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罔|2021/23:陌生人和致友人(21)李笠

《陌生人》  李笠摄影作品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人群要素,注定了要在某个空间地点上获得解放者。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本就处于某种空间关系,故“陌生人”既是人际关系发生的条件,同时,也是此关系的象征。陌生感笼罩一切熟人朋辈。西美尔解释道:“这里所说的陌生人并非过去所述及的那种意义,即,陌生人就是今天来明天走的那种人,我们所说的陌生人指的是今天来并且要停留到明天的那种人。可以说,陌生人是潜在的流浪者:尽管他没有继续前进,还没有克服来去的自由。他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空间群体内,或者在一个它的界限与空间界限大致相近的群体内。但他在群体内的地位是被这样一个事实所决定的:他从一开始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他将一些不可能从群体本身滋生的质素引进了这个群体。”既是友善的,冲突的,也是亲近的,疏离的,即近也远,代表着某种变化,若卡夫卡《中国长城建造时》中并不那么显眼的“信使”,或耗子民族中的那个女歌星约瑟芬。新媒介每日造就大量的陌生人。作为摄影,他必须据有出色的地点,环境,很生动地贡献姿势,或目光,构成“潜语境”,提供平等的理解。而“致友人”则是很传统的类型诗,作为现代意识,完全可以重叠到“陌生人”来理解,像西美尔说的,和陌生人一起,我们只是拥有了某些更普遍的性质,即用彼此的差异性排除共同性,非简单的知音,或揭其身世。否则,无数诗家写了无数这类作品,真正泥近的是什么呢?显然不是最低层次的“理解”一类,因为,在写给每一位友人的诗中,我们自己到底是走近了些还是保持了更好的角度,距离,对话的姿态,造就心灵的鸟瞰,这些怕都带了陌生的意味。所以,作为一种既混迹于群体内也疏离于外的元素,友人和陌生人,没啥差别,也无可推拒。陌生人最大的特征,即不是土地的拥有者,而友人也绝非收罗廉价崇拜的人,否者,也就没有下面这些平静丰富的诗篇让人观察和咀嚼了。

李笠:冰雪与浮动的橡实

李笠先生于当代诗歌的奉献,一是在翻云覆雨的现实和海外寓居中,同时也在自己的诗文里,不断探讨着广义的“流亡话语”,纳入感知社会学范畴,意义非同寻常;二是他把特朗斯特罗姆引入了中国,在读者和文学界流布之广,甚至所译被人改写充作自己的译作(这种取彼与覆盖在诗界早有泛滥却不被公开谴责),但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这样的实情和温馨——不仅他自己是才华卓绝诗人,还在于,他和被译者是那种真正意义的朋友,比友人还更亲近。他为此专辑所选作品,恰好也体现了这两种特征。

登黄山

——给妻子Viktoria
哪儿去了,飞溅的云海,隐约的山峰……
铁硬,遍体刀痕:
“这才是真实的我,请您好好感受!”
二十五年前的一个夏日
化作雨云飘来:凌晨,一对看日出的青年
在雾里彼此呼喊对方的名字
喊声盘旋,想栖成桥上的同心锁
但下山不久,两人
便分道扬镳——一个出了国,一个嫁给了富商
松绿,鸟飞。我突然到了
知天命之年,不再迷恋
日出和未来
太阳高照。我们来到始信峰
“云雾袅绕,这里才像仙境”我说
“这样很好,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你淡淡地回了一句

李笠摄影作品

与中国男人交往 

     ——给Anna
他来了。你握住他伸来的手
但交谈时别看他的眼睛
那里是夜,暴力和疯狂 
那里是墙,囚禁,死亡

记住,进餐时别在饭里洒酱油
他会皱眉,看见雪里的血
别问他给你做的是什么肉

笑而不答,是他的回答

别在他为你撑伞时说“我爱......”
他会沉默,盯看雨中冒烟的车尾
把爱留给你的床上
他会让你聆听春秋战国的鼓声

别先脱!他会惊讶,惊慌失措
脱吧,脱吧,假如孤独
一定要展示不愈的伤口
他会惊呼:“哦,大海!”

别谈未来。谈转瞬即逝的

现在,潮水,做鱼的方法
他会亢奋,摇头,哼唱
京剧老生:“落花流水......春去也”

别说你名字——艾玛,玛丽
一到他耳边,立刻会成
嗷......啊......哇......呀
他不会理解,如同中文对你

你的名字很快被遗忘,或混淆
艾玛变成挨骂,安琪变成暗妓
但记忆——你吻过的手
依旧会抱你。像你攀登过的长城

李笠摄影作品

背叛

——给Emma
假如我是蜥蜴,今天,我们
是否会有共同的孩子?我的漂泊
是否就不会成为海洋历险
而是——回家。我无法知道
你刚毅的脸,诺奖的表情
投下一道阴影,让我我爱的
不是你,而是你父亲的名望——“看,他
在钻营!”每次接吻,进入你
都像是攀援天梯。而我只想用
自己的羽翼飞翔。你失望
用你美丽的女中音怪怨我的背叛
孤舟被击碎。我变成飘木……
而今,恩怨只留下一缕幻景:
我们裸着,在床灯下读我的新诗
注:Emma,特朗斯特罗姆的大女儿

李笠和已故俄国流亡诗人布罗茨基在瑞典

流 亡

——致特朗斯特罗姆
看,船被拖上了岸
远离大海喧闹的波涛
 
雪白的夜,碧绿的
茶。房间掌纹般陌生
 
暴雨倾泄。水中的
脸破碎成一个个水泡
 
水泡,溺者的叫声
它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一阵惊恐的呼喊
星空被火车拖入了隧道
 
一节节熄灭的车厢
——梦和旅行的棺椁
 
两只喜鹊在坟头
奔跳。那是去年春天
 
湿漉的草。被风
磨亮的月正收割着梦
 
吻。湿乎乎的。家
是什么?一阵痉挛的笑

李笠和特朗斯特罗姆夫妇在冬日

特朗斯特罗姆在故宫

轮椅被高大的门槛挡住
你站起身,弃下旅行装备
空空的龙椅和铜狮走来
向你要诗。它们需要镜子
你露出一个孩子的笑
“自由在,有人拒绝进贡……”
庭院深处,日晷疯转
发出火车穿越荒野的轰鸣
我们在终点站:血色的
墙。米粒似的脸在默默拥挤
但皇帝已改变旅行方式
他得意的笑散成血腥的市场
李笠带特朗斯特罗姆到中国游览故宫

西湖映现什么   

——赠潘维
软,是因你又碰上了西湖:一道
潋滟的伤口。它的水
引出你身上的水。你温顺地流着,流成倒影
倒影喜欢呆在那里,像月亮:碎了,再圆
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那是你落魄的理由。但你不想
只做倒影,你想当水流:更自在的自我
起风时,你想成为
绕湖的山,也就是:扶花的绿叶
你熟悉异国的滋味——越久留
越感到自己是嫖客
或浮出表层的水泡的真相:断桥残雪
你游过世界许多的湖,但总嫌它们
缺一些什么——不是涟漪的
水光,也不是倒影,而是揪住你耳朵的
母亲的声音:“看,三潭印月!”
是,母语的力量——
听到柳浪,便是闻莺,然后是
梅家坞让人伤感的茶香
你在热内瓦湖驻脚
但一朵荷花把你领入殷红楼台里的细雨迷蒙
西湖的桥,李笠摄影作品

  悼张枣

浮云坠成雨滴,是否意味着漂泊学会了宽恕?
你出国比我早,回国比我早
两个行动,二十个春秋
匪夷所思,如忽然冒出稻田的银行
时间,确切地说,时代
玩弄着我们这代人,青春的压抑,器官的饥渴……
    
你抽身离去。你的死,无非是一声
陈腐的叹息:死亡
是遍布的地雷,就看谁最有福分!
    
我们的见面几乎都与诗歌有关:“特朗斯特罗姆
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是意象精准,这是中国诗人所缺少的”
你抽着万宝路说。我暗自钦佩——这是头一次
我听一个中国人这样说
而我发现:你那湘江般温婉的诗
似乎也受到这位硬朗的瑞典诗人的影响
    
“……你走动,似乎森林不在森林中
松鼠如一个急迫的越洋电话劈开林径。听着:出事了……”
    
是,出事了。那是2002年冬,上海衡山路的一个酒吧
我们谈论中国男人和西方女人的婚姻
“注定失败!”
你说,好像亲身体验过
我反驳,尽管我理解你的观点:一只
封建社会的蛤蟆,再猛,也迟早会被天鹅唾弃
    
你猛抽着烟。我,一个不抽烟的人,也跟着抽了半包
在一个人情社会里
香烟是和谐(麻醉?)痛苦的温柔的妓女
你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似乎唯有如此
才能变成为庄子,或虚无
你抽着焦灼,夜晚的中国,抽着
对德国两个儿子的思恋——烟,是唯一的祖国
    
最后一次见面:黄珂的家
你满脸阴暗,说话时,就像犹太人面对哭墙
你不知道香烟——祖国
已烧毁了你的肺
“这里是一座文化沙漠!除了灯红
酒绿,还是灯红酒绿。但天天洗脚又有什么意思啊?”
    
注:“听着,出事了……”这段引文,摘自张枣的《在森林中》
已故诗人张枣在德国的另一个冬日

悼老木

假如你不木,会钻营,巴黎
就不会变成炼狱。你不缺
定力,缺的是一个贤惠的
女人。有她,你的浮萍生涯
就会变成一株梧桐,一首
赞美巴黎春天的诗,美似
《定风波》里迷人的词语: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你本该呆在中国,用
人脉编书,赚钱……但你
过于天真,相信在广场
拒食,长城就会飞飘成彩云
你最后选择了流亡——摆脱
发表和廉价的奖项!把苦难
当做欢乐,把塞纳河和
卢浮宫当作小桥流水人家……
没有人问你是怎么变疯的?
你也忘了自己是谁?而这
正是你的定力:露宿街头
用行动写诗,做个拣垃圾的人
现代诗歌史需要的正是这
疯癫:反抗囚禁,翩跹成
无家可归的灵魂:”我
太敏感,所以我失去了生活!”
李笠摄影作品

没错,你是这时代的缩影

——给B. D
你重返卑鄙
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的国度
往日的鲜花
变成了金钱,掌声变成了市场
“我,一个持不同政见者……”
你在一首诗里写道
诺贝尔投来欣喜的目光
啊,流亡,炼狱!离天堂一步之遥!
你醒于东方之锣
转身,返回你逃离的背景
古运河上,幽灵似的棺材
运载着痛和空。你
举起双手,对一面镜子
嘟囔:“你是谁?我
不认识你!”
掌声和鲜花再次向你涌来
李笠摄影作品

花样滑冰赛

——给藏棣
 
我停下笔。屋子发亮:羚羊跨跳,进入
燕子的旋转,然后隐入波浪的曲线……
彩色的笔——滑冰者(一些比另一些明艳)
在寒光四射的纸上书写
写同样的字,写同样的主题
为了同上帝结合
它们必须在有限时间里完成自我:
急速有力( 像诗里的思绪与意象)
优美灵活(像诗里的句子与节奏)
协调。不能乱来——想成为鹰翼的手
会突然变成兽蹄。摔倒!
冰有自己的审美准则。它不爱高蹈
但这并不等于缺少意义——燕子的旋转
在瞬间填补了人眼的空虚
此外就像早已看到的——不管
花样如何百出,结果总是:冰上又多了些刀痕

李笠两个可爱的孩子和特朗斯特罗姆在一起   李笠摄

孩子们在特朗斯特罗姆住家附近的树林中   李笠摄

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沉石与火舌》书影
(0)

相关推荐

  • 朋友圈诗选读032-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四月与沉默

    申    明        朋友圈诗选读,是我每天在我的朋友圈读到的众多诗中比较喜欢的诗选作品,没有征求作者和原推荐平台的同意,若有异议,请后台告知,将及时删除!谢谢! <诗歌阅读> ❒托 ...

  •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选

    点击上方↑↑↑ 蓝字"诗塾"关注我们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年),瑞典著名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同时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翻译家 ...

  • 特朗斯特罗姆敬畏诗歌态度值得学习  赋予音乐性

    来源:京华时报 "瑞典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于当地时间3月2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医院中病逝,享年84岁.诺贝尔文学奖官网上发布了特朗斯特罗姆去世的消息, ...

  • 李笠:从特朗斯特罗姆到阿尔丁夫翼人的《沉船》

    li 李笠 每个诗人都有一艘沉船.它被埋在深处,等待辞语的潜入,打捞,辨别,鉴定,向世界发出自己的见解或震耳的警告 拖船锈痕斑斑,它为什么停在远离大海的内陆? 这是一盏熄灭在寒冷中的沉重的孤灯. 但树 ...

  • 象罔|2021/25:陌生人和致友人(23)梦亦非

    <陌生人>  以色列  戈兰高地,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人群要素,注定了要在某 ...

  • 象罔|2021/36:陌生人和致友人(34)潇潇

    <陌生人>  京都   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人群要素,注定了要在某个 ...

  • 象罔|2021/35:陌生人和致友人(33)王小妮

    <陌生人>  长江流域边上的小镇  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人群要素,注 ...

  • 象罔|2021/34:陌生人和致友人(32)明迪

    <陌生人>  柬埔寨金边  S-21  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人群要 ...

  • 象罔|2021/33:陌生人和致友人(31)西渡

    <陌生人> 埃及努比亚  阿布-西姆贝尔神庙  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 ...

  • 象罔|2021/30:陌生人和致友人(28)钟鸣

    <陌生人>  印度北阿肯德邦,圣城赫里德瓦尔   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 ...

  • 象罔|2021/31:陌生人和致友人(29)朱朱

    <陌生人> 埃及金字塔下  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人群要素,注定了 ...

  • 象罔|2021/30:陌生人和致友人(28)高星

    <陌生人>  西藏拉萨    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人群要素,注定了要 ...

  • 象罔|2021/29:陌生人和致友人(27)唐亚平

    <陌生人>  西藏  楚布寺   钟鸣摄      编按:西美尔在其<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认为,陌生人是种"社会学形式",或社会化的人群要素,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