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玲:阳和汤-治瘿病,疗效卓著】
瘿病包括西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
笔者用阳和汤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案1:桂某,女46岁,1998年5月因感冒出现右侧颈前疼痛,20天后颈部出现肿块,某医院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予强的松口服治疗,但减量后请症加重。遂投中药清热解毒理气消瘿之剂,罔效。近1个月来颈前肿痛加重,可触及结节,咽中如有物梗阻,畏寒肢冷,口干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多。
刻诊:面色苍白浮肿,精神倦怠,颈前触及樱桃大小结节,扪之疼痛,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证属阳虚寒盛、气滞痰凝之象。
治拟温阳散寒、化痰消瘿方,以阳和汤加味:熟地30g,鹿角胶(烊冲)、白芥子、甘草各10g,肉桂5g,炮干姜3g,麻黄2g,王不留行,蚤体各15g,瓜蒌12g,生黄芪24g。荮进5剂后 ,颈前肿痛及身全身症状明显好转 ,后守方20剂而愈。
案2:陈某,男,65岁。诉颈前肿大,消瘦1年余,查FLFT高于正常,某医院诊为淡漠型甲亢,予小量他巴唑治疗,疗效欠佳。
刻下:颈前稍肿大,形体赢弱,心悸,畏寒肢冷,神疲懒言,五更泄泻,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脉结代而沉。
证属肾阳虚衰、阴寒内凝、水不气化。治拟温阳散寒,兼以利水。
方以阳和汤加味:熟地、制附片各15g,鹿角胶、白芥子,桂枝各10g,麻黄2g,炮姜炭3g,白术,泽泻各12g。药进3剂后,诸症减,又以肾气丸善后。
综观全方,朴虚而不滞邪,宣通而不伤正,用于治疗肾阳虚衰、阴寒、内凝、痰气瘀、滞之瘿病,切中病机,但临床仍需随病情变化,随证加减。
如气滞痰凝较甚者,加用理气化痰通络之王不留行、瓜蒌皮、夏枯草、贝母等药;
阴寒内盛、水邪内停者,加温阳利水之附片、茯苓、泽泻等,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