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道35】歙县光坑岭古道:一条即将消失的古徽州南北大通道
追寻徽州古道最后的记忆
欢迎关注乡野闲谈
歙县:光坑岭古道
→ 当年朱元璋兵败至此,被元军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
→ 歙县“水南”人从这里东进沪杭、北上京都,还有到旌德挑米的……
如今这条古道还在吗?
徽州群峰耸立,周高中低,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独立地理单元,仿佛一只清澈的眼睛嵌于皖南山水间。位于东部的“小眼角”处两条山峦交错的峡谷,像几丝“鱼尾纹”盘踞在这块厚重的土地上,歙县人称之为“南乡”。沿新安之水一路奔流,至东南淳安县,因水而名,俗称“水南”;自徽城沿东北走旱路过昱岭关入浙,群山簇拥,修如委蛇,称之“旱南”。光坑岭古道就是一条穿越“水”、“旱”之间的南北大通道。
古道北起歙县霞坑镇郑坑店村,北上经萌坑可至绩溪县瀛洲,南往深渡镇里河坑,越朱岗岭可达昌溪古镇,现存古道全程长约3公里。
在古徽州,古道边的村庄往往是由古代驿站、递铺、巡检司发展而来的,如黟县西递(西川递铺)、歙县的老竹铺、王干司(现三阳村),位于徽杭古道与光坑岭古道交汇处的“郑坑店”无疑是一处古代“商埠”。今年初夏,我曾到达郑坑店,当年店肆林立、车马喧嚣的闹市,如今却只有十几户人家散落在公路边,唯有一座歪斜在小溪上的单拱石桥还标记着当年官道的痕迹,古道已了无踪迹。
经向当地人咨询得知,光坑岭古道已荒废多年,且柴草稠密,常有眼镜蛇出没,不宜行走。
探秘古道,走的本来就不是寻常路,荒芜圮毁是常态,但对于毒蛇,我还是敬而远之的,毕竟生命不是拿来玩的。在这两年多的“驴经”中,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万物复苏、草木葱茏的季节,尽量走一些修葺维护完好的古道,用群主“龙哥”的表述就是“成熟的路”。如今临近冬至,草木凋敝,我们才去探寻这条歙县“南乡”的南北大通道。
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古道从郑坑店东面500米处一条山坞进入。一条水泥机耕路连接着徽杭公路,蜿蜒进两山夹持的山坞里,当年的青石路面仅在田间地头有少量残留。前行约一公里,至山坞尽头,见一处养蜂场。我们一行的到来,惊动了工棚门口的三只大白鹅,他们像山村里寂寞的孩子一样,见到生人,既兴奋又警觉地迎着我们“曲项向天歌”。白鹅的叫声引来工棚里的一家三口,得知我们的行程,女主人一脸茫然,竟不知此处还有这条古道。男主倒是略知一二,他确认前面的山岭就是光坑岭,听说有条路可去昌溪,但没走过,他也没见别人走过。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所在的明教义军在临安被元军击败后,一路向西撤退至郑坑店,后南转进山隐蔽。元军一路追击到光坑岭,习惯于平原作战的骑兵,奈何不了藏在深山野岭的义军,于是点了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硬是把一座郁郁葱葱的青山变成了一坡“光坑”。所幸朱元璋率部成功突围,过了光坑岭,便躲进山下里河坑的山林里,在此疗伤蓄锐,直至恢复元气后才经朱岗岭前往浙江重整旗鼓,朱岗岭也因此而得名。
如今,这么一条赫赫有名的古道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
我们根据导航地图方向继续走过一段泥淖路,终于在一片柴草丛中找到了沿山坡而上的青石台阶。古道穿行在密集的杉树林中,路面宽幅1-1.5米,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大部完好。冬季柴草枯落,挤占了部分路段,略微清理后即可行走。
然而当我们前行约200米,一条山体塌方形成的沟壑冲断了古道。沟底岩石外露,宽5-6米,与路面落差1-2米,无法跨越或攀爬通过。我们只得原路返回山底,再顺着谷底行进,过了塌方地段后再沿山体向上攀登,重新绕回古道。
古道沿着山体以Z字迂回向山脊行进,虽常年无人行走,草蔓丛生,枯枝落叶覆盖,但仍可见当年垒砌工整的石磅和凿磨平整的台阶,依然能够彰显当年这条古道的建造规格。只是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且少有阳光晾晒,路面石板已呈黑色。
黑色是一种岁月的底色,印记着这条古道曾经的历史。这里除了帝王将相留下的足迹,更多的是平常百姓生活的温度。新安江滋养了徽州,但并未将歙县“水南”孕育成鱼米之乡,他们世世代代除了在山上播种玉米,在山脚那几片豆腐干似的薄田里收获少量的稻米聊以果腹外,大部分大米要到旌德县去挑运,光坑岭则是“水南”人挑粮的必经之路,也是进京赶考、东进沪杭的交通要道。
山岭不高,约半小时,到达岭头。
相对于柴草藤蔓的阻碍,下坡的路更加荒凉。整座山坡长满芒草,茫茫草丛中几乎不见古道影子。由于少时爬山砍柴的经历,我义不容辞地担当着开路先锋的角色,走在前面,一边在“草洞”中寻找古道走向,一边用登山杖劈打着没过头顶的芒草和带刺的树莓(覆盆子)枯枝,伴随着探秘的快感,艰难地搜寻着前行的路。
芒草是一种秸秆坚硬、叶片修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繁殖力强,像凤尾竹那样,几年就能长成密集的一丛。芒草叶片带有“锯齿”,到了秋冬季,枝干叶燥,锯齿锋利,具有很强杀伤力。当年砍柴割草时,脸上手上因此常被割出一道道血印子。
芒草四季常青,虽无蒹葭苍苍的诗意,但寒冬腊月,百草枯黄时,却是尚好的饲料,常添加在干稻草中一起喂养耕牛。芒草是学名,在我老家叫“甘草”(方言音),其模样与甘蔗应是同根同源的。在那饥不择食的岁月里,我尝过芒草的秸秆,确有点淡淡的甜味,但更多的是杂草的青涩。那时我特别钦佩那些老牛,大把大把地嚼着“甘草”,嘴唇舌头怎么就割不破呢?
追忆是需要距离感的,也许我们此刻在芒草中钻进钻出所感受到的新奇和刺激,在当时而言,却是一种沉重的苦楚和压抑,毕竟那是生活所迫。
好在这段芒草密布的路不长,十几分钟就下到山坳。
山坳里是一片的茶窠地,因常有农人来地里劳作,从山坳出去的古道虽也覆盖着枯草落叶,路面倒是平坦顺畅的,几分钟就下到谷底。
谷底已浇筑水泥机耕路,缘溪下行约1公里,进入另一山坳,即为朱岗岭。(欢迎收阅下期《朱岗岭古道:“水南”“旱南”间的大通道》)
⬇【徽 州 古 道 精 彩 回 顾】⬇
【歙县】
歙县贤源岭古道((上)、(下)
【休宁】
【太平】
【祁门】
【黟县】
【黄山】
【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