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武中的整劲秘密 2024-07-30 23:38:26 在武术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当我们观察内家拳法的演练时,内行的拳师总留心观察演练者的劲力是否“整”,并以整的程度来判断一个人功力的深浅。求得整体力的方法是从矫正脊柱开始的。因为求得整体力的根本所在就是矫正脊柱。脊柱是人体的中枢,其重要性众所周知。人体的运动主要是由脊柱带动,人体之浑元力亦主要根源于此。自然界中的脊椎动物的脊柱都是平直或者后绷的,人类的婴幼儿时期亦是如此。改造生理的重要目的是“返婴寻天籁”,所以首先须解决脊柱返先天的课题,即矫正脊柱的S型曲线使之连结放长。人类进化为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后,脊柱逐渐随着年龄增长和劳动而形成S型曲线脊柱侧面形状。这种状态已大异于婴幼儿时期,常年负重的人,S形态更严重。这种后天状态虽然利于负重,但是失去了本能,失去了弹性,所以矫正其曲线才能真正达到返先天,返婴儿之体,才能具备获得整体力的基本条件。所说的脊柱S型曲线,体现在成年人的腰背正中呈现为一道竖沟。竖沟的深浅同每个人负重劳作的强度成正比,一般来说,局部劳作和锻炼越多越强的人,这道竖沟就会越深。如果我们按照矫正的正确要领坚持锻炼,腰背部肌肉就会更加发达,并连通为弹性极强的一个整面。脊柱也会自然向外鼓起,持之以恒,只需半年时间,这道竖沟就会同腰背的肌肉平行。在学习功法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把握阴阳。丰富的拳学实践使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总结出了“把握阴阳”的功法。他以中医学《素问篇》的理论为依据,把人体分为阴阳两个部分,即整体一分为二,胸腹和四肢内侧为阴面,腰背和四肢外侧为阳面动物中的刺猬、青蛙、虎豹等阴阳面之分最为明显,刺猬有刺部位为阳面,无刺部位为阴面,虎豹和青蛙白色的部位为阴面,其它部位为阳面把握阴阳就是使整体做到阴松阳紧。外形练法如大成拳之养生桩,头直目正,颈部竖起,胸腹放松,同时后贴,腰背绷起腰部略有后顶之意,双臂环抱于胸前与肩平,肩撑肘横,十指张开,稍向内弯,鼓手背,吸手心,食指挑起沿小臂同向前伸,敛臀吸胯,膝顶足踩,足趾抓地外捻,足心涵空,精神振奋,呼吸平稳。为了便于掌握,下面介绍躯体各处的局部要领,而后即可连为整体运动。1、吊顶竖项头部正直,面部放松,似有一线将头部牵吊而起;竖项,按习惯用语,脖子后面称为项,脖子前面称为颈,竖项是指脖子后面向上竖起,而脖子前面颈部只要放松正直即可。但需注意,头顶正中百会穴处应似一个内凹的醋碟,以避免绝对之力,称为顶心暗缩。2、躯干正直躯干正直是求取运用整体力的最根本的体质条件。所以,从现在开始,不仅练功者需要高度重视和严格作到此项要领,而且在训练初期必须有师友的督察。这是因为造成躯干失正的原因很复杂,况且大多数失正者都是自病不知,矫正躯干之始,一般练功者反而觉得挺别扭,但当他本人感觉合适时,旁边的人会很明显发现他失正的毛病,这就是“旁观者清”的道理。随着功法的深入,检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条件允许,检查者应随着习练者的进步而同时进步,并成为试验者和相互的“陪练”。检查的重点首先应注意练功者的脊柱是否上下垂直,在如此矫正脊柱的同时,还需作到如下要求:胸腹放松:呼吸平稳,解胛回胸,后开前降,耽耽虎息。胸腹同时向后靠,意念中如贴在腰背上,切忌呼吸紧张和吸腹。脊柱后绷:注意腰和背要同时后绷,配合胸腹放松的后贴,形成腰背绷紧,躯干正直略显后绷的先天性生理状态。意念中可如披着一张牛皮或蓑衣。敛臀吸胯:臀部内缩,肌肉收紧,尾闾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尾骨下沉,同隆椎第七椎节上拔,形成上下相争拉。臀部大肌收紧最易连带腹部同时收紧,务必注意敛臀时使小腹保持松软。束肋:束肋是原传功法要领的说法,其意不是束缚,而是捆、系的意思,对保持躯干的正直有很大的作用,初练为束肋,束肋应作到使双肋自后向圆裹即可。待功深后运动时应作到原传的“整体如束”。3、肩撑肘横肩撑是在彻底放松肩部的前提下,使肩部左右的横撑即开合之意,其确切的诀窍应该是把肱骨头从肩胛盂内横向拉开,带动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同时拉长;肘横不是说肘应与肩横平,应该是配合肩撑的横拉抱围。肩撑肘横必须使上肢形体的骨关节、肌肉等具体物质真正拉开或拉长。由于后天的拙力长期习惯已成为本能,所以返先天的训练就感到很别扭,甚至很难符合要领,这就需要教学双方都要严格而耐心,只要经过正确和艰苦的训练,是可以掌握并熟练要领的,形成新的习惯后,就会真正舒适而得力了。4、胯吸膝顶,足涵下踩胯部向内收,同时下坐,大腿根部内夹,似夹住一根铅笔,无论做何动作,都不许这支笔落地。大腿外侧肌肉向内裹,膝部向前顶,外形同养生桩相似,内在增加了外裹前顶之力,足心涵空,十趾抓地,有下踩之意,膝部前顶上提同足下踩、膝后坐形成争拉,使下肢外侧肌群连结拉长。依从上述要领长期苦练,可使周身处处矛盾而又统一,不仅可以使身体进一步强健,日久,自然功力深厚。在此还要说明的是,矫正脊柱是非常艰巨的根本性功法,习练者必须具备不畏劳苦、艰难攀登的信心和毅力。同时还须注意,以上功法是在放松的大原则下进行的,尤其是心口窝、左右两腋窝,这三窝必须放松下来。 赞 (0) 相关推荐 【趁年轻保护脊柱,远离肩颈腰背不适!】①... [趁年轻保护脊柱,远离肩颈腰背不适!]①慢走时挺直上身,脚跟先落地,再慢慢将重心迁移至脚掌.脚尖:②办公桌前保持腰背挺直.颈部直立,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③跷二郎腿不仅危害脊椎,还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 典传国术—传武中筋骨训练体系是什么?常说的龙虎二劲又指什么呢 传统武术起源于战场,将士手握重兵,驰骋拼杀,只争你死我活,将其他置之度外.由于兵器沉重,需要夹紧两臂,才能挥动,此时依靠身动带动器械,人体躯干得到强化,由此可知,「夹肘合肩」乃整合一身劲力之关键.长时 ... 传武中筋骨训练体系是什么?常说的龙虎二劲又指什么呢 传统武术起源于战场,将士手握重兵,驰骋拼杀,只争你死我活,将其他置之度外.由于兵器沉重,需要夹紧两臂,才能挥动,此时依靠身动带动器械,人体躯干得到强化,由此可知,「夹肘合肩」乃整合一身劲力之关键.长时 ... 张东武:太极整劲奥秘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太极拳站桩修行有人生十坎!没有几个人能不碰到的! 陈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有着神奇的养生效果,更有着"掷人于丈外,发人不见形"的独特的 ... 传武肩胯劲的秘密 肩与胯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大关节,离开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身体的螺旋劲,拧劲,也就无从谈起.从肩胯的功能来讲,可以拧转,可以裹肩裹胯,也可以上下折叠. 肩扣了,就能够带动背,胯曲了(尾闾前翻)可以拉起脊椎, ... 整劲的秘密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山流水 于秋旋 - 古筝 在武术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当我们观察内家拳法的演练时,内行的拳师总留心观察演练者的劲力是否"整",并 ... 传武真功夫—劲 传统武术中的劲与人们生活中常讲的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武术中的劲追究集全身之力于一点,其攻击力极强.而劲是靠站桩训练获得.站桩培育劲是练武的基础,很多武术门派都有站桩练劲的功法,如形意拳的"三 ... 我在备战中,更愿传武人能醒!八极拳仇宝龙谈徐雷之战 中国功夫史作为一个讲道理,只说真话的武术媒体,一直以来秉持"武术没有高低,只有人有高低"的观念,长期以来与各武术,搏击的优秀老师保持良好关系.近来徐雷之战引爆社会热点,我们也访问了 ... 传武修炼中什么叫“力不出尖,形不破体” 力不出尖,形不破体.据说是芗翁的言论,是与不是不管,我们都要谢谢芗翁对于武学的贡献,这是应该的. 题目放上来,大家一讨论,基本都很知道了,想出来的也好,摘过来的也罢,只要能够合在你的身上,这话怎么说也 ... 【练拳心得】布衣武者浅谈传武肩胯劲 肩与胯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大关节,离开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身体的螺旋劲,拧劲,也就无从谈起.从肩胯的功能来讲,可以拧转,可以裹肩裹胯,也可以上下折叠. 肩扣了,就能够带动背,胯曲了(尾闾前翻)可以拉起脊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