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课堂】小腿与足踝的肌骨&生物力学知识分享

小腿与足踝的肌骨&生物力学

足部是人体运动和承重的最主要部分,被认为是一个半刚体多关节的复杂肌骨结构。足部有28块骨(包括两块第一跖骨下籽骨),30多个关节,以及超过100条相互交叉的肌肉和韧带,与胫骨和腓骨等踝部结构,它们共同组成了足踝部分的肌肉骨骼系统。足部主要起到以下作用:充当支撑基础,提供弹性以减轻震荡, 向前行走时作为杠杆,提供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平的路面。

所以说结构决定功能,正是由于人体足踝有如此复杂的结构,才能满足以上四大功能。总之,足部既有一定的刚度来承受压力,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来适应不同路面和运动的需求。

今天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治疗师顾昭华老师特别给我们带来【小腿与足踝的肌骨&生物力学】课件的相关知识分享。非常感谢顾老师的无私分享,以下就是顾老师的课件内容,欢迎大家多多学习阅读哦。

第一部分小腿后肌群的解剖与生物力学

小腿后肌群

主要包括①腓肠肌②比目鱼肌③胫骨后肌④趾长屈肌⑤拇长屈肌

腓肠肌

●附着点

①内侧头起点:股骨内侧髁后面

②外侧头起点:股骨外侧髁后面

③止点:通过跟腱止于跟骨后面

●功能:

   踝跖屈、屈膝

●神经支配:

  胫神经、 S1-S2

比目鱼肌

●附着点

①起点:胫骨后面和比目鱼肌线

      腓骨头后面和近端

②止点:通过跟腱止于跟骨后面

●功能:

   踝跖屈

●神经支配:

 胫神经、 L5-S2

比目鱼肌它起自胫骨的比目鱼线和腓骨后面的上1/3处,肌纤维附着覆盖其表面的腱膜,然后与腓肠肌的腱联合形成跟腱。属于慢肌、耐疲劳,屈膝时踝跖屈,步行支撑相后期防止膝塌陷。

跖肌

附着点

①起点:股骨外侧髁上线远端

②止点:通过跟腱止于跟骨后面

●功能:

   踝跖屈、屈膝

●神经支配:

  胫神经、L5-S2

功能尚不清楚、行走和跑步中参与

胫骨后肌

●附着点

①起点:胫骨后外侧、腓骨内侧近端2/3和骨间膜

②止点:足舟骨粗隆、第1-3楔骨、骰骨、第2-4跖骨底

●功能:

   踝跖屈、足内翻

●神经支配:

  胫神经、L4-S1

肌骨后肌由胫神经(L5~S1)支配,其作用为足内翻和协助踝关节跖屈。

①在内踝处胫骨后肌腱可看到和清楚摸到,特别在舟骨粗隆附近,这里较为浅表;

②在内踝上方,胫骨后肌紧靠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若内翻足这些腱都可以摸到;

为检查这些腱,可令被检查者把腿搁上另一个腿上,这样使足松弛和跖屈,要注意的是胫骨后肌腱比其他二条肌腱更贴近内踝。

趾长屈肌

趾长屈肌位小腿深层的内侧,被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覆盖。

①起点:起自腘肌止点的下方的胫骨骨面以及腘肌与胫骨后肌之间的骨间膜上;在小腿下部趾长屈肌越胫骨后肌,因此在内踝处它位于胫骨后肌的后方,然后进入足底在载距突的附近又越过拇长屈肌腱。

②止点:最后分为四个腱分别止于第2到第5远节趾骨的基底部。

在中节趾骨基底部(即趾短屈肌的止点),趾长屈肌腱穿过趾短屈肌腱,与手部相仿。由胫神经(L5~S1)支配,其作用为屈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并跖屈踝关节,当屈趾时该腱可在内踝后下方摸到。

踇长屈肌

踇长屈肌位于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外侧头的深层。

该肌较为强大,它的截面积几乎是趾长屈肌的2倍;

①起点:它起自腓骨和肌间隔的后面,肌腱在内踝的后下方穿踝管进入足底;

②止点:在跖趾关节处,拇长屈肌腱经过位于拇短屈肌腱内的两块籽骨之间,最后止于拇趾远节指骨的基底部。

小腿后侧肌群的功能

小腿后侧肌群的功能:

在背屈或跖屈时,胫骨后肌为距下关节的内翻或旋后肌。而其他的肌产生该运动有一定范围或仅在开链运动中。小腿三头肌收缩产生跟骨的内翻。但胫骨前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从外翻位到自然位仅有较弱的内翻作用。 
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的主要功能是在行走、跑步和足趾站立时的闭链运动中。在上述运动中,屈肌收缩来支持足纵弓,并在行步的离地相时将产生的力作用于地面。

胫骨后肌在足底广泛地止于载距突、舟骨粗隆、楔骨、骰骨和趾骨的基底部,在足弓的动力性支持中起有重要作用。

当行走、单腿站立、跑步、跳跃时,肌肉收缩来适应足弓稳定后足、中足和前足关节外,胫骨后肌收缩还能使足舟骨稍向内下的运动,将其稳定在距骨上;

胫骨后肌麻痹后,距骨向下的力拉长了内侧足底韧带,使足弓下降而产生平足畸形,此时体重经足舟骨落到地面上。

第二部分小腿外侧肌群的解剖与生物力学

小腿外侧群

主要包括:①腓骨长肌、②腓骨短肌  

由二块腓骨肌由腓浅神经(L4~S1)支配。腓总神经在绕腓骨头处较为浅表,故易受压迫而损伤产生感觉丧失和肌麻痹。

● 腓骨长肌 

①起点:起于股二头肌止点邻近的腓骨头,此外还起于邻近的胫骨、腓骨干、肌间隔等。

②止点:肌纤维汇聚形成一腱经过在外踝后方和骰骨侧缘的沟进入足底,然后沿骰骨的沟,斜向前内侧止于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基底的跖侧面。

③作用:为外翻足和跖屈踝关节,并能压低第一跖骨头。

● 腓骨短肌  

①起点:起于在腓骨长肌起点稍下方的腓骨和肌间隔。

②止点:它的腱经外踝后下方,跟骨和骰骨的外测面,最后止于第五跖骨粗隆的背面。

③作用:为外翻足和背屈踝关节。

小腿外侧肌群触诊

在腓骨头的稍下方可摸到腓骨长肌的肌腹,它在小腿外侧部向下;在小腿中部两块腓骨肌紧贴,腓骨短肌几乎全部被腓骨长肌覆盖。但在小腿下部,腓骨短肌与腓骨长肌分开。
当抗阻外翻足时,这二块肌收缩,腓骨短肌腱隆起得比腓骨长肌腱更明显,止点在第五跖骨;在外踝处,腓骨长、短肌的腱被支持带牢固的约束;在外踝的上方,腓骨长肌腱位于腓骨短肌腱的稍后方,因此可能触及腓骨长肌腱;在外踝下方腓骨长肌腱紧靠骨面,在腓骨短肌腱的跖侧,不易摸到。 

小腿外侧肌群功能

在开链运动中,不管是背屈或跖屈,腓骨长、短肌和第三腓骨肌是主要的距下关节的外翻肌;
腓骨肌主要作用发生在闭链的单腿站立、行走、跑步和跳跃等运动中提供足弓支持,调节足对地面的适应性和控制着地脚与小腿位置;
腓骨肌麻痹,踝关节就不稳定,并可能发生踝内翻的扭伤;
虽然腓骨长肌属跖屈肌,但对此运动的杠杆作用极差。但正常的跖屈力距需要腓骨长肌强力收缩来稳定跗骨,使小腿三头肌的力有效地经足传到地面上。

第三部分小腿前侧肌群的解剖与生物力学

小腿前侧肌群

主要包括:①胫骨前肌②拇长伸肌③趾长伸肌

胫骨前肌

胫骨前肌使小腿前部变得钝圆,所以当胫骨前肌麻痹萎缩后使胫骨前缘变得比正常人更明显,由于胫骨前肌的全长较为浅表,因此它的全长均可看到和摸到。

在踝部紧邻在胫骨前肌腱外侧的拇长伸肌腱,若想同时看到这二根腱,则踝关节保持背屈,大拇趾做屈伸动作。

踇长伸肌

踇长伸肌的上部被趾长伸肌和胫骨前肌覆盖;

踇长伸肌腱在胫骨前肌腱外侧经过踝部背侧,此处有伸肌支持带约束,它止于大踇趾远节趾骨的基底部。

趾长伸肌

趾长伸肌较为浅表,外邻腓骨肌,内接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起自胫骨和腓骨的上部、骨间膜、肌间隔和小腿筋膜。总腱分为5条最外侧的为第三腓骨肌腱,止于第五跖骨基底的背面,其它四个腱分别到第二、五趾中节和远节趾骨的基底部。
由腓深神经的一分支支配(L4~S1),作用为伸第二到第五跖的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以及背屈踝关节和外翻足。

小腿前侧肌群的触诊

假使胫骨前肌不同时收缩则能更好看到和摸到趾长伸肌腱,因此被检查者坐在椅子上,足趾抬高离地而足底仍贴在地上,此时给第2-5趾一个阻力,趾长伸肌的四根腱明显地抬起来;

第三腓骨肌腱可看到向外侧到第五趾,该腱的止点的变异较多,有时该肌可缺如。

小腿前侧肌群的功能

胫骨前肌为踝关节的主要背屈肌,有良好的杠杆作用,仅作用于上踝关节;趾长伸肌和拇长伸肌主要是为伸趾,但在踝关节背屈时则丧失其伸趾功能;当胫骨前肌麻痹而伸趾肌完好时,伸趾肌仅能产生有限的背屈功能.

单独的趾长伸肌作用能产生踝部的强力外翻。若前群肌的麻痹可导致步行摆动相时足下垂,因而需要过度的屈髋、屈膝来防止足趾接触地面。在许多重要的开链运动中前群肌运动足和足趾,如在步行的摆动相时伸足趾避免足趾接触地面;

由于足的重量仅为0.9kg左右并且肌又具有良好的杠杆作用,因此开链运动足仅需要很小的肌力;

在单腿站立闭链运动中,可看到和摸到这些肌的较强力的收缩,这里可以看到在所有足肌之间恒定相互作用来保持重心落在一个小的支持面上。 

☆ END ☆

深入剖析小腿与足踝的解剖与功能,更能让我们拥有科学康复观,提高康复疗效,优化我们的康复训练方法。非常感谢顾老师的分享,我们今天的讲课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分享内容更精彩哦,还请您多多关注本公众号推送内容。

 重点来啦!!!2020年03月14日将继续开展GCT三级感觉管理手法班!现在名额有限,有兴趣的同仁们,请大家抓紧时间赶快报名哦~而对于不管新老学员对培训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或者需要报名一定要联系邀请函里谢老师哦!

GCT培训班最新培训时间通知:

GCT三级感觉管理手法班定于2020.03.14-2020.03.15两天开班。培训限招 20 人,满额为止。

本次培训班主要以具体临床思维和治疗策略结合具体手法的操作为主,以临床患者的实例演示实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理论内容尽量压缩并提炼理论精华于实践中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