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水浒之四十五——“子猷访戴”与“ 袁安高卧”
“子猷访戴”与“ 袁安高卧”
《水浒传》小说(百回本)第七十一回描写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以后,“一向无事,渐近岁终。纷纷雪落乾坤,顷刻银装世界,正是王猷访戴之时,袁安高卧之日”。
小说作者在这一段描写里面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王猷访戴”,二是“袁安卧雪”。
“访戴”的故事原载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这个故事里面的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王羲之第五子。曾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但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戴逵(326-396 )是东晋著名美术家、音乐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绍兴附近)。他是顾恺之时代另一有名画家,南渡的北方士族。晚年长期住在会稽一带。
王徽之雪夜兴起,驾舟访戴逵,天亮时到了戴家门口,又因兴尽而返回。这个典故被后人们反复使用,“访戴、忆戴、思戴、寻戴、觅戴、戴家、寻剡客、访剡溪、山阴道、子猷溪、子猷船、王氏船、徽之棹、剡溪船、剡溪棹、乘兴船、乘兴舟、雪舟、雪下船、子猷兴、山阴兴、剡溪兴、回舟兴、雪中兴,乘兴、剡溪雪、山阴雪、子猷归、子猷去”等词语成了文人墨客笔下描写朋友思念、见访,或写洒脱任诞,随兴会所至,趁一时高兴的常用语,亦用以描写与子猷访戴相类的情趣及雪夜景色。
“袁安卧雪”这一成语出自《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载: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
袁安(?-92年),东汉大臣,字邵公(《袁安碑》作召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少承家学,被举为孝廉,任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任用属下极严,使得官民对其既害怕又敬爱。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职十余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
袁安后代繁荣兴盛(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袁绍、袁术是他的第五代玄孙,曹操说袁绍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说的就是这个渊源(参见《三国演义》第五回)。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也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
小说是说故事给人听的,那故事当然是越丰富、越离奇、越曲折越好。不知道是哪一位才子在这里平添一句“王猷访戴之时,袁安高卧之日”,便令人想起三位古贤人的故事。“袁安卧雪”,事情关乎气节、情操;“王猷访戴” 事情关乎情趣、情致。看似闲闲的一笔,却令人联想,令人感悟,令人深思,这也是妙笔生花了。因有诗焉:
袁安高卧说气节,访戴王猷是闲情。
四世三公传几代,乾坤雪落水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