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照征程
一位位英烈的名字如同一簇簇火苗,让我们看到艰难的过去,也照亮着中国共产党光明的未来
聚光灯下,200余件展品将故事娓娓道来,凝练展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展墙上,一位位英烈的名字如同一簇簇火苗,让我们看到艰难的过去,也照亮着中国共产党光明的未来。
3月,首都博物馆联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河北博物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共同主办“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半个多月里,约4万名观众走进展厅,聆听党史故事,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
展览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四个历史时期为线索,分为东方破晓、星火燎原、中流砥柱、夺取胜利四个部分,不仅展出了《新青年》《少年中国》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刊物、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原件等,还陈列着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纪念红船、西柏坡中央军委作战室、开国大典上使用的礼炮等复刻版实物。
序厅里,一块块金色的年份标牌格外醒目,从“1921”到“1949”,记录着中国共产党7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新中国成立的时间。
展柜里一张不起眼的布片上写着:“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井冈山革命时期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农民贺页朵写的入党誓词,由于文化程度不高,24个字里有6个错别字,但他对党的忠诚不带一点杂质。从写下誓词那一刻起,贺页朵就以革命者的身份投入到党的事业中,他将自己的榨油坊设为秘密交通站,为东南特区及红军搜集情报、运送伤员和物资。
红军长征后,贺页朵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严守秘密,他将入党誓词用油纸包好放在榨油坊屋檐下。直到1951年中央赴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来到永新,贺页朵才将这份珍贵的誓词郑重取出,这也成为无数农民党员在艰难险阻中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历史见证。
“在白色恐怖下,把自己的名字和地点写在入党誓词上,一旦暴露很有可能性命难保,这位老同志真是值得钦佩。”前来参观的党员张斌感叹,“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不忘初心’的见证!”
不远处,一面展墙上画着一位编草鞋的农家妇女,画像周围挂着几十双草鞋,十分引人注目。画中的主人公名叫陈发姑,江西瑞金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她动员丈夫朱吉薰参加红军。后来,朱吉薰所在部队奉命北上长征,从此杳无音讯。陈发姑始终深信红军和丈夫一定会回来,坚持每年为丈夫打一双草鞋,即便双目失明也不曾间断。
令人唏嘘的是,陈发姑没能等回自己的丈夫,直至2008年去世前,她一共编了整整75双草鞋。这是一份对爱情75年的坚贞守望,更是一份对革命终生不渝的坚定信仰,陈发姑因此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军嫂”。
在展厅里,像“草鞋”“布片”这样“有血有肉”、有故事的展品有约280组件,发白的红四军军装、一二九运动受害者的血衣袖、八路军用击落日机机身做的铝碗……虽然物件已是饱经沧桑、老旧模糊,却闪耀着信仰的光芒,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一张张勇敢坚定的面孔,感受到一颗颗对党的鲜红赤诚之心。
参观群众张斌频繁地拍摄展品,抄录英烈的故事,他说要带回家讲给儿子听。“提醒他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激励他更加努力学习。”
展览备受关注,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预约参观,首都博物馆自3月23日起提高公众预约额至每日4000人,不少单位也将党日活动安排在展览现场,他们有的自发参观学习,有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党史。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感到很振奋,我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跟随单位来观展的刘先生说,“就是这些不平凡的过去、不平凡的党员,让我们现在还能面对艰难毫不畏惧、初心不改。”
展览最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让人心潮激荡,旁边还设有重温入党誓词的区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的誓词不绝于耳,一字一句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