁。秦皮性苦寒而收涩,《本草纲目》曰:“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故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张教授临床用此三药清热燥湿止泄,效果良好。

3.2 温阳化湿——木香、肉豆蔻、干姜、荜茇

《本草求真》曰:“木香,味辛而苦,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要药。”木香能辛行苦降,善行大肠之滞气,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张教授常将其与黄连配伍,取香连丸之法,寒温并用。肉豆蔻温中涩肠止泻,《本草经疏》谓其:“理脾开胃,消宿食,止泄泻之要药”,又道“温气能和中通畅”,体现张教授治疗慢性泄泻重视调和的思想。干姜辛热之品,《神农本草经》上说它能“温中”治“肠澼下痢”。荜茇温中散寒,《本草便读》云:“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从治之。”张教授常将干姜、荜茇作为对药相须为用,或配伍草果、草豆蔻,用治中焦虚寒泄泻,往往能令患者症状大为改善。

3.3 升提清阳——炙黄芪、升麻、葛根、柴胡

《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能补能升,是补中益气的要药。升麻、柴胡、葛根3味,禀极清之气,升于九天,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能鼓舞脾胃清阳而止泄泻。对于慢性泄泻多年者,张教授认为其中气下陷虽未必见于症,但必有是证。常4药合用,每每能收获奇效。

4 验案举例

患者,女,27岁,2012年12月8日初诊。主诉:大便次数增加伴上腹胀痛半年余。患者自述近半年来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伴有上腹部隐隐胀痛。现大便不成形,有黏液,且黏腻臭秽,便后不易冲去。每次便前腹痛剧烈伴肠鸣音,便意急剧。

初诊:患者面色萎黄,肢软乏力。舌红,裂纹遍布全舌,沟壑深邃如刀割,裂纹中无苔,舌体胖大而边有齿痕;舌苔花剥而薄黄腻。脉滑数无力。

中医诊断:慢性泄泻。

辨证:大肠湿热证。

治则: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方用香连丸加味。

黄连12 g,木香12 g,马齿苋30 g,秦皮12 g,肉豆蔻12 g,厚朴30 g,猪苓30 g,泽泻12 g,诃子肉30 g,芡实12 g,百合12 g,乌药12 g,炙黄芪30 g,太子参30 g,丹参30 g,檀香12 g,砂仁12 g,黄柏12 g,萆薢12 g,延胡索10 g(7剂,水煎服)。

2012年12月15日2诊,自述服药2剂后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渐趋成形,每日一行,上腹部胀痛的症状也得到消除。舌上裂纹中已隐隐生苔。但因裂纹舌未完全恢复,恐诸症有反复,嘱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又服药21剂后症状皆除,患者面色趋于明润,故停药。其时正值冬季,张教授嘱咐患者注意保暖,饮食避免寒凉、辛辣等刺激胃肠的食物,三餐规律、调适情志。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按:患者因腹泻及上腹胀痛来诊,可见肢软乏力、舌体胖大、伴见齿痕、质裂苔剥等气阴不足之象,但张教授认为上症皆由久泻伤及气阴所致,此时若急于壅补,将如吴瑭所言:“润之则病深不解。”患者便臭秽、苔薄黄,是热盛于内;里急、便黏、苔腻、脉滑,是湿留于下;上腹胀痛,肠鸣亢进,是气滞于中。故张教授紧扣主症,辨为大肠湿热证。认为当以攻除邪实为治则,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为治法,其余诸症,可以兼取它法以助之。故用黄连、木香两药为君。马齿苋、秦皮、黄柏、萆薢擅清热止泻,以辅黄连之泄降;患者疼痛明显,由于不通则痛,故联用厚朴、延胡索、百合汤、丹参饮诸药以行气活血止痛,又能助木香温和流通之力,上药共以为臣。患者湿邪留恋,佐以猪苓、泽泻,又能利前以实后;久泄不止,添诃子肉、芡实,联秦皮以收涩;虚象明显,故取炙黄芪、太子参补中之力,与黄连、厚朴之属升降相因,合百合、芡实之类气阴双敛。紧扣主症,重在攻邪,诸法并用,佐以补涩,故收奇效。

5 结语

张洪义教授治疗慢性泄泻,重视整体,动静结合,法度严谨,辨证准确。遵循前人之法,或清热、或和解、或利水、或收敛、或温阳。却又不拘一格,自有创见。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或单用一法,或数法并举。用药组方一丝不苟,中西合参,知常达变,从不拘泥于成法,惟求疗效。晚生后学,当作效仿。

参考文献

[1] Gorospe EC, Oxentenko AS. Nutritional consequences of chronic diarrhoea[J]. Best Pract ResClinGastroenterol,2012,26(5):663-675.
[2] 周青山,隆红艳. 儿童迁延性、慢性腹泻菌群失调机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2):216-218.
[3] Schiller LR. Definitions, pathophysiology, and evaluation of chronic diarrhea[J].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12,26(5):551-562.
[4] Deesomsak M, Sawanyawisuth K, Prachayakul V. An unusual cause of chronic diarrhea[J]. Trop Biomed, 2014,31(1):187-189.
[5] Walters JR. Bile acid diarrhoea and FGF19:new views on diagnosis,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4, 11(7):426-434.
[6] 吴皓萌,徐志伟,敖海清. 21位国医大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撷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 28(10):2866-2869.
[7] 张伯礼.津沽中医名家学术要略.第2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85.
[8] Chapman TP, Chen LY, Leaver L. Investigating young adults with chronic diarrhoea in primary care[J]. BMJ, 2015, 350:h573.
[9] 李玉洁,张为佳,Mayuree Tantisira,等."苦寒"方药性效解[J].中医杂志,2014,60(19):1630-1634.
[10] 刘华东,张民庆.《伤寒论》猪苓汤方证探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47(2):219-220.
Therapeutic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of chronic diarrhea by Professor ZHANG Hong-yi
LUO Ming-chi1, SHI Shuai1, 2

    

1. ZHANG Hong-yi Inheritance Chinese Medical Studio of the National Veteran Exper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ianjin He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60, China;
2.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chronic diarrhea by Professor Zhang Hong-yi from five aspects:1)Clear heat and dry dampness to harmonize the stomach by bitter-cold medicine. 2)Soothe the liver and rectify the spleen with both attack and supplementation. 3)Promote urination to dry stool. 4)Astringe the intestines and arrest diarrhea. 5)Warm the center, rectify Qi and fortify the spleen by raise Yang. In addition, part of habitually medicine and case will be given.
Key words: chronic diarrhea    therapeutic experience    ZHANG Hong-yi     
(0)

相关推荐

  • 春季腹泻高发,久治不愈,应是湿气侵袭,湿郁化热所致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在经历过寒冬的考验之后,阳气也在春季开始升发, 但春季气温冷热变化较大,加上天气潮湿,一些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开始生长繁殖,随风潜入体内,有些人稍不注意就会发生腹泻,甚至是慢性 ...

  • 消化科主任:调理脾胃的15种好药,对照吃...

    消化科主任:调理脾胃的15种好药,对照吃,效果奇佳,收好备用 1.菌痢,肠炎--收好备用--黄藤素胶囊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 2.腹胀--收好备 ...

  • 反复口腔溃疡、急慢性肠胃炎久治不愈?给大...

    反复口腔溃疡.急慢性肠胃炎久治不愈?给大家推荐一个经典名方,堪称中医界的"消炎药".   甘草泻心汤是<伤寒论>里的经典方,甘草泻心汤既有寒药,又有热药,既然是以热症为 ...

  • 李东垣效方集锦——凉血地黄汤

    原文:<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夫肠 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派,如HT 桶涌出也.今时值长夏,湿热大盛,正当客气胜而 ...

  • ▲名中医李佃贵教授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李佃贵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形成,主要与浊毒.气滞.痰阻.血瘀.虚衰有关:其中浊毒贯穿疾病始终,                                             ...

  • 全国名中医田德禄验案:腹泻多年患者,两诊后诸症消失

    "泄泻"病简介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 ...

  • 【名医精粹】浅谈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导读: 单兆伟教授从医50年,临床诊疗经验丰富,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单教授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归纳为脾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治疗上以健脾益气.清热活血为大法,着重健运中焦,调理脾胃升降,清热活血养 ...

  • 洁白胶囊一个治胃病的好药,对萎缩性胃炎慢...

    洁白胶囊一个治胃病的好药,对萎缩性胃炎慢性肾炎也可以使用 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 用于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呕逆泄泻,小便不利. 适用由脾胃失和.胃气上逆引起的胃痛.缓解胃脘胀痛.不欲饮 ...

  • 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文献

    近年来如慢性胃炎.慢性泄泻等脾胃病多发高发.笔者通过总结近5年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文献,知晓徐教授对反流性食管炎.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泄泻.残胃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整理 ...

  • 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气肿  稳定期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结果:(1)处方分析部分:共纳入27例患者,111个处方.在纳入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为16:11),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大多数(85%).在纳入处方中,涉及中药106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 ...

  • 张炳厚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用药规律探讨

    目的分析总结张炳厚教授诊治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特点,探讨张炳厚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及临证经验.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方法,分析99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基于关联 ...

  • 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张洪春教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探究其用药规律.核心处方及核心药物.进而对核心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索核心药物治疗慢阻肺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为慢阻 ...

  • 张蜀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经验及病案举隅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以排尿异常.骨盆区域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治疗效果不佳.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故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仍缺乏良好的疗效.中医药因其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体系,故临床治疗慢性前 ...

  • 王自立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

    通过2则验案介绍王自立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指出慢性泄泻多责之于"虚"与"湿";辨证分为肠道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胃虚弱证4型;治疗要因人制宜;缓 ...

  • 禤国维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

    目的:通过对榻国维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痊愈的病例处方进行收集.整理及回顾,探讨.分析.归纳其中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进而总结出榻国维教授治疗慢性湿疹的用药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本课题通过收 ...

  • 【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用药心得...

    [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用药心得].临证擅用大剂量黄芪以补益正气,大补元气;化瘀通络,善用虫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过程中,湿热瘀毒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常用大黄祛湿热排瘀毒.把中医学&qu ...

  • 张文红教授治疗不孕症对药与角药拾萃—[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作者 / 王全乐 樊亚妮 张文红 山西中医药大学 张文红教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医三十余载,术业专攻,将相关中药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了独特的配伍风格,尤其在对药和角药运用方面 ...

  • 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方剂 张镜人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2012-03-12 217 复禾健康医生组 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方剂1.化瘀行水汤:当归12克,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茯苓.车前子各10克,蛇莓.生地.益母草各30克.并随证加减,气虚者加生黄芪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