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高颐阙“师旷鼓琴”雕刻的故事来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雅安的高颐阙,是四川省保存最为完整、最为精美的石阙,也是我国现存最具研究价值的汉代石阙。

高颐阙建于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墓阙。两阙相距13.6米,阙间有高君宋碑及巨型石辟邪。两阙北壁皆有阴刻隶书铭文,东阙为"汉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史举孝廉诸部从事高君字贯方",西阙为"汉故益州太守阴平督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光"。现东阙部分被毁,西阙相对完整。

西阙主阙高约6米,子阙高3.39米,为重檐五脊式仿木结构建筑,阙身用多块红色石英砂岩堆砌而成。高颐阙顶层四周刻贵胄出游、车盖弛马、宴饮行乐等贵族生活场景及张良椎秦皇、高祖斩蛇、季桂挂剑、师旷鼓琴等历史故事,中层刻九尾狐、三足马、龙虎、朱雀等神兽,惟妙惟肖。高颐阙是研究汉代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地震史的珍贵文物。尤其是其中所刻艺术造型,更汉代人艺术观念、思想观念的反映,值得我们关注。

由于笔者曾对师旷故事进行相关研究 ,因此对高颐阙所雕刻的“师旷鼓琴”特别感兴趣。让我们看看这一雕刻:

或许乍看之下,我们只能看到两人对坐,一人抚琴,一人拭泪,上空有两只飞鸟向下探头,我们是根据什么判断这里所刻的是“师旷鼓琴”的故事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幅雕刻作品的所有细节之处,都与“师旷鼓琴”的故事相吻合。那么让我们首先看一下这个故事原本是什么样的:

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他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晋平公觞之于施夷之台。酒酣,灵公起“。公曰:“有新声,愿请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师涓鼓动究之。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平公大说,坐者皆喜。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今吾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故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不已,则穷身之事也。

这则故事出自《韩非子·十过》,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卫灵公在濮水闻得“新声”,命师涓记录下来,到晋国后,师旷认为是亡国之音,不能演奏。在晋平公的强求之下,师旷演奏了清商、清徵、清角等曲。在《韩非子》中,故事的记录重点是展示了师旷琴技产生的震撼效果,一奏高过一奏,其对音乐震撼效果的夸饰堪称赋文,具有战国散文的铺张扬厉的气势。由于此篇描写的生动,后世流传甚广。

反观高颐阙雕刻画面,师旷凝神弹琴,晋平公掩面而泣,上有两只飞鹤低头下翔,延颈而听,下有各具形状的动物似作欢跃状。这些细节刻画,与故事中“平公掩面”“双鹤下翔”细节描写十分吻合。由此,我们可以判断高颐阙所刻即为“师旷鼓琴”,而画面中的两个人物就是师旷和晋平公。而两个下探的飞鸟,即为受到师旷琴声所感的“双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