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且须向心求
佛说:万法唯心。心净则佛土净。所以,世间芸芸众生都要通过今世之苦,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佛家道家讲修行和修炼。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不是非要青灯木鱼,吃斋念佛。人说闲暇之时且来清坐,善待世事便是修行。如此说来,认真学习是修行,努力工作是修行,好好生活是修行。
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此。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世修得共枕眠。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一次擦肩而过。如果你千百年前放生一只白狐,今世或有一枚绝代佳人款款而至,殷殷相伴。为了这些无所谓有无的因缘,我们都得无怨修行。修行远没传说的放生一只白狐换个倾城美人那么简单。
我们常说,老而不死是为贼。虽是贬意,但道出的是人生修炼的道理。因为经历的岁月久,见过的事情多。你倚老卖老地吹个牛逼,说老子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饭多,爹们走过的桥比别人走过的路多。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什么修炼到家都可成精,甚至羽化登仙。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修炼得此身。白素贞是蛇精化成。而《西游记》中一只老龟,一个蜘蛛,一个琵琶都可修炼成精。一部《聊斋志异》演绎多少狐仙鬼怪的故事。从中我看到的不是神奇的修炼结果,而是那个艰苦的过程。莫道极乐神仙境,修炼尽从苦中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修行?须弥山上有一石偈:佛从世间来,还从世间求。释迦牟尼也是人,他只是一个苦苦追求真理的人。这句话一扫佛之玄奥,让我们从中尽得佛之臻妙。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生活的一路狂奔中,忘了精神追逐。归来却已空空的行囊。佛在心中莫远求。精神追逐也要向心诉求。
当我们心为物役心为形役时,我们世俗的心有诸多的羁绊,做不到“放下”与“舍得"。明知自己拖着这沉重的肉身是躯壳是皮囊,它不永恒不可贵,甚至死了不久就会发臭。还要全心供奉。当然,这也不过分,毕竟这也是精神载体。关键是皮尚在,毛没了。你能想像一只被拔光毛的孔雀样子么?一只孔雀不珍惜自己的羽毛,即使养得白白胖胖,还有意义么?当人活成行尸走肉时,我们有理由质疑其生命意义。那个叫张爱玲的民国女子曾经风华绝代,她的死很寂寞,以至于尸体臭了才被发现。然而,这个女人因为自己的完美修行流芳百世。因为,她一生都在向心诉求。
今天我们讲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倡导人们重视精神追逐。人只有精神可以永恒。只重肉身物欲的满足,活百岁也干求蛋。所以,我们都不妨想想,当我们一声啼哭,告诉这世界:我来了!那么,当我两眼一翻两腿一蹬,要说"吾去矣"时,我们给这个自己走过的世界留下什么?寻寻觅觅寻不到,活着的证据。盖因精神空虚,心灵无所皈依。为什么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中国人悼亡者好用“千古““永垂不朽"。其实,谁都不可能千古不可能不朽,唯有留下精神文化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永恒。
闵生裕(本平台特聘名作家)宁夏盐池人。专栏作家。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宁夏杂文学会副会长;中国硬笔书协组联部委员,宁夏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责任编辑:书带草