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其他疾病

  85.感冒

  感冒一般称为“伤风”或“冒风”,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中医认为,本病系感受六淫之邪,机体卫外功能减弱,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而致病。

  本病的潜伏期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开始病变局限于鼻咽部,以后可向下展,影响到喉部、气管、支气管。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由于感受的外邪不同,以及体质强弱的差异,感冒又有风寒、风热、暑湿,以及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外感等不同证候,临证时应详加区别。

  对本病的治疗,应根据外邪的不同性质,以驱除外邪为主。风寒感冒宜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宜辛凉解表;暑湿感冒宜清暑祛湿;体虚感冒,又当根据气虚、血、阴、阳亏损的不同情况,分予以益气、养血、滋阴、助阳解表等方法,不可专行发散或扶正。

  感冒病情虽较轻,但发病率高,且易反复感染,影响工作和学习,故应积极预防。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冬春季节,天气变化时,应及时增减衣服等。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苏叶15,g,防风15,g,苍耳子15,g,白芷15,g,白芍15,g,枇杷叶15,g,蝉蜕9,g。

  功能主治:具有疏风利肺,调和营卫的功能。适用于伤风引起的感冒。多见于冬令,症见恶风,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

  用法用量:水煎,及时服用。

  随证加减:重症者,改用桂枝15,g,白芍12,g,甘草9,g,生姜3片,大枣5枚。

  方二……………………………………………

  药物组成:葱白连须3根淡豆豉15,g,生姜3片。

  功能主治:具有辛温解表的功能。适用于风寒引起的感冒。多见于寒冷季节,或四季中气候骤冷,感冒初始,症见恶寒甚,发热轻微,无汗,涕清,喉痒,痰清稀,尿清长,苔白薄,脉浮紧。

  用法用量:水煎,及时服用。服后可加被取暖,使微出汗即可。

  随证加减:重症者,改用麻黄12,g,杏仁12,g,桂枝12,g,甘草6,g;兼咳者,可改用紫苏叶15,g,杏仁12,g,法半夏12,g,茯苓15,g,前胡12,g,桔梗12,g,枳壳12,g,陈皮12,g,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6,g。

  方三……………………………………………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薄荷12,g,荆芥12,g,牛蒡子15,g,板蓝根15,g,桔梗12,g,淡竹叶12,g,芦根15,g。

  功能主治:具有辛凉解表的功能。适用于风热引起的感冒。多见于春令,或四时中非时之暖,或感冒后期。症见发热微恶风,汗泄不畅,涕浊,痰稠,口干或渴,咽痛,尿黄,苔白黄,脉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及时服,或1日分3次服用。

  随证加减:症减兼咳者,改用桑叶15,g,菊花12,g,杏仁12,g,连翘15,g,薄荷6,g,桔梗12,g,芦根20,g,甘草9,g;症进热甚烦渴者,加石膏30,g,黄芩15,g;症重而兼有痰喘者,改用麻黄12,g,杏仁12,g,石膏30,g,射干15,g,甘草10,g。

  方四……………………………………………

  药物组成:荆芥15,g,防风15,g,羌活15,g,独活15,g,柴胡10,g,前胡15,g,川芎12,g,桔梗12,g,枳壳12,g,茯苓15,g,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疏风祛湿的功能。适用于感冒挟湿。多见于霉雨湿甚季节,或淋雨、涉水、坐卧湿地后起病。症见身热不扬,汗出黏手,头胀如裹,骨节酸痛甚,胸痞,舌苔白腻,脉濡。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如头身重痛甚者,改用羌活15,g,防风12,g,川芎12,g,藁本12,g,蔓荆子12,g,独活12,g,甘草9,g。

  方五……………………………………………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香薷15,g,厚朴15,g,白扁豆15,g,藿香15,g,荷叶12,g,佩兰12,g,滑石20,g,黄连10,g,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清解暑邪,芳香化湿的功能。适用于感冒挟暑。多见于夏令,症见恶寒无汗,或身热,汗出不解,头身痛,脘痞闷,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如咽、结膜红肿者,去扁豆、厚朴,加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木贼12,g;流涎、上腭疱疹或溃疡者去香薷,加防风12,g,石膏20,g。

  方六……………………………………………

  药物组成:藿香15,g,苏叶12,g,白芷12,g,厚朴12,g,大腹皮12,g,苍术12,g,陈皮12,g,桔梗12,g,香附12,g,山楂15,g,麦芽12,g。

  功能主治:具有宣肺解表,和中导滞的功能。适用于感冒挟食。症见恶寒或发热,喷嚏,流涕,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或见流涎,大便稀溏,舌苔厚腻,脉滑实。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如寒者加炮姜10,g;热者加黄芩15,g,大青叶15,g;积滞者加枳实12,g,熟大黄12,g。

  方七……………………………………………

  药物组成:党参15,g,苏叶15,g,前胡12,g,葛根15,g,桔梗12,g,桂枝12,g,枳壳12,g,防风12,g,白术15,g,甘草10,g。

  功能主治:具有益气解表的功能。适用于气(阳)虚感冒。症见身热轻,恶寒重,无汗或自汗,倦怠嗜卧,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甚者语音低微,舌质淡,苔白,脉浮无力或沉弱。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如腰膝酸软者加独活15,g,怀牛膝15,g;咳嗽痰多者,加陈皮15,g,法半夏12,g,茯苓15,g;气虚甚者加黄芪15,g;肢冷脉沉阳虚甚者,加附片12,g,细辛5,g。

  方八……………………………………………

  药物组成:玉竹15,g,葱白5根白薇15,g,淡豆豉15,g,葛根15,g,桔梗12,g,薄荷12,g,甘草10,g。

  功能主治:具有滋阴解表的功能。适用于阴(血)虚感冒。症见头晕,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不多,口渴,咽干,或手足心热,脉细数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如阴虚甚者加麦冬15,g,生地15,g;血虚甚者,加当归15,g,白芍15,g。

  方九……………………………………………

  药物组成:柴胡12,g,黄芩15,g,羌活12,g,葛根15,g,桔梗12,g,折芷12,g,白芍12,g,石膏30,g,大青叶(或板蓝根)15,g,连翘15,g,甘草10,g。

  功能主治:具有解表清里的功能。适用于时行感冒(流感)。症见突然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骨节酸痛,目胀眼赤,软弱无力,而鼻塞、流涕、咳嗽等症反较轻,在咳吐黏液痰中或带血丝,苔白,脉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若初起恶寒甚者,去石膏;继之里热甚者,去羌活、柴胡;加青蒿15,g,地龙10,g;昏迷者,加服清心牛黄丸;痰中带血者,去柴胡、桔梗,加丹皮15,g,栀子15,g,青黛10,g;呕吐腹泻者,加藿香15,g,厚朴15,g,建曲15,g;伴气喘者,可按肺炎治疗。

  单验方及食疗

  1.贯众30,g,忍冬藤30,g,甘草6,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连服3天为1个疗程。预防感冒。

  2.金银花12,g,薄荷6,g,桑叶5,g,葱白3根。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3.贯众15,g,半边莲15,g,马鞭草30,g。加水500mL,共煎至100mL,1次15~20mL,1日服3~4次。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4.苏叶6,g,生姜5,g,香菜5,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煎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5.田边菊20,g,桑枝20,g,生石膏20,g,栀子1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煎服,连服2~3剂为1个疗程。用于感冒,发热,口渴,出汗。

  6.白萝卜500,g,莲须30,g,葱白30,g,核桃仁60,g,生姜20,g。将上药加水1500mL,共煎至500mL,1次服100mL,1日服2次。用于治疗感冒,全身疼痛,发热,微恶寒,咳嗽多痰。

  7.贯众10,g,板蓝根10,g,大蒜5瓣。先将前两味药加水适量,共煎取药汁,再将大蒜捣烂,加入药汁中,1日分2~3次服,连服3~5剂为1个疗程。用于预防感冒。

  8.桑叶10,g,葱头5个,生姜3片,芦根3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煎服。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

  9.小山茶10,g,苍耳子8,g,芦根25,g,桉叶50,g,红糖30,g。将前4味药加水适量,共煎取药汁,兑入红糖调匀,1日分2次服。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

  10.贯众25,g,茵陈15,g,板蓝根25,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煎服。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

  11.生姜150,g,白糖75,g。将生姜洗净,加糖共捣烂,1次20,g,1日2次,用开水冲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12.桃仁100,g,杏仁50,g,蜂蜜50,g,白糖50,g。先将前两味药捣烂,再与后两味药混匀,1次7,g,早、晚用开水冲服。用于感冒,咳嗽。

  13.生芝麻3,g,茶叶3,g。将上药物放入口中嚼烂,凉开水送服,服后盖被取微汗。用于感冒,头痛。

  14.苦瓜适量。将苦瓜切开,取瓤,煮熟后服用。用于流感。

  15.糯米100,g,葱白20,g,生姜20,g,食醋30mL。先将糯米加水适量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床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胃中热气升腾,遍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基本可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16.草鱼肉150,g,生姜片25,g,米酒100,g。取半碗水于锅内煮沸后,放入上药共炖约30分钟,加少许食盐调味,趁热食用,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每日2次,注意避风寒。用于风寒感冒。

  17.荔枝肉30,g,黄酒适量。用黄酒煮荔枝肉,趁热顿服。用于治疗气虚感冒。

  18.桑叶20,g,苏叶20,g,薄荷2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风热感冒。

  19.苍术9,g,贯众9,g。水煎,代茶饮,1日1剂,连服3~5天为1个疗程。用于预防流感。

  20.苍术15,g,川芎6,g,雄黄6,g,甘草5,g。将药物装入袋中,放入盛一担水的缸中,饮用此水两周,一周换药1次。用于预防流感。

  

  86.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医称之为“肺痨”“痨瘵”“痨疰”。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乏力、胸痛、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等。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阴精耗损,痨虫乘虚侵袭肺脏而引起。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脾肾有密切关系。如肺脏受病,可累及脾而致脾虚,脾虚则水谷精气不能上输于肺,肺失所养,导致肺阴日虚;肺津不足,累积于肾,而致肾水亏损,肾水亏损则虚火上扰,导致肺津受灼。由此可知本病的病理演变开始多为肺阴不足,继而发展为阴虚火旺,肺肾同病,或发展为肺脾两虚,终则因阴虚而损及阳而出现脾肾阴阳俱虚等证。从整个病程而言,多以阴虚为主。故治疗时当以补虚养阴及杀菌除虫为主。临证时多采用滋阴润肺,或健脾益气,或滋阴清火,或益火养阴等方法。抗结核药对本病有特效,早期病变若能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几乎可全部治愈而不再复发。

  肺结核系慢性消耗性疾病,故除药物治疗外,还必须注意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这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此外,本病的传染性很强,特别是早期,故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以防传染他人。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天冬15,g,麦冬15,g,沙参15,g,百部15,g,山药15,g,生地15,g,川贝母9,g,白及12,g,枇杷叶12,g,葎草12,g。

  功能主治:具有滋阴润肺的功能。适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肺结核。症见疲倦乏力,午后发热,两颧潮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胸闷不适,饮食减少,舌边尖红,脉细略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咯血者可加用十灰散(大蓟炭、小蓟炭、荷叶炭、侧柏叶炭、茅根炭、茜草根炭、栀子炭、大黄炭、丹皮炭、棕榈炭各等份,研为末即得)止血。

  方二……………………………………………

  药物组成:百合15,g,玄参15,g,生地15,g,沙参15,g,山药15,g,白及12,g,麦冬12,g,阿胶15,g,地骨皮12,g,夏枯草15,g,煅牡蛎30,g,三七粉10,g,枸杞15,g。

  功能主治:具有滋阴降火,润肺止血的功能。适用于肺肾阴虚引起的肺结核。症见潮热骨蒸,咳呛气冲,痰少而黄,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声音嘶哑,反复咯血,胸痛,盗汗,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脉数乏力。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咯血者可加用十灰散(见上方)、花蕊石散(煅花蕊石适量,研为细末即得)或饮鲜藕汁止血。

  方三……………………………………………

  药物组成:泡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砂仁10,g,薏苡仁15,g,百合15,g,五味子12,g,冬虫夏草5,g,白及12,g,焦山楂12,g。

  功能主治:具有健脾益气的功能。适用于肺脾两虚引起的肺结核。症见咳嗽,喘息,午后潮热,气怯声低,面色白光亮而无神,眼睑浮肿,形体羸瘦,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光质红,脉细数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咯血者可加用十灰散、花蕊石散(均见上方)或饮鲜藕汁止血。

  方四……………………………………………

  药物组成: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2,g,黄芪15,g,黄精15,g,五味子15,g,枸杞15,g,山药15,g,旱莲草15,g,紫河车粉10,g。

  功能主治:具有填补精血,调理脾胃的功能。适用于脾肾阴阳俱虚引起的肺结核。症见咳嗽气短,声音嘶哑,劳热骨蒸,形寒怕冷,面目四肢浮肿,食少便溏,舌红而干,脉微细。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单验方及食疗

  1.白及30,g,百合9,g,桃仁9,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肺结核。

  2.侧柏叶60,g,百部6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肺结核。

  3.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15,g,白茅根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肺结核,咳血。

  4.马宝6,g,百部6,g,白及12,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1次1.5~3,g,1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肺结核。

  5.紫河车60,g,百部60,g,川贝母60,g,白及24,g,海螵蛸15,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1次6,g,1日服2次,早、晚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肺结核。

  6.蛤蚧1对,百部60,g,白及60,g,枯矾9,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9,g丸,1次服1丸,1日服3次。用于治疗空洞型肺结核。

  7.蛤蚧1对,冬虫夏草45,g,白及60,g,百部60,g,黄芩30,g,牡蛎3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9,g丸,1次服1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用于治疗空洞型肺结核。

  8.全蝎150条。放于瓦上焙黄,研为细末,1次服6,g,1日服2次,45天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肺结核。

  9.黄精500~1000,g,党参500,g,枸杞子500,g,蜂蜜适量。先将党参、枸杞子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再将黄精切片,蒸透,置药汁中,待吸尽药汁后再次蒸透,取出放入蜂蜜中,15天后早、晚各服黄精片10,g。用于治疗肺结核(阴虚型)。

  10.冬虫夏草30,g,乌梢蛇2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1次服3~4,g,日服3次。用于治疗空洞型肺结核。

  11.胎盘1个。①将胎盘洗净,置瓦上焙干,研为细末,1次服3~4,g,1日2~3次,用黄酒送服;②将胎盘炖熟,分2~3次服食;③加入去核大枣500,g和冰糖适量,共煎成膏,每次20,g,1日服3次。用于治疗肺结核。

  12.燕窝6,g,白及6,g,冰糖少许。将前两味药加水适量,用小火炖至燕窝全化,弃药渣,加入冰糖再炖,每日早、晚各服1次。用于肺结核。

  13.白及10~20,g,大米10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煮为粥食之,1日1次,连服30天为1个疗程。用于肺结核恢复期。

  14.生白果、生菜油各适量。将生白果浸泡于菜油中100天以上,每日早、中、晚各食1枚(去心),儿童酌减。用于治疗肺结核。

  15.鲜百合、蜂蜜各适量。将上药放于碗内,隔水加热共蒸熟,,1日2次,常食之。用于治疗肺结核。

  16.冬虫夏草50,g,老鸭1只。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把冬虫夏草置鸭腹内,加水适量,煮至鸭熟,分4日吃完。用于治疗肺结核。

  17.玉竹30,g,猪肺30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服用,1周服3剂。用于治疗肺结核,咳嗽,咯血。

  18.土大黄250,g,瘦猪肉25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弃药渣,食肉喝汤,用量酌定。用于治疗肺结核,咳血。

  19.马齿苋30,g,瘦猪肉适量。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食肉、药并喝汤,用量酌定。用于治疗肺结核。

  20.薏苡仁60,g,百合30,g,川贝母6,g,白及20,g,三七粉5,g。先将薏苡仁加水适量,煮成粥,再将其余药共研细为末加入薏苡仁粥内,搅匀后服食,1日2次。用于治疗肺结核。

  

  87.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各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而形成脓肿。本病多发于壮年,男多于女。临床以恶寒发热,咳嗽胸痛,痰量增多,杂有脓血,或带腥臭等症为其特点。

  肺脓肿在中医学中属于“肺痈”的范畴。本病发生多在于其人素虚,或肺经痰热素盛,复感外邪,未经外散或上越,内停于肺与痰热相结而成。其病机多为风寒乘虚伤肺,未经发散,寒气凝聚,气血受滞,郁结不散,化热成痈,血败成脓。或因口鼻上受温邪,未经上越,熏蒸于肺,肺受灼热,煎液为痰,故咳嗽痰多,气机失畅则胸膈内痛,热壅肺络,血瘀蕴结,内腐咳唾脓血,乃成肺痈。或因其人酣饮嗜酒,恣啖辛燥炙煿,燥热伤肺,肺为清虚之脏,稠痰浊湿蒸灼其间,复感外邪,内外合邪,蕴结于肺,尤易成脓。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往往有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约一周后可咳出大量腥臭脓液,若将痰吐入容器内,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液。脓痰咳出后一般症状可减轻,但咳嗽往往持续数周。

  肺脓肿属湿热证候,治宜驱邪为主,临床上多按病程的先后,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治疗时亦安三期各自的症状特点,辨证用药。

  对本病应抓紧治疗,以防邪恋正虚,脓毒不尽,转成慢性肺脓肿后,给人本带来危害。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①金银花15,g,连翘15,g,牛蒡子12,g,薄荷9,g,桔梗12,g,鱼腥草15,g,芦根15,g,黄芩12,g,丝瓜络12,g,青皮12,g。

  ②金银花15,g,连翘15,g,牛蒡子12,g,瓜蒌仁15,g,柴胡9,g,鱼腥草15,g,天花粉15,g,黄芩12,g,皂角刺12,g,青皮12,g,生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清肺散邪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肺脓肿初期。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唾风泡痰,呼吸不利,或见胸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若恶寒较甚者可选用方②。

  方二……………………………………………

  药物组成:①桃仁12,g,薏苡仁15,g,冬瓜仁12,g,瓜蒌12,g,败酱草15,g,桔梗12,g,蒲公英15,g,桑白皮12,g,紫菀12,g,鱼腥草15,g。

  ②黄芪15,g,人参9,g,当归12,g,白芍12,g,忍冬藤15,g,皂角刺12,g,桔梗12,g,白芷12,g,鱼腥草15,g,生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肺脓肿成痈期。症见高热,委靡,食少,咳嗽甚,唾黏液痰,胸痛,呼吸迫促,口燥不渴,胸中块垒,舌苔黄腻,脉寸口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若体虚邪甚,脓毒既不消散又不成痈可选用方②。

  方三……………………………………………

  药物组成:①桔梗15,g,甘草12,g,薏苡仁15,g,浙贝母12,g,败酱草15,g,葶苈子12,g,陈皮12,g,白及12,g,金银花15,g,红藤12,g,丹皮12,g。

  ②穿山甲12,g,赤芍12,g,当归尾12,g,陈皮12,g,忍冬藤15,g,皂角刺12,g,浙贝母12,g,白芷12,g,生甘草9,g,天花粉15,g,乳香9,g,没药9,g。

  功能主治:具有排脓解毒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肺脓肿溃脓期。症见咳唾脓血,量多或味臭,胸中闷胀,身热渐退,口臭,舌苔黄或腻或半边无苔,脉沉实或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若排脓不畅而胸痛甚者可选用方②。

  单验方及食疗

  1.鱼腥草100,g,桔梗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肺脓肿。

  2.穿心莲30~6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或研末装胶囊,每次1,g,1日4~6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肺脓肿。

  3.苦荞头60~1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肺脓肿。

  4.金银花30,g,玄参30,g,麦冬30,g,甘草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肺脓肿。

  5.鱼腥草150,g,鲜白茅根1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肺脓肿。

  6.鲜小蓟60,g,金银花7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肺脓肿。

  7.野菊花50,g,红糖适量。先加水适量煎野菊花,取药汁,再加入红糖调匀,1日分2次服,10天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肺脓肿。

  8.乌梢蛇15,g,僵蚕9,g,地龙9,g,黄蜡60,g。将前三味药共研成细末,再用黄蜡共制成5丸,1次服1丸,1日1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肺脓肿。

  9.白及120,g,浙贝母30,g。将上药共研成细末,1次3~4,g,1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肺脓肿。

  10.凤仙花80,g,白酒250mL。共浸泡7天后服药酒,1次10~15mL,1日3次。用于治疗肺脓肿。

  11.鲜荔枝草30,g,猪瘦肉25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弃药渣,食肉喝汤。用于治疗肺脓肿。(荔枝草为唇形科植物雪见草SalviaplebeiaR.Br.的全草。)

  12.生薏苡仁60,g,鲜鱼腥草120,g。先将薏苡仁加水适量煎熟,再加入鱼腥草煎20分钟,去鱼腥草,1日分2次服食。用于治疗肺脓肿。

  13.三七粉12,g,白及粉12,g,薏苡仁100,g。先将薏苡仁加水适量煮成粥,再加入上二种粉搅匀,1日分3次服食。用于治疗肺脓肿。

  14.蒲公英30,g,淫羊藿15,g,棉花根20,g,猪肉适量。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充药渣,1日分2次食肉喝汤。用于治疗肺脓肿。

  15.白鸭子1只,白及9,g,百合24,g,白糖50,g。先将鸭子宰杀,去毛及内脏并洗净,再加入后二味药加水适量,共炖熟,加入白糖调匀,弃药渣,食鸭肉喝汤,用量酌定。用于治疗肺脓肿。

  16.白鸭子1只,海参、浙贝母各适量。先将鸭子宰杀,去毛及内脏并洗净,加水适量炖熟,再加入海参、浙贝母共炖半小时,食肉喝汤,用量酌定。用于治疗肺脓肿。

  17.芙蓉花30,g,白糖30,g。先将芙蓉花水煎取汁,兑入白糖,调匀,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肺脓肿。

  18.鲜马齿苋适量,蜂蜜60,g。榨取马齿苋汁约500,g,加入蜂蜜,用微火煎熬成膏状,成人每次吃20~30mL,小儿每次吃5~10mL,每日服2次,直至痊愈。用于治疗肺脓肿。

  19.硫黄2,g,鸡蛋1个。先将硫黄研为细末,再把鸡蛋煮熟,用鸡蛋蘸硫黄粉食之,1日1次。用于治疗肺脓肿。

  20.腌芥菜卤250mL,鸡蛋1个。用卤水煮鸡蛋吃,1次1个,1日3次。用于治疗肺脓肿。

  

  88.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是肺整个大叶发生渗出性炎变和实变之谓,主要是由肺炎双球菌(约占95%)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好发于冬季及早春季节,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常突然起病,以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铁锈色痰或口周疱疹为其特点。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本病还易发生胸膜炎及败血症所致的迁徙性并发症。

  大叶性肺炎属于中医学中的“肺热喘咳”“风温”“冬温”“肺热病”的范畴,多因起居不慎,寒温失调,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复感风热实邪,或风寒入里,郁积化热而致病。本病初起邪袭于表,卫气被郁,阻于腠理,开合失常,故见发热,而恶寒甚。肺主皮毛与卫气相通,肺气失宣,症见咳嗽。六淫皆从火化,尤以风热(温)阳邪,化热最速,故寒罢即壮热如焚;热邪壅肺,气机不畅,呼吸窘迫。热灼津伤,炼液为痰,痰热阻于肺窍则鼻煽。经气不通则痛,肺络灼伤,痰液夹红,瘀滞则色如铁锈。

  本病的病理主要为肺热壅盛,故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基本治则。根据其发病的不同阶段,初期邪在肺卫,应配以辛凉解表;极期痰热壅肺,应加强清热化痰;后期余热未清,应益气养阴和清肺化痰。若为肝风内动,症见高热神昏、烦躁狂言、咳嗽痰鸣、四肢抽搐等,治宜清心开窍,息风镇惊;若系阳气欲脱,症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发冷、脉微欲绝,治宜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荆芥9,g,薄荷9,g,杏仁12,g,桑叶9,g,芦根15,g,山豆根9,g,白茅根12,g,淡竹叶9,g,牛蒡子12,g。

  功能主治:具有辛凉宣解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邪客表卫阶段。症见恶寒无汗,甚则寒战,旋即高热,面赤微渴,头痛,咳嗽,痰中带血丝,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有力。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二……………………………………………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桃仁12,g,桔梗12,g,丹参12,g,丝瓜络12,g,石膏30,g,知母12,g,桑白皮12,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泻肺涤痰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痰热壅肺阶段。症见壮热如焚,大汗自出,烦渴饮冷,气粗似喘,面赤心烦,咳嗽痰多而色如铁锈,胸胁胀痛,腹胀,或腹痛(小儿较为多见),或吐泻,或便秘,甚则昏迷,惊风或四肢厥逆,尿黄短,舌尖红,苔黄少津,脉洪实有力。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三……………………………………………

  药物组成: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天花粉15,g,杏仁12,g,枇杷叶12,g,桑叶12,g,黄芩12,g,鱼腥草15,g,谷芽12,g,甘草9,g。功能主治:具有养阴清肺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热灼阴伤阶段。症见诸证减轻,痰吐先多后少,咽干口渴反不欲饮,或夜有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党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2,g,附片12,g,龙骨15,g,牡蛎15,g,肉桂6,g,炙甘草12,g,茶叶适量。

  功能主治:具有益气敛阴,回阳救逆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气阴两伤,热毒内陷阶段。症见热毒炽盛,气阴大耗,正不胜邪,致邪毒内陷,每见身热骤降,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气短,脉微。用法用量:水煎及时服。另可加服红参汤(红参15,g煎汤)。

  单验方及食疗

  1.金银花24,g,连翘15,g,黄芩15,g,重楼12,g,牛蒡子12,g,杏仁9,g,生石膏30,g,虎杖30,g,金荞麦30,g,鲜芦根30,g,麻黄4.5,g,生甘草6,g。水煎,分早、晚2次服,1日1剂。严重者1日2剂,每6小时服1次。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2.鱼腥草30,g,金银花30,g,侧柏叶30,g,丹参30~60,g,三七10,g,黄芩15,g,连翘15,g,生石膏60~300,g,浙贝母12,g,杏仁12,g,五味子12,g,大黄12,g,甘草12,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3.鱼腥草30,g,忍冬藤6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4.大青叶60,g,芦根30,g,猪胆汁20,g。将前两味药加水适量水煎,取药汁,用药汁冲服猪胆汁5,g,1日2次。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5.蒲公英60,g,鲜桔梗1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6.白花蛇舌草30,g,虎杖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7.鱼腥草50,g,桑白皮25,g,东风橘25,g,白糖少许。将前三味药加水适量,煎取浓药汁,兑入白糖,分2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8.穿心莲24,g,白茅根30,g,金银花15,g,麦冬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9.虎杖1000,g。切片后加水适量,煎至1000mL,首次服50~100mL,以后用同量日服2~3次,直至肺部炎症消失停药。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0.浙贝母30,g,甘草15,g,硼砂9,g。共研为细末,1次5,g,1日3次,用温开水冲服。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1.鲜马齿苋150,g。加水煮熟,拌凉菜食用,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2.鲜蒲公英100,g,猪肉适量。先将蒲公英洗干净,与肉共炖熟,食药、肉并喝汤,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3.绵大戟6,g,鸡蛋1个。将绵大戟放在火边热灰中炮熟,取出研为细粉,每次1,g,与鸡蛋调匀煎服,1日2次。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4.鱼腥草5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5.蒲公英5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6.穿心莲5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7.白花蛇舌草5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8.马齿苋10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19.紫花地丁3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20.无花果5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

  

  89.肝炎

  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和发热。

  肝炎根据感染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等,属于中医学中的“黄疸”“胁痛”“瘟黄”的范畴。多系人体正气不足,疫毒之邪乘虚而入,蕴结中焦,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阻碍气机,而致纳呆、食少、腹胀、肢体困倦、疲乏无力、两胁作痛等。

  根据各型肝炎的病理变化,按病变的轻重和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重症肝炎三大类。急性肝炎可因治疗不当而转变为慢性肝炎。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湿内郁复感湿热疫邪所致。缘于平素饮食不节,多食油腻或嗜好饮酒,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加之外感湿热疫邪,蕴结脾胃,内外合邪,上而宣散不畅,下而利泄不及,湿热交阻,脾湿肝郁而发病。邪犯肺胃,以致气机不利,症见恶寒,身热,肢酸。邪蕴中焦则食呆,呕恶,痞满,倦怠,无力。湿盛肝郁,热淫肝急,肝与胆合,胆液外溢,不循常道,熏蒸肌肤而发黄,或见肤痒,疫毒内陷厥阴,伤及肝阴,则神昏风动。肝居胁下,经络布于两胁,性喜疏泄,肝气郁结,失于条达则胸闷不舒,抑郁不欢或暴躁易怒。经主气,络主血,气滞则胁肋胀痛;气滞日久,血络瘀阻则胁痛如刺而不移。瘀积久而成块,实则拒按,虚则喜按。湿热逗留,久病体虚,肝脾(胃)不合,化源衰少,精血亏损,面色无华,少神倦怠。血不养肝,胁肋隐痛绵绵;或因劳累即感精疲力乏,甚则筋脉拘急。迁延失治,可致臌胀。

  中医治疗肝炎时多根据黄疸的有无、湿热的偏盛,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病变所影响的脏腑,分别施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或舒肝健脾,或养阴柔肝,或活血散结等治法。

  肝炎流行广泛,对人类健康和劳动能力影响较大,因此,预防尤为重要。预防肝炎传染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对急性肝炎患者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搞好饮食卫生;对易感人群注射适当的免疫药物或服用对肝炎有预防作用的中药;加强环境消毒等。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①茵陈15,g,板蓝根15,g,藿香15,g,苏叶15,g,大腹皮12,g,茯苓12,g,苍术12,g,陈皮12,g,法半夏12,g,厚朴12,g,神曲12,g。

  ②茵陈15,g,板蓝根15,g,藿香15,g,薄荷15,g,滑石20,g,木通15,g,连翘15,g,黄芩12,g,白蔻仁12,g,郁金12,g。

  功能主治:具有宣透化湿,清热解毒的功能。适用于肝炎急性期属湿热郁结者。症见畏寒发热不甚,或身热不扬,神情烦闷,纳呆厌油,恶心呕吐,腹满便秘或腹泻不畅,或有咽痛,小便短或黄,舌苔厚或白或黄,脉濡或滑数。

  用法用量:湿偏重者用方①,热偏重者用方②。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胁肋胀痛者,加川楝子15,g,香附15,g;食欲不振者,加山楂15,g,麦芽15,g。

  方二……………………………………………

  药物组成:①茵陈15,g,板蓝根15,g,栀子15,g,大黄15,g,海金沙12,g,鸡内金12,g,虎杖12,g,金钱草15,g,滑石20,g,郁金12,g。

  ②茵陈15,g,苍术15,g,栀子15,g,陈皮12,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2,g,满天星12,g,麦芽12,g,厚朴12,g,香附12,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化湿,解毒的功能。适用于肝炎急性期属湿热熏蒸者。症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身热不扬,头重身困,心中懊侬,胁肋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溏,或色灰白,小便短少,黄如浓茶,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数或滑数。

  用法用量:热重于湿者用方①,湿重于热者用方②。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三……………………………………………

  药物组成:①牛黄0.2,g,茵陈15,g,栀子15,g,大黄15,g,黄柏15,g,板蓝根15,g,龙胆草15,g,黄连12,g,菖蒲12,g,郁金12,g,滑石20,g,丹参12,g,丹皮12,g,麝香0.1,g。

  发斑者,加水牛角30,g,生地15,g;呕血、便血者,加地榆15,g,槐花12,g,侧柏叶12,g;浮肿腹水者,加海金沙15,g,陈葫芦15,g。②茵陈15,g,附片15,g,干姜10,g,甘草10,g。

  另用适量红参煎汤频服。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化浊开窍的功能。适用于肝炎急性期属疫毒内陷者。症见病势迅猛,湿盛热炽,高热,谵妄或昏愦,惊厥,黄疸深染,齿鼻衄血或皮肤发斑,甚则呕血,便血,或致腹水,浮肿,舌质绛,苔厚腻或黄或黑,脉弦数。

  用法用量:正邪剧争,面黄热盛,脉急数者用方①,正虚邪陷,面色转晦,黄如烟熏,肢厥,便溏,脉沉伏者用方②;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①柴胡10,g,香附12,g,枳壳12,g,白芍15,g,金钱草15,g,板蓝根15,g,青皮12,g,佛手12,g,麦芽12,g,青藤香12,g。②柴胡10,g,当归尾12,g,白芍15,g,丹参15,g,丹皮12,g,栀子12,g,夏枯草15,g,龙胆草12,g,耳叶牛皮消12,g。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理气的功能。适用于肝炎急性期属肝郁气滞者。症见湿热始解,黄疸已退,或湿热不甚,原无黄疸,但胁肋胀痛,动辄加重,口苦闷油,脘痞腹胀,情志不畅,或有便溏,肝脏肿大,舌苔白黄,脉弦。

  用法用量:一般情况下用方①,胁肋掣痛,心烦易怒,气郁化火者用方②。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胁肋刺痛者,去香附、青皮,加延胡索15,g、姜黄15,g、桃仁12,g、红花12,g;口鼻衄血,火郁阴伤者,去柴胡,酌加沙参15,g、枸杞15,g、生地15,g、蒲黄12,g;湿热又起者,加茵陈15,g、海金沙12,g。

  方五……………………………………………

  药物组成:①炒白芍15,g,郁金15,g,木香12,g,厚朴12,g,陈皮12,g,苍术12,g,茯苓12,g,藿香15,g,鸡内金12,g,天荞麦12,g。

  ②柴胡10,g,当归12,g,白芍15,g,茯苓15,g,青皮12,g,延胡索15,g,香附15,g,乌药15,g。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运脾的功能。适用于肝炎急性期属肝脾不和者。症见胸膈痞闷,抑郁腹胀,嗳气,矢气,食少,或呕恶,泄泻,胁肋隐痛,舌苔厚或腻,脉濡。

  用法用量:一般情况下用方①,呕恶便溏,胁痛腹胀者用方②。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面白,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5,g;挟湿者,加满天星15,g。

  方六……………………………………………

  药物组成:龙胆草15,g,黄芩12,g,栀子12,g,柴胡10,g,泽泻12,g,木通12,g,滑石20,g,丹参12,g,川楝子12,g麦芽12,g。

  功能主治:具有泻肝利湿的功能。适用于迁延型或慢性肝炎属肝经湿热者。症见口苦,胁肋胀痛拒按,心烦易怒,食欲不振,喜呕,肝脏肿大,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胁痛甚者,加延胡索15,g,木香15,g;湿热甚者,加茵陈15,g,金钱草15,g;便结者,加当归15,g,大黄10,g;呕吐者,加竹茹

  方七……………………………………………

  药物组成:柴胡10,g,赤芍12,g,桃仁12,g,红花10,g,丹参12,g,砂仁10,g,枳壳12,g,延胡索12,g,乌药12,g,当归尾12,g,香附12,g,麦芽12,g。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能。适用于迁延型或慢性肝炎属气滞血瘀者。症见肝(脾)肿大,右胁刺痛不移,面色晦黯,脘腹胀满,干呕,食少,舌质红或有瘀点,苔薄,脉弦,或有蜘蛛痣及朱砂掌。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肝大质硬者,加炙鳖甲15,g,牡蛎15,g或三棱15,g,莪术15,g;气虚者,加党参15,g;血虚者,加鸡血藤15,g。

  方八……………………………………………

  药物组成:北沙参15,g,生地12,g,当归12,g,谷芽15,g,麦芽15,g,山药15,g,白芍15,g,枸杞15,g,川楝子12,g。

  功能主治:具有柔肝养阴的功能。适用于迁延型或慢性肝炎属肝阴不足者。症见胁肋隐痛,头晕心烦,疲倦乏力,手脚心热,食欲不振,大便不实,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少寐多梦者,加酸枣仁15,g,远志9,g;头昏晕甚者,加刺蒺藜15,g。

  方九……………………………………………

  药物组成:白术15,g,枳壳12,g,砂仁12,g,木香12,g,陈皮12,g,茯苓12,g,山楂12,g,建曲12,g。

  功能主治: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适用于迁延型或慢性肝炎属脾胃失调者。症见胁痛不甚,但脘痞,胸闷,腹胀,纳少,进油大便即溏,倦怠无力,舌苔薄白,脉濡缓。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腹胀喜按或腹不胀者,去枳壳,加党参15,g,黄芪15,g,甘草10,g;血虚头晕而大便干者,加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脾阳虚,腹胀便溏怕冷者,加干姜10,g;脾阴虚,口干,舌质红,苔白者,去砂仁,加炒山药15,g,黄精15,g。

  单验方及食疗

  1.丹参15,g,当归15,g,板蓝根15,g,茵陈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2.贯众12,g,独活10,g,甘草6,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

  3.丹参30,g,白茅根3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肝炎。

  4.紫草30,g,糯稻根3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

  5.穿心莲适量。研为细粉,1次10,g,1日服3次,15天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6.灵芝250,g,五味子250,g,水飞蓟250,g。将上药焙干,共研为细末,1次10,g,1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炎。

  7.姜黄18,g,鸡内金18,g,三七18,g,土鳖虫30,g,土茯苓30,g,紫河车2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1次3~5,g,1日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8.垂盆草、败酱草、半枝莲、虎杖、平地木、女贞子、黄精、黄芪各30,g,赤白芍各12,g,柴胡12,g,当归15,g,丹参20,g,枳壳18,g,桃仁12,g,莪术12,g,枸杞子15,g,菌灵芝12,g,党参12,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或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1次5,g,1日3次。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9.蒲公英15,g,茵陈15,g,太子参30,g,黄精30,g,枸杞10,g,白芍10,g,山楂10,g,合欢皮10,g,丹参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或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1次5,g,1日3次。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肝炎病程较长,体质偏虚者。

  10.蒲公英30,g,白茅根30,g,乌梅18,g,蝉蜕12,g,五味子12,g,虎杖12,g,僵蚕10,g,大黄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1.当归15,g,党参15,g,母鸡1只,葱、姜、料酒、盐各适量。先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并洗净,再将当归、党参放入鸡腹内,置砂锅内,加水适量,下葱、姜、料酒、盐,先用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炖至鸡肉烂,吃肉喝汤,分次吃完为止。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12.米醋1000mL,鲜猪骨500,g,红、白糖各120,g。将上药共煮,不加水,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成人一次服30~40mL,小儿酌减。用于治疗急、慢性传染性肝炎。

  13.鸭跖草120,g,瘦猪肉6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弃药渣,加入适当调料,酌情食用。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

  14.鲜银杏叶50,g,猪肝5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弃药渣,加入适当调料,酌情食用。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炎。

  15.猪肝1个,大茴香8个,蜂蜡12,g。将猪肝用刀切开,装入大茴香与蜂蜡后装入碗中,隔水共蒸熟,加入适当调料,去药渣食肝1日2次,用量酌定。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16.威灵仙9,g,鸡蛋1个。将威灵仙研为细末,打入鸡蛋共煎成饼(不加油盐),每次日服3次,15天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

  17.泥鳅若干条。将泥鳅放烘箱内烘干(温度以100℃为宜),达到可捏碎为度,研为细粉,1次15,g,1日3次,饭后服。小儿酌减。用于治疗急性或亚急性、迁延性肝炎。

  18.山楂50,g,五味子30,g,白糖30,g。将山楂、五味子加水适量,共煎2次,取药汁混匀,调入白糖代茶饮。1日1剂,常服用。用于治疗肝炎转氨酶增高者。

  19.垂盆草150,g。水煎,代茶饮,酌量服用。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

  20.草决明15,g,冰糖20,g。将上药共捣碎,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1日1剂,连服5~7剂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肝炎。

  

  90.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肝脏疾病。可因慢性肝炎长期不愈、长期饮酒、营养不良、肝寄生虫病、胆道长期梗阻或慢性炎症持久、反复地损害肝组织,致使肝内正常结构紊乱,肝脏变形、质地变硬所造成。

  属于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积聚”“癥瘕”“臌胀”等多属本病范畴。本病多系正气不足,复因情志所伤,或酒食过度,或黄疸日久,或感染中毒,而致脏腑失和,气滞血瘀,壅塞经络,成为积聚。

  肝硬化分为早期(无腹水期)和晚期(腹水期)。早期肝硬化多见于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乏力、肝肿大、肝区疼痛,以及蜘蛛痣等症状。晚期肝硬化多出现皮肤干燥、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肝脏可能反见缩小、脾脏明显肿大,并有贫血、下肢浮肿、腹水、腹壁青筋暴露等症状。若肝脏损伤特别严重,可出现昏迷,此属危险证候,应及时抡救。

  中医认为本病是因瘀血阻滞肝脾,病久及肾,脉络塞滞,水湿内停,营血阴液俱为耗乏,致出现气阴两伤之候。由于肝脾两伤,统藏失职,致血不循经而流溢,乃有鼻衄、齿衄、肌衄及呕血、便血等证候。气滞血瘀,致成癥瘕;脾失泄利,肾不化气,致水道不通,泛而成水肿。复因后天化源不足,营血精微虚少,故肌肤甲错,面色晦涩;先天肾气告竭,故睾丸萎缩。肾阴耗损,虚热内生,故时时发热。临床所见往往是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治疗原则是标本同治,攻补兼施,以行气、化瘀、逐水治其标,以调补肝、脾、肾治其本。本病在具体辨证时,又有肝脾(胃)不和、气滞血瘀、肝郁脾实、湿热郁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瘀水结等证型。

  肝硬化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应积极作好预防工作。预防的关键是消灭各种引起肝损害的疾病,如传染性肝炎、血吸虫病等。同时应注意不要长期大量饮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等。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苦楝炭9,g,炙香附9,g,陈皮9,g,白芍12,g,木香9,g,白扁豆12,g,延胡索9,g。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健脾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肝脾(胃)不和引起的肝硬化。症见两胁胀痛,胸闷腹胀,疲乏无力,苔薄白,脉数。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二……………………………………………

  药物组成:三七粉9,g,红花9,g,桃仁12,g,当归12,g,柴胡9,g,煅瓦楞子15,g,丹参12,g,赤芍12,g,郁金12,g。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理气,活血逐瘀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肝硬化。症见胁肋刺痛,胸腹闷胀不舒,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胁下痞块,触之质坚有压痛,唇色红黯不鲜,或带紫色,脉弦细,或弦涩。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三……………………………………………

  药物组成:苍术12,g,白术12,g,厚朴12,g,陈皮12,g,大腹皮12,g,木香12,g,炙香附12,g,车前子12,g,柴胡9,g,泽泻12,g。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利湿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肝郁脾湿引起的肝硬化。症见腹胀如鼓,两胁胀痛,胸满纳差,尿少便溏,苔白腻,脉沉弦。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茵陈15,g,栀子12,g,茯苓12,g,猪苓12,g,黄柏12,g,泽泻12,g,滑石15,g,车前子12,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化湿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湿热郁结引起的肝硬化。症见腹胀大而满,下肢水肿,烦热,口苦口臭,时发热但不甚,大便干溏互见,小便短黄,面色黄晦,舌质偏红,舌苔黄腻或灰腻,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五……………………………………………

  药物组成:砂仁拌熟地24,g,山茱萸12,g,茯苓12,g,丹皮9,g,山药12,g,泽泻12,g,猪苓12,g,鸡内金12,g,地骨皮12,g,女贞子15,g,白茅根15,g。

  功能主治:具有滋养肝肾,利水消肿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肝硬化。症见腹大胀满,面色萎黄,消瘦乏力,两颧泛红,口干口苦,心烦神躁,手足心热,或低热持续,齿衄,鼻衄,或小便短黄,大便干或虽溏而解不畅,舌质红绛少津,脉弦细略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六……………………………………………

  药物组成:附片12,g,肉桂6,g,炮姜6,g,白术12,g,猪苓12,g,茯苓12,g,车前子12,g。

  功能主治:具有温阳行水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肝硬化。症见腹胀大,按之不坚,胸胁胀满,面色晦滞,畏寒肢冷,或下肢浮肿,神倦体怠,尿少便溏,舌质淡或嫩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七……………………………………………

  药物组成:商陆9,g,槟榔15,g,大黄9,g,大腹皮12,g,椒目12,g,牵牛子6,g,煨甘遂2,g,赤小豆12,g,青皮9,g,木香12,g,沉香粉9,g。

  功能主治:具有攻下行水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血瘀水结引起的肝硬化。症见胁腹胀痛绷急,喘息不得卧,二便不畅,有腻苔,脉弦数急。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单验方及食疗

  1.黑白丑9,g,葶苈子15,g。水煎,分2次服,高度腹水可顿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2.牛黄0.3,g(人工牛黄用1.5,g),冰片0.15,g,犀牛角1,g(旱犀角1,g,或水牛角10,g)。先加水适量煎犀角,过滤后掺入牛黄、冰片,顿服。用于治疗肝硬化因出血引起昏述者。

  3.陈葫芦30,g,车前子9,g。将上药加水适量,水煎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4.半边莲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50,g。将上药加水适量,水煎服,1日1剂。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5.制鳖甲12,g,丹参30,g,红糖适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早期肝硬化。

  6.紫河车、红参须、炙土鳖虫、炮穿山甲、姜黄、郁金、生鸡内金各60,g。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水泛为丸,1次3,g,1日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早期肝硬化。

  7.甲鱼粉500,g,山楂150,g,青皮50,g,紫河车5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9,g丸,每次1丸,1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早期肝硬化。

  8.白术9,g,甘遂9,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1次6,g,每日早晨空腹时用温开水冲服。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9.核桃仁150,g,鸡内金60,g,陈皮120,g,青皮12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9,g丸,每次1丸,1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肝硬化。

  10.甘遂粉10,g,琥珀粉10,g,沉香粉10,g,枳壳15,g,麝香0.15,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入0.5,g胶囊,1次4粒,隔日1次,于空腹时用大枣煎汤送服。用于治疗肝硬化。

  11.甲鱼1只(约500,g左右),独蒜150,g。将甲鱼宰杀后去内脏,洗净,同去皮大蒜清炖至熟,即可食用,2天1次,15次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12.鲤鱼或鲫鱼250,g,葱30,g,生姜皮60,g,红饭豆60,g。先加水适量煮红饭豆约30分钟,再下各物煮30分钟,食鱼喝汤。治疗肝硬化腹水及水肿。

  13.黄牛角粉3,g,绿豆10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后,1日分2次服食。用于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腹水。

  14.鲤鱼1条(约200~300,g)。加水适量炖熟(不加油、盐),食鱼喝汤,1日1条,连服7剂。用于治疗肝硬化。

  15.黄牛肉500,g,皮硝30,g。先将牛肉加水适量煮至半熟,再加入皮硝,续煮至肉熟后,食肉喝汤,酌情食用。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16.泥鳅250,g,大蒜10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至熟(不放盐),1日分2次服食,1日1剂,连服数剂。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17.鲤鱼1条,葱白200,g,米醋200mL。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至鱼熟,1日分2次服食。用于治疗早期肝硬化腹水。

  18.大叶半边莲60,g,瘦猪肉适量。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至肉熟,弃药渣,1日分3次服食。用于治疗肝脏肿大,肝硬化。

  19.山扁豆250,g,煮鸡蛋30个,白酒适量。将山扁豆洗净,浸泡于白酒内,一周后再放入煮鸡蛋浸泡48小时,然后吃鸡蛋,1日1个,连吃30天。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20.矮地茶15,g,白糖适量。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早肝硬化。

  

  91.脂肪肝

  脂肪在肝脏储积过多,必然导致肝脏的“肥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脂肪肝。在正常情况下,脂肪一般占整个肝脏质量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脂、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当脂类储积过多时,可诊断为脂肪肝。轻度为肝重的10%以下,中度为10%~25%,重度可达到或超过25%~50%。中、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症状,重度脂肪肝一般会有肝区不适或疼痛等感觉,化验可发现转氨酶升高,B超可以确诊脂肪肝,并可大致分级。目前国内外形成脂肪肝的最主要人群还是脂肪摄入过多的肥胖患者。据资料分析,我国大中城市中,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的人数已达10%。

  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脏器,中医说“肝藏血”,西医说它是“人身上的血库”。除了有解毒功能外,肝脏在代谢、胆汁生成、凝血、免疫及水电解质调节方面均起作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旦肝脏中脂肪积聚过多,势必影响到各种功能的正常发挥,引起多种疾病,如肝硬化甚至于肝癌等,其危害显而易见,故一旦出现了脂肪肝应立即治疗。

  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聚”与“瘀痰”范畴,症见舌质暗,可伴紫点、瘀斑,腻苔,出现率约占病人的65%。该病的发生机理,是以气虚、气滞为本,以血瘀、湿热或痰饮为标,以饮食不节、运动过少、过度脑力活动或情绪不佳、肝失疏泄为诱因,以气虚、气滞于内,肝脏络脉阻塞,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痰、瘀互结于胁下为基本病机。在临床辨证时,又分为气虚气滞、气滞血瘀、肝胆湿热、痰瘀互结等4型。

  中医还强调,在治疗本病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不断变化,坚持因时治宜、因人治宜、因地治宜,坚持辨证论治、辨体质论治,实行个体化、分阶段论治。在药物选择方面必须严格,凡是有报道、证实有明确肝毒性作用的中药,不宜再长期给病人使用。且用药宜少而精。并注意戒酒、多运动、饮食清淡等日常生活上的调理。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方药组成:党参15,g,炙黄芪24,g,炒白术10,g,醋柴胡8,g,炒枳壳6,g,炒白芍10,g,生甘草6,g,全当归10,g,茯苓24,g,刘寄奴15,g,益母草15,g。

  功能主治:具有健脾益气和中,疏肝解郁行气的功能。适用于脂肪肝气虚气滞型,症见两胁作痛,胸脘胀满,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舌质暗,可伴紫点、瘀斑,腻苔,脉弦而虚等。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亦可将上药共研为散,1次6~9,g,1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

  方二……………………………………………

  方药组成:生黄芪15,g,延胡索6,g,丹参10,g,川芎10,g,山楂15,g。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养血,活血化瘀的功能。适用于脂肪肝气滞血瘀型,症见肝区刺痛,胸闷腹胀,情志抑郁,舌质暗,可伴紫点、瘀斑,腻苔等。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亦可将上药共研为散或水泛为丸,1次5~10,g,用温开水送服,1日2~3次。

  方三……………………………………………

  方药组成:苦参10,g,土茯苓30,g,苍术10,g,青皮10,g,陈皮6,g,车前子15,g,荷叶20,g,甘草6,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浊的功能。适用于脂肪肝胆湿热型,症见肝区不适,胁肋疼痛且胀满,时见口苦,心烦,舌质暗,可伴紫点、瘀斑,腻苔,脉弦或濡数等。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方药组成:昆布10,g,栀子15,g,茵陈6,g,制大黄6,g,土鳖虫10,g,郁金10,g,陈皮12,g,茯苓30,g,旋覆花10,g,丹参15,g,刘寄奴15,g,益母草15,g。

  功能主治:具有柔肝养血,化浊消瘀的功能。适用于脂肪肝痰瘀互结型,症见胁肋胀痛,肝区不适,舌质暗,可伴紫点、瘀斑,腻苔等。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单验方及食疗

  1.大黄15,g,枳实15,g,厚朴10,g,小叶野鸡尾(昏鸡头、小叶贯众)30,g,白茅根15,g,车前草15,g,山楂15,g,粉葛15,g,赤芍15,g,丹参15,g,泽兰15,g,三棱15,g,莪术15,g,当归15,g,延胡索15,g,郁金15,g,白芍15,g,柴胡15,g,制香附15,g,甘草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亦可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1次5~10,g,用温开水送服,1日2~3次。用于治疗脂肪肝,症见肝区刺痛,舌紫暗或兼见瘀斑、瘀点者。

  2.青皮15,g,三棱12,g,莪术12,g,木香15,g,桃仁12,g,枳壳15,g,苍术15,g,鳖甲15,g,大黄15,g,当归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亦可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1次5~10,g,用温开水送服,1日2~3次。用于治疗脂肪肝,症见胸闷腹胀,胁肋胀痛,肝区不适,情志抑郁者。

  3.生山楂30,g,生何首乌30,g,泽泻30,g,黄精30,g,丹参20,g,虎杖20,g,草决明20,g,柴胡10,g,荷叶15,g,生大黄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亦可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1次5~10,g,用温开水送服,1日2~3次。1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用于治疗脂肪肝。

  4.郁金12,g,当归12,g,山楂25,g,橘皮2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5.泽泻25,g,生山楂25,g,丹参15,g,生何首乌15,g,草决明15,g,黄精15,g,虎杖15,g,白芍12,g,醋炙柴胡1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脂肪肝。

  6.薤白20,g,决明子20,g,泽泻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7.枸杞子30,g,何首乌30,g,绞股兰30,g,山楂30,g,丹参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8.茵陈15,g,泽泻15,g,决明子18,g,郁金12,g,山楂20,g,何首乌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9.玫瑰花20,g,代代花20,g,茉莉花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10.玉米须60,g,冬葵子15,g,赤小豆100,g,白糖少许。先加水适量,将玉米须、冬葵子煎取药汁,再加入赤小豆煮成汤,加白糖少许调味食之。用于治疗脂肪肝。

  11.金钱草60,g,车前草60,g,砂仁10,g,鲤鱼1尾,盐、姜各适量。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加水适量,同前三味药共煮,鱼熟后加入姜、盐调味,食鱼喝汤。每周2~3次。用于治疗脂肪肝。

  12.鱼脑或鱼子适量。将鱼脑或鱼子沥水晾干后,焙黄研成细粉。每次3~5,g,1日2次,用温开水冲服。用于治疗脂肪肝。

  13.车前草12,g,白术12,g,郁金12,g,大枣120,g。将前三味药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大枣同煮,尽可能让大枣吸收药液。喝汤食枣,常食之。用于治疗脂肪肝。

  14.枸杞子15,g,粳米5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煮为粥,1日1~2次服。用于治疗脂肪肝。

  15.山楂糕适量。1次10,g,1日2次,饭后服食。用于治疗脂肪肝。

  16.红花10,g,山楂50,g,橘皮12,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17.荷叶10,g,山楂10,g,丹参1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18.三七6,g,山楂6,g,生何首乌6,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19.生何首乌15,g。水煎,代茶饮,1日1~2剂。用于治疗脂肪肝。

  20.草决明1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常年饮用,尤以夏季为宜。用于治疗脂肪肝。

  

  92.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腹痛、腹泻、大便脓血和里急后重。本病常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

  根据痢疾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将其分为急性、慢性和中毒性痢疾三大类。急性痢疾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湿热痢”“疫毒痢”;慢性痢疾相当于“久痢”“休息痢”;中毒性痢疾相当于“噤口痢”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时行于夏秋,夏秋是湿热交蒸和疫毒邪气盛行的季节,两者常相结合,随腐败变质之品乘虚袭人而为病。夏秋之季,湿热盛行,如湿热困脾,脾失于健运。或因热贪凉,过食生冷,寒凝气滞,致脾胃升降失司。此时如不知节食,乃生积滞,郁而湿热内生,内外湿热与疫毒相结合,乘机下移入肠,邪与气血搏击于肠胃,正邪相争,便见恶寒发热;大便传导失司,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即见里急后重,便带脓血;邪伤脉络,则便血益甚。湿盛气伤为白痢,热盛血伤为赤痢,湿热俱盛为赤白痢。疫毒为阳邪,如疫毒炽盛时,腑先受之,小肠为心之外腑,小肠受邪,传之于心,心火急速,故骤然起病,壮热如焚,心受热则惊,若邪盛正虚者,则见“内闭外脱”。下传大肠,乃见腹痛、腹泻、下痢脓血等症。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故尤较多见。又有治不及时,或治之不当、邪去不尽,留连于肠胃之间,乘虚而发,时作时止,难以断根,是为休息痢。积年累月,耗伤正气,下元虚冷,乃成虚寒痢。

  急性痢疾起病急,开始即有发热、腹痛,大便一日数次至数十次,初为稀便,后为脓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恶心、呕吐等症,治疗宜清热利湿,调气和血。

  慢性痢疾多由急性痢疾迁延而来,大便经常或间歇带有黏液及脓血,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更长。本病后期多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等情况,治疗宜温中补虚,涩肠止泻。

  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儿童,起病多急骤,可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时,即有高热、惊厥、神志不清,甚至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对本类型的痢疾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抢救,以免发生意外。

  痢疾虽然是夏、秋季节常见的传染病,但若能采取必要的综合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尤其是饮食卫生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例如,不吃生冷蔬菜和食物,不吃不洁瓜果和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处理的剩饭和剩菜,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等,均具有显著预防效果。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葛根15,g,黄连15,g,黄芩15,g,木香15,g,地榆12,g,白芍12,g,丹皮12,g,枳壳12,g,地锦草15,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的功能。适用于湿热痢,症见发热恶寒或不发热,全身违和,胸脘痞闷食少,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黏液、脓血,一日十余次,量不多,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热重于湿,如发热重,肛门灼热,便血多者,加秦皮12,g,大黄12,g,白头翁12,g,黄柏12,g;兼有表热者,加金银花12,g,连翘12,g,荆芥12,g。湿重于热,发热轻,黏液或脓较多,舌苔厚腻者,加法半夏12,g,陈皮15,g;腹痛,里急后重者,加槟榔15,g,厚朴15,g,大黄12,g;兼有积滞者,加莱菔子15,g,山楂15,g;大便脓血甚者,加槐花15,g,当归15,g。

  方二……………………………………………

  药物组成:黄连15,g,黄柏12,g,黄芩12,g,大黄12,g,连翘12,g,秦皮12,g,丹皮12,g,赤芍12,g,槟榔15,g,木香12,g,钩藤12,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息风开窍的功能。适用于疫毒痢,症见发病突然,在胃肠道症状出现前,即高热,面赤,谵妄,惊厥,昏迷,甚至面色青灰,四肢厥冷。或随后出现呕吐咖啡色血,泻利脓血,日夜无度,剧烈腹痛,舌苔黄厚,舌质红或绛,脉细数或散大。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脓血大便甚者,加地榆15,g,槐花15,g;面青肢厥欲脱者,加独参汤(人参30,g,大枣5枚共煎汤)或参附汤(人参30,g,炮附片15,g,生姜3片,大枣5枚。共煎汤)频服。中毒症状严重者,应立即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抢救措施。

  方三……………………………………………

  药物组成:党参15,g,当归15,g,白芍12,g,法半夏9,g,陈皮12,g,白术15,g,茯苓15,g,木香12,g,肉豆蔻12,g,干姜9,g,乌梅12,g,木瓜12,g,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健脾益气,和胃生津的功能。适用于休息痢,症见下痢日久,时作时止,积年累月,难以断根,平时倦怠,常因受凉、劳累或饮食不节而发作,发时肠鸣腹痛,临厕得解,大便稀,多夹黏液而少脓血,舌质淡,舌苔白,脉弱。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下痢夹脓者,加黄连12,g,枳壳12,g;下痢夹血者,加地榆12,g,阿胶15,g;脱肛者,加升麻12,g,黄芪15,g,刺猬皮12,g。

  平素可用人参15,g,当归15,g,甘草12,g,川芎12,g,车前仁12,g,黄连12,g,猪苓15,g,泽泻12,g,神曲15,g,炒麦芽15,g,诃子12,g,石莲子12,g,干姜9,g,木香12,g,肉豆蔻12,g,茯苓15,g,白术15,g,陈皮15,g。共研为细末,炼蜜为10,g丸,1日2~3次,饭后服1丸,进行调养。

  方四……………………………………………

  药物组成:干姜12,g,附片15,g,白术15,g,肉桂15,g,补骨脂12,g,赤石脂15,g,党参15,g,肉豆蔻12,g,诃子12,g,罂粟壳12,g。

  功能主治:具有暖脾温肾,涩肠固脱的功能。适用于虚寒痢症见久痢不复,面色无华,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形寒怯冷,四肢欠温,食少便溏,甚则滑脱不禁,舌苔白,脉沉细而弱。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大便带黏液者,加白芍15,g,禹余粮20,g;带脓液者,加吴茱萸12,g,炒黄连12,g,秦皮12,g;带血者,加当归15,g,阿胶15,g;腹痛者,加木香12,g;干呕者,加半夏12,g。

  单验方及食疗

  1.黄连10~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痢疾。

  2.苦参30,g,木香10,g,白芍10,g,干姜1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菌痢(虚寒型)。

  3.党参10,g,龙眼肉10,g,罂粟壳9,g。水煎服。用于治疗痢疾。

  4.五倍子15,g,石榴皮15,g,陈柿蒂15,g。水煎服。用于治疗久痢不止。

  5.鲜大蓟50,g,大蒜1头,红糖90,g。将前两味药捣烂后加入红糖,再加开水400mL,浸泡12小时后取汁,1日分2次服用。用于治疗红白菌痢。

  6.葎草60~90,g,白糖15,g。将葎草切碎,加白糖共炒焦,水煎服,连服3~4剂。用于治疗痢疾。

  7.乌梅100,g,炙甘草30,g。将上药加水500mL,煎至150mL,1次50mL,1日分3次服。用于治疗痢疾,急性肠炎。

  8.炒黄连60,g,炒白术30,g,炒枳壳6,g。共研细末,1次6,g,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治疗慢性痢疾。

  9.绿豆3粒,白胡椒3粒,大枣1枚。将大枣去核与其余药共捣烂,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1日换药1次,连用3日。用于治疗小儿红、白痢疾。

  10.大田螺2只,麝香0.15,g。将田螺捣烂,加麝香混匀,做成饼状,烘热后敷肚脐处。用于治疗痢疾。

  11.诃子肉15,g,生姜10,g,粳米100,g。先将前两味药加水适量,煎煮后弃渣取药汁,再加入粳米,共煮成粥,随意食之。用于治疗久泻久痢不止,滑泻不固。

  12.薤白50,g,大米60~10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食用。用于治疗痢疾。

  13.鲜马齿苋60,g(干品用30,g),大蒜30,g,大米100,g。先将大蒜去皮,马齿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共煎取药汁,再用药汁与大米共煮成粥,于早、晚温热服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14.木耳10,g,红、白糖各适量。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煮熟,1次吃下。用于治疗痢疾。

  15.千金拔30,g,瘦猪肉20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弃药渣,食肉喝汤,用量酌定。用于治疗痢疾。

  16.红扁豆花30,g,鲫鱼500,g。将鱼除去鳞及内脏,洗净,扁豆花置鱼肚内,煮熟后,食鱼喝汤,用量酌定。用于治疗禁口痢。

  17.鲜马齿苋250,g,大蒜3头。将上药共捣烂,当菜吃。用于治疗菌痢。

  18.绿茶60,g,糖适量。水煎绿茶成浓汁,加糖,1日服3~5次,连服5~7天。花板用于治疗痢疾。

  19.咸鸡蛋1~3,鲜醋50~100mL。先将醋放锅内烧开,打入鸡蛋,煮熟,1日分2~3次,吃蛋饮醋。用于治疗痢疾。

  20.鲜苦瓜250,g,红糖60,g,白糖60,g。将苦瓜加水适量煮沸,加入红、白糖调匀,代茶饮。用于治疗菌痢。

  

  93.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亦称原发性高血压。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动脉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80%~90%。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在某些疾病中并发血压升高,仅仅是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0%~20%。

  正常人的血压随年龄而不同,且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一般认为在安静状态下,如血压超过140/90mmHg就是高血压。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常见的有:①肾脏疾病,如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等;②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症等;③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④颅脑病变,如脑部创伤、脑瘤等。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共同特征可表现为:头痛眩晕、时发时止,或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耳鸣、手指麻木、心悸和血压升高。

  因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和后果较相似,中医的治疗方法大致相同,故一并叙述。本病多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导致人体阴阳消长失调,尤其是肝肾阴阳失调而致。属中医学“肝风”“眩晕”“头痛”等范畴。病情发展又与心悸、胸痹、中风等有密切关系。早期阳亢以肝热见证,中期转为肾阴不足、肝阳上扰,进而成肝肾阴虚,最后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治疗方法,以平肝清热,育阴潜阳,滋养肝肾,或滋阴固肾,温肾扶阳。如因中阳不运、痰气遏阻者,则应健脾和中以涤痰。在中医辨证时,又有肝经热盛、痰浊中阻、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引起高血压的区别。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因此,除及时、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如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起居应有规律,饮食宜清淡,勿嗜烟酒,情绪不宜过度紧张等。此外,应定期做健康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若为继发性高血压,还必须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以解除高血压症状。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龙胆草12,g,栀子9,g,黄芩6,g,地龙6,g,丹皮9,g,夏枯草12,g,钩藤12,g,菊花12,g,白芍12,g,草决明12,g。

  功能主治:具有平肝泄热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肝经热盛引起的高血压。症见头痛头胀,眩晕时作,面目红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有力。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二……………………………………………

  药物组成:法半夏12,g,白术15,g,天麻12,g,茯苓15,g,陈皮12,g,刺蒺藜12,g,竹茹9,g,枳壳9,g,钩藤12,g,青木香9,g。

  功能主治:具有和中涤痰的功能。适用于治疗痰浊中阻引起的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头胀如蒙,恶心呕哕,胸闷脘痞,舌苔薄白,或白腻垢浊,脉弦滑,或濡滑。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三……………………………………………

  药物组成:天麻12,g,钩藤15,g,石决明24,g,桑寄生12,g,黄芩9,g,龟板15,g,生地18,g,杜仲12,g,夏枯草12,g,夜交藤12,g,白芍12,g。

  功能主治:具有育阴潜阳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阴虚阳亢引起的高血压。症见头昏眼花,耳鸣,心烦,口苦,肌肉掣动,潮热面红,少寐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弦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制何首乌15,g,生地18,g,桑椹子15,g,菟丝子12,g,枸杞子12,g,龟板15,g,桑寄生12,g,枣仁12,g,茺蔚子12,g,覆盆子12,g。

  功能主治:具有滋养肝肾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高血压。症见头昏掣痛,眼花耳鸣,惊悸盗汗,心烦失眠,潮热,咽干,腰膝酸软,夜尿多或梦遗,唇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弦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五……………………………………………

  药物组成:①熟地24,g,山药12,g,肉桂6,g,附片12,g,枸杞子12,g,杜仲12,g,山茱萸12,g,炙甘草9,g。

  ②熟地24,g,山药12,g,枸杞子12,g,茯苓12,g,山茱萸12,g,炙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温肾扶阳或滋养固肾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阴阳两虚引起的高血压。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失聪,面色白亮而无神,气怯神疲,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大便溏薄,阳痿或滑精,舌胖嫩,脉沉弱(偏肾阳虚);如肢冷便溏,阳痿或滑精,而见手足心热,虚烦不眠,舌质红,脉细数或结代(偏肾阴虚)。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偏于肾阳虚用方①;偏于肾阴虚用方②。

  单验方及食疗

  1.炒杜仲30,g,白糖适量。将杜仲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加入白糖调服,1日分2次。用于治疗高血压。

  2.丹参9,g,五味子6,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3.夏枯草150,g,木贼100,g,石膏20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4.夏枯草15,g,罗布麻1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5.玉米须5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6.槐米30,g,豨莶草3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7.草决明6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8.旱莲草18,g,夜交藤15,g,合欢皮15,g,女贞子18,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9.杜仲20,g,天麻1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10.夏枯草50,g,地龙100,g。将上药焙干,共研为细末分,1次6,g,1日4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高血压。

  11.绿豆100,g,白糖适量。将绿豆加水适量,煮熟,加入白糖调匀,1日分数次吃完。用于治疗高血压。

  12.猪毛菜30,g,鸡蛋1个。先加水适量煮猪毛菜,取浓药汁,再将鸡蛋打入药汁中,共煮熟食之。用于治疗高血压。

  13.蜂蜜500,g,食醋适量。先将醋置锅内加热至沸,再中入蜂蜜炼为糊状,1次9,g,1日3次,用温开水冲服。用于治疗高血压。

  14.花生米、米醋各适量。用米醋浸泡花生米,7天后服之,1次7粒,1日1~2次。用于治疗高血压。

  15.荠菜100,g,鸭蛋2个。先将荠菜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再乘热用药汁冲鸭蛋服。用于治疗高血压。

  16.杜仲30,g,猪心1个。将猪心加水适量,炖熟,杜仲研成细末,1日分2次,用猪心汤冲服杜仲末,并食猪心。用于治疗高血压。

  17.猪脑髓50,g,鸡冠花20,g,胡椒7粒。先将鸡冠花、胡椒共研为细末,再同猪脑髓加水适量,共炖熟,食肉、药喝汤。用于治疗高血压。

  18.白菊花9,g,草决明12,g,焦山楂9,g,白糖适量。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19.芹菜125,g,大枣10枚,鲜车前草125,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20.丹参15,g,葛根13,g,生山楂18,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高血压。

  

  94.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的减少,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致血糖增高和排泄糖尿的一种慢性疾病。中年以上的人较为多见。

  本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但亦有无任何自觉症状经检验才被发现者,称为隐性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证”的范畴。与中医古籍中记载的“消渴”、“消瘅”的症状极为相似。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损伤阴精等原因造成。其主要病理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一般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食伤脾胃,醇酒厚味,酷嗜炙煿,脾胃受损,运化失职,酿成内热,消谷耗精,而发为消渴;二是肝气郁结,长期情绪紧张,疲劳过度,耗乱精神,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消烁津液,而发为消渴;三是肾虚精耗,由于禀赋不足,病后体虚,肾虚精耗,固摄无权,而发为消渴。

  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节制饮食,不可过饱,禁食辛辣刺激之品。同时还要避免精神紧张,节制性欲,以利疾病好转。

  中医辨证时,又有肝肾气阴虚、肺肾气阴虚、脾肾阴阳虚、脾肾阳虚、气血阴虚浊毒内停、气血阳虚浊毒内停、肝脾肾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停、肺肾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停、心肾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内停引起糖尿病的区别。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黄精15,g,生地20,g,山茱萸10,g,旱莲草20,g,女贞子10,g,枳壳10,g,枳实10,g,黄连10,g,生何首乌15,g,怀牛膝20,g。

  功能主治:具有益气养阴,兼补肝肾,佐以清热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早中期糖尿病,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头晕目眩,烦热多汗,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二……………………………………………

  药物组成:沙参30,g,麦冬10,g,玄参20,g,生地20,g,山茱萸15,g,黄连10,g,枳实10,g,地骨皮30,g。

  功能主治:具有益气养阴,兼补肺肾,少佐清热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早中期糖尿病,症见胸背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声低懒言,易于感冒或有咳嗽气短,手足心热,大便常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三……………………………………………

  药物组成:党参15,g,生地15,g,当归10,g,金樱子10,g,芡实10,g,旱莲草20,g,女贞子10,g,黄连6,g。

  功能主治:具有调补阴阳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早中期糖尿病,症见腰腿酸痛,疲乏无力,怕冷怕热,手足心热而手足背冷,舌胖有裂,舌苔黄白,脉滑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生黄芪30,g,苍术10,g,猪苓20,g,木香10,g,陈皮10,g,半夏10,g,砂仁6,g,黄连10,g,厚朴3,g,金樱子10,g。

  功能主治:具有益气健脾,助阳补肾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早中期糖尿病,症见腰背肢体酸疼沉重,肌瘦无力、纳后腹胀,畏寒肢冷,手足浮肿,大便常溏,舌胖嫩,苔白滑或腻,脉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五……………………………………………

  药物组成:太子参20,g,猪苓20,g,白术6,g,炙甘草6,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30,g,怀牛膝30,g,熟大黄10,g,玄明粉3,g,生大黄8,g(后下,若便溏可减量)。

  功能主治:具有滋阴降浊,益气养阴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晚期糖尿病,症见神疲乏力,面色苍黄,苔黄,脉弦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六……………………………………………

  药物组成:生黄芪20,g,当归10,g,红参5,g,猪苓20,g,苍术10,g,生甘草6,g,川芎15,g,熟地15,g,砂仁9,g,赤芍15,g,白芍15,g,附片5,g(或冬虫夏草2,g),熟大黄8,g。

  功能主治:具有益气养血,助阳降浊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晚期糖尿病,症见神疲乏力,手足浮肿,畏寒肢冷,肤色苍黄,粗糙,时有恶心,舌胖暗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七……………………………………………

  药物组成:黄芪30,g,当归10,g,白芍20,g,熟地15,g,红参6,g,苍术6,g,黄连6,g,黄柏10,g,猪苓20,g,怀牛膝20,g,栀子10,g。

  功能主治:具有调补气血阴阳,降浊利水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晚期糖尿病,症见面足浮肿,不耐寒热,皮肤苍黄,肌肤甲错,时有恶心,大便干稀无常,舌胖有裂,舌苔黄白,脉弦滑。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八……………………………………………

  药物组成:桑白皮20,g,沙参20,g,黄芩10,g,麦冬10,g,五味子10,g,当归10,g,陈皮10,g,桃仁10,g,杏仁10,g,熟大黄10,g,冬虫夏草3,g。

  功能主治:具有调补气血阴阳,清肺益肾降浊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晚期糖尿病,症见腰腿酸痛,胸闷咳嗽,心悸气短,神疲乏力,不耐寒热,大便干稀无常,口唇舌暗淡,脉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九……………………………………………

  药物组成:太子参30,g,当归10,g,麦冬10,g,丹参30,g,五味子10,g,川芎15,g,泽泻20,g,葶苈子20,g,大枣5枚。

  功能主治:具有益气养心,活血化浊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晚期糖尿病,症见胸背腰酸腹胀,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时有心痛,全身浮肿,不能半卧,纳谷不香,口唇舌暗,脉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单验方及食疗

  1.天花粉30,g,白糖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2.玉米须3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3.沙苑子6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4.灯心草5,g,竹叶15,g,麦冬15,g,夜交藤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5.猪胰1个,玉米须100,g,黄芪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6.葎草30,g,马齿苋30,g,茄梗3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7.熟地20,g,黑豆3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8.冬瓜子120,g,麦冬90,g,黄连9,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9.猪胎盘适量。将猪胎盘洗净,晒干,置新瓦上焙至黄焦为度,研为细末,1次12,g,1日1次,用温开水冲服,连服14天。用于治疗糖尿病。

  10.天花粉250,g,石斛100,g。将上药共研为细粉,1次9,g,1日2次,用温开水冲服。用于治疗糖尿病。

  11.截叶铁扫帚200,g,母鸡1只。先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并洗净,再把截叶铁扫帚切碎,装入鸡腹内,加水适量,共煮熟,1日2次,酌量食鸡肉喝汤。用于治疗糖尿病。[截叶铁扫帚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Lespedezacuneata(Dum.Cours.)G.Don的根和全株。]

  12.灯心草30,g,豆腐180,g。将上药加水适量,煎煮,食豆腐并喝汤,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13.猪胰1个,玉米须30,g,生山药15,g,生黄芪15,g。先将猪胰切成薄片,再与余药加水适量,共煎猪胰熟,服药液,并分2次食猪胰片。用于治疗糖尿病。

  14.淡豆豉30,g,猪肚子1个。将猪肚子洗干净后装入淡豆豉,用线缝住口,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猪肚熟,1日分2次,食肚子肉并喝汤。用于治疗糖尿病。

  15.米醋30mL,鸡蛋1个。先将米醋加热,沸后打入鸡蛋,1次服下,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16.熟地25,g,黄精250,g,猪肉100,g。将上药加水适宜,共炖至肉熟,酌量食肉喝汤,1日2次。用于治疗糖尿病。

  17.鸡冠花15,g,臭椿树皮15,g,白果15粒,童子鸡1只。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并洗净,加水适量与余药共炖至鸡熟,1日分数次食鸡喝汤,2日1剂,连服3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18.薏苡仁、山药各50,g,粳米100,g。将上药加水1500mL,烧开后,用小火慢熬成粥,分3~4次空腹服。用于治疗糖尿病。

  19.枸杞10,g。将上药加水300mL,煮沸1~2分钟,待冷后,早餐前将药汁服完,之后反复冲开水当茶饮,每天4~5杯(每杯约200mL),临睡前将残存枸杞连水一起细嚼咽下。用于治疗糖尿病。

  20.鲜芦根50,g,鲜石斛9,g,鲜青蒿9,g,藕汁15mL。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95.羊痫风

  羊痫风,中医称为“痫”。民间常称“羊儿风”“母猪风”。大发作时的特征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喉中发出如猪、羊等叫声,醒后疲乏无力、饮食起居一如常人,时发时止,发无定时;小发作表现为瞬间的神志模糊,可出现目睛直视,一时性失神,或口角牵动、吮嘴等动作。

  本病发生的原因,可为先天遗传,也可为情志刺激,或续发于其他疾病,造成脏腑功能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而为羊痫风。本病的临床表现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为大发作,此种类型最为常见。多数病人在意识丧失前一瞬间有头昏、上腹部不适、视或听觉障碍等先兆症状,随之突然意识丧失,尖叫一声倒地,全身抽搐,咬牙,面色紫绀,口吐白沫,大小便可失禁,持续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如同常人;二为小发作,多见于儿童或少年。可突然发呆,茫然若失,两眼直视,面色变白,呼之不应,手中东西脱落(无跌扑和抽搐),数秒钟后清醒,一日可发作数次不等;三为局限性发作,多无意识障碍,表现为一侧肢体或面部抽搐、麻木;四为精神性发作,发作突然,意识模糊,有不规则及不协调的动作,如吮吸、咀嚼、叫喊、奔跑等,发作持续数小时,患者对发作毫无记忆;五为痫证持续状态:痫证连续发作,其间神志不清。此系危证,若不及时抢救,可能致命。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风痰引起,其证有虚实之分。实者治宜息风涤痰,开窍定痫;虚者多为心肾亏虚,治宜补益心脾,健脾化痰。

  羊痫风发作时,可针刺人中、内关、风池等穴,以尽快解除病痛。另外,本病患者不宜从事驾驶及高空、水上作业,不宜骑车,以免发生意外。

  中医辨证时,又有痰火、风痰、痰瘀、血虚、肾虚引起羊痫风的区别。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大黄240,g,黄芩240,g,礞石30,g,沉香15,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涤痰的功能。适用于治疗痰火引起的羊痫风。症见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黏沫,气粗息高,直视,或口作猪、羊叫声,魂梦惊惕,胸膈阻塞,情怀抑郁,胁肋胀痛,心烦失眠,头痛目赤,面红,口苦,便秘,尿赤,发无定时,或一日三五发,或数日数月后再发,醒后疲乏,余如常人,往往情绪易于波动,一触即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有力。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1次5~9,g,1日1~2次,用温开水送服。

  方二……………………………………………

  药物组成:天南星6,g,木香9,g,陈皮12,g,法半夏12,g,茯苓12,g,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温化风痰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风痰引起的羊痫风。症见发作前每有短时头晕,胸闷、泛恶,随即猝然仆倒,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强直,两目上视,口噤,口眼牵引,喉中发出猪、羊之声,将醒之时,口吐白沫或流清涎,醒后惟觉疲惫不堪,有时醒后又发,时发时止,或数日数月后再发,疲劳时发作更频,每于感寒则易诱发,舌苔白厚腻,体壮者脉多滑大。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三……………………………………………

  药物组成:黄芪15,g,防风12,g,赤芍12,g,制马钱子2,g,地龙6,g。

  功能主治:具有化瘀涤痰的功能。适用于治疗痰瘀引起的羊痫风。症见发时头晕头疼,旋即尖叫一声,瘈疭抽搐,口吐涎沫,脸面口唇青紫,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多有颅脑外伤史,每遇阴雨天易发,舌质紫有瘀点,脉弦或弦涩。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当归15,g,川芎12,g,白芍12,g,熟地15,g,人参6,g,茯神12,g,白术12,g,远志12,g,天南星6,g,酸枣仁12,g,黄连6,g,甘草9,g,生姜12,g。

  功能主治:具有养血缓肝,化风痰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羊痫风。症见痫逆屡发,发前头晕心悸,手足搐动,发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目闭,吐白沫,抽搐时间长短不定,醒后如常人,伴见心悸怔忡,双目干涩等症状,月经期前后则发作频繁,唇甲淡白,舌质色淡或舌尖红,苔薄白少,脉细滑。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五……………………………………………

  药物组成:紫河车15,g,陈皮12,g,干姜9,g,黄柏9,g,麦冬9,g,牡蛎12,g,牛膝12,g,人参9,g,熟地18,g,天冬12,g,五味子12,g,续断12,g。

  功能主治:具有滋肾阴,补元气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羊痫风。症见反复发作数年不愈,突然昏倒,神志昏愦,面色苍白,四肢抽搐,或头与眼转向一侧,口吐白沫,二便自遗,出冷汗,继则发出鼾声而昏睡,移时渐渐苏醒,平时或腰酸膝软,足跟痛,或遗精阳痿早泄,或白带多,甚或智力渐退,舌质色淡,苔薄少,脉沉细滑。用法用量:共研细末,炼蜜为10,g丸,每次1丸,1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

  单验方及食疗

  1.远志15,g,天南星4,g,皂角子15粒,红糖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羊痫风。

  2.天麻6,g,钩藤6,g,法半夏6,g,牡蛎15,g,陈皮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羊痫风。

  3.莱菔子30,g,胆矾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羊痫风。

  4.制南星15,g,法半夏15,g,黄连8,g,甘草10,g,生姜30,g。水煎服。用于治疗羊痫风。

  5.穿心莲6,g,当归20,g。水煎服。用于治疗羊痫风。

  6.煅龙骨35,g,煅牡蛎20,g,朱砂2,g。将上药共研细末,1次5,g,1日1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羊痫风。

  7.全蝎5只,石榴1个。将石榴挖一小洞,放入全蝎,封口,用火煅至烟尽,研为细末,1次1.5,g,1日2次,用温开水冲服。用于治疗羊痫风。

  8.马宝10,g,天竺黄6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1次1.2,g,1日1次,用温开水冲服,连服2~3个月。用于治疗羊痫风。

  9.紫河车1具,当归50,g,潞党参50,g,菖蒲15,g,朱砂2,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10,g丸,每次1丸,1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羊痫风。

  10.鱼鳔100,g,法半夏30,g,枯矾10,g,血竭2,g,雄黄2,g,朱砂3,g,大蒜5头。将前六味药共研细末,再将大蒜捣成泥状,与药末制成丸,如黄豆大,1次7粒,1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用于治疗羊痫风。

  11.木耳120,g,红糖30,g,蝉蜕6,g,胆南星4.5,g,钩藤6,g。先用红糖拌木耳煮熟食之,并将方中余药加水适量,煎服。用于治疗羊痫风。

  12.苍耳子300,g,大枣1500,g。先将苍耳子加水适量,煮30分钟,再放入大枣,待水浸透时,捞出大枣食之,1日3~5次,10天吃完。用于治疗羊痫风。

  13.鲜黄瓜1000,g,冰糖30,g。将上药共捣烂,榨取药汁,1日分2次服。用于治疗羊痫风。

  14.鳖鱼1只,黄芪粉50,g。先将鳖鱼宰杀去骨,再加黄芪粉,加水适量,共煮熟食之,1日1剂,连服7~10剂。用于治疗羊痫风。

  15.鸡蛋7只,蜂蜜150,g。将鸡蛋打一小孔,除去蛋清,1个鸡蛋装入蜂蜜20,g,用纸封住口,再用面糊裹住鸡蛋,文火烤熟,两日食完。用于治疗羊痫风。

  16.桑寄生10,g,鸭血15mL。将桑寄生研为细末,用鸭血调成糊状,装入碗中,隔水蒸熟食之,1日1剂。用于治疗羊痫风。

  17.羊脑1个,桂圆肉3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1日分2次,食药喝汤。用于治疗羊痫风。

  18.臭牡丹30,g,远志15,g,龙胆草15,g,猪大肠适量。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1日分2次,食肠喝汤。用于治疗羊痫风。

  19.桐寄生21,g,青果21,g,黄瓜藤15,g,猪头肉100,g。将上药加水适量,共炖熟,1日分2次,食肠喝汤。用于治疗羊痫风。

  20.羊心1个,胖大海7个。将羊心切一口,装入胖大海,加水适量,用砂锅炖熟,1日分2次,食肠喝汤。用于治疗羊痫风。

  

  96.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头面部神经痛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国内统计发病率为182/10万人,年发病率为(4~4.7)/10万人。三叉神经是头部的大神经之一,之所以叫“三叉”就是因为它有三条大的分支,这三条分支从上而下分布在前额、面颊及下巴。这种神经的名称由来就是因为它出现在脸上三叉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内。

  三叉神经痛以中老年妇女为多见。冬春季易发,发病前常无预兆,骤然出现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电灼样、针刺样、刀割样甚或撕裂样的疼痛,同时还伴有脸面肌肉的痉挛、面部发红、流泪、流涎等,患者因而不敢洗脸、刮胡子、上妆,甚至不愿意吃东西。每次发作的时间因人而异,可以持续数天或数星期,然后数月或数年不出现。三叉神经痛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它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被诱发出来,例如碰触到脸上的皮肤、吃东西、打哈欠、刷牙、脸吹到冷风等。

  患本病时,患者要做好自我调养,如生活、饮食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运动,洗脸、刷牙、咀嚼食物等动作宜轻,注意天冷保暖,不吃油腻食物;做好自我护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中医将三叉神经痛归入面部疼痛的范畴。临床辨证时分为风热挟痰阻络、风寒挟痰阻络、肝郁化火、气虚血瘀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的区别。治疗本病当各证兼顾,惟疼痛日久,病邪多深入血络,必须酌用虫类搜剔之品,如全蝎、蜈蚣、僵蚕、土鳖等方能奏效。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川芎15,g,菊花15,g,荆芥15,g,法半夏12,g,陈皮12,g,蝉蜕12,g,赤芍12,g,丹皮12,g,丹参12,g,地龙9,g,当归12,g,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疏风散热,涤痰活络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风热挟痰阻络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症见多呈发作性、烧灼性或刀割样疼痛而难忍,有时鼻旁或唇旁有引痛点,偶有触犯,则突然疼痛发作,颜面之中、下部疼痛者较多,亦可为半面上下皆痛,左右均疼痛者少见,痛时面红、出汗,遇热加重,得凉稍舒,并伴有发热、口干、溲赤,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若为痰火阻络则可见头晕、胸闷、肢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二……………………………………………

  药物组成:川芎15,g,白附子12,g,桂枝12,g,法半夏12,g,防风12,g,羌活12,g,细辛6,g,当归12,g,丹参12,g,地龙9,g,白芷12,g,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疏风散寒,涤痰通络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风寒挟痰阻络引起的的三叉神经痛。症见多为发作性,抽掣样疼痛,剧烈难忍,痛时面色苍白,遇冷加重,得温则减,舌质红,苔薄白,脉紧。如为寒痰阻络可兼见面虚浮,首如裹,舌淡胖,苔白厚腻,脉濡滑。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三……………………………………………

  药物组成:柴胡12,g,郁金15,g,栀子15,g,青黛9,g,丹参12,g,地龙9,g,赤芍12,g,当归12,g,川芎12,g,陈皮12,g,丹皮12,g,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清肝泻火,通经活络的功能。适用于治疗肝郁化火引起的的三叉神经痛。症见面部灼热疼痛,多因情志抑郁或忧思恚怒而突发,遇热加重,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胸闷胁胀,常有叹息,手足心热,夜寐不安,尿黄赤,便燥结,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黄芪15,g,川芎15,g,赤芍12,g,当归12,g,天麻12,g,甘草12,g,丹参12,g,鸡血藤12,g,怀牛膝12,g,红花9,g,茯苓12,g,姜黄12,g。

  功能主治: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引起的的三叉神经痛。症见面痛日久,疼痛持续时间长,发作时抽掣作痛,且痛如锥刺而难忍,痛着不移,面色晦滞,甚则肌肤甲错,有时疼痛伴随抽搐,畏风自汗,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白或具有瘀血癍点,脉沉细而弱。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单验方及食疗

  1.葛根、白芷、地龙12,g,红花、玄胡各10,g,当归30,g,细辛、全蝎各6,g,川芎、姜黄15,g,牛蒡子20,g,蜈蚣2条。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2.白芍50,g克,炙甘草30,g,酸枣仁20,g,木瓜1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3.制川乌、天南星各6,g,白菊花15,g,地龙20,g,冰片0.5,g,细辛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4.茄子根15,g,防风12,g,桃仁12,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5.生石膏15~60,g,细辛3,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6.白芍、生牡蛎各30,g,丹参、甘草各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7.去子向日葵盘100~20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8.水牛角30,g,羌活、黄芩、白附子、炙甘草各10,g,升麻、防风、白芷各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9.僵蚕200,g,全蝎150,g,白附子100,g,川芎200,g,白芷200,g。将上药分别研为细末拌匀,1次2,g,1日2次,温开水冲服,10天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10.马钱子30,g,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5,g,麻油、清凉油各适量。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拌匀,用麻油、清凉油调成膏状,用时,取拇指盖大小之药膏摊于白布或油纸上,贴敷患侧太阳穴、下关穴、颊车穴,每次选用1~2个穴位,亦可贴敷阿是穴,两天更换1次。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11.桑椹子150,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97.中风

  中风,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等为主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在精、气亏损,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的基础上发生的上实下虚,本虚标实证。其机理虽较复杂,但一般可当纳为虚、风、火、痰四个方面。因肝肾虚而致阴阳失调是其根本,风、火、痰多系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四者相互为因乃致发病。虚:由烦劳过度、病后体虚、或年老体衰所致精血不足,肝失所养则阴虚阳亢,或进而阴损及阳而肾元不固。风:肝阳偏亢,内风翕张;或气血不足,络脉空虚,外风乘虚入中,进而引动肝风。火:由五志过极,心火暴动;或肝肾阴虚火旺;或精神刺激,肝阳暴动,引动心火;以及痰郁化火等所致。痰:脾失健运,聚湿而成,可由饮食不节或肝风戕伐,脾气受伤所致;亦可因风火相煽,灼津炼液而成痰。当其肝阳暴动,风火相煽,气血逆乱而并走于上,风火挟痰横窜经隧,则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中经络之证;因元气衰败,阴阳离决者,则见脱证。倘既有元气衰败,又有痰火或湿痰壅盛者,可由闭转脱。中于经络病尚轻浅,中于脏腑乃病重而深,而中脏腑者必有中经络之证。轻、重、浅、深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中脏腑者,苏醒之后,常可表现为中经络的证候,而中经络者亦有发展为中脏腑之可能。患者苏醒后,因风痰阻络,而致口眼斜,并可因肾虚精气不能上承或风痰阻于廉泉而致言语障碍,以及因气血亏虚,瘀阻脉络或风痰阻络等引起偏瘫等症。

  本病在中医辨证时,又有急性期中经络、急性期中脏腑和恢复期的区别,治疗时各有其法。

  中药辨证治疗

  (一)急性期之中经络

  方一……………………………………………

  药物组成:秦艽15,g,石膏30,g,甘草9,g,川芎15,g,当归15,g,羌活12,g,独活12,g,防风12,g,黄芩12,g,白芍15,g,白芷12,g,白术15,g,生地15,g,熟地15,g,茯苓12,g,细辛6,g。

  功能主治:具有祛风通络,养血和营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风痰阻络引起的中风。症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寒热,肢体拘急,舌苔白腻,脉浮滑。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随证加减:痰多者,去生、熟地,加半夏9,g、胆南星9,g;无内热者,去石膏、黄芩;风甚者,加僵蚕12,g、全蝎3,g。

  方二……………………………………………

  药物组成:天麻9,g,钩藤15,g,石决明30,g,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15,g,桑寄生15,g,夜交藤18,g,朱茯神12,g。

  功能主治:具有滋阴潜阳,镇肝息风的功能。适用于肾阴亏损,风火上亢引起的中风。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眼花,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半身不遂,舌质红,脉弦滑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二)急性期之中脏腑

  方三……………………………………………

  药物组成:①羚羊角片5,g,龟板12,g,生地15,g,白芍15,g,丹皮12,g,钩藤12,g,磁石30,g,夏枯草12,g,蝉蜕9,g,生石决明30,g。

  ②陈皮12,g,法半夏9,g,甘草9,g,枳实12,g,胆南星9,g,天麻12,g,郁金12,g,僵蚕12,g,菖蒲12,g,茯苓12,g。

  功能主治:具有开窍,平肝潜阳、息风、豁痰的功能。适用中风属闭证者。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痰涎壅盛,面赤气粗,或有高热,舌苔黄腻,脉沉伏或弦。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使用方①前先急灌服至宝丹,使患者清醒后再服汤药;如见静而不烦,面白唇青,痰涎涌盛,苔白滑,脉滑者选用方②,服本方前先急灌服苏合丸,使患者清醒后再服此汤药。

  方四……………………………………………

  药物组成:①上人参30,g,炮附片15,g,山茱萸15,g,生龙牡各30,g,生姜5片大枣5枚。

  ②生地18,g,麦冬15,g,山茱萸15,g,五味子12,g,肉桂12,g,附片12,g,巴戟12,g,肉苁蓉12,g,菖蒲12,g,远志12,g,茯苓12,g,龟板15,g,生牡蛎30,g。

  功能主治:具有回阳救脱①,壮水潜阳②的功能。适用于中风属脱证者。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撒手遗尿,鼻鼾息微,舌痿,脉细弱等元气虚脱之象。

  用法用量:水煎及时服。回阳救脱用方①;若兼见四肢厥冷,汗出痰壅,面赤如妆,脉浮大无根或沉细欲绝,为阴竭于下,孤阳上越而暴脱之危象选用方②。

  (三)恢复期之诸症

  方五……………………………………………

  药物组成:①白附子12,g,白僵蚕12,g,全蝎6,g。

  ②白附子9,g,石菖蒲12,g,远志9,g,天麻12,g,全蝎6,g,羌活12,g,炙南星9,g,木香12,g,甘草6,g。

  ③熟地18,g,巴戟天12,g,山茱萸15,g,石斛12,g,肉苁蓉12,g,五味子12,g,肉桂9,g,茯苓12,g,麦冬12,g,远志12,g,附片9,g,菖蒲12,g。

  ④黄芪120,g,当归15,g,川芎12,g,赤芍12,g,红花10,g,桃仁12,g,地龙10,g。

  功能主治:具有补气血,通络,祛痰开窍的功能。主要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失禁或遗尿。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以口眼歪斜为主症者选用方①;以言语蹇涩或舌喑不语为主症、乃风痰阻于廉泉者选用方②;以言语蹇涩或舌喑不语为主症、乃肾虚精气不能上承所致者选用方③;出现偏瘫,症见半身不遂,面色不红,舌强或有瘀点、脉弦乏力者为气血亏虚,瘀阻脉络可选用方④。

  单验方及食疗

  1.穿山甲3,g,川芎、当归、羌活各6,g。水煎服。用于中风四肢拘挛、半身不遂。

  2.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将上药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及时服。用于中风腑气不通。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3.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中风气虚痰阻。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面色萎黄,语言蹇涩,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4.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中风气虚血瘀。症见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5.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中风气滞经络。症见肢体瘫痪或口眼歪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6.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中风邪热壅盛。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7.人参、白术、川芎、白芍、甘草各10,g,熟地、茯苓、当归各15,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中风气血两虚。症见肢体缓纵无力,或见苍白肿胀,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或畏风自汗,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8.鳝鱼1条(约100~150,g)。手拿鱼头,向上涂擦面部,左歪涂右,右歪涂左,视正即停。用于治疗中风症见口眼歪斜。

  9.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吹入鼻孔。用于中风不省人事。

  10.法半夏6,g,全蝎6,g,僵蚕6,g,天南星9,g,天麻9,g,皂角适量。先将皂角捣碎,研为细粉,取少许吹入鼻内,再将余药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中风不语,口眼歪斜。

  11.牛胆汁120,g,绿豆粉60,g。将上药混合拌匀,晒干研为细粉,用开水冲泡,频服。用于预防中风。

  12.牛睾丸1个,茶叶3,g,白糖适量。将牛睾丸、茶叶加水适量,共炖熟,加白糖适量服食。用于治疗半身不遂。

  13.木耳、食醋各适量。先将木耳用水泡发透,再用醋炒,酌情食之。用于治疗中风轻证,四肢麻木。

  14.防风15,g,甘草15,g,木瓜15,g,怀牛膝15,g,全瓜蒌15,g,麻黄9,g,冰片2,g,胡萝卜60,g,黄酒1000mL,公鸡1只。先将公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并洗净,再将上药连同鸡血放入鸡腹内,缝合,置锅内加入黄酒和适量水炖熟,弃药渣,分3~5次食之。用于治疗半身不遂。

  15.麻子仁30,g,荆芥穗10,g,薄荷叶10,g,白粟米100,g。先将荆芥穗、薄荷叶煎汤取药汁,用药汁研麻子仁,再滤去药渣,以药汁煮白粟米成粥,空腹食之。用于治疗中风偏枯、言语蹇涩、手足不遂。

  16.芹菜适量。将上药压榨取汁,1次服1酒杯,1日3次,连服3~4日。用于治疗中风。

  17.白鸭血2小杯。早、晚饭前1小时,各服1杯。用于治疗中风。

  18.槐花6,g。水煎,代茶饮。用于治疗中风。

  19.豨莶草30,g。水煎,代茶饮。用于治疗半身不遂。

  20.豨莶草6,g,五加皮6,g,当归6,g,防风6,g,红花6,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

  

  98.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又称“面瘫”,俗称“歪嘴风”“吊线风”。其症状为口眼歪斜而不能闭合。

  中医古籍中记载的“口歪”“僻”“卒口僻”“歪僻”“风口歪候”“口眼斜”“戾”均属本病范畴。

  一般认为是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茎乳突孔内受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影响,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此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激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脱髓鞘,甚至轴突变性等。此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为一侧性。其临床表现为:一侧眼睑闭合不紧、流泪、说话漏风、流口水、饮水容易漏出、鼻唇沟歪斜或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等。

  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经治疗多能痊愈。若为病久体虚,气血不足,当以益气养血,息风活络,补泻兼施,勿过用风药,恐其辛燥伤阴。若误治失治,则面部难以复原,或继发颜面肌肉痉挛、萎缩等症状。

  本病在中医辨证时,又有风邪外袭、肝风内动、肝气郁结、气血双亏、风痰阻络引起面神经炎的区别。

  对本病的治疗,除使用药物外,若能配合针灸治疗,则效果更佳。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葛根15,g,麻黄9,g,桂枝9,g,甘草6,g,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3枚。

  功能主治:具有疏风散寒的功能。适用于风邪外袭之寒重者引起的面神经炎。症见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觉异常,头痛,鼻塞,颈项发紧不舒,颜面肌肉抽动,兼见患侧面肌有发紧或疼痛感,皮肤发厚僵硬,脉浮,舌苔薄白。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二……………………………………………

  药物组成:柴胡12,g,葛根15,g,甘草6,g,黄芩9,g,羌活6,g,白芷6,g,白芍12,g,桔梗6,g,生石膏15,g,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具有疏风散热的功能。适用于风邪外袭之热重者引起的面神经炎。症见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觉异常,头痛,鼻塞,颈项发紧不舒,颜面肌肉抽动,兼见患侧面肌松弛,皮肤有烘热感,脉浮,舌苔薄白。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三……………………………………………

  药物组成:羌活15,g,独活15,g,藁本12,g,防风12,g,川芎12,g,蔓荆子9,g,生姜3片。

  功能主治:具有疏风散热的功能。适用于风邪外袭之湿重者引起的面神经炎。症见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觉异常,头痛,鼻塞,颈项发紧不舒,颜面肌肉抽动,兼见患侧面肌壅肿,眼睑或有浮肿,脉浮,舌苔薄白。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天麻9,g,钩藤15,g,石决明30,g,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15,g,桑寄生15,g,夜交藤15,g,朱茯神12,g。

  功能主治:具有平肝息风的功能。适用于肝风内动引起的面神经炎。症见口眼歪斜突然发作,面部潮红,肢体发麻,耳根胀痛,眩晕加剧,头重脚轻,舌质黯红,苔黄或少苔乏津。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五……………………………………………

  药物组成:柴胡12,g,川芎9,g,当归9,g,白术9,g,茯苓9,g,钩藤9,g,甘草6,g。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解郁,调和络脉的功能。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面神经炎。症见口眼歪斜常随精神刺激而出现,伴有太息,胸胁苦满,不欲饮食,悲痛欲哭,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六……………………………………………

  药物组成:人参10,g,肉桂4,g,川芎9,g,熟地15,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9,g,黄芪15,g,当归15,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具有大补气血的功能。适用于气血双亏引起的面神经炎。症见口眼歪斜,面肌松弛,眼睑无力,少气懒言,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七……………………………………………

  药物组成:陈皮15,g,法半夏9,g,炙南星9,g,枳实12,g,茯苓12,g。

  功能主治:具有化痰祛风,开窍通络的功能。适用于风痰阻络引起的面神经炎。症见口眼歪斜,面肌麻木,语言不清,喉有痰鸣,舌体有僵硬感,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缓。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单验方及食疗

  1.生麻黄250,g,五加皮250,g,陈醋少量。将前二味药共研为粗末,炒热后加陈醋少许调匀,用纱布包裹,沿面神经分布区热敷,以局部发汗为度。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症见口眼歪斜者。

  2.鳝鱼血、冰片、麝香各适量。将上药调匀后外涂患处,歪斜在右者涂于左侧,歪斜在左者涂于右侧。用于治疗面神经炎症见口眼歪斜者。

  3.蜈蚣1条,防风9,g。水煎,隔日1次服。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

  4.制白附子10,g,全蝎3,g,制僵蚕9,g,地龙9,g。水煎,隔日1次服。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

  5.蓖麻子30,g,冰片1,g。将上药共捣烂,敷患侧掌心1昼夜。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

  6.荆芥30,g,防风15,g。水煎,1日1剂,分3次服。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

  7.薏苡仁15,g,防己6,g,赤小豆30,g,甘草6,g。水煎,1日1剂,分3次服。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肌束震颤)。

  8.马钱子4,g。①将马钱子用水浸透后去壳,取仁切为薄片,敷于患处;②将马钱子研为末,置胶布上,贴于患侧面部。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

  9.鲜黄鳝1段,麝香0.01,g,鲜地龙1条。将上药共捣如泥,外敷患侧。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

  10.黄芪30,g,当归尾6,g,赤芍9,g,地龙6,g,川芎6,g,桃仁9,g,红花6,g,蜈蚣3,g,蝉蜕6,g。将蜈蚣、蝉蜕共研为末,其余药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冲药末,1日分3次服。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

  

  99.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段脊柱慢性退行性变,常在中年以后发生,男性多于女性。病人常以颈肩臂痛、头痛、头晕、耳鸣为主诉而就诊。其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椎体间松动,椎体缘骨质增生,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受到损害,而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轻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上肢麻木,视力模糊,血压升高,枕颈部或颈肩部疼痛或麻木,上肢肌肉萎缩以及听力下降;重者还可导致瘫痪、性功能及大小便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颈部损伤后,又复感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因颈项与人体脏腑息息相关,脏腑功能正常,则颈部血液流畅,气机升降得以保障,若脏腑功能失调,则可导致颈项失和,而表现出相关病证,在治疗时多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为主。又因颈椎病多虚实夹杂,可由外邪所中,邪害空窍,内犯于脑,也可由肝肾失调,肝经气逆上冲,气血不足,脑海空虚,精血不能上濡而发,此时治疗应以补为主,以通为用。

  颈椎病的预防,应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有意识的活动颈部,增加颈部的血液循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减少本病的发生。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葛根15,g,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5,g,大枣5枚,生姜12,g,甘草10,g。

  功能主治:具有祛风通络的功能。适用于颈椎病,症见颈肩不舒或痛引肢臂,麻木痛着,指摄无力,恶风畏寒,舌苔薄白,脉弦或细。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方二……………………………………………

  药物组成:葛根15,g,法半夏10,g,陈皮10,g,白茯苓10,g,竹茹10,g,枳实10,g,生姜7片大枣5枚炙甘草5,g。

  功能主治:具有祛痰利湿的功能。适用于颈椎病,因脾湿不运,日久气血不足,颈椎失养所致。症见颈项失和,转动不利,或因活动加重而致眩晕呕吐、头晕失眠、纳差腹胀,或倦怠乏力,舌苔白腻,脉濡滑。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方三……………………………………………

  药物组成:怀牛膝30,g,生赭石30,g,葛根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板15,g,生白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6,g。

  功能主治:具有平肝潜阳的功能。适用于颈椎病,因肝血失调,肝阳上亢,经脉不利所致。症见颈项强直疼痛,掣引肢臂,抬举无力,或麻木、眩晕头涨,急躁易怒,面部烘热,失眠多梦,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方四……………………………………………

  药物组成:秦艽15,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0,g,羌活15,g没药10,g,当归15,g,葛根15,g,五灵脂10,g,香附12,g,川牛膝12,g地龙9,g,甘草10,g。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适用于颈椎病,因久病入络,血脉不通,精血不能上濡所致。症见颈项疼痛,不能转侧,牵及肩背,抬举困难,肢体困重疼痛,失眠健忘,或耳鸣耳聋,或步履蹒跚,面唇紫暗,舌有紫斑,脉弦涩。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方五……………………………………………

  药物组成:紫河车100,g,熟地200,g,天冬100,g,麦冬100,g,盐炙杜仲150,g,盐炙怀牛膝100,g,盐炙黄柏150,g,葛根150,g,醋炙龟板200,g。

  功能主治:具有补益肝肾的功能。适用于颈椎病因肝肾精血亏虚,脑海空虚,不能上濡空窍,颈项失养所致。症见颈项转侧无力或疼痛,或突然晕厥猝倒,肢臂抬举无力,头晕耳鸣,四肢发麻,眼目干涩,腰膝酸软,心悸健忘,自汗心悸,舌质红,脉弦细。

  用法用量:共研成细粉,水泛为丸,或制成10,g大蜜丸。1日2次,水丸每次服5,g,大蜜丸每次服1丸。

  方六……………………………………………

  药物组成:葛根30,g,生白芍30,g,当归15,g,天麻15,g,白僵蚕15,g,石斛15,g,旋覆花18,g(包煎),菊花15,g,天南星6,g,炙甘草9,g。

  功能主治:具有疏风散邪,养血补虚的功能。适用于颈椎病兼有颈源性头痛,症见头痛连项背,痛甚则俯仰不便者。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连服6剂为1个疗程。

  单验方及食疗

  1.粉葛30,g,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5,g,补骨脂15,g,当归15,g,鸡血藤15,g,路路通15,g,姜黄15,g,秦艽12,g,川芎12,g,金毛狗脊30,g,炙甘草15,g,全蝎3,g。1日1剂,水煎3遍混匀,早晚分服。用于治疗颈椎病。

  2.当归15,g,川芎12,g,红花9,g,刘寄奴15,g,姜黄12,g,路路通30,g,羌活9,g,白芷12,g,威灵仙12,g,桑枝30,g,胆南星9,g,白芥子9,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用于治疗颈椎病。

  3.白芍、丹参、葛根各30,g,钩藤、夜交藤、茯苓各20,g,僵蚕、全蝎、法半夏、天麻、桂枝、生甘草各1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10天为疗程,疗程间停药2~3天,再行下1个疗程。用于治疗颈椎病。

  4.粉葛、黑豆、蛇蜕、黑芝麻、人参、鹿茸、熟地、黄芪、核桃仁、枸杞、甘草、白酒各适量。将上药浸泡于白酒内,1个月后,1次15mL,1日2次服,1月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颈椎病。

  5.粉葛130,g,骨碎补、白芍各90,g,鸡血藤、巴戟天各80,g,当归、羌活、桂枝各60,g,炮山甲50,g,乳香50,g,没药50,g,蕲蛇3条。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水泛为丸,1次6,g,1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1剂为1个疗程,一般用三个疗程。用于治疗颈椎病。

  6.白芍240,g,伸筋草90,g,粉葛、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各60,g,甘草3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1次3,g,1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颈椎病。

  7.当归、川芎、葛根、红花、白芷、羌活、乳香、没药、伸筋草、大腹皮、泽泻、丹参、透骨草、威灵仙、熟地各50,g,桂枝、麻黄、白芍、川乌各30,g,细辛25,g,全蝎2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混匀,每日取50~100,g,用陈醋调匀,放置20~30分钟后外敷于颈后部,敷药后用灯照射30分钟,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颈椎病。

  8.威灵仙50,g,当归、细辛、乳香、姜黄、丹参、白芷、透骨草、自然铜、木瓜各15,g,三七10,g,冰片、紫草各5,g,蜈蚣3条。先将上述诸药浸泡于2000mL的75%酒精中,4天后过滤,药液装瓶收贮,过滤后的药渣再用2000mL的75%酒精浸泡4天后再次过滤,两次浸液合并,混匀即可。用时取药酒适量揉涂增生椎体所对应的颈部两侧及肩背部软组织,每天3次。用于治疗颈椎病。

  9.生草乌、细辛各10,g,洋金花6,g,冰片16,g将前3味药研末,用50%酒精300mL浸入,冰片另用50%酒精200mL浸入,每日搅拌1次,约1周后全部溶化,滤去药渣,将二药液和匀,用有色玻璃瓶贮藏,每次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痛处或放痛处片刻,痛止取下,每天2~3次。用于治疗颈椎病。

  10.威灵仙、当归、赤芍各12,g,五加皮、五味子、生山楂各15,g,红花、羌活、独活、防风各10,g,附片5,g,花椒30,g。将上药共装入纱布袋内,扎紧,放入瓷盆内,加水适量(宜少不宜多,以刚没过药面为宜)煎煮30分钟,稍放凉,托敷患部。每次30分钟,每天2次,每剂药可连用2天,15天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颈椎病。

  11.川芎、荆芥、白芷、羌活、防风、细辛、薄荷、甘草、茶叶各适量。将上药加水适量,煎煮3次,3次药液合并,浓缩成浸膏,1次2,g,1日3次服,2个月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颈椎病。

  12.桑枝10,g,桂枝6,g,片姜黄6,g,防风6,g,川芎6,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颈椎病。

  13.杜仲6,g,金毛狗脊6,g,秦艽6,g,防风6,g。水煎,代茶饮,1日1剂。用于治疗颈椎病。

  

  100.痛风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来的一种多发病,发病率上升快,过去多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现在则以年轻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其男女的比例大约是20∶1。其原因是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现代人的饮食中除传统的面食外,增加了很多肉制品、海鲜及酒类等,这些食物中富含一种叫嘌呤的物质。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痛风性关节炎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关节软骨的溶解和软组织的损伤,急性期具有骤然发作和剧烈疼痛的特征,多数患者的关节炎表现为发作与缓解交替,甚至有的患者迁延不愈。此外,本病患者大约半数以上都有家族史,因此遗传因素在痛风病的病因上是很重要的。

  中医认为本病急性期常见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时,多属于湿热痹阻证,此期治疗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常见关节肿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关节周围可出现痛风石,或出现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多属于脾虚湿阻证或肝肾亏虚证型,此期调治宜健脾利湿或补养肝肾为主。

  本病与饮食、生活条件富裕、休息运动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在治疗痛风时除选用药物治疗外,也可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双管齐下,效果更加显著。

  中药辨证治疗

  方一……………………………………………

  药物组成:石膏40,g,白芍20,g,桂枝15,g,知母9,g,粳米9,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10,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驱风祛湿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急性痛风,症见大关节出现红、肿、热、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1日3剂,早、中、晚各煎服1剂。待疼痛减轻后可改为1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方二……………………………………………

  药物组成:独活15,g,桑寄生15,g,苍术15,g,杜仲12,g,怀牛膝12,g,细辛6,g,秦艽15,g,茯苓15,g,肉桂6,g,防风15,g,川芎15,g党参12,g,当归15,g,白芍20,g,生地12,g,甘草10,g。功能主治: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络止痛的功能。适用于治疗痛风,症见痛在下肢,且游走交替,疼痛难忍,食、眠不能者。

  用法用量:1日3剂,早、中、晚各用水煎服1剂。待疼痛减轻后可改为1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方三……………………………………………

  药物组成:车前子15,g,瞿麦15,g,萹蓄15,g,滑石30,g,栀子15,g,木通15,g,大黄15,g,灯心草9,g,石韦15,g,海金沙15,g,冬葵子15,g,金钱草15,g,炙甘草10,g。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消石的功能。适用于治疗痛风,症见尿酸石者。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方四……………………………………………

  药物组成:黄芪15,g,炙甘草10,g,党参15,g,当归12,g,升麻10,g,柴胡10,g,白术15,g,陈皮12,g,桂枝15,g,桑枝15,g,秦艽15,g,鸡血藤15,g。

  功能主治: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适用于治疗痛风日久症见长久不愈,或见破溃成溃疡,窦道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单验方及食疗

  1.秦皮15,g,虎杖15,g,威灵仙15,g,土茯苓15,g,萆薢15,g,黄柏15,g,泽泻15,g,玉米须10,g,甘草10,g。水煎,分2次服,1日1剂。具有清热除湿利尿的功能。适用于痛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2.山慈菇3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本品含秋水仙碱,能有效缓解痛风发作,适用于痛风发作期。

  3.土茯苓3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能够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适用于痛风发作期和缓解期。

  4.金钱草60~12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能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适用于痛风发作期和缓解期,防止痛风石形成。

  5.威灵仙30~60,g。水煎,分3次服,1日1剂。能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适用于痛风发作期和缓解期。

  6.金银花25,g,槐花15,g。1日1剂,用沸水浸泡30分钟后,分次服用。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浊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型痛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