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为啥不挖了?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轰动了世界。放在夏商周的历史背景下,三星堆文化的出土物与中原文化相比,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以至于就有那么一些人说:考古专家不敢挖了!
三星堆遗址确实沉寂了许久。但是去年,或者更早的时候,三星堆是有对外放出些许有关三星堆3号祭祀坑的消息的,只是并未激起很大的水花,很多人因此甚至还不知道三星堆3号祭祀坑的存在。(相关鉴读:如何看待三星堆3号祭祀坑的发现?)
对于从事考古的人来说,那绝对是能多挖就多挖的人。因为发掘的面积越大,发掘出的出土物也就越多,可以参考、研究的物料也就越多,这样也能更加接近当时的社会情况。
但事实上好多遗址都有这种情况,很多遗址都只发掘了一小部分,比如我特别喜欢的红山文化,也只是挖了晚期的一部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也是这样。三星堆遗址是一处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庞大遗址群。遗址分布面积1200万平方米,但目前的发掘面积仅1.5万平方米。有没有滞后很难说。
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早中期,上下延续2000多年。而我们看到的青铜面具、青铜大立人等青铜器的年代相当于中原文化的商朝。
安阳殷墟发现了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比较二者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器型,确实不怎么像,然而很多人忽略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而商朝还是一个方国林立的朝代。比如可考的商王武丁,妇好是他的王后之一,武丁还有60个左右的夫人,这些夫人,包括妇好在内与武丁很有可能都是属于政治联姻,要么来自殷商王朝的属国,要么来自未征服的方国。并且从甲骨文上来看,当时可以说是方国林立,鬼方、虎方、土方、羌方、犬方、巴方、北方、龙方……不下百个。
在这样的统治下,文化自然也做不到统一。除了三星堆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器也是很特别的。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各类器物
只是,处于商王室周边的方国,或者所属诸侯国受到王室的影响自然会更大一些,而处于偏远地区的,影响就小了。
此外,考证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与中国的史料也是能对得上的。
荒诞不经的《山海经》、《华阳国志》等文献因三星堆的发现而得到印证。
根据古史记载,几代蜀王为蚕丛、柏灌(也作濩)、鱼凫、杜宇、开明。大体而言,杜宇王朝估计是从商末周初至春秋中叶,开明王朝则从春秋中叶至秦灭巴蜀。目前,多认为几代蜀王及古蜀国主体民族蜀族的来源,大抵属氐羌系,其中又与氐系民族关系颇大。而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能与其中的蜀王对应起来的。如蚕丛,据说蚕丛“目纵”。
《华阳国志·蜀志》中:“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很可能就是象征了蚕丛。
青铜大立人像的原型很可能也是蚕丛王。据说三星堆曾邀请医学研究人员来对三星堆的文物进行“会诊”,在这个青铜大力人像面前,医学研究员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并且,古代神话传说中蜀人的始祖烛龙有“人首蛇身”、“直目正乘”的形象特征。甲骨文的“蜀”字形象很可能就是“纵目的人首蛇(龙)身像”。
著名的青铜神树与《山海经》中的神话也是有相互印证的关系。很可能就是神话“羲和浴日”的体现。东方扶桑、中央的建木、西方的若木,扶桑树上有十个太阳“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青铜神树上恰好立有9只鸟,这或许就是太阳的象征。我们都知道,一般古人作画画太阳,就是一个圈里面再画一只“金乌(鸟)”。
因此,三星堆确实看起来很特别,但是放在商朝的历史环境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追迹三代
夏、商、周三代的文物与考古
大禹治水到底有没有真实发生过,为何有学者认为“禹”是一条爬虫?
从考古发掘来看大禹九鼎并不存在,为什么历代帝王却深信它的存在
二里头凭什么是夏都?遗址中的王气,从出土青铜器的中国之最说起
夏朝的存在该如何去证明?有学者称在夏代卜骨上发现了“夏”字,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吗?
司母戊鼎为何改名?名字有争议的还有这3件国宝,建议别轻易改名
村民取土时发现一座商代大墓,无意中的发现,却改写了江南青铜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