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林|从《流年推死数法》揣摩大定数誊抄的疏漏

这些年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不少古籍在后世的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讹疏漏之处。若是不加以辨别和校订,会给后来的研究者带来不小的麻烦。

《大定新编》这本书,也是如此。

我们先看看原稿中的一段文字,关于《流年推死数法》的讲解。

我把原文点校整理出来,如下:

流年推死数法

将当生数,加大小运数,再加入纳音数、太岁数,又加齿数(每岁加十七)。如壬寅生,当生一千二百三十数,大运甲寅下百三十纳音水,又下七数。小运庚寅,下百单八,纳音木,又下二十一。太岁丙寅,丙下九,寅下九。

行年二十五岁,一岁下十七,合四百二十五,连当生,共得一千九百六十八数。却如前退九因三法,看余得几数,有余则不死。如数除尽,必死。余得七及不用数,亦俱死。男忌二八,女忌三七。见此者不死亦重灾。只有交运团限年,见尽数却不死,盖运限之迁,如树木之接,待其津液相续,而后枝叶茂盛,故难数尽却不死。

前丙寅之数,细看止该下一十,则运当生,该共一千九百五十六,以九退之,更无算子者死。若止是不满九,随其所余几多,又以三因之,考本诀断也。

这段文字中提及几个概念,所谓“当生数”,就是大定数中的“先天元数”,此数是以四柱的大定策数相加,再配以错综数所得。

所谓的“大小运数”,就是大运数和小运数,此两数均须置换成大定策数,并配以纳音生成数。

还有太岁数,就是流年太岁的大定策数,无需配纳音生成数。

所谓“齿数”,就是以虚岁的每岁乘以17,求积数,共425。

原文中的当生数是1230,这也是先天元数。

大运数呢?甲寅大运的大定策数是130,再以甲寅为大溪水,水为一个七,再加上纳音生数7,总和为137数。

小运为庚寅,大定策数是108,庚寅为松柏木,木为三个七,再加上纳音生数21,总和为129数。

齿数是425数。

流年太岁又是多少呢?原文提及“太岁丙寅,丙下九,寅下九”,按照原文的意思,9+9=18数。

接下来,我们把几个数字相加:

1230+137+129+425+18=1939

为更加直观,我再列表,便于查对这种算法中的过程。

这个数字和原文中一千九百六十八数,相差29,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段文字在誊抄过程中,遗漏文字了。

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段文字中漏掉的部分补充出来,否则,后学者肯定懵圈。

我就详细讲解一下,这个五品数的来龙去脉和推演方法。

下面的表格,要使用上——

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那就是八卦分宫照策数。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大运、小运和太岁的干支,均须换成八卦,置换成八卦分宫照策数。见下表:

我下面详细讲述演算步骤:

当生数演算

当生数就是先天元数,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讲解。(点击参阅!)《大定新编》中的这个案例,已经把当生数计算出来,数字为1230,直接录用。

大运数演算

大运数和小运数的计算,都是以干支换成大定策数,再加上纳音生数。还需要把干支换成别卦,看所属卦宫,加以分宫照策数。

以每卦原文中已经注明,大运是甲寅。甲寅的大定策数是130,甲寅乙卯大溪水,所以,甲寅的纳音生数是7,这个纳音生数可以看下表。

下面还有一个重要数据,原文中疏漏。那就是分宫照策数的置换。

大运甲寅,天干以纳甲换卦为乾,地支以八卦藏支换卦为艮。所以,甲寅可以换成《天山遁》卦,此卦属于乾宫,分宫照策数是12,这些数字相加。

所以,大运数为130+7+12=149

小运数演算

小运数的推算方法同大运数。

小运是庚寅,大定策数是108,庚寅辛卯松柏木,纳音生数是21,再以庚寅换卦,庚为震卦,寅为艮卦,换卦为《雷山小过》。此卦属于兑宫,兑宫的分宫照策数是17,这些数字相加。

108+21+17=146

太岁数运算

原文中关于太岁数的演算,很简单的几个字:“太岁丙寅,丙下九,寅下九。”也就是说,太岁是丙寅,丙是艮卦纳甲,置换成艮卦;寅是艮卦藏支,置换成艮卦。艮卦的分宫照策数是9,这里面要注意了,太岁数的计算,并没有运用大定策数!

太岁数丙寅的演算为:9+9=18

齿数的运算

所谓齿数,就是虚岁年龄,以每年乘以17的积数论。原文中的案例,虚岁是25岁,那么齿数就是:25×17=425

我们现在把补充完整的计算结果列出来,就可以发现,和原文中的一千九百六十八数,全部吻合。

这个运算过程若是不补充出来,单靠自己琢磨原文中的语句,那简直是“超级大乌龙”!

《大定新编》和《大定新编便览》中类似的乌龙还很多,我以后会逐步整理出来,分享给喜好大定数的老铁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