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存心在育人——《论语》悟读【110】
颠簸流离施仁道,一片存心在育人。
《论语》第五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在陈(陈:古国名,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曰:“归与!归与!吾党(古代以500家为一党,此处指家乡)之小子(门人)狂简(志向高远而处事疏阔),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鲁吧!回鲁吧!我故乡这一批学生,志向高远而处事疏阔,文章等已有成就可观,然尚未明大道,不知怎么去修剪点拨。”
【悟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首先应该是伟大的教育家,比如孔子朱熹王阳明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公元前492年季恒子去世,季康子欲召冉求回去任季氏宰,这些话就是冉求回鲁国前孔子对他说的,希望他回到鲁国能承担起教导学弟们的责任。
《雪公讲要》解读为,孔子在陈之时,思归鲁国,长年漂泊,难免思乡,故发此感叹。“归与归与”,讲了两个归与,是为了加重语气;“吾党之小子”,是指孔子在鲁国的弟子们,这里的党,也有志同道合者之意,皆为行周公之道,成圣成贤。“斐然成章”,意为文章等已有成就可观,然尚未明大道,不知所以裁定,故须回鲁调理之。
孔子周游列国,传授仁道,深感只有教育才能兴邦,可谓一片存心在育人。也展现了他“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让少年得到关怀)之”的政治抱负。
贯穿孔子一生的是他与时代极不协调的追求与理想。在那个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时代,伦理道德价值大幅滑坡,此时孔子挺身而出,高举仁义礼智信,宣扬温良恭俭让,复周礼,施仁政,显得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嘲笑冷遇、颠簸困厄中坚守,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