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城市水利简史(上)

摘要:城市水利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水利学科。绍兴城是我国春秋时期建立的 140 多座诸侯城市中迄今仍存于原址的两座古城之一。以绍兴水城为例,研究城市水利 的起源与演革,对于探索城市水利的发展规律,建立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生态 系统,都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意义。

开局一座城!你能抵挡住几波攻击?

广告

所谓古老,从城市的起源、发展来看,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是临水而建,择水而设,水利伴随着城市的创立而诞生,又随着城市的逐渐扩大而不断发展,可谓一部城市建设史蕴含了一部城市水利史。这部历史仅以绍兴而言,就长达 2500 年;所谓新兴,城市水利这门学科的正式确立,假使以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研究会成立为标准的话,已经是世纪之交的 1999 年,至今不过短短 20 年时间。学科历史的悠久与学科确立的迟缓形成的强烈反差,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缓慢和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浪潮的迅猛。因此,以古城址稳定不变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水城绍兴为例,研究城市水利的起源、定位、演革、成就、教训及其城市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探索城市水利的发展规律,把握城市水利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满足城市化的水利需求,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生态系统,都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意义。

展开剩余94%

01

第一章 先秦时期:筚路蓝缕,建城春秋

绍兴古称越。绍兴城是春秋越国的都城,始建于公元前 490 年,地处我国东部沿海, 位于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西部的山会平原中心。

“山—原—海”台阶地形与原始水环境

宁绍平原从晚更新世以来,曾经经历过三次海进和海退的沦桑巨变,在距今 6000 年前的最后一次卷转虫海进高潮时,成为一片浅海。(图 1)卷转虫海退后,遭海淹的山会平原渐次出露成陆, 到春秋时期,自南而北形成山—原—海的台阶式地形。

图1 卷转虫海进时期今浙江省境示意图

区域范围:南为会稽山地,北系后海,东、西分别为普娥江和浦阳江所环抱,中间是一片河湖交叉的沼泽平原,史称山会地区,即越国的中心区域,面积约 1650 平方公里,其中会稽山地约 810 平方公里,平原约 840 平方公里,山原参半。(图 2)受南高北低的地形制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控制,北部会稽山约 460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区河流——古称“三十六源之水”下注平原,流入后海,在山会平原形成众多南北向自然河流,较大的有若耶溪、娄宫江、夏履江等,均受到后海咸潮的强烈影响。

图2 古代绍兴地区自然环境图

(1996年版《绍兴市志》卷二)

山区河流的下泄洪水与沿河上溯的钱塘江涌潮相顶托,在平原低洼处潴成许多 自然湖泊,河海、河湖相通,加深了平原的沼泽化程度。对此,越王句践曾有如下的描述:“山林幽冥,不知利害所在。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水属苍天,下不知所止。”“交错相过,波涛浚流,沉而复起,因复相还。”“浩浩之水,朝夕既有时,动作若惊骇,声音若雷霆,波 涛援而起,船失不能救”“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这些描述客观再现了古代绍兴原始水环境的状态及特点,也真实反 映了在原始水环境中形成的越国的生活习俗和刚烈的民族性格。

在水土资源丰富的沼泽平原中崛起的数百座孤丘,如马鞍山、航坞山、西辰山、翠屏山、稷山等,成为越人开发沼泽平原的理想聚落地,而其中形成于今绍兴府山、塔山、鼓山带的孤丘聚落,终于发展而成为日后的绍兴城市。该区域内的南北向自然河流及湖泊,构成了日后古城河的基础水道。

卧薪尝胆时期创建的越国都城

公元前 490 年,越王句践由吴返越,开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时期。他采纳大夫范蠡“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的建议,首先把越国都城从山麓地带下迁到平原中部,令范蠡先后筑起了句践小城和山阴大城。《越绝书》卷八载:“句践小城,山阴城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小城西北依山,其形制据《吴越春秋》卷五记载为:“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一圆三方。”宋《嘉泰会稽志》引《旧经》云:“小城西北两面皆因重山以为城,不为壕堑。”所指重山即今府山。据考,小城西北以府山为屏,西城墙起府山西尾止早偏门,南城墙起早偏门止凰仪桥,东城墙起凰仪桥止宝珠桥,总长近 2 公里。城门位置:南城墙段有二:一约在旱偏门(常禧门),一约在拜王桥(秦望门),均为陆门;东城墙段也有二:约在酒务桥(酒务桥门),分设陆门和水门,一在府桥附近的镇东阁,为陆门。其中,设于酒务桥附近的水门是绍兴历史上的首座水门,沟通了小城内外水道。城内水道应为石门槛经莲花桥至大郎桥的玉带(已填),东西向,可能经人工疏挖而成。城外河流为凰仪桥至宝珠桥的环山河,南北向, 上游大致对应坡塘江,应属自然河段,时东城墙依河而筑,城外河流自然形成为小城的护城河,在此后修筑的大城中又被纳为城内河道。上述河段可视作最早的绍兴古城河。

山阴大城,又称蠡城。作为政治中心的小城建成不久,以此为依托,范蠡又向东扩建商业中心和居民处,建成山阴大城,因出于“臣服”吴国的政治需要而不筑北面。“山阴大城者,范蠡所筑治也,今传谓之蠡城。陆门三,水门三,决西北,亦有事。”“大城周二十里又十二步,不筑北面。”《吴越春秋》载:“外廓筑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吴也。”据考,大城西城墙,约起自小城南城墙东南角拜王桥,止于鲍郎山;南城墙自鲍郎山起,止于罗门桥:东城墙白罗门桥向北,经东郭门、五云门、都泗门至蕺山东麓,北面不筑,西北以重山为屏。(图 3、图 4)

图3 小城和大城的地理位置

(《陈桥驿全集》第九卷)

北面城墙何时封筑,史无记载。从“不筑北面”的政治因素考察, 具有争霸中原雄心壮志的句践,在灭吴以后,是不允许这一“臣服”的耻辱标志存在的, 并且,当时已有大量的吴国战俘可以利用,还修筑了工程量比城墙大得多的吴塘。由此判新,北城墙的封筑应在公元468 年句践迁都琅琊以前,其位置大致从蕺山西麓向西经北海桥折南与西城墙会合,终于府山北麓。至此,大城与小城已连接封闭,大小城范围内的自然河道和疏挖河道,构成了早期的城河体系。其中有迹可考的主要城河有 4 条:一是从凰仪桥至仓桥的南北向环山河,即小城护城河;二是从南门至小江桥的南北向府河,此河在绍兴城河中最为著名,因未见开挖记载,当属自然河流无疑;三是从凰仪桥至东郭门的东西向狮子街河(已填)、鲁迅路河,东连山阴故水道,北通环山河入小城。《越绝书》卷八记为:“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渎阳春亭;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据此,东郭门既有陆道,又有水道,可能是水陆门并存。山阴故水道西接东郭水门,东至今上虞市练塘村,全长约 20.7 公里(部分利用湖泊),位置与今浙东运河该段大致相当。

图4 小城、大城示意图

(《陈桥驿全集》第九卷)

故水道不但沟通了练塘冶金基地、富中大塘农业基地与都城的联系,而日沟通了该 区域南北向自然河流,为富中大塘和都城内提供淡水资源。这对当时不筑北城,城内水 质仍受咸潮影响的都城来说,至关重要。为将淡水源送达小城政治中心内,故从东郭水 门到酒务桥水门的水道时已疏通连接,成为横贯大、小城东西的主要城内河道。四是从 酒务桥北的小城水门向东过府河,再从清道桥经东街河(已填)到五云门的东西向河道, 为水、陆路并存,这是句践出入,由小城宫台出发,“更驾台,驰于离丘;游于美人宫,兴 乐中宿”的必经之路,而“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丘土城”。土城今称西施山,居五云门外绍兴钢铁厂内,故从酒务桥水门到美人宫水门的水道时也 疏通连接,成为横贯都城东西的又一条主要城内河道。这 4 条南北、东西向水道交叉呈“井”字形,既沟通了都城内的自然河流,又与城外山阴故水道等河流相连,使城内河道与城外河流连接贯通,构筑了古城河的基础框架。此外,西起府河鲍家桥,东至金钢庙 前相通的投醪河(又名簟醪河、劳师泽),时处大城南城墙外,应为筑城而成的护城河,史 载因句践将酒投于此河,与出征将士随流共饮而得名。东城墙仍应依河而筑,城墙外的 南北向自然河流若耶溪河段(平水西江),构成大城东面护城河,位置至今基本未变,成 为今环城河的东段。以此而论,公元前 490 年句践小城城墙、酒务桥水城门修筑及玉带河整理可视作绍兴最早的城市水利工程。而公元前 490 年—公元前 468 年期间修筑、整理完成的山阴大城城墙、东郭水门等 3 座水门、城内 4 条“井”字型框架河道及其沟通城内外的山阴故水道、富中大塘、护城河等,则是绍兴城市水利建设的第一次高潮,不仅为越国都城的确立和吴越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水利保障,而且也奠定了绍兴城市水利的初步框架和基本格局。

建城时的水利定位

句践把越国都城从会稽山北麓的平阳,下迁到负山面海、河海相通、咸潮出没、沼泽连绵的山会平原,在选址上进行了极富远见的周密规划。规划的核心就是确立了符合当时水环境实际的都城水利定位,并以此指导实施了系列卓有成效的都城水利工程。主要有:

防洪。一是都城选址于南北向山区河流若耶溪、娄宫江(平原段)之间,利于会稽山洪水排泄入海,减轻防洪压力。二是利用府山、塔山、蕺山等九座孤丘构筑成城,城区地面高程高于周围平原一米以上,既利于防淹又利于排泄内涝。三是建造防洪城墙。“范蠡乃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一圆三方。西北立龙飞翼之楼, 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外郭筑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吴也,不敢维塞。”其实,缺西北只是迷惑吴国的韬晦之计,雄踞城西北角的府山海拔74 米,势若卧龙(又名卧龙山),根本无需筑城。以府山为依托,构建“一圆三方”的小城和“一圆四方”的大城城墙体系,有效地阻遏了洪水溢城,使建城 2500 年来未见洪水淹没绍兴的记载。

拒潮。城墙同时具有拒潮的功能。然而,作为越国的都城还必须解决城内外物资、人员的交通运输和向城内输送淡水的问题,这就需要城内外有水道沟通,如前文所述的从小城酒务桥水门到大城东郭水门出城沟通山阴故水道的东西向主干河道等。为拦截海潮沿这条河道涌入城内,越国在城东沼泽平原上修筑了一条东起都城西至曹娥江边的御潮拒咸堤塘,这就是古籍记截的山阴故陆道,“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读阳春亭。去县五十里”,位置濒临山阴故水道北岸,里程与山阴故水道相同,堤塘的大部分在东汉马臻修鉴湖时加高成为鉴湖东围堤的一段。

供淡。如前所述,为咸潮所包围的都城提供淡水是当时城市水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输送淡水和沟通都城与后方基地联系的需要,导致山阴故水道的疏挖。由于山阴故陆道阻截了南上的咸潮,位于故陆道以南的山阴故水道得以拦截区域内会稽山北下的淡水,经东郭水门输入城内河道,以满足都城对淡水的需要。山阴故水道沟通都城与曹娥江,“是我国见诸记载的最古老运河之一”,东汉至宋代被拦蓄成鉴湖湖面,南宋鉴湖湮废后又恢复成浙东运河的一部分,成为我国著名的“京甬运河”的南端。

交通。越国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在吴越战争背景下,越国不但要沟通战略后方富中地区与都城的交通,也要沟通越国与吴国大规模借贷粮食及进贡物品的运输通道。而交通运输通道的畅通,主要是依靠山阴故水道。富中地区原系沼泽平原,由富中大塘拦截改造成为肥饶的“义田”,其范围北起富中大塘,南至会稽山山麓(黄海 5.5 米),东界富盛江,西临若耶溪,面积约 51 平方公里,其中平原耕地按今计算约 40 平方公里(6 万亩),是越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冶金基地和陶瓷基地。“富中大塘者,句践治以为义田,谓肥饶,谓之富中。去县二十里二十二步。”考其位置,约西起东郭门外若耶溪东岸,向东经东湖箬山,延伸到樊江吼山(犬山)北侧、富盛江西畔的坝头山为止,全长 20 里左右,紧邻山阴故水道南岸,塘体高度不超过 2— 3 米。盛鸿郎、邱志荣先生在考证故陆道、故水道和富中大塘的地理位置后认为“:在开挖故水道的同时,越部族综合利用了所挖掘的土方,在紧邻故水道的北岸建成了山阴故陆道及南岸的富中大塘的一部分,可谓一举而三得,在规划指导思想上是十分成功的。”由于故水道沟通了越国都城与战略后方、曹娥江、后海、钱塘江、吴国都城的水路,因此是越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如越国向吴国借籴万石稻谷的大宗贸易,应该是经这条水路运输完成的。

上述绍兴建城初期“防洪、拒潮、供淡、航运”的水利定位,在经历了 2500 年绍兴城市发展检验后,即使以当今绍兴城市化高速发展对水利的更高需求来评价,仍不失其积极的现实意义。科学的定位,使春秋越国以城市水利为中心的水环境建设创造了古代越地的鼎盛文明,为强盛越国、覆灭吴国、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国力基础。并且,越国水利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地域范围,它不仅是绍兴城市水利的起源,而且是我国有记载的先秦时期最早的代表性水利工程之一,如最早的系统堤防富中大塘、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山阴故水道、最早的有坝取水枢纽昊塘、第一条石筑海塘石塘等,从而在我国水利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02

第二章 鉴湖时期:城湖一体,交相生辉

公元前 473 年越灭吴后,为了称霸中原,句践于公元前 468 年将越国国都北迁至山东琅琊。当时的山会地区作为后方基地,虽然与琅琊保持着密切联系,然而政治中心毕竟北移而远离后方。特别是一批精通水利的专家、谋士和组织者相继流散和被杀,从根本上动摇和削弱了组织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领导、技术力量,加以频繁的战争,使水利事业不可避免地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带状态。公元前 334 年,越为楚所灭,越国的工统不复存在,越部族又退居山会地区,已不具备进行有效水利建设的条件。直至公元前 222 年,秦统一中国后,“降百越之君”,行吴会合治,设置会稽郡,郡治设在吴县,将山会地区下降为会稽郡下的山阴县,加以秦始皇为镇压越族反抗,南巡会稽,用强制手段,“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口,故鄣”,导致山会地区人口锐减,以致于西汉司马迁游历这个地区时称之为“地广人稀”。这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移民原因,造成了绍兴城市水利从句 践迁都琅琊后近 600 年的停滞不前,直到东汉永建四年(129)吴会分治山阴成为会稽郡郡治以后,才迎来了绍兴城市水利的新一轮高峰——鉴湖时期。

鉴湖时期,是指从东汉鉴湖创立到南宋鉴湖衰落的鉴湖存续时期,历经东汉、三国、南北朝、隋朝、唐朝和宋朝,时间长达 1050 余年之久。

东汉永和五年(140),会稽郡守马臻主持修筑我国古代南方最大的蓄水工程——鉴湖。鉴湖是建于山麓平原地带属于湖泊、洼地蓄洪类型的低坝水库,工程的主要部分是围堤。(图5)据考,鉴湖围堤以郡城(都城)稽山门为中心, 西堤止于钱清江边的广陵斗 门(长 26.25 公里),东堤止于曹娥江边蒿口斗门附近的新桥 头(长30.25 公里),总长 56.5 公里,堤高 3.5— 4 米,部分堤基采用当时国内领先的松桩沉排技术。

图5 鉴湖图(康熙《会稽县志》)

鉴湖总面积 189.95 平方公里,除去湖中岛屿 17.23 平方公里,湖面积为 172.7 平方公里,正常库容 2.68 亿立米,总库容达 4.4 亿立米以上,其面积之大、堤坝之长、水门之多,均居我国古代蓄水工程之首。在东汉至南宋千余年的存续期间,鉴湖以防洪、灌溉、供淡、释咸、交通、水产和水环境、水文化等方面的巨大综合效益,确立了其在中国水利史上的不朽地位,同时对绍兴城市水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解决防洪问题

鉴湖围堤长达 56.5 公里,防洪库容多达 1.7 亿立米以上,足以将北部会稽山的全部洪水拦蓄入湖滞洪,经斗门、闸、堰、阴沟等 69 座水门泄洪,分别导入潮汐河流东小江、西小江,以及从北部平原河道排泄入海,消除了山洪对城区的威胁,确保了鉴湖时期没有发生洪水破城的灾难。由此上溯到公元前 490 年迄今 2500 多年的绍兴建城历史,都没有发生水破城墙的悲剧,足以证明绍兴的城市防洪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促进城墙建设

鉴湖围是以山阴城为中心修筑,使郡城的东、南、西南三面城墙被湖水包围,兼具了围堤的防洪挡水作用,从而对城墙的形制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城墙建设。隋开皇年间(581— 600),越国公杨素采羊山及东湖石,沿古大城迹增扩加固,名曰罗城,周围增至二十四里二百五十步,城之四面高厚之数为:“城东面高二丈四尺,其厚三丈;西面高二丈六尺,其厚一丈八尺;南面高二丈一尺,其厚一丈八尺:北面高二丈二尺,其厚二丈六尺。”城门九:“东曰都赐门、曰五云门;东南曰东郭门、曰稽山门;正南曰植利门;西南曰西偏门、曰常禧门;正西曰迎恩门;北曰三江门。”9 座城门中东、南、西三面从都赐门到西偏门有 6 座城门面临鉴湖,其中:都赐、植利、西偏门依次设有都赐堰、南堰、陶家堰,既拦蓄湖水不入城,又保持少量过堰湖水更换城内水体,调节水位,提供淡水;五云、东郭门外有埭,“皆以护湖水使不入河”,稽山门至禹陵筑有分湖堤,将鉴湖分为东湖和西湖。由于湖临城下,湖面与城内河面存在 2— 3 米的水位差,城墙已成为保护城区的生命线,所以对城墙的维修保护至关重要,必须少毁即修,确保安全,自隋开皇至宋熙 宁近 500 年间,罗城“虽间有堕圮,寻复缮治,旧址尚在,不甚圮损也”。

沟通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西起钱塘江南岸,经西兴、钱清、绍兴、曹娥,东达上虞通明坝连接自流河流姚江、甬江,从宁波镇海招宝山入海,除自然河流段外全长约 206 公里。浙东运河地处京甬运河南端,沟通古钱塘江、钱清江、曹娥江三大潮汐河流,是古代连接杭州、绍兴、宁波从宁波出海的陆海黄金水道,前身为越国的山阴故水道。故水道在鉴湖时期被拦入湖内成为鉴湖水路,鉴湖湮废后又恢复成为浙东运河的一部分。晋怀帝时(307— 312),为提高鉴湖灌溉效率,会稽内史贺循主持疏凿漕渠。漕渠位于鉴湖西围堤以北,与围堤基本平行,东起郡城,西对钱塘江边的西陵(西兴),又称西兴运河,当时长约 57公里。

图6 六朝西兴运河、鉴湖运河航道示意图

西兴运河连接余杭(杭州)、会稽两城,沟通钱塘、钱清两江,穿越会稽城后进入鉴湖过曹娥江可直达宁波,成为浙东运河中继山阴故水道后最早的主干工程。(图 6)由于西至钱清江东至曹娥江的百十余里鉴湖围堤截断了南部鉴湖区域与北部平原河道的直接通航航道,因此,晋以后,鉴湖以北平原地区,特别是西兴运河的船舶,必须通过会稽城,然后从都泗堰或东郭堰牵挽而过,才能进入鉴湖东行。同样,东来船舶从曹娥江入鉴湖后,也必须通过会稽城,从迎恩门(西郭门)入运河西行,从而形成城内从西郭门经小江桥、香桥折南经长桥再东到都泗门的又一条东西向重要水道。

奠定城市水系基础

绍兴水城,举世闻名,城市水系建设是以自然河流、湖泊为基础,历经数千年的人工疏挖整治,历史地形成“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之独特水城景观,它的形成 与水环境变迁、城区建设和鉴湖建废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如前所述,早在越国建城初期,绍兴城市水系建设已经形成了“井”字型河道沟通故水道的初步框架。东汉修筑 鉴湖,拦入故水道,湖水直临城墙,通过都赐堰、南堰、陶家堰从东、南、西三面与城内河道沟通,促进了城区河道发育。西晋疏凿西兴运河,运河穿城而过,沟通了城区河道与鉴湖、平原河道及钱塘、钱清、曹娥三江的联系,成为山阴城与钱塘江、长江流域联系的最重要的航运水道。南北朝·陈(557— 589)首次以南北向府河为界,把山阴县分成山阴、会稽两县,山阴城也一分为二,成为会稽郡治和山、会县治的所在地。其时,城区内从城南到小江桥折东经萧山街河,到香桥再折北经蕺山河出昌安门的贯通全城南北的府河已全面形成。隋开皇年间修筑“罗城”,把山阴城加广至 24 里 250 步,基本确定了绍兴城的轮廓,与今环城路已大致相符。罗城建成后,投醪河被纳入城内,府河至稽山门的南环城内河和稽山门至东郭门的东环城内河,因筑城取上也已形成。直接沟通城内与城外平原河道的水门,《嘉泰会稽志》记有正西迎恩门(西郭门)和北三江门(昌安门),“西门因渠漕属于江以达行在所,北门引众水入于海。”唐元和十年(815),浙东观察使孟简主持修建从越州城至萧山的运道塘,是为绍兴有记载的第一条运河石塘路,反映了由运河进入越州城再往鉴湖东行的往来船只不断增多;又开浚从西小河谢公桥到府河的东西向新河,城内河道进一步发展。到唐末乾宁年间(894— 898),吴越王钱镠修缮罗城后,城内河道在春秋“井”宇型框架基础上,至少先后形成了从西郭水门经上大路河、萧山街河,在香桥折南经稽山河、都泗河出都泗水门的东西向通航水道及投醪河、南环城内河、东环城内河和新河等,构成了绍兴城市水系的基本格局。南宋时,绍兴二次成为临时首都,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嘉定中(1220— 1224),郡守汪纲等对罗城及水陆城门和城内道路、河渠、桥梁等进行大规模修缮建设。府城之内已形成街随河走,河随街流的“一河一街”、“一河两街”及“有河无街”的街河布局,以南北向府河为主干,众多东西向河道为支脉,河、池、港纵横交叉的水路网络,“府河在府东一里,跨山、会界,其纵者自江桥至植利门,北至昌安水门:其横者,自都泗门至西郭门:中间支河甚多,皆通舟楫。郡城河道,错若绘画,自通渠至委巷,皆有水坏之”。另一方面,鉴湖在南宋淳熙二年(1175)被诏垦湖,“绍,贺知章放生池十八顷外,余悉纵民耕之,最终湮废,共垦出湖田 2300 多顷,今尚存残留河湖面积 30.44 平方公里,占全盛时期的 17.6%”。鉴湖湮废对绍兴城市水系的最终确立产生重大影响。南宋以后,鉴湖围堤上的涵闸设施逐步拆废建桥,是塘渐成通衢。随着湖内外的水位差消失,城门中的都泗堰、南堰、陶家堰就自然废除,原东、南城门外所设挡水埭和都赐门、常禧门以北截断若耶溪、娄宫江的鉴湖围堤也次递废除,先后开通形成了水(西)偏门、植利门(南门,水陆兼俱)、东郭门、都洲门、昌安门(三江门,水陆兼俱)、西郭门(迎恩门,水陆兼俱)共六座水门,沟通了城内外水道,使城内河道与平原河湖网融为一体,皆可直接通航,终结了鉴湖时期过堰通航的历史,促进了城内河道的布局整理。同时,恢复了原城东和城西的护城河若耶溪(平水西江)和娄宫江的自然水道,与筑城时形成的南、北护城河段连接贯通,最迟到明代,由四通八达的城区河道通过六座水门连接环城河沟通浙东运河和平原河网组成的绍兴城市水系己经确立。(图 7)

图7 府城图(明万历《绍兴府志》)

营造优美水环境

鉴湖不仅奠定了绍兴城市水系和鱼米之乡的基础,使绍兴的经济实力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且还营造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天人和谐的水环境、水生态,从而诞生了我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文化现象——“兰亭修禊”和“唐诗之路”。东晋永和九年(353),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 41 位国内名士雅聚鉴湖湖口的兰亭,置身茂林修竹,遥望浩瀚鉴湖,列坐其间,饮酒赋诗,共赋诗 37 首,最后由王羲之乘兴完成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全唐时期,仰慕浙东山水和鉴湖文化,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 贺知章、孟浩然、王维、元稹、李绅、宋之问、骆宾王、方干、灵澈等等唐代诗坛杰出人物在内的 340 位诗人,渡钱塘江,经西兴运河,游览越州,轻舟鉴湖,再上溯曹娥江、剡溪到天台,饱览沿途胜景,留下数以千记的华美诗篇,形成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的“唐诗之 路”。而描写越州城山水风光最为精美者,当推李白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中的一节:“……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李车,雷奔骇心颜。遥闻会稽美,且渡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前六句是写南渡钱塘江入西兴运河时看到的壮观钱塘涌潮;中四句是写会稽山及会稽山内以越族的母亲河——若耶溪为代表的“三十六源之水”,即鉴湖的源头;后四句是写鉴湖与越州城,最为传神,这是在皓月当空的傍晚,诗人伫立于越州城中,遥望碧波浩瀚、水天一色的鉴湖上的片片轻舟,对水城的秀美风光,尤其是对湖面高悬越州城上的奇伟景观,进行了浪漫主义的讴歌。

当然,鉴湖并非万能的水利工程。受工程定位的地理位置的局限,虽然持续不断、较大流量的鉴湖淡水在满足九千顷农田灌溉用水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咸潮造成的土地咸渍,但是它不可能拦截潮水直入平原,也就无法解决绍兴城市水利的拒潮问题。这个问题留待明代建造三江闸,封闭山会海塘后,才得以根本解决。

03

第三章 明清时期:塘闸拱卫,水城璀璨

宋至明清,浙东运河成为杭州到宁波的主要水路通道,绍兴居其中,地位尤显重要。南宗状元王十朋曾经用“堰限江河,津通漕输。航瓯舶闽,浮鄞达吴”的华美词藻来描写这条运河。明代的运河航运更是“舟行如梭”,而且是“有风则帆,无风则牵,或击或刺,不舍昼夜”。如此繁忙的航运既可穿城而过,又可绕道坏城河畅通杭甬,促进了城区河 道更加四通八达。

南宋鉴湖衰落以后,山会地区的水利进入调整时期,直到明嘉靖十六年(1537)绍兴 太守汤绍恩主持建成 28 孔应宿(三江)闸(正常泄流量 280 秒立米),封闭山会海塘,形成山会平原内河河网运河水系后才告结束,前后长达500 年。(图 8、图 9)

图8 三江应宿闸(康熙《会稽县志》)

图9 民国时期的三江应宿闸

代表工程有治理浦阳江改道山会平原的系列工程、三江闸工程和山会海塘工程。(图 10)

图10 绍兴东江塘镇塘殿段鱼鳞石塘

这些工程的接连完成,对绍兴城市水利继续产生重大影响,不仅使城市水系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成熟时期,而且在解决城市水利“防洪、拒潮、供淡、航运”方面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峰,同时造就了举世闻名的绍兴水城。

地处山会河网平原中心区域的绍兴水城,从公元前 490 年由范蠡依水建城以来,历经秦汉、六朝、唐宋、元明几千年风雨沧桑,跨越自然水系、鉴湖水系、运河水系三大水利演变,终于在明嘉靖运河水系确立之际,形成以河道错若绘画、水门林立沟通、山水自相映发、文化源远流长为特色的举世闻名之绍兴水城。

绍兴水城形成

明嘉靖创建三江闸后,封闭了山会海塘,确立了绍萧内河运河水系,在隔绝后海潮汐的同时,也最终消除了绍萧平原鉴湖内外、运河钱清江之间的水位差。绍兴府城终于裁撤了城门的阻水堰坝,畅通了都泗、东郭、植利、水偏、迎恩、三江六座水门, 遂使城内水道与城外四面环绕的环城水道及运河和平原河网无障碍连接沟通,成为运河水系的一部分,统由三江闸为主调控入海。府城内, 以府河与运河为主要纵横骨干水道,其纵者府河,自江桥南至植利门,北至三江(昌安)门;其横者运河,自都泗门至迎恩(西郭)门;中间支河甚多,交叉环接,皆通舟楫,构成运河水系中相对独立的绍兴城河体系。(图 11)

图11 横跨城内运河的原山阴、会稽

两县界桥——小江桥

绍兴城河体系确立以后,明、清两代的继任郡守,多有疏浚治理之举。经明嘉靖知府南大吉、清康熙知府俞卿、李亨特等疏浚整治,绍兴府城河网更趋完善,“郡城中,河道错若绘画,自通渠至委巷,无不有水环之”。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在府城约 7.8 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大小河道 33 条及众多支叉港溇,总长约 60 公里,石桥 229 座,大小湖池 27 处,总面积约 35 公顷,构成“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独特水城景观。(图 12、图 13)城内河道结构完备,功能齐全,排放畅通,自成体系。以南北向府河为主干,从南门引流鉴湖水,经小江桥、香桥向北,出昌安门流入山会平原,又配以城东稽山河、城西环山河两条南北向主河道,使鉴湖水与北部平原水网相连接。与稽山河、府、环山河相交的东西向河道,在府河以东自南而北有:罗门河、投醪河、南街河、都昌坊(今鲁迅路)河、咸欢河、缪家桥河、会源桥河、鱼化桥河、圣路桥河(东街河)、断河、广宁桥河、萧山街河等;在府河以西自南而北有:和畅堂河、狮子街河、前观巷河、后观巷河、酒务桥河、水澄巷河、新河、上大路河等。城四周内外又环以内外环城河。按功能划分, 府河以防洪、排涝、引水为主;上大路河、萧山街河以交通运输为主;东、西、南、北 4 条环城河兼具防洪、排涝和交通功能;酒务桥河、西小路河、八字桥河、汲水弄河等 5 条南北向河道和投醪河、南街河、鲁迅路河、咸欢河、五马河、鱼化桥河、圣路桥河、广宁桥河、新河弄河、水澄桥河、大郎桥河、狮子街河等 12 条东西向河道,用于生活、运输、集贸。交通性河道宽 8 米,深 2.5 米以上;生活性河道宽 4— 8 米,深 1.5— 2.5 米不等。至此城河整体布局完善,具备了生活、防洪、排涝、交通、运输、防火、景观等综合功能,已进入成熟时期。(参见卷首《绍兴府城衢路图》)

图12 城内府河出入口的植利水门,又称南水门

图13 原址重建的绍兴城内运河

东出入口——都泗水门

绍兴水城价值

在前面章节中,对于绍兴水城,笔者从水利史和历史地理的专业角度,论述了水城所处的水环境及其演变,水城的起源、发展与形成,水城内的水道布局、疏凿及整治,城内水道与城外环城水道、浙东运河、鉴湖、平原河网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水城发展与当地社会政治、军事、经济进步的内在联系,以及水城的具有悠远璀璨越文化、山水掩映水环境和“小桥、流水、人家”江南风情的特色等,无非为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城提供较为全面、系统、充足的原始资料、技术分析和实物证据。现在看来,这个“举世闻名”的结论冠于绍兴水城是当之无愧并经得起推敲的。因为,这并非笔者一家(也非初家)之言,而且,这个把东方绍兴水城比作西方威尼斯水城的提法,最早是出自外国精英之口。18 世纪末,法国传教士格罗赛曾经亲临绍兴,对绍兴水城作了生动的描述,这段描述被收录于著名的《纳盖尔导游百科全书——中国卷》之中,从而使绍兴水城誉满海内外,他说:“它位于广阔而肥沃的平原中,四面被水所包围,使人感觉到宛如在威尼斯一样。”然而,格罗赛看到的仅仅是绍兴城的表象,就已经感叹它与全球闻名的威尼斯“一样”,如果他认识了绍兴城的历史和文化,再与威尼斯比较的话,就肯定会是“不一样”了,因为威尼斯实在不能与绍兴相比。当代著名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将绍兴与威尼斯进行对比研究,写下了一段精辟的评论,可作为对绍兴水城价值的诠释。他说:“我们大可不必因他(格罗赛)的这种比喻而感到自豪,因为威尼斯水城实在不能与绍兴水城相比。论历史,威尼斯要到公元六世纪才建立,到十世纪才一度成为一个城市共和国, 但绍兴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经建城,而且是一个春秋列国的首都。论地理,威尼斯确实是水城,但它的基础只是水:海湾、河浜、泻湖、小岛;绍兴这个水城却不同凡响,这座被先秦古籍《越绝书》记载的古城,建城之初,就兴筑了三座陆门和三座水门,它不仅满城有水,而且还屹立着许多山岳,是一座山水掩映、别具风格的水城。以年代的古老、文化的悠久、自然的优美,绍兴水城称得上举世无匹,是一座珍异逾常、值得永久保护的寰宇遗产。”笔者在深表敬佩之余,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以后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贯穿全程的运河主体、古纤道和八字桥为代表的绍兴城市水利,可谓是举世闻名,独领风骚。(未完待续)

THE

END

编辑:戴秀丽

(总第344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